钱穆致徐复观信札 短评

热门
  • 12 朱颐钊 2020-12-21 16:23:41

    月初在苏州拜谒钱先生墓时,钱门后人提起这本书,于是买了一本来看。纸张印刷很好,有一半的信函都附了彩印件,卖得就很贵了。比较有价值的有四点:第一,钱先生1952年一度有机会要在台中办学,在本书所收信函里谈了颇多设想,如「完全照宋明书院规模」「反对现行教育制度」云云,是当对彼时香港新亚书院亦深有不满。不过因政府未允加之次年受伤,乃付诸东流。有关意思在《师友杂忆》中仅一笔带过,故本书所录甚要。第二,私下谈话比公开的讲话或出版吐露了更多真意,如对居住台北甚为反感,因地近中枢,自有诸般烦恼,又如批评胡适「一生不讲西方精微处,专意呵斥本国粗浅处,影响之坏,贻害匪浅」。第三,对其本人著作多有阐发,可资参照。第四,谈夫人称呼从「胡小姐」到「美琦」。可惜止于1957年,对嗣后有关宣言的纷争未能提供更多证据。

  • 2 南星客 2020-12-04 14:40:37

    年底再拼一下

  • 2 malingcat 2023-01-18 21:49:15 上海

    无前言,无跋语,想来也真是没法介绍。史料价值颇大,推荐。

  • 2 随衣🌕 2021-12-17 11:02:08

    “人心不得有所系”,读此书时自己有许多意思,只是泛泛看过了。

  • 2 粉红色的后果 2021-12-25 16:13:55

    钱穆说自己的回忆只是六十年苍凉。论学夹杂在琐事的缝隙里,更多与徐复观谈的是新亚内部人事斗争的折磨,筹措经费的不易,两人奋力支持《民主评论》,须小心侍奉当权者以获得些许嗟来之食,无疑是屈辱。最大的悲剧是当新亚走上一个轨道之后,早已不是旧日的理想,徒增一现代教育学术机构罢了。无奈自嘲读儒家书不能在今日社会做事。用法家精神断然处置则绝非儒者本愿。满纸可见的是抱怨杂事缠身,存货出清,修改旧稿无力,读书未及时下笔,余淡淡影像。而老来偶读书“种种想法自心底涌出”,积见不得抉出是何等痛心。比较讶异,钱穆的宗主是阳明,向事上磨练,只得放弃学问,才以朱子补偏。固然痛骂胡适为庸妄巨子,只剩坏影响,还不向西方精微处学,但依旧支持签名胡适竞选副首。恐书生误国,更欲书生报国。以实学引学风,不做文字口头宣传,拒署宣言。

  • 0 书各有命 2024-01-12 19:51:23 安徽

    离开大陆的钱穆一心办学,人事经费颇多阻碍,感慨三不朽之立功艰难。重实学的他对胡氏意思傅氏途辙多有批评,欲扭转学风,冀学有所宗不立门户。

  • 1 TNELIS 2023-06-23 17:48:52 陕西

    琐事牢骚不少,然见道切情之语亦甚夥,已作摘录,值得反复诵读。编纂体例令人疑惑:或者只释文,把一二原件图片置于卷首;或者释文一篇附原件图片一幅,不知为何原件图片虽多而不全?

  • 1 惠山老翁 2023-08-28 15:50:28 江苏

    按陈勇《钱穆传》的说法,两人58年已完全没有通信了,细览57年之来信,关系似尚未大恶(虽然,56年就宾四〈中庸新义〉一文,两人友情已不无摇动)胡美琦8月赴台,亦由徐氏夫妇招待,更足证58年元旦张君劢四人发表《宣言》一事“破坏性”之巨。宾四58年1月26日曾有致学生信,称“徐君混身党务,多年心习未净,徒知掉弄笔墨,并意气不平,甚难于学问之途有深入之望。南来数年,于徐君颇加奖掖,不知彼骤博时誉,遂忘故吾。”其实此类不中听的话,过去宾四在信中多已道及,譬如56年2月24日一信言:“弟觉兄文辞间颇少和易宽坦之气,激宕纵逆,此固文章之能事,然论事则害事,论学则害学”,惟当时或仍盼徐有“改正”之望,故下笔尚留有余地也。余潜山云,宾四与新儒家“所同不胜其异”,读毕全书,确为的论。

  • 1 东瓜 2023-07-17 13:13:05 浙江

    提到新亚的文史课以及对文心雕龙的评价有点印象

  • 0 satankiss 2021-02-02 13:10:55

    从信札所披露的史事的角度,对于钱穆、唐君毅、徐复观、张丕介等人办《民评》之事,无疑披露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史料,其中又有不少涉及王世杰、张其昀等人的内容,自可增进对1950年代离开大陆的学人和学者型官员以及文化政策、事业等方面的认知。但对于我来说,这批信札更大的价值,在于加深对于钱穆先生本人的认知——无论是纯粹的学术思想还是行事——进而为钱先生的精神境界和学术(即就传统意义而言,非今日通俗所谓)境界所熏陶。

  • 0 ben afrant 2023-04-09 08:14:47 湖南

    对钱穆先生更加敬佩!要做成一些事,在任何时代都难。 在办学校,办刊物之余,还能在学术上取得大成就,如此努力,我这样缺乏天份的人,唯有看齐,努力做到一些成绩。

  • 0 雪饮刀 2025-02-28 22:29:52 浙江

    论学文字少,创校、办刊等事务性讨论多。偶有一二隽语,值得细细体味。

  • 0 tysky 2021-05-18 01:01:21

    关于《中庸》的讨论,颇有启发。

  • 1 挠挠 2021-05-08 13:47:05

    2021132 传说中的铜臭味 说的大概就是这 贵贵的铜版纸的味儿 吧(。

  • 0 一口气读完 2024-10-25 23:20:31 河南

    吾辈读书人也需时时涵养心性、事上磨炼。

  • 0 从日从曰 2024-12-14 21:55:15 北京

    从钱徐二人书札中亦可寻他人踪迹,很有价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