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如果说《死水微澜》是吹点风、《暴风雨前》是乌云密布雷声隐隐,则《大波》可真是暴风骤雨了。在今天看来,李劼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凭所见所闻,以楚子材、黄澜生、傅掌柜这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视角解构了革命的神圣性,除了革命理想之外,革命中十分之九是士绅的算计、旧官僚的投机、小市民的裹挟、农民的小算盘。作者的创作也许不包含反思的目的,但却给今人提供了可供反思的第一现场。无怪乎四九年后作者对《大波》作了大幅度修改,有空打算读读新版《大波》。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种种时代史小说、家族史小说,在《大河三部曲》面前简直是弟弟,李劼人真的是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另外,李劼人真的很懂男女情事,尤其是女人的心思,作品中的女人,也是很可爱可恨的。
乌糟糟的革命,似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一如既往的善于写欲女,解读好难啊
他把那些以前只觉得是简短记叙的历史事件波痕,漾而为的散乱群像写活了。 之后会找改写后的大波来看。
虽然我知道这不对但我还是紧赶慢赶地熬夜把它看完了。因为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就是保路运动,所以说整个读起来,实际上趣味性不如《死水微澜》、《暴风雨前》,但是其间穿插着黄太太还有其他人物的生活学习也是很值得咀嚼的。有一个写文章的思路——论大和三部曲中主要女性人物异同。
刺激我想写超长书评,也刺激我想写一部以重庆为核心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真的太棒了,李劼人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要购买一张他的画像,挂在我家中!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实在不知道多说什么好hhhhh感谢李先生记录历史,感谢李先生的文字,永垂不朽
陆陆续续读了接近一个月。 这才是属于四川的小说,读四川在时代涌动中之变与不变,读旧成都之建筑、公园、街道、周边乡县,读只可意会乡音,读旧成都人之泼辣与淳朴,无一不让人感到亲切。 在新津的高中学校至今仍有绿瓦殿,历史老师说即是保路运动时据点之一。读到新津、江口、彭山,思绪就飘远到了故乡了! 大学母校离李劼人故居几步之遥,惜当时竟不以为然,只在大三还是大四草草逛过一回,小小院门上题的正是“菱窠”二字,只怕已非原本了。
好看,真实又绵密的“革命”第一现场。人物众多,而乱世事件又繁杂,条条线、个个人都有意思极了,市井滋味浓厚。十个革命党人九个投机分子,方向还不带一致,细看真是一片混乱,而远远地才觉出这滚滚向前的大波浪。若是反过来先看见了这大波浪,心里先存了个意识形态框架,再倒回去写浪潮之中的人,那可就无聊透顶了。目前只有四川文艺出了改写前的老版,其他出版社依然出的是四九年后重写三分之二篇幅的新版。
从《死水微澜》的风乍起吹皱池水,到《暴风雨前》的乌云密布雷声隐隐,《大波》终于是狂风骤雨扑面而来了。 一如既往地善写群像,从贩夫走卒,袍哥到新学堂,末代官僚,再到革命党,军政府。最有生命力的仍是一众乌烟瘴气大老爷们中的女人。 十个革命党人九个投机分子,士绅的算计,旧官僚的政治投机,农民武装的浑水摸鱼,还有小市民的裹挟。 乌糟糟的革命,细看真是一片混乱,远远地才觉出这滚滚向前的大波。
不过是把从保路运动到四川省独立这一时期的一些大事以及老百姓当时的思想活动进行了刻画,但是文字过于冗长、啰嗦,容易让人分神。
三部曲终于看完了。到了这本书,川府终于开始了革命,这里的革命也并不像历史书上那样,这里的革命具体到筹钱、架构组织等。原来即使一个朝代已经走到了末路,也还是花了那么多时间才彻底覆灭,原来革命并不是一次起义就能够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的。
何谓大波?既是历史的洪流,也是民情的波涛。如果说前两部是成都的风俗世情画,那这一部就是严肃的历史文学了。围绕保路运动,刻画了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的广阔场景。没想到郝又三竟然是贯穿了三部曲的人物,但本部出场有限,前两部其他中心人物基本就没出场了。可惜作者没能继续写下去,很想看作者写辛亥革命后的成都市井故事。
四川人之必读系列
愤青看了都会息心的一本书。(看的是改写版
三部中最有野心的作品。写到这部,是要为城立志,为史留痕,不在一人一家之变故,而是一地之浩浩汤汤一段史。从保路到军政府成立,收结在赵尔丰被杀,如再往下写该也是精彩。 可贵在,李劼人呈现出了那时那刻社会的复杂多变,其间具体个人的心思、计较和左右游移,谋一职、图富贵、展志向,不是政治理念诉求,是个人求钱财安稳。以当下人看刚过去的一段大变故,与今人回看历史是不同的,今人带着站位去赞美,他写的不是“正确”,是惊变之中具体的人,和这些人有意无意推出的结果。 大段引用史实材料,可读性自不如《死水微澜》,人物类型尤其是女主角也与前两部相似,能干利落聪慧的太太,怯懦犹疑胆小的先生。李劼人笔下的四川女人极有生命力。
四川辛亥年纪事
终于看完了……确实和书名一样、波澜壮阔的大波,一切都混乱如斯,简直像我所在的这个初创公司…hh(skr)。伦理观确实震撼。但能看得出来作者想尽可能反映时代全貌,所以有好几条线索在其中,虽然他总是能串起来,但读起来不免有些累。果真、这就是严肃文学。但是也能从此一窥当年人们生活之混乱和艰难,太平日子确实需要珍惜啊。
历史性很强,借助群像反映保路运动及辛亥革命一段的四川历史,读了之后对保路运动的缘起、在民间的反响有了更深理解,果然学习历史与阅读文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码事。相应地,读起来自然没有《死水微澜》那样轻松。
很多老四川话
大波三部曲太棒了~李市长对史实的考究,对四川人的认识,以及文字功底都到了相当的地步。
好像没有写完
> 大波
14 有用 斯夫 2022-01-03 20:30:45
如果说《死水微澜》是吹点风、《暴风雨前》是乌云密布雷声隐隐,则《大波》可真是暴风骤雨了。在今天看来,李劼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凭所见所闻,以楚子材、黄澜生、傅掌柜这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视角解构了革命的神圣性,除了革命理想之外,革命中十分之九是士绅的算计、旧官僚的投机、小市民的裹挟、农民的小算盘。作者的创作也许不包含反思的目的,但却给今人提供了可供反思的第一现场。无怪乎四九年后作者对《大波》作了大幅度修改,有空打算读读新版《大波》。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种种时代史小说、家族史小说,在《大河三部曲》面前简直是弟弟,李劼人真的是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另外,李劼人真的很懂男女情事,尤其是女人的心思,作品中的女人,也是很可爱可恨的。
3 有用 深渊大饭店 2022-04-01 11:16:50
乌糟糟的革命,似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一如既往的善于写欲女,解读好难啊
2 有用 🌳晴子 2022-03-15 10:52:36
他把那些以前只觉得是简短记叙的历史事件波痕,漾而为的散乱群像写活了。 之后会找改写后的大波来看。
3 有用 冬笋一号 2022-02-10 23:28:38
虽然我知道这不对但我还是紧赶慢赶地熬夜把它看完了。因为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就是保路运动,所以说整个读起来,实际上趣味性不如《死水微澜》、《暴风雨前》,但是其间穿插着黄太太还有其他人物的生活学习也是很值得咀嚼的。有一个写文章的思路——论大和三部曲中主要女性人物异同。
1 有用 长湖镇木桶回收 2024-06-18 21:09:11 江苏
刺激我想写超长书评,也刺激我想写一部以重庆为核心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真的太棒了,李劼人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要购买一张他的画像,挂在我家中!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实在不知道多说什么好hhhhh感谢李先生记录历史,感谢李先生的文字,永垂不朽
1 有用 关山难越 2022-05-21 18:27:31
陆陆续续读了接近一个月。 这才是属于四川的小说,读四川在时代涌动中之变与不变,读旧成都之建筑、公园、街道、周边乡县,读只可意会乡音,读旧成都人之泼辣与淳朴,无一不让人感到亲切。 在新津的高中学校至今仍有绿瓦殿,历史老师说即是保路运动时据点之一。读到新津、江口、彭山,思绪就飘远到了故乡了! 大学母校离李劼人故居几步之遥,惜当时竟不以为然,只在大三还是大四草草逛过一回,小小院门上题的正是“菱窠”二字,只怕已非原本了。
0 有用 宇宙佛系渣渣蓝 2022-10-01 21:57:20 四川
好看,真实又绵密的“革命”第一现场。人物众多,而乱世事件又繁杂,条条线、个个人都有意思极了,市井滋味浓厚。十个革命党人九个投机分子,方向还不带一致,细看真是一片混乱,而远远地才觉出这滚滚向前的大波浪。若是反过来先看见了这大波浪,心里先存了个意识形态框架,再倒回去写浪潮之中的人,那可就无聊透顶了。目前只有四川文艺出了改写前的老版,其他出版社依然出的是四九年后重写三分之二篇幅的新版。
1 有用 茶壶与药渣 2024-02-17 18:00:55 四川
从《死水微澜》的风乍起吹皱池水,到《暴风雨前》的乌云密布雷声隐隐,《大波》终于是狂风骤雨扑面而来了。 一如既往地善写群像,从贩夫走卒,袍哥到新学堂,末代官僚,再到革命党,军政府。最有生命力的仍是一众乌烟瘴气大老爷们中的女人。 十个革命党人九个投机分子,士绅的算计,旧官僚的政治投机,农民武装的浑水摸鱼,还有小市民的裹挟。 乌糟糟的革命,细看真是一片混乱,远远地才觉出这滚滚向前的大波。
0 有用 路易不容易 2024-02-05 21:58:00 四川
不过是把从保路运动到四川省独立这一时期的一些大事以及老百姓当时的思想活动进行了刻画,但是文字过于冗长、啰嗦,容易让人分神。
0 有用 FLAMINGO 2024-06-27 20:11:28 上海
三部曲终于看完了。到了这本书,川府终于开始了革命,这里的革命也并不像历史书上那样,这里的革命具体到筹钱、架构组织等。原来即使一个朝代已经走到了末路,也还是花了那么多时间才彻底覆灭,原来革命并不是一次起义就能够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的。
0 有用 夜无汐 2024-11-23 16:10:52 四川
何谓大波?既是历史的洪流,也是民情的波涛。如果说前两部是成都的风俗世情画,那这一部就是严肃的历史文学了。围绕保路运动,刻画了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的广阔场景。没想到郝又三竟然是贯穿了三部曲的人物,但本部出场有限,前两部其他中心人物基本就没出场了。可惜作者没能继续写下去,很想看作者写辛亥革命后的成都市井故事。
0 有用 三儿 2022-12-25 10:44:16 重庆
四川人之必读系列
0 有用 霄宇 2023-05-30 17:13:37 广东
愤青看了都会息心的一本书。(看的是改写版
2 有用 七天之后 2023-08-13 23:02:26 四川
三部中最有野心的作品。写到这部,是要为城立志,为史留痕,不在一人一家之变故,而是一地之浩浩汤汤一段史。从保路到军政府成立,收结在赵尔丰被杀,如再往下写该也是精彩。 可贵在,李劼人呈现出了那时那刻社会的复杂多变,其间具体个人的心思、计较和左右游移,谋一职、图富贵、展志向,不是政治理念诉求,是个人求钱财安稳。以当下人看刚过去的一段大变故,与今人回看历史是不同的,今人带着站位去赞美,他写的不是“正确”,是惊变之中具体的人,和这些人有意无意推出的结果。 大段引用史实材料,可读性自不如《死水微澜》,人物类型尤其是女主角也与前两部相似,能干利落聪慧的太太,怯懦犹疑胆小的先生。李劼人笔下的四川女人极有生命力。
0 有用 晴空一鹤 2023-11-29 14:41:01 北京
四川辛亥年纪事
0 有用 吾九。 2023-12-06 17:13:05 甘肃
终于看完了……确实和书名一样、波澜壮阔的大波,一切都混乱如斯,简直像我所在的这个初创公司…hh(skr)。伦理观确实震撼。但能看得出来作者想尽可能反映时代全貌,所以有好几条线索在其中,虽然他总是能串起来,但读起来不免有些累。果真、这就是严肃文学。但是也能从此一窥当年人们生活之混乱和艰难,太平日子确实需要珍惜啊。
0 有用 稚子浴其渊 2023-03-05 10:21:03 上海
历史性很强,借助群像反映保路运动及辛亥革命一段的四川历史,读了之后对保路运动的缘起、在民间的反响有了更深理解,果然学习历史与阅读文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码事。相应地,读起来自然没有《死水微澜》那样轻松。
0 有用 渐渐老去的地铁 2023-05-05 12:58:04 重庆
很多老四川话
0 有用 Tantan 2023-04-24 16:39:57 四川
大波三部曲太棒了~李市长对史实的考究,对四川人的认识,以及文字功底都到了相当的地步。
0 有用 jcyang 2023-05-09 22:50:05 广东
好像没有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