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在東亞,正好是「清末」,也是「明治」。彼時日本開始現代化,但其核心並非器物,而是文學。日本文人進行了一連串討論與轉型運動,界定了新一代日本人文化與認同基底,發揮了深遠流長的效果,甚至影響了中國的梁啟超。齋藤希史以「漢文脈」與「écriture(書寫)」兩大概念切入,涵括了當時紛亂未定的「文學」狀態,並以之為對象進行詳實考察,展示了日本現代化與文化國族建構的過程。
齋藤的研究詳實貼近文本,並且更深刻理解到:考察écriture的世界,絕不可只關注單一的線性發展,而該將視線投向在各式各樣潮流互相合流、衝突的文學場景。在日本國族性確立中,梁啟超意外扮演重要角色。齋藤貼近文本的研究之手,悉心點選各文本──報章雜誌連載小說、章回小說、翻譯小說。「小說」文類會成為主軸,正在於此載體可以吸納涵蓋所有關於國族與文化的討論。思想家探尋如何透過連載小說吸引大眾進而達到普世教育之效,而翻譯小說,更挑戰了日語範疇的邊界與定義。
作者繼而以細膩俯瞰東亞的視線,涵納到技術場域,探討銅版印刷如何助長了新日文的傳播。如果沒有銅版印刷,新型態之日文也不可能快速傳達至民間以及學校體系中。本書展現了一個國家之民族性乃是集體事業,實端賴各方各業群體群力。
最後,再從西洋人費諾羅沙看待日文的視線,來理解西洋人投射的對東亞的想像。費諾羅沙在漢文以及日文中尋找到的象徵主義意義,恰好回返與西方結合,然而東方並非僅只是召喚西方的橋樑,而乃是大一統文明進展的一部分。齋藤透過費諾羅沙,又更將漢文脈的變革,接合上了世界精神的一體性之中。
本書為齋藤希史以「漢文脈」為主題之論文集結,各篇章自有其脈絡,集結一同則呈現出完整且具啟發性的光譜,齋藤希史為我們譜繪出日本面對漢文脈時的經驗,當可為我們所用,回頭省視臺灣的文學性乃至於國族性。
1 有用 約德 2020-11-13 13:49:40
許多舊問題已有人談過,但仍是極好的。
1 有用 SAkuRA 2021-03-24 22:15:56
将汉文作为越境性质的书写语言,在整个东亚范围内,不被单一国家局限,探讨中日汉文的书写演变与阅读状况。从文学史的建构提出日本在建构国家文学这一近代化概念的同时,将“支那”从自身剥离,并透过日本对中称呼的改变来确立自我与他者认识。 不以线性观点看待文学史发展,将梁启超作为近代媒介,透过小说的书写与译介强调个人层次的表述,以及小说与国民的关系,并由此建构出以向现代性“进化”的中国文学。 以粤语为例,认为... 将汉文作为越境性质的书写语言,在整个东亚范围内,不被单一国家局限,探讨中日汉文的书写演变与阅读状况。从文学史的建构提出日本在建构国家文学这一近代化概念的同时,将“支那”从自身剥离,并透过日本对中称呼的改变来确立自我与他者认识。 不以线性观点看待文学史发展,将梁启超作为近代媒介,透过小说的书写与译介强调个人层次的表述,以及小说与国民的关系,并由此建构出以向现代性“进化”的中国文学。 以粤语为例,认为其作为另一种语言而非方言,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可以传播现代意识,白话的提倡只是用于统合书面与口语,提供教育之便建立汉民族意识与国族框架。 透过翻译意识到近代民族国家,现代语言的形成 (展开)
0 有用 于小狮 2023-02-21 18:36:19 天津
推荐写思轩的那一篇
0 有用 深渊大饭店 2024-01-23 08:41:58 上海
第一部讨论文学史这一机制如何参与到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通过划分内外界限从汉文脉变为国族文学。第六章为中枢,通过梁启超回看日本文学是如何从汉文脉诸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第三章则讨论梁启超是如何以日本为中介创立出新的中国文学(史)这一框架的。第七章关于新闻小说如何提供了一种以报纸为媒介、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文学追求,却终在单行本化后因“非纯文学”而受到排斥的研究也很精彩。九章讨论森田思轩的翻译中对于“汉文脉”... 第一部讨论文学史这一机制如何参与到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通过划分内外界限从汉文脉变为国族文学。第六章为中枢,通过梁启超回看日本文学是如何从汉文脉诸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第三章则讨论梁启超是如何以日本为中介创立出新的中国文学(史)这一框架的。第七章关于新闻小说如何提供了一种以报纸为媒介、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文学追求,却终在单行本化后因“非纯文学”而受到排斥的研究也很精彩。九章讨论森田思轩的翻译中对于“汉文脉”的理解,其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追求不妨与商伟《云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中讨论中国“言文一致”的两篇文章对读。商文强调的帝国遗产与方言,和斋藤所谓的“汉文脉”与训读间颇有互通之处。 (展开)
0 有用 句句 2024-11-06 21:54:24 陕西
读的有点吃力
0 有用 句句 2024-11-06 21:54:24 陕西
读的有点吃力
0 有用 Hakumo 2024-11-03 21:56:50 上海
简中版何时能见天日啊……
0 有用 深渊大饭店 2024-01-23 08:41:58 上海
第一部讨论文学史这一机制如何参与到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通过划分内外界限从汉文脉变为国族文学。第六章为中枢,通过梁启超回看日本文学是如何从汉文脉诸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第三章则讨论梁启超是如何以日本为中介创立出新的中国文学(史)这一框架的。第七章关于新闻小说如何提供了一种以报纸为媒介、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文学追求,却终在单行本化后因“非纯文学”而受到排斥的研究也很精彩。九章讨论森田思轩的翻译中对于“汉文脉”... 第一部讨论文学史这一机制如何参与到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通过划分内外界限从汉文脉变为国族文学。第六章为中枢,通过梁启超回看日本文学是如何从汉文脉诸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第三章则讨论梁启超是如何以日本为中介创立出新的中国文学(史)这一框架的。第七章关于新闻小说如何提供了一种以报纸为媒介、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文学追求,却终在单行本化后因“非纯文学”而受到排斥的研究也很精彩。九章讨论森田思轩的翻译中对于“汉文脉”的理解,其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追求不妨与商伟《云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中讨论中国“言文一致”的两篇文章对读。商文强调的帝国遗产与方言,和斋藤所谓的“汉文脉”与训读间颇有互通之处。 (展开)
0 有用 于小狮 2023-02-21 18:36:19 天津
推荐写思轩的那一篇
1 有用 SAkuRA 2021-03-24 22:15:56
将汉文作为越境性质的书写语言,在整个东亚范围内,不被单一国家局限,探讨中日汉文的书写演变与阅读状况。从文学史的建构提出日本在建构国家文学这一近代化概念的同时,将“支那”从自身剥离,并透过日本对中称呼的改变来确立自我与他者认识。 不以线性观点看待文学史发展,将梁启超作为近代媒介,透过小说的书写与译介强调个人层次的表述,以及小说与国民的关系,并由此建构出以向现代性“进化”的中国文学。 以粤语为例,认为... 将汉文作为越境性质的书写语言,在整个东亚范围内,不被单一国家局限,探讨中日汉文的书写演变与阅读状况。从文学史的建构提出日本在建构国家文学这一近代化概念的同时,将“支那”从自身剥离,并透过日本对中称呼的改变来确立自我与他者认识。 不以线性观点看待文学史发展,将梁启超作为近代媒介,透过小说的书写与译介强调个人层次的表述,以及小说与国民的关系,并由此建构出以向现代性“进化”的中国文学。 以粤语为例,认为其作为另一种语言而非方言,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可以传播现代意识,白话的提倡只是用于统合书面与口语,提供教育之便建立汉民族意识与国族框架。 透过翻译意识到近代民族国家,现代语言的形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