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留学法国的文化先行者,陈传兴亲历了巴黎最后的黄金时代,在时代的尾声中收集并纪录下哲学、艺术、影像的种种刻痕,并在之后多年深耕于影像的探索和实践,书籍文本的阅读,哲学、精神分析等领域的思考,从中厚积了丰沛的感悟,最终通过片段式的私人记忆回溯时代的断璧残圭 ,还原一段或误解重重或鲜为人知的传奇岁月。在散文诗般的笔触中,文字陈列、发散,经由记忆的脉络,如丝网般将人收束在法国的鎏金时代,电影馆、暗房、图书馆这些场景通过思维如影像熔接,在法国文化界“诸神黄昏”的时代溯源、登岸、触光。
★ 台湾教父级摄影家、文学纪录片导演、学者,融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师
★ 陈丹青、梁文道、阮义忠等推崇的思想家,获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军官勋位”——法国政府授予文艺界的最高荣誉
★ 豆瓣高分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辑总监制,亲自执导诗人三部曲《化城再来人》《...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留学法国的文化先行者,陈传兴亲历了巴黎最后的黄金时代,在时代的尾声中收集并纪录下哲学、艺术、影像的种种刻痕,并在之后多年深耕于影像的探索和实践,书籍文本的阅读,哲学、精神分析等领域的思考,从中厚积了丰沛的感悟,最终通过片段式的私人记忆回溯时代的断璧残圭 ,还原一段或误解重重或鲜为人知的传奇岁月。在散文诗般的笔触中,文字陈列、发散,经由记忆的脉络,如丝网般将人收束在法国的鎏金时代,电影馆、暗房、图书馆这些场景通过思维如影像熔接,在法国文化界“诸神黄昏”的时代溯源、登岸、触光。
★ 台湾教父级摄影家、文学纪录片导演、学者,融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师
★ 陈丹青、梁文道、阮义忠等推崇的思想家,获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军官勋位”——法国政府授予文艺界的最高荣誉
★ 豆瓣高分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辑总监制,亲自执导诗人三部曲《化城再来人》《如雾起时》《掬水月在手》,开创中国文学纪录片新范式
★ 一本需要读6遍才能读懂的书 ,融回忆录、思想史、电影述评、摄影评论与精神自传与诗性语言于一体
★ 记录初代留法青年留学生活,立体视角重现法国黄金时代
★ 串联法国思想文脉,从笛卡尔、孟德斯鸠、奈瓦尔到福楼拜,隐藏于酒神狂欢背后的文艺剧场
★ 内文黑卡印银,极致呈现“银盐”概念;六十余张独家摄影作品,十余种笔记手稿,体验游弋于剧场与暗房之间的奇异阅读
【推荐】
曝光在文字中的青春,定影在摄影里的记忆,一起编织起一个青年成长叙事中的时代。深潜于影像回溯中的思辨的暗流,打捞闪耀在暗房中的时代的片鳞。无限接近的过去与彼岸萤光的紧紧拥抱。
——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算是陈传兴先生的忠实粉丝了。从他1990年代初的第一本书《忧郁文件》开始一路读过来,每本都有重大收获和启发。陈先生的著述,不仅长于绵密学理与宏阔的国际和古今的比较视野,而且都有非常切身感受和“当代的”问题意识。
——董冰峰(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马奈、波德莱尔、佐拉、马拉美这些久居现代文艺殿堂的名字,在陈传兴先生贯通史、论、创作分析的讲座中,一一恢复生气。历史人物彼此欲言又止的对话,图画和语词,连同其间无法消除的暧昧、怀疑、悖论,都既是谜题,又是锁匙。
——周诗岩(艺术史与媒介理论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陈传兴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
2012 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
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陈传兴长期耕耘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也是一位勇于面对公民运动做出反应的思想家,以哲学基础来诠释台湾的现代面向,在他身上隐然看得到法国重要哲学家的影响与特有的风范。
总监制《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掬水月在手─叶嘉莹》。
2019 年于上海龙美术馆举办摄影个展《萤与日》,2009 年广州美术馆参与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摄影群展,1975 年于台北举办摄影个展《芦洲浮生图》。
重要著作包括有《忧郁文件》《银盐热》《木与夜孰长》《道德不能罢免》,以...
陈传兴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
2012 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
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陈传兴长期耕耘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也是一位勇于面对公民运动做出反应的思想家,以哲学基础来诠释台湾的现代面向,在他身上隐然看得到法国重要哲学家的影响与特有的风范。
总监制《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掬水月在手─叶嘉莹》。
2019 年于上海龙美术馆举办摄影个展《萤与日》,2009 年广州美术馆参与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摄影群展,1975 年于台北举办摄影个展《芦洲浮生图》。
重要著作包括有《忧郁文件》《银盐热》《木与夜孰长》《道德不能罢免》,以及主持翻译《精神分析词汇》,在启发几代摄影人的《摄影美学七问》中,是其中“五问”的回答者。
目录 · · · · · ·
喜欢读"岸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岸萤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岸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永无止尽,无限的共行散步,都是断裂片段,她只接受他在的那一刻,消失与出现都是第一次。她是驯化的某种过去影像,是否是记忆,回忆,不知。 影像取代事物,影像即事物的幻想被丰沛的观看可见物欲望催生并强化。忘了影像所来之处,抛弃影像事物,此即不再思索,想观看不可见;更彻底抹除可见与不可见的源生关系,自愿被囚禁在影像—囚牢享受不断增生复制的自我影像在反世界。马里翁称之为影像灾难洪水。2020-12-25 17:18
-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2020-12-25 13:20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缠绕形成幽微难测重力场遁走双曲线。
列维纳斯区辨白日之光和夜光之差别。前者主导显现照耀,支配观看。而后者则是让光自身成为被观看对象,主导被观看。白日遗忘光源,夜显现光源存在。看与被看关系决定光的政治权力,以及,光能否走出和自我的存在独我困境,本体论陷阱,打破列维纳斯所言的光之困境悖论:“世界与光皆孤独”。
回应 2020-12-25 13:20
-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永无止尽,无限的共行散步,都是断裂片段,她只接受他在的那一刻,消失与出现都是第一次。她是驯化的某种过去影像,是否是记忆,回忆,不知。 影像取代事物,影像即事物的幻想被丰沛的观看可见物欲望催生并强化。忘了影像所来之处,抛弃影像事物,此即不再思索,想观看不可见;更彻底抹除可见与不可见的源生关系,自愿被囚禁在影像—囚牢享受不断增生复制的自我影像在反世界。马里翁称之为影像灾难洪水。2020-12-25 17:18
-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2020-12-25 13:20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缠绕形成幽微难测重力场遁走双曲线。
列维纳斯区辨白日之光和夜光之差别。前者主导显现照耀,支配观看。而后者则是让光自身成为被观看对象,主导被观看。白日遗忘光源,夜显现光源存在。看与被看关系决定光的政治权力,以及,光能否走出和自我的存在独我困境,本体论陷阱,打破列维纳斯所言的光之困境悖论:“世界与光皆孤独”。
回应 2020-12-25 13:20
-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永无止尽,无限的共行散步,都是断裂片段,她只接受他在的那一刻,消失与出现都是第一次。她是驯化的某种过去影像,是否是记忆,回忆,不知。 影像取代事物,影像即事物的幻想被丰沛的观看可见物欲望催生并强化。忘了影像所来之处,抛弃影像事物,此即不再思索,想观看不可见;更彻底抹除可见与不可见的源生关系,自愿被囚禁在影像—囚牢享受不断增生复制的自我影像在反世界。马里翁称之为影像灾难洪水。2020-12-25 17:18
-
空山 (公众号:一点谈资)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2020-12-25 13:20
划开时间原罪,否定时间秩序作为记忆胚胎孕育者,像摄影弃绝负片,底片的实体性可能之隐喻。
语言交媾和内战状态催生新语言器官机制,抒情散文冲撞逻辑理性论述,碎裂四散成超距远方缠绕文本波动重力场幽灵。
影像不是书写的对位句点,书写也不为影像的喑哑话语而存在。不同的光照显现现象,犹如身体意识感知经验之回溯,没有定言规定它必须呼应思维理性论述工作,对诘与协商没有确定的权力宰制关系;碎裂,延迟的魅影远距幽灵缠绕形成幽微难测重力场遁走双曲线。
列维纳斯区辨白日之光和夜光之差别。前者主导显现照耀,支配观看。而后者则是让光自身成为被观看对象,主导被观看。白日遗忘光源,夜显现光源存在。看与被看关系决定光的政治权力,以及,光能否走出和自我的存在独我困境,本体论陷阱,打破列维纳斯所言的光之困境悖论:“世界与光皆孤独”。
回应 2020-12-25 13:2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岸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enguin 2021-02-09
值得一读再读,装帧与文字泠冽的气息相得益彰。
1 有用 祝羽捷 2020-10-13
我更愿意把这本书想象成一个展览——每一个房间的作品都和艺术家本人的经历以及思考有非常紧密的连接。如果说当代艺术展是 “白盒子”,这个展览就是前所未有的 “黑盒子”。走进《岸萤》,就如同走进黑夜。正如光让人们在白天看到万事万物,黑夜又把它们遮蔽掉。歌德曾经说,白日是美丽的,但是黑夜是高尚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得到了很多黑夜般的感受。
0 有用 btr 2020-10-13
词语积木蒙太奇=新语法。文字=底片。摄影=时间胶囊。明信片=负显影。
0 有用 holly2007 2020-11-03
本作乃深具个人特质、甚至带有明显自传性的跨媒介文本实验,黑白反转,图文互衬,将幽冥、暧昧处无限灰色度彻底铺开。在新视点下,日常中被忽视、略过的黑洞,恰或为神性光辉的落脚点,原来如此。《波斯人信札》、《情感教育》两篇Close Reading最好!私以为,文本构建上,作者稍逊后辈杨凯麟一筹。Bug 1 处:自序P1,倒数第3行,“渡鸭”应为“渡鸦”。
4 有用 激流火枪手 2020-11-08
我不知道怎说,按老板的意思,一些图文无关的东西和不通顺的语句、前言不搭后语的段落,足够他骂一下午了。唉。
0 有用 penguin 2021-02-09
值得一读再读,装帧与文字泠冽的气息相得益彰。
0 有用 MARC_CAI 2021-02-02
一次大胆的实验影像写作,融合了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用独特的笔触将其串联起来,仿佛在你眼前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影像构成的语言世界。很喜欢整体的书籍设计,正负片影像、银粉黑卡、不受拘束的排版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 有用 梵 2020-12-30
笛卡尔,孟德斯鸠,福楼拜,波德莱尔,文学,哲学,电影,摄影,再加上私人留学史,对深爱法国文化的我来说读这本书确实是享受。
0 有用 Jessie 2020-12-29
陳傳興的文字是碎片化的,視覺化的,並不太「好讀」。最打動我的一段是,他的母親去巴黎住了三週,很快熟悉了菜市場,各種小販,我有相似的經歷。
1 有用 丁小龙 2020-12-28
中文的壳,法国的魂。阅读巴什拉与巴特的混合感受。前两章格外惊艳,对电影和文学的看法,有种启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