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将道德关怀带进政治生活
◆重新梳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
【内容简介】
《动情的理性》探讨了政治哲学领域一些棘手的议题,其中涉及自由主义的道德认定、公共说理、普遍主义,并批判性地考察了中文世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几种政治思想,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论、施特劳斯对多元主义的批判及其美好人生观、伯林的历史观等。
在对上述议题的探讨中,作者均强调道德原则与道德价值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政治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唯有靠说理及其内在的普遍主义性格,才能平等地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害。但这种理性又必然源自“情”的鼓动,即人世间的无数歧视、压迫与苦难令我们感到不忍与不甘,由此动情之后发为关怀与在意,从而激发实践的介入。
作者从平等式自由主义的学术取向与实践意涵出发,并以当今中文世界的思想状况为主要脉络与背景,试图重新厘清自由主义所认定、追求的价值。作者认为...
◆将道德关怀带进政治生活
◆重新梳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
【内容简介】
《动情的理性》探讨了政治哲学领域一些棘手的议题,其中涉及自由主义的道德认定、公共说理、普遍主义,并批判性地考察了中文世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几种政治思想,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论、施特劳斯对多元主义的批判及其美好人生观、伯林的历史观等。
在对上述议题的探讨中,作者均强调道德原则与道德价值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政治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唯有靠说理及其内在的普遍主义性格,才能平等地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害。但这种理性又必然源自“情”的鼓动,即人世间的无数歧视、压迫与苦难令我们感到不忍与不甘,由此动情之后发为关怀与在意,从而激发实践的介入。
作者从平等式自由主义的学术取向与实践意涵出发,并以当今中文世界的思想状况为主要脉络与背景,试图重新厘清自由主义所认定、追求的价值。作者认为,自由主义蕴含着一种人本主义的道德意识,由此出发,它对政治的价值与制度提出了具有明确道德性的要求。
···
《动情的理性》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思考缜密、文笔清晰、见解深邃的力作。建基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而不被其所蔽,它的内容有其厚度,富于原创性。同时,它带给读者切实理解其精微论证的挑战。
——林毓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荣誉教授)
观念虽然无形,却是支撑一个社会的钢筋。《动情的理性》是一部铸造社会之“钢筋”的力作。钱永祥老师善于在千头万绪中找到并加固政治体系的伦理承重墙,以最抽象的语言表达最深切的现实关怀。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钱永祥先生这本书,是我近年读到的最好的中文政治哲学著作。他为自由主义做了最理性也最动情的辩护。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钱永祥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思想》杂志主编。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动物伦理学等。另著有《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译有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彼得·辛格《动物解放》。
目录 · · · · · ·
致 谢 VII
导 论 把道德关怀带进政治生活
一 自由主义的价值认定及其意涵
二 道德观点如何介入政治
三 扭转道德观 :从道德成就转向关怀苦痛
四 结语
第一辑 自由主义的道德认定
第一章 道德人与自由社会 :从林毓生先生对中国自由主义的一项批评说起
一 前言
二 自由主义论述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 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以康德和密尔为例
四 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以殷海光和徐复观为例
五 从个人尊严与价值到制度的要求 :罗尔斯
六 结语
第二章 自由主义的价值意识与社会想象
一 前言
二 自由主义的当前处境
三 政治自由主义
四 更强韧的价值意识
五 自由主义的道德秩序与社会想象
六 结语
第三章 道德平等与待遇平等 :试探平等概念的二元结构
一 前言
二 平等概念的思想史
三 平等概念的哲学分析
四 结语
第二辑 公共说理
第四章 罗尔斯论公共性 :公共理性或公共论述
一 前言
二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
三 公共理性的限制
四 从公共领域到公共论述
五 结语
第三辑 说理与普遍主义
第五章 认同与说理 :试论普遍主义的批判作用
一 前言
二 普遍主义作为问题
三 普遍主义的关键作用
四 普遍性与相互性
五 从说理的普遍主义到身份认同的普遍主义
六 结语
第六章 “承认”是一项宪政价值吗?—论承认的政治性格
一 前言
二 承认的概念分析与道德意涵
三 泰勒论承认 :权利与评价
四 弗雷泽论承认 :参与的对等
五 霍耐特论承认 :身份的成形
六 罗尔斯论承认 :道德人与民主公民
七 结语
第七章 主体如何面对他者 :普遍主义的三种类型
一 前言
二 普遍主义的根本问题 :说理如何可能?
三 自我意识与承认 :黑格尔的一个议题
四 承认他者的普遍主义与超越他者的普遍主义
五 否定他者的普遍主义 :文化政治
六 结语
第四辑 对话与质疑
第八章 演化论适合陈述自由主义吗?—对哈耶克式论证的反思
一 前言
二 演化论的基本主张
三 演化论与自由主义
四 自由主义与演化论的差异
五 结语
第九章 多元论与美好生活 :试探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两项误解
一 前言
二 价值多元论与普遍主义
三 美好人生、社会正义、多元论
四 结语
第十章 如何理解儒家的“道德内在说”: 以泰勒为对比
一 前言
二 道德内在说 :徐复观、牟宗三与余英时的诠释
三 道德内在说的两个前提 :天道的地位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四 泰勒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
五 表达论与多元论 :泰勒如何与儒家分道扬镳
六 结语
第十一章 伯林论历史与个人
一 前言
二 伯林论如何借历史推卸个人责任
三 个人与历史
四 自由主义如何看待历史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动情的理性"试读 · · · · · ·
争论一般性的哲学问题,不可能是政治的日常课题,但是这不表示这些问题无足轻重,因为我们认为答案是什么,会塑造公共文化与政治实务背后的各种态度。如果我们认为,正义而且秩序妥当的民主社会之不可能,乃是理所当然的常识,那么这些态度的质量与格调就会反映该常识。魏玛宪政体制之所以败亡,一个原因就是德国的传统精英竟然没有人支持该宪法,或者愿意合作让该体制运作。他们不再相...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相反,个人是以主体的身份面对历史的趋势与力量,即使对历史并没有明确的影响,却依然可以对历史有所反应、对抗、论述、评价;这些努力可能失败,可能毫无具体可见的结果,却仍然表达了主体对于历史的看法、感受与态度,正好构成了历史的一个真实部分。不把人的这些努力视为“介人”历史,无异于把历史视作成功者的功绩簿,否定了无数小人物乃至于失败者的作为与看法一样在“活出”历史,同样在历史中有其合法的地位。历史不只是人的作为与遭遇,也包含了人对于遭遇与作为的评价和反应。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 自由主义如何看待历史 -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定的待遇与命运是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它的道德意义才更晴朗突出。它肯定个人的自主与平等,关心个人的遭遇与命运,对社会现状提出检讨批判,同时又对社会生活抱持着即使高远却多少可行的道德期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言 I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动情的理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动情的理性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动情的理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相反,个人是以主体的身份面对历史的趋势与力量,即使对历史并没有明确的影响,却依然可以对历史有所反应、对抗、论述、评价;这些努力可能失败,可能毫无具体可见的结果,却仍然表达了主体对于历史的看法、感受与态度,正好构成了历史的一个真实部分。不把人的这些努力视为“介人”历史,无异于把历史视作成功者的功绩簿,否定了无数小人物乃至于失败者的作为与看法一样在“活出”历史,同样在历史中有其合法的地位。历史不只...
2021-01-22 21:43:19 8人喜欢
-
冰糖橙赛高! (寒梅著花未?)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2020-12-16 14:52:14 8人喜欢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定的待遇与命运是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它的道德意义才更晴朗突出。它肯定个人的自主与平等,关心个人的遭遇与命运,对社会现状提出检讨批判,同时又对社会生活抱持着即使高远却多少可行的道德期待。” 引自 序 言 I 回应 2020-12-16 14:52:14
-
相反,个人是以主体的身份面对历史的趋势与力量,即使对历史并没有明确的影响,却依然可以对历史有所反应、对抗、论述、评价;这些努力可能失败,可能毫无具体可见的结果,却仍然表达了主体对于历史的看法、感受与态度,正好构成了历史的一个真实部分。不把人的这些努力视为“介人”历史,无异于把历史视作成功者的功绩簿,否定了无数小人物乃至于失败者的作为与看法一样在“活出”历史,同样在历史中有其合法的地位。历史不只...
2021-01-22 21:43:19 8人喜欢
-
冰糖橙赛高! (寒梅著花未?)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2020-12-16 14:52:14 8人喜欢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定的待遇与命运是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它的道德意义才更晴朗突出。它肯定个人的自主与平等,关心个人的遭遇与命运,对社会现状提出检讨批判,同时又对社会生活抱持着即使高远却多少可行的道德期待。” 引自 序 言 I 回应 2020-12-16 14:52:14
-
相反,个人是以主体的身份面对历史的趋势与力量,即使对历史并没有明确的影响,却依然可以对历史有所反应、对抗、论述、评价;这些努力可能失败,可能毫无具体可见的结果,却仍然表达了主体对于历史的看法、感受与态度,正好构成了历史的一个真实部分。不把人的这些努力视为“介人”历史,无异于把历史视作成功者的功绩簿,否定了无数小人物乃至于失败者的作为与看法一样在“活出”历史,同样在历史中有其合法的地位。历史不只...
2021-01-22 21:43:19 8人喜欢
-
冰糖橙赛高! (寒梅著花未?)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2020-12-16 14:52:14 8人喜欢
“思想者有责任维持伦理上的做人本分要求,以及理知上的认真、诚实。首先去正视历史中的牺牲者与受苦者,关注身边人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耽溺于花哨的理论、蹈空的理想、需要高昂代价的乌托邦,或者只欢呼强者、能者、胜利者的道德竞技场,只看中集体光荣而不见个体渺小命运的历史观、价值观。” “政治哲学乃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一种面向现实的介入。正是由于政治哲学着眼于个人所受待遇的是非对错——也就认为每个人被社会所决定的待遇与命运是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它的道德意义才更晴朗突出。它肯定个人的自主与平等,关心个人的遭遇与命运,对社会现状提出检讨批判,同时又对社会生活抱持着即使高远却多少可行的道德期待。” 引自 序 言 I 回应 2020-12-16 14:52:1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聯經出版公司 (2014)9.0分 8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三辉图书历年出版全目录 (三辉君)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无心恋战)
- 政治学 (子欲往)
- 2009-2021年【新京报年度好书】 (木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动情的理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薛定谔的鸽 2021-11-14 18:41:34
讨论“承认”的一篇印象深刻
3 有用 Blade King 2020-12-14 13:45:35
非常严谨的政治哲学文集,看似各章主题很散,但至少有一条非常明确的线条:平等自由主义的道德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性基础——可普遍化的理由。为导论秉持的现实关怀加一星。和台版比起来换了几篇文章,出书不易。至于其他删减应该不多,文章结构和论证都非常清晰(钱老师的文笔真不错)。
20 有用 旁观者 2021-02-13 00:17:46
看了一下每篇的时间,大致都在2011年之前。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当年的岁月,那时一起上课,课上少不了提到罗尔斯伯林殷海光余英时的同学,有的成了忠贞不二爱国人士,有的成了愤怒的川粉,有的从此不再思考,有的遁入了虚无。
2 有用 胡桑 2021-11-12 16:35:10
动情的理性,让个体在历史中成为积极的角色。
9 有用 陶小路 2020-08-07 19:26:54
简中版能出得来?要恭喜钱老师了
0 有用 Tonic 2022-05-17 21:04:35
“理性源自清的波动,在于对人间艰辛苦难令我们感到不忍与不甘,动情之后转化为关怀与在意--才能构成实践的介入”。三观之正,对积极的行动的鼓动,令人动容。
0 有用 aligner 2022-05-09 01:24:51
挺好
0 有用 好运阿猪 2022-04-26 15:56:26
关怀个人的生活境况,直面现实人生的政治哲学
0 有用 楼水近 2022-04-21 16:27:06
笔力了得!上乘的自由主义祛魅。
0 有用 若愚 2022-02-20 10:44:25
钱氏是少数善用概念而不矫情的某地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