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本觉坊遗文
译者: 欧凌
出版年: 2021-2
页数: 208
定价: 59.80
装帧: 精装
丛书: 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ISBN: 9787229152062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条少有人迹的路,寸草不生。这条清冷枯寂的路上,利休师走在中间,一前一后走着山上宗二先生与古田织部大人。我坚信,师尊或许是想藉此告诉我些什么。
宗二先生与织部大人,在被赐死的那一刻,或许也跟利休师一样,忽然间彻悟了作为茶人的某些禀赋,于是只默默地点着自己的茶,而不愿再作无谓的逃离。那却是我本觉坊不曾踏足的世界……
《千利休:本觉坊遗文》,是日本文学家井上靖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取材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著名的事件:一代茶圣千利休被丰臣秀吉赐死。
作为丰臣秀吉的茶头,千利休的被赐死一直可算是一个谜。利休究竟如何惹恼了秀吉,竟被长久以来一直侍奉的人下令切腹,数百年来一直是史家和历史爱好者探讨的课题,也是小说家发挥的阵地。大多数小说家都从历史背景,人际关系,阴谋与阳谋等各个方面,去解释利休切腹事件。
本书以利休的一个并不出名的弟子本觉坊的记录为线索,通过本觉...
这是一条少有人迹的路,寸草不生。这条清冷枯寂的路上,利休师走在中间,一前一后走着山上宗二先生与古田织部大人。我坚信,师尊或许是想藉此告诉我些什么。
宗二先生与织部大人,在被赐死的那一刻,或许也跟利休师一样,忽然间彻悟了作为茶人的某些禀赋,于是只默默地点着自己的茶,而不愿再作无谓的逃离。那却是我本觉坊不曾踏足的世界……
《千利休:本觉坊遗文》,是日本文学家井上靖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取材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著名的事件:一代茶圣千利休被丰臣秀吉赐死。
作为丰臣秀吉的茶头,千利休的被赐死一直可算是一个谜。利休究竟如何惹恼了秀吉,竟被长久以来一直侍奉的人下令切腹,数百年来一直是史家和历史爱好者探讨的课题,也是小说家发挥的阵地。大多数小说家都从历史背景,人际关系,阴谋与阳谋等各个方面,去解释利休切腹事件。
本书以利休的一个并不出名的弟子本觉坊的记录为线索,通过本觉坊与东阳坊,与古田织部,与织田有乐等茶人,围绕先师利休之死,围绕茶道的对话,去试图理解利休的茶道以及利休生命最后时刻的心境。最终通过本觉坊的梦境,理解了师父利休一生于茶道的追求,理解了师父寂茶的真谛。利休通过秀吉的赐死,得以于浮华中解脱,真正完成了自身的“寂茶”之道。日本文学中从来不乏对生死这等人生大命题的探讨,而本书中的利休,并非以茶道参透生死,而是以生死参透茶道,从而令自己毕生追求的“寂茶”得以真正完成。
千利休:本觉坊遗文的创作者
· · · · · ·
-
井上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井上靖(1907-1991),日本文坛巨匠,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委员,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
井上靖获奖众多,曾荣获第22届芥川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日本艺术院奖、每日艺术奖、野间文艺奖、第15届读卖文学奖、第1届日本文学大奖、日本文学大奖、第42届野间文艺奖、第1届千叶龟雄奖等。
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创作的“战国三部曲”:《风林火山》《战国城砦群》《战国无赖》被奉为日本历史小说的经典,《风林火山》一书,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风靡整个亚洲。
井上靖一生27次访问中国,曾到新疆、甘肃等地实地考察,对中国的感情深厚。著有以西域为题材的作品《楼兰》《敦煌》等“西域小说”系列,以及《丝绸之路纪行》《西域纪行》等。
欧凌,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同年留学日本A爱媛大学攻读英日比较文...
井上靖(1907-1991),日本文坛巨匠,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委员,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
井上靖获奖众多,曾荣获第22届芥川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日本艺术院奖、每日艺术奖、野间文艺奖、第15届读卖文学奖、第1届日本文学大奖、日本文学大奖、第42届野间文艺奖、第1届千叶龟雄奖等。
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创作的“战国三部曲”:《风林火山》《战国城砦群》《战国无赖》被奉为日本历史小说的经典,《风林火山》一书,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风靡整个亚洲。
井上靖一生27次访问中国,曾到新疆、甘肃等地实地考察,对中国的感情深厚。著有以西域为题材的作品《楼兰》《敦煌》等“西域小说”系列,以及《丝绸之路纪行》《西域纪行》等。
欧凌,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同年留学日本A爱媛大学攻读英日比较文学,2003年获人文学硕士学位。此后旅居日本,从事教学、研究与翻译等工作。现有译作《荆棘王》《功名十字路》《茶与美》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提了这么多以前的旧事,我想说的其实就是,在今天的东阳坊先生的茶室里,在我与东阳坊先生交谈时,我眼前出现的那幕在驶往市的船中先师利休的神情姿态,正一如那天替古溪和尚饯行的茶事后,独坐半日的利师的神情姿态。 白日里跟东阳坊先生说话时,那种相似的感觉还并不那么强烈,可如今回到修学院,回到自己平日的居所,这才猛然惊觉,原来在驶往塄市的那只船中,先师利休无论从表情还是姿态上,都是凛然直面太阁殿下的 在聚乐府邸的表情姿态,是一种对太阁权力的挑战;去往市船中的表情姿态,是一种面对太阁报复的凛然。 我仅参与过那一次送别古溪和尚的茶事,但就那一次便足以让太阁震怒继而报复。估计此种报复并不那么轻松但先师却已经有了从容面对的觉悟。 不过,看起来这报复来得也太迟了些。 先师利休在那艘船里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也可能如东阳坊先生所说,船中先师利的立场本来确实并不那么糟糕,其后到了市,事态才在倏忽间变得严重,最终变得无以挽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02第一章 -
哦,为何会被赐死这个问题嘛,虽然老夫不知道公开的理由是什么,但这也很简单。先问个问题,太阁殿下究竟去了利休先生的茶室多少次?”有乐大人向我问道。 “是啊,有多少次呢,几十次,或者几百次吧。小田原战役那段时间,在箱根的茶室,殿下几乎是每天都会到利休师的茶室里坐坐。” 有乐大人听后,说:“反正不是几十次就是几百次。而太阁殿下每次进入利休先生的茶室,都眼去领死一样。被夺了大刀,又被灌了茶,还不得不对各种茶碗心悦诚服。反正,殿下每次都输得很惨,跟领死一样。面对这样的对手,太阁殿下一生之中,总会有那么一次想赢回去,想致对方以死地的时候吧。难道不是?” 有乐大人这样反问道。我弄不清这话里有几句是真,又有几句是玩笑。 而后大屋再次提问:“要是他向太阁殿下请罪的话就用不着死了,可他却是个硬骨头。有段时间大家都这么说。” 没错。”有乐大人面色不改继续说道,“利休先生见证了很多武人的死。到底有多少武人,曾喝过利休先生点的茶,而后奔赴沙场的呀?又有多少人就那样战死沙场,永不回还的呀?见过那么多的鲜血与死亡,利休先生怕是自己都不肯相信自己能寿终正寝的吧。难道不是? 连这样的内容,有乐大人说起来也是稀疏平常的样子他的表情俨然在说,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可之后他又说 不过利先生真是了不起啊,天下那么多茶人,但能跟他比肩的,没有。他只走自己的路。他只点自己的茶。他把休闲的茶变作了不能休闲的茶。可也不是禅茶,他的茶室不是悟禅的道场。而是切腹的道场。” 他稍作停顿:“还是到此为止吧。一想到利休先生,老夫就睡不着了 有乐大人这一席话,令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很是清爽通透。原来有乐大人的确是站在利休师这边的。他或许还是最了解利休师的人。 接着我们又喝了第二碗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94第四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千利休:本觉坊遗文"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千利休:本觉坊遗文"的人也喜欢 · · · · · ·
千利休:本觉坊遗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与其说是自由,不如说是忏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觉坊执意追寻师父利休的死因,因为他不能理解利休被赐死后的决绝行为,不作一句辩解,便毅然以切腹的方式走向他界。 从四十不惑的年纪一直到七十古稀之年,本觉坊一直都在捕捉和拼凑那些断裂的线索,终于在明明灭灭的意象之间逐渐接近真相。 “萎以枯,僵以寒”、“无不灭,... (展开)
自由在心中,任谁都无法夺走。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講談社 (198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汉译日本文学编年 (Shinya)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2024年 至 2020年 淑橼每周荐书 (Shirleysay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千利休:本觉坊遗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WilliamJunkie 2022-02-22 20:25:33
但求本心。
0 有用 吴冠錡 2023-03-12 02:09:58 上海
千利休成为日本茶神和他最终的结局是分不开的,他的自刃使得他的精神,他的茶道,他的美学得以传承
6 有用 kira 2021-06-06 17:41:14
甚爱此小文,读罢独思寂。两个下雨的午后,我坐在图书馆窗畔读完此书,或笑或怅然。笑的是书中鲜活人物一言一行,有着可爱的细节;怅然的是茶人一一离去,虽是死生常事,却有着悟道的孤寂。译者欧凌写的译后记,作为全书的收束,使两处不同的时刻交汇起来——人生如何为不惑?缺了生的轻盈,少了清寂,失了自由,闲寂雅也会作烟云散去。
0 有用 澳梨很给 2023-07-03 13:30:25 上海
也不知道为什么,读到最后暴哭不止。。
0 有用 昨夜有人发疯 2023-07-12 07:48:18 上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