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尸体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4 乙辻一 2020-10-28 17:06:26

    题目起的太大了,个人觉得比起现在的书名而言,可能“一名法医的观察日记”更为切合这本书的内容,没必要强行拔高。书里有段话给我留下印象很深,说的是有些穷困潦倒的人死去之后,比起很久没洗澡的外表,内脏器官却非常干净。而有些富足的人,外表皮肤干净的没有一丝污垢,内脏却覆着一层黄色脂肪。这句话越想越觉得很有趣,不管我们生前因何而死,最终还不是躺在了一个解刨台上。这也算某种程度上的殊途同归吧。很欣赏本文作者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具尸体都认真的“听”死者之言的态度。

  • 38 袖剑飞吟 2020-10-27 19:05:41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吧。对每一具遗体,西尾都极其慎重,生怕误判了死者最后的讯息,生怕真相被掩埋。西尾白描般坦诚的叙述中,处处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考察死亡即审视生活。西尾从死者身上看到日本社会中依旧存在着贫穷、孤独、衰老引发的不幸,也在死亡中探索幸福的意义。另外,书虽不厚,西尾可谓倾囊相授,与读者分享了法医工作中的各种窍门。若有幸听西尾教授讲课,一定非常有趣。

  • 25 喵叔 2020-10-27 09:26:21

    曾经在《无缘社会》中看到有人孤独地死去,在《女性贫困》中看到有人贫困而死,在《老后破产》中看到有人因衰老而走向死亡。这一次,在西尾法医的笔下,我们换了个角度,以“死”而见“生”,通过人死后的情形,看到其生前的模样。也正因为每个人死于不同的原因,我们也可以说,他们的死亡是“不平等”的。当然,并不是每个人死后情形都很惨,有些人也可以“幸福”地死去。法医的工作是尽量还原人们真正的死因,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好好活着,活在当下。

  • 14 Eva 2020-10-25 23:51:09

    其实换个书名的话会是作者西尾元的法医报告,副标题是会说话的尸体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分章节剖析尸体能反映出的日本社会问题:冻死有可能是因为贫穷潦倒无食物进入肠胃+奇妙发热脱衣(贫困);老年人死去多时却没有上报案件有可能老伴/看护者是精神病家属(老老看护);独居死去多日无人发现(孤独死)。还有部分是因为酒精成瘾/痴呆症病患有目的出走但没有保暖或者找不到回家的路等。在解剖台上的尸体“会说话”。它们都从体内外呈现出究竟死者为何死亡。作者在举例的同时还加以细致的解释如何观察尸体状态判断死亡时间等专业知识。法医讲求中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作者用他的所学和多年经验替尸体说真话,帮助案件得以侦破。或许社会上很多人对有可能发生的死亡漠不关心,可他希望自己的书能让当下的人努力活着,活在当下。透过“死”关注“生”。

  • 12 2021-01-15 13:09:11

    作者没有文筆可言,組織素材、搭建結構的能力也很弱。作爲報告缺乏細節,作爲紀實文學,又幾乎沒有文學性。這個題目明明可以挖得很深,明明可以很有感染力,引起很多反思,卻產出了如此無聊的作品。作者真應該找個捉刀的,《與骸骨交談》就是個正面的例子。

  • 5 原味乱码圣母 2020-11-04 00:37:45

    内容很简单并不深入,虽然西尾元努力做到了真诚,但没法留下印象。

  • 4 特别丧 2020-11-01 17:13:10

    真实版《非正常死亡》,没有剧中那么多热血,更多是死亡背后的无奈。

  • 2 看你咋的 2020-11-04 10:28:43

    第一次读法医写的书。法医的工作承担了一些沉重感,虽然不能直接治疗,但是可以从中窥探致死疾病的征兆,提醒人们予以预防和治疗。对饥饿者即使穿得很暖也会冻死的知识感到惊讶。

  • 1 S.H.A. 2022-01-25 21:06:50

    解剖时,为了判断婴儿是在脱离母体之前死亡还是之后,需要把肺部取出放在装满水的容器里,如果漂浮,证明婴儿曾经呼吸过。这是判断他活过的证据。 读到这个部分,大受触动,合上书缓了一缓

  • 1 Tyche阿茶 2023-07-24 22:04:09 天津

    章节之间毫无逻辑,不仅是作者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且没有一个基本的主旨,只是介绍作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死亡情况,可读性很低。我原以为“不平等的尸体”指的是社会阶级的不平等,经济状况的不平等,结果谁知道,作者指的是是否经过尸检的不平等。

  • 1 千姗珊🦩 2022-02-17 18:53:47

    好薄,太笼统了,就这还值得出一本书?

  • 2 艾晨 2020-11-13 01:13:07

    不加修饰,简单直白,事例鲜活,触目惊心。主要讲述尸体背后的贫穷、孤独、衰老等三大内容,从而完成由死到生的思考。

  • 1 coliter 2020-11-22 18:30:20

    译文纪实系列的新作品。在大家看来,死亡是最公平的一件事,无论你多富有,多有权势,都会有死亡那一天。但死亡的过程却各有不同,正因为过程不同,所以在作者看来,这也造就了尸体的不平等。作者西尾元是一名法医,在一线工作的他会接触各种尸体,法医的工作就是要搞清死亡背后的原因。作者通过案例给读者呈现了各种社会现象,因为醉酒导致的死亡,因为没有存款冻死在公寓,因为独居而中暑的老人,因为帮助老年痴呆的妻子入浴,却意外溺毙……这些案例解释了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带给人思考。由于篇幅短小,感觉很多事情说的并不尽兴,案例过少,让人意犹未尽,或许在作者看来,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更加重要。

  • 1 缘叄 2020-11-23 21:09:10

    每一具冰冷的尸体背后,都有人间冷暖的基调……一百五页左右的书,看的人不是滋味的同时,对于未来或许也会过上如此的无缘社会而有些许悲凉……天冷了,要好好爱自己,与自己和解📚❤️

  • 1 索多玛党组书记 2021-06-08 15:00:49

    我读到的这套译文纪实系列丛书中最薄的一本,7万字,一中午看过了一遍。有些段落非常煽情,与其说是什么不平等的尸体,还不如说是悲惨人生最后留下的各不相同的物质痕迹。向法医致敬,死亡本来就不平等,祖上早就说过了呀:“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说世俗一点,社会主义祖国的火葬场的焚尸炉也分高档炉和普通炉,您不会不知道吧?

  • 1 Milch 2020-11-07 10:15:22

    人类的最终形态——一滩烂肉。

  • 2 发条饺子 2021-03-04 21:11:23

    感觉被骗了,法医的文笔那叫一个理性朴素,相当于把他的验尸报告按照性别、年龄、阶层重新分类再念给你听,说起痛心疾首、难以忘怀时,也感觉不到任何情绪和思考,甚至没有表达出一个明确的生死观。写得波澜不惊,看得索然无味。

  • 2 第五縱隊 2021-03-10 21:48:24

    主要是對這類題材好奇,就找來看了。但本書結構散漫、缺乏組織、體量內容都稍略,類似一個法醫的小心得、小體會,公眾號、博客上发发還行,刊印成書大可不必。

  • 1 穿雨鞋的小猪 2021-07-23 15:33:11

    内容:日本法医关于尸体与解剖的纪实。 感想:虽说作者的写作逻辑有点混乱,但是还是很开眼界的,妈妈再也不担心我被无脑的刑侦片给忽悠了,几乎涵盖所有的死亡方式。薄薄的一本,很得劲儿。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法医解剖是在大学里面进行的,也就意味着法医跟警察不是一个系统的,去除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 1 夜雨 2021-07-09 23:45:06

    門外漢透過這本書 能學到法醫小知識 得知我內臟肯定很髒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