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已购。今天正巧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卷,又读到这本,可以视作 第一二卷的文学八卦吧~前半部分从第一卷错失龚古尔奖到1919年凭第二卷击败热门对手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获奖,后半部分主要就关于普鲁斯特获奖后,引起文坛及社会的异议,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小说在当时也不是人人赞誉的,法国人也觉得难读。。。 1980年,《斯万家那边》全版本累计印数达1263400册;《在花季少女倩影下》则为837000册。据此可以估计有三分之一的读者止步于第一卷,龚古尔奖的荣誉也没能说服他们购买第二卷——就管这些读者叫“霍朗・多热菜斯之友”吧。
P148 普鲁斯特从不回击这些文章。他说,它们惹不着他,因为他是“唯一要承受它们的辱骂的人。”他自重身份,不去回应这些谬论、谎言、污蔑、诽谤,因为他知道“稀奇古怪的念头很容易就会出现在记者的小脑瓜里”…………
副标题 一场文学骚乱。围绕普鲁斯特得奖的争议。资料翔实,展示生动,文坛八卦,如侦探小说,欲罢不能
对于普鲁斯特迷来说,不可错过。
文学八卦比文学看着还有意思,哈哈😄
名利场中,时尚圈里,只盛名是累;无名妄徒,一代天骄,皆追求不朽;千秋万代,喧嚣尘落,余无底寂寞。
内容详实。如果想要在《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之外抠出一点关于普鲁斯特的信息,这本书是一份很好的材料,此书也可以帮助你从侧面了解普鲁斯特的人格特点及其与当时文坛、媒体等各界人事之间的关系。
难以读完,啰嗦,读了一百页。大致时间封内概括了,而且也确实如梗概一样。一场文学花边,编入很多史料。
好多人……名……
这本书能写出来只能说明人类本质就是爱八卦(?)
可谓20世纪法国文坛交友集子
看到之前那么多人对我普的恶评非常生气,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普的书就是精妙绝伦的杰作。好在大罗尼和都德一家始终坚定支持他,要是大家都这样理解他就好了。甚至想为了更有理据支持我普而去看《木十字架》。看到最后追忆在世纪百大著作排第二,终于长舒一口气。普鲁斯特自嘲的幽默感太绝了,“他已经快一百岁了,靠阴谋诡计,击败健康优秀的青年战争作家,选了催眠药,云云”。
只要是关于普鲁斯特的,都喜欢,都想看。这一本其实也蛮好,除了作为掌故之外,了解更多的是上世纪之初的法国社会的风气。
普鲁斯特周边八卦。另外,文中沙托布里昂是夏多布里昂吗?加缪的《陌生人》,我记得通常译名是《局外人》/《异乡人》。
书中的情景,熟悉吗?
冲着“文学八卦”入手,确实展示了很多龚古尔奖评选的内幕以及当时文坛的明争暗斗,作者铺排了特别多素材,但整体而言也就仅此而已了。之前看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吸引我的地方往往是通过这些故事既知道作品在当时引起的影响,又能了解到作品穿越时间的共鸣。但这本书就仅仅停留在当时的争议以及花季少女获奖背后的各种细节,说是“悬疑小说”紧张感也不够。只能感叹作者真的找到了很多素材啊,仅此而已。
不得不说,无论何时,尖酸、阴阳怪气到极点,旁敲侧击想要证明XX的内容空无价值,如同中学生说坏话一般,也想通此手段向周遭污蔑围绕XX的朋友也是愚蠢与幼稚,这些确是让人绝不能与其和解的作呕之物。
难以想象 有人将1919年的龚古尔奖作为研究“课题” 出了这样一本法国文坛“八卦”的书 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普鲁斯特 我想时间是普鲁斯特一生中最美的礼物 普鲁斯特也不负所望 用他的“感觉过敏”赋予了时间最美的形态和质感 遗忘是漫长岁月里一场不可抗拒的事件 好在回忆能让我们重回现场 唯有活到一把年纪 我们才能在时光的这一边 回望 自己在时光的另一边曾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 我们身处陌生的国度 成为了居民们不晓名姓的陌客 这种感觉和多年后回到家乡 是同一种。 ———最后一句,真是美啊。
刻薄的法国人永远对同时代本国的天才抱着深深的恶意——不论这恶意有多愚蠢——极尽所能地对着他们沷脏水,对马奈,普鲁斯特都如此。好在,龚古尔奖没有错过普鲁斯特。
一开始就是冲着书名买的,因为包含了两个要素,普鲁斯特和龚古尔文学奖。之前买了二本后浪出的漫改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加上原著不断的热销,总会对作者本人格外关注。龚古尔文学奖这几个字也是熟面孔,常常在腰封上遇到,总想弄明白是怎么评选出来的。书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普鲁斯特的《在少女花影下》参与了龚古尔文学奖的投票评选,评委有10人,他获得了多数票,击败了另一位热门作家。获奖后,许多人认为他名不副实,不应得奖。支持者和反对者相互论战,由此他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文学骚乱。所以对这两个要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就像讲故事一样,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来龙去脉也很清楚。
> 普鲁斯特•龚古尔奖:一场文学骚乱
5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20-11-30 22:46:47
已购。今天正巧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卷,又读到这本,可以视作 第一二卷的文学八卦吧~前半部分从第一卷错失龚古尔奖到1919年凭第二卷击败热门对手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获奖,后半部分主要就关于普鲁斯特获奖后,引起文坛及社会的异议,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小说在当时也不是人人赞誉的,法国人也觉得难读。。。 1980年,《斯万家那边》全版本累计印数达1263400册;《在花季少女倩影下》则为837000册。据此可以估计有三分之一的读者止步于第一卷,龚古尔奖的荣誉也没能说服他们购买第二卷——就管这些读者叫“霍朗・多热菜斯之友”吧。
2 有用 vivi 2022-02-14 13:30:05
P148 普鲁斯特从不回击这些文章。他说,它们惹不着他,因为他是“唯一要承受它们的辱骂的人。”他自重身份,不去回应这些谬论、谎言、污蔑、诽谤,因为他知道“稀奇古怪的念头很容易就会出现在记者的小脑瓜里”…………
5 有用 猫三立 2020-10-10 19:49:59
副标题 一场文学骚乱。围绕普鲁斯特得奖的争议。资料翔实,展示生动,文坛八卦,如侦探小说,欲罢不能
2 有用 邵兵 2020-11-18 21:23:32
对于普鲁斯特迷来说,不可错过。
1 有用 宝王白奖评委 2021-02-20 16:09:11
文学八卦比文学看着还有意思,哈哈😄
3 有用 高蹈 2021-11-14 11:34:28
名利场中,时尚圈里,只盛名是累;无名妄徒,一代天骄,皆追求不朽;千秋万代,喧嚣尘落,余无底寂寞。
1 有用 背双肩包的坏猫 2021-12-01 17:43:44
内容详实。如果想要在《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之外抠出一点关于普鲁斯特的信息,这本书是一份很好的材料,此书也可以帮助你从侧面了解普鲁斯特的人格特点及其与当时文坛、媒体等各界人事之间的关系。
0 有用 丽龟达腋 2023-07-22 20:37:10 江苏
难以读完,啰嗦,读了一百页。大致时间封内概括了,而且也确实如梗概一样。一场文学花边,编入很多史料。
0 有用 若虫 2022-08-10 14:21:06
好多人……名……
0 有用 Libeccia 2023-10-27 17:42:57 北京
这本书能写出来只能说明人类本质就是爱八卦(?)
0 有用 不开挖掘机 2023-04-29 16:44:44 四川
可谓20世纪法国文坛交友集子
0 有用 Albertine 2025-01-15 18:35:11 江苏
看到之前那么多人对我普的恶评非常生气,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普的书就是精妙绝伦的杰作。好在大罗尼和都德一家始终坚定支持他,要是大家都这样理解他就好了。甚至想为了更有理据支持我普而去看《木十字架》。看到最后追忆在世纪百大著作排第二,终于长舒一口气。普鲁斯特自嘲的幽默感太绝了,“他已经快一百岁了,靠阴谋诡计,击败健康优秀的青年战争作家,选了催眠药,云云”。
2 有用 huahui5478 2021-07-06 23:12:21
只要是关于普鲁斯特的,都喜欢,都想看。这一本其实也蛮好,除了作为掌故之外,了解更多的是上世纪之初的法国社会的风气。
0 有用 奥夏Ohia 2021-07-11 22:40:17
普鲁斯特周边八卦。另外,文中沙托布里昂是夏多布里昂吗?加缪的《陌生人》,我记得通常译名是《局外人》/《异乡人》。
0 有用 爱剔诳壬 2021-05-27 14:45:34
书中的情景,熟悉吗?
0 有用 今天也要开心鸭 2021-01-10 16:02:09
冲着“文学八卦”入手,确实展示了很多龚古尔奖评选的内幕以及当时文坛的明争暗斗,作者铺排了特别多素材,但整体而言也就仅此而已了。之前看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吸引我的地方往往是通过这些故事既知道作品在当时引起的影响,又能了解到作品穿越时间的共鸣。但这本书就仅仅停留在当时的争议以及花季少女获奖背后的各种细节,说是“悬疑小说”紧张感也不够。只能感叹作者真的找到了很多素材啊,仅此而已。
0 有用 阿慌 2024-07-03 22:19:00 黑龙江
不得不说,无论何时,尖酸、阴阳怪气到极点,旁敲侧击想要证明XX的内容空无价值,如同中学生说坏话一般,也想通此手段向周遭污蔑围绕XX的朋友也是愚蠢与幼稚,这些确是让人绝不能与其和解的作呕之物。
0 有用 迷情西西里 2024-10-21 11:20:49 广东
难以想象 有人将1919年的龚古尔奖作为研究“课题” 出了这样一本法国文坛“八卦”的书 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普鲁斯特 我想时间是普鲁斯特一生中最美的礼物 普鲁斯特也不负所望 用他的“感觉过敏”赋予了时间最美的形态和质感 遗忘是漫长岁月里一场不可抗拒的事件 好在回忆能让我们重回现场 唯有活到一把年纪 我们才能在时光的这一边 回望 自己在时光的另一边曾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 我们身处陌生的国度 成为了居民们不晓名姓的陌客 这种感觉和多年后回到家乡 是同一种。 ———最后一句,真是美啊。
0 有用 飞行的丁丁10422 2025-02-02 22:44:48 四川
刻薄的法国人永远对同时代本国的天才抱着深深的恶意——不论这恶意有多愚蠢——极尽所能地对着他们沷脏水,对马奈,普鲁斯特都如此。好在,龚古尔奖没有错过普鲁斯特。
1 有用 宛青空 2021-05-06 05:30:17
一开始就是冲着书名买的,因为包含了两个要素,普鲁斯特和龚古尔文学奖。之前买了二本后浪出的漫改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加上原著不断的热销,总会对作者本人格外关注。龚古尔文学奖这几个字也是熟面孔,常常在腰封上遇到,总想弄明白是怎么评选出来的。书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普鲁斯特的《在少女花影下》参与了龚古尔文学奖的投票评选,评委有10人,他获得了多数票,击败了另一位热门作家。获奖后,许多人认为他名不副实,不应得奖。支持者和反对者相互论战,由此他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文学骚乱。所以对这两个要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就像讲故事一样,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来龙去脉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