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考古大咖写给大众的考古版寻秦记!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发掘领队许卫红根据30年来亲历的发掘现场,结合秦帝都咸阳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从考古发现的物质凭证,讲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秦人生活场景、秦国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创造的绚烂文化。跟随考古大咖,真正看懂兵马俑,读懂秦王朝。
在博物馆柔和灯光下展出的是国宝,而不被人注意的烂土、残砖、石块同样镌刻着独有的秦国密码。
他们从空心砖残块、骨器残片拼合出史书上缺失的秦国匠人、军官、公务员、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从出土的秦诏版发现秦二世胡亥的另一面,从石磐残块看出秦帝国雄厚的实力和对传统礼制的继承,从出土铜剑、车迹彩绘,发现秦人的细致浪漫、超前的环保节约理念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兼收并蓄。
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而是透物见人,与古人对话。无论是被展出的精美文物,还是无法被移动的遗址遗迹,考古人都亲手抚摸过,研读...
考古大咖写给大众的考古版寻秦记!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发掘领队许卫红根据30年来亲历的发掘现场,结合秦帝都咸阳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从考古发现的物质凭证,讲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秦人生活场景、秦国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创造的绚烂文化。跟随考古大咖,真正看懂兵马俑,读懂秦王朝。
在博物馆柔和灯光下展出的是国宝,而不被人注意的烂土、残砖、石块同样镌刻着独有的秦国密码。
他们从空心砖残块、骨器残片拼合出史书上缺失的秦国匠人、军官、公务员、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从出土的秦诏版发现秦二世胡亥的另一面,从石磐残块看出秦帝国雄厚的实力和对传统礼制的继承,从出土铜剑、车迹彩绘,发现秦人的细致浪漫、超前的环保节约理念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兼收并蓄。
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而是透物见人,与古人对话。无论是被展出的精美文物,还是无法被移动的遗址遗迹,考古人都亲手抚摸过,研读过,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故事,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如同长卷画轴,慢慢铺展。
作者简介 · · · · · ·
许卫红,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现任秦咸阳城考古发掘活动的领队。曾跟随“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参与了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三号坑的考古挖掘工作。2009年担任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科的科研领队,这是兵马俑第一次科学系统规划的考古发掘,秦俑的诸多新发现也在此次考古工作中被世人所知。
曾在《国宝档案》和《百家讲坛》“镇馆之宝”担任主讲人,个人事迹曾得到《嘉人》和《中国妇女杂志》的采访,曾在一席开展考古主题的讲座。
目录 · · · · · ·
许宏
马伯庸
自序
第一章 世界奇迹兵马俑
01.千古一帝的仪式感
02.两千多年的“三座”营房
03.兵马俑的姿势与古代军阵
04.秦始皇“手办”的诸多秘密
05.真相再遇挑战
06.四十年考古终获国际大奖
————————————————————————
第二章 彩绘兵马俑的本来面目
01.别问彩绘俑有多少件
02.合成颜料专利属于谁
03.一刀一刀剔出彩绘
04.这个陶俑有睫毛
05.服色与秦军服配给
————————————————————————
第三章 无彩之中更精彩
01.脆弱彩绘文物
02.万事都有原宗
03.腐朽织物也能有发现
04.女人的故事
————————————————————————
第四章 寻找秦将军
01.我发掘的将军俑
02.巧制衣装伴将军
03.秦代雕塑大师
04.谁在秦国能当将军
05.将军俑名不符实
06.聊点八卦
————————————————————————
第五章 秦军的精锐部队
01.小跟班开脑洞
02.奇怪的绿脸俑
03.精锐部队中的特种兵
04.战争警报拉响了
05.陕西的名马良驹
06.弼马温与马上封侯
————————————————————————
第六章 传奇宝剑的神话
01.亮剑
02.高科技逆天有点玄
03.秦剑的长途旅行
04.秦剑的本土内核
05.长剑差点要了命
06.我的“差”运气
————————————————————————
第七章 地下宝库秦始皇陵
01.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最爱
02.陵园选址并不好
03.丽山之作有“增”和“减”
04.世界最贵豪车
05.带着两河文明气息的铜水禽
06.秦始皇地宫何时挖
————————————————————————
第八章 咸阳城迷雾
01.咸阳城,我来了
02.为了回家而不停迁都
03.天境与人间帝宫
04.项羽没烧阿房宫
05.咸阳城建造的“天意”
06.《阿房宫赋》内容不假
————————————————————————
第九章.咸阳城里找人
01.挖座秦陵行不行
02.我看到了奇迹
03.有漏洞的脑洞
04.城中普通人
05.咸阳是座移民城
————————————————————————
第十章 “烂土”里的皇宫
01.夯筑技术创造世界奇迹
02.田野考古秘籍
03.复式结构的小高层
04.宫殿精装修
05.坏事变好事
06.新城与旧都,且行且珍惜
————————————————————————
第十一章 残砖也是宝
01.砖上纹饰与国运
02.模印砖与印刷术
03.有字砖与君子修养
04.混进来的汉代砖
05.我有三个奢望
06.小题大做
————————————————————————
第十二章 “骨”惑人心的一次发现
01.“万人坑”带来的烦恼和快乐
02.皇家工厂初显真容
03.纸上得来终觉浅
04.大国工匠
05.官商运营模式
06.考古人心中的国宝
————————————————————————
第十三章 国库发掘上·编磬
01.新发掘开始了
02.缘分带来的小傲骄
03.磬不止是乐器
04.秦人讲礼吗
0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第十四章 发掘国库下·封泥
01.封泥出来喽
02.用途大家猜
03.洛阳铲发神威
04.火警长鸣
05.想点文创
————————————————————————
第十五章 “中央银行”的钱版
01.搂草打兔子
02.钱模的三重价值
03.钱“眼”和拜“金”
04.秦始皇的理想与现实
05.半两钱的“打版车间”
06.工作难度再加大
————————————————————————
第十六章.渭河岸边有秘密
01.心有疑窦再出发
02.秦宫银盘长了“腿”
04.交流不只一条路
05.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
第十七章.青铜诏版显圣意
01.胡亥有点被黑化
02.秦代也有八两秤
03.继承、托古与赝品
04.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05.圣意不难测
————————————————————————
第十八章.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
01.笑话不好笑
02.西魏大墓出了墓志
03.还原墓主真人
04.西安:丝路起点站
05.留下一份历史记忆
· · · · · · (收起)
喜欢读"考古有意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考古有意思"的人也喜欢 · · · · · ·
考古有意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前小时候最不喜欢就是地理与历史课,地理是我看不懂地图(大部分原因在自己吧),而历史课是教条式的照本宣科,课后还要大量背诵各种朝代,大小战事,以及名人名事着实无趣的很(也不能全怪老师,毕竟那个时代就是把书上的知识讲透就好)。小时候心智不全,脑袋里全是玩的事... (展开)
澎湃专访 | 许卫红:秦始皇陵地宫之谜我们能解开,但并非一定要打开它!

对话考古领队许卫红 | 考古学家眼中的《大秦赋》有什么瑕疵?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 许宏 推荐序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漫笔 (森森)
- 学习强国荐书平台 (就叫我铿爷吧)
- 买书库 (高先生)
- 从2019年11月开始所读过的书 (韵之寒冰)
- 书单|没放进kindle的书 (恐龙时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考古有意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agley 2022-03-16 14:14:33
一线考古人的现场报告,文字浅显易懂。更难得的是经常“脑洞大开”,从一件小器物即可想象出秦帝国从帝王至黔首的生活风貌。如此风格正正体现了苏秉琦先生那句“考古是你只有想到什么,才有可能挖到什么”
4 有用 脆琉璃 2021-02-28 22:23:01
咸阳城的部分比兵马俑更宏大更好看,有些学术推论讲出来像侦探小说一样津津有味
0 有用 Rice 2021-11-14 16:48:38
作为一本科普向的秦代考古书籍,可以说很简洁明了,没有过多深入学术研究,很多都是平易近人的侃侃而谈,一些插画配图挺好,看完感受是对这些年咸阳秦以来考古的一些心得总结,虽书名曰秦,很多还是以秦对比论证,毕竟秦代考古材料相对不多,普通人接触更少,可以说对公众弥补这段历史这些年以来考古信息缺失,感兴趣可以慢慢接触更学术性专业性的考古书籍以资充实。
8 有用 秦时明月 2021-04-19 23:46:35
只能说,考古和历史的确是俩学科。考古久了,就对秦制充满了崇拜,进而成了秦制的鼓吹者。
0 有用 feifei_dr 2022-02-03 12:05:24
扫码才发现价格,是稍微有点贵了……更像是许老师比较个人的日记或笔记集合,能看得出是比较潮而不死板但也很严谨的学者,虽然语言文字比较碎,但看着挺开心的,能真切地感受到考古工作者辛苦的工作和乐在其中。那些说不专业凑数的人去看考古报告就好啦。
0 有用 MISS YAN 2023-05-18 00:56:36 江苏
总体上是推荐的,这本书更适合喜欢历史知识和对考古工作好奇的非专业人士,了解学习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生活。 文字朴实,叙事风格接地气,读起来不会觉得像啃考古教学书籍那样枯燥。作者用生活化的语言记录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和工作的成就感。
0 有用 苏斯洛夫 2023-04-02 22:37:09 辽宁
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有,还有个人心路历程,章节长度也正好,读起来没有负担。
0 有用 青云一步Lennon 2023-03-12 22:10:17 天津
作者是秦始皇兵马俑及咸阳城遗址考古工作队的考古学家。本书介绍的考古工作的内容,分成若干段落,结构是介绍考古成果,然后介绍成果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及作者工作中的。 但本书为了可读性考虑,内容的趣味性大于专业性,对于考古遗址往往一笔带过,很少提及遗迹的详细情况。读完有一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0 有用 四月的北极光 2023-01-02 21:29:23 陕西
不错,考古的故事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0 有用 了妄唯真 2022-11-10 10:12:07 广东
专业人士写的科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