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奇案 短评

热门 最新
  • 762 Ber 2020-10-25 22:22:02

    此书风向多变,吹得本墙头草头晕目眩

  • 128 盐少女 2020-11-12 18:29:38

    看的过程中写了整整两张A4的驳论,确实识别出很多当年critical reasoning的考点,从对十四篇陈词的支持(或反对)程度也能大概看出自己的哲学和政治流派以及价值观。总结来看,单纯从个人道德出发,我最赞同特朗派的论点,即生命具有平等价值,我也欣赏他对塔利的反驳,因为我认为个体利益不能够以数量为单位进行加总,但是,对自我防卫免责应该被撤销我持保留意见。从更理性的角度看,我最欣赏的是伯纳姆的陈述,即明确法官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划分,司法机关内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我最不能接受的论调是塔利把一命换多命定义为“划算”,以及海伦在把本案与强奸进行对比的时候,对施害者和受害者角色概念的偷换。法律或许以道德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道德,所谓的正义,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选择的立场、带入的视角及代表谁发言。

  • 48 后浪 2020-10-26 13:40:56

    全新再版!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启发思辨的经典思想实验。挑战人类的心理底线,重审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 147 李三宝 2021-01-26 00:12:33

    我知道很厉害,但翻译真的很拗口,还不如谷歌翻译…

  • 28 虾米 2020-10-14 10:07:43

    法律“罗生门”。案件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关于它的阐释和判决,却言人人殊,反映的是不同法官不同的判案理念。这本书有多种读法,即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受害人的、加害人的,以及法官的立场上来读它。就自任法官的立场上来说,书中十四个法官的陈词也变成了控辩双方的交锋。这本书的伟大则体现在,有罪和无罪并非法官们最严重的分歧,也并非全书所要讲述的重点,至少,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法官判决意见书背后的法哲学思想。同样主张无罪判决的福斯特法官和斯普林汉姆法官之间的分歧,要远远大过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之间的分歧——我读这两位法官的意见书,感觉到了灵魂深深的震撼。另外,作者还在全书布下种种陷阱(或彩蛋?),让你得到窥破妖孽(或宝贝?)的乐趣。这十四个法官的身份,可并不单纯关乎法律,无论有心还是无心

  • 18 阿难 2020-10-13 10:39:20

    本法律门外汉真的晕头 但是思辨确实很牛

  • 16 END 2021-02-12 19:53:02

    精彩,一直在“看着这一篇,咦,有道理,结果看了下一篇,不不,说的不对”中徘徊。 话说,辩论完后,让这些大法官封闭在洞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5 白宇极 2020-08-26 17:47:41

    可做高中通识读本。

  • 10 afan转眼成大叔 2020-10-07 23:39:58

    各个角度新奇,尤其是最后电池的角度笑死了。即使未系统学习法律相关,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乐趣。

  • 22 布帕夏 2020-09-17 18:07:15

    总是在认同前一位法官的判决后又轻易被后一篇反驳说服。

  • 6 vanessa 2020-11-28 22:23:07

    对这本书久闻大名了,没想到图书馆进了这本书。中文翻译的真的是很晦涩很不通顺啊,但还是比较快地看完了,以14名法官陈词的方式,阐述了案件的细节和不同法学的观点。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读到一个法官就会觉得“说得好有道理”不自觉的转向这个观点,最后越来越迷茫。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更同意有罪的观点,更同意法律的作用在于促进人良善。要是影视化的话估计会拍成《12 Angry Men》那样的经典,感觉会很精彩

  • 6 韧勉 2020-09-10 00:14:47

    赵明指出富勒设计的《洞穴奇案》的伟大在于他用毕生的学术成就证明:严密的法律思想既不排斥创造性,也不要求专业的术语表达,更不会让道德成为与法律无关的独立变数或事后思考。(第23页)第一次读《洞穴奇案》那时候《开卷八分钟》和《罗辑思维》的长视频版把大众阅读推向高峰,也在时代的浪潮中,享受到思辨的愉悦,再之后我们接触到了《十二怒汉》和《电车难题》,再看此案,可以看出其思辨法理罪案的集大成特质,如今七年后再读,深感其作为思维训练的优秀案例,或许绝对公正的审判只能出现在虚拟之中,现实就是有无数的不平与限时,亦如这段评论也只能出现在这里限时示人。

  • 3 小岛 2021-03-13 11:48:18

    我认为如果你希望法律有效,你就需要尊重法律。法律的终极形态本身应该是抽象的、冰冷的、严厉的,而不应该是富有意识形态的、有政治立场的、有变换的价值观的。虽然它永远不会完善,但是它会在社会中发展。立法的目的理应是惩戒和制止,而不是预判和引导,毕竟立法者也是人,他们不是先知。

  • 6 王食欲 2020-10-29 15:25:10

    不错。很适合辩论大赛爱好者阅读。

  • 5 半仙儿 2020-09-29 20:49:29

    立法的目的、法律是为预防犯罪还是惩罚行为、良知和正义…值得重复读并不断思考的好书!

  • 10 SIN 2021-01-04 15:03:40

    语言我不可以 已被公众号式重点概括宠坏

  • 4 自由以太 2020-11-23 18:26:24

    非常经典的用法律语言进行思辨的读本,一方面有法律本身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又不脱离生活常识和群众语言,算是非常好的法律普及书籍。至于案件本身,我倾向于被告有罪,原因有两个:一,死者当时已经撤回了自己的主张,理论上可以排除在外,但其他人并没有理会他的意见,而是以强迫的方式对他施行了最终的抽签结果;二,不管死者当时是否参与其中,杀死并吃掉一个人都是有罪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遭遇只有故意损害他人才能保全自己利益的情况,而这往往都是违法的,如果我们这么做了,法律总是会判处我们有罪,那为什么在这个情况下要例外呢?为了保全自己而杀人(吃人另说)显然是有罪的。

  • 3 怪物不二 2020-09-30 13:43:42

    发小推荐的书,虽然不是法学生也完全读得津津有味。一桩食人案引发的法律讨论,令人震惊的是每一位法官的判决书都充满如此多的思辨性以及启发力。

  • 2 bookbug 2022-01-10 09:14:26

    或许是法理学最好的入门书,有理有据且有趣。希望三联新知旧版和后浪新版的普及之功,能让更多人在相对低龄时就读到这本书,投身到法学专业的学习中去。对于非法律专业的我而言,也是在工作十多年以后才发现,假如有法律背景打底,在非法律行业的职场上混迹与发展无疑相当于多了几重选择,类似于足球场上多打一人。

  • 10 妖殇|谈恋爱又不是特异功能 2020-10-26 11:22:03

    你们说的都对。我赞成判处被告死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