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宗师”郑问首部长篇杰作,开水墨武侠之先河
畅销港台三十年,郑问美学刷新亚洲漫画高度
《无间道》导演刘伟强不断续约,誓要将其搬上大银幕
周星驰《功夫》灵感来源、五月天阿信深受震撼
暌违十年,中文简体版重新问世!
🖌️ 编辑推荐
⚔️ 武侠风骨 水墨神韵
郑问首部水墨武侠长篇漫画
一纸一笔描绘出刀光剑影、飒沓流星的武侠世界
郑问,生于 1958 年,著名漫画家。1990 年在日本发表作品即造成轰动。《朝日新闻》称赞他是漫画界二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异才”,日本漫画界誉其为“亚洲至宝”。
1989 年,初露锋芒的郑问创作了武侠漫画《阿鼻剑》,气贯长虹的武侠故事与飘逸隽永的水墨画风巧妙地合二为一,让《阿鼻剑》从此一统江湖,将武侠类型漫画开辟至出神入化的全新境界。
作为第一部极致的黑白水墨作品,郑问将水墨技法在《阿鼻剑》中挥洒至炉火纯青的境界。也正是凭借《阿鼻剑》,郑问成功进军日本漫坛,成为首位在日本主流周刊连载的中国漫画家,“漫画宗师”地位无人可撼。
⚔️ 日式漫画技法、现代分镜叙事和中国水墨的完美融合
效果线、视觉残像、网点纸等现代漫画技法,烘托出意气盎然的江湖,细腻流动的情绪;表现动势的效果线与视觉残像营造出力透纸背的浩然气魄,让畅快淋漓的动作拥有惊天动地、横扫千岳的磅礴;
亭院高楼、黄沙大漠、青衫碧血、侠骨柔情,俱在郑问笔下栩栩如生。
如果说在《阿鼻剑》开初几话尚能见到《带子雄狼》日式硬朗饱满画风的影响,那么随着故事的推进,郑问先生越来越舒展自信,越来越大胆地加入水墨技法。凝练与充满诗意的留白,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令《阿鼻剑》成为中式武侠漫画的新标杆。
⚔️ 郑问水墨风格代表作
挥洒出中国漫画的独有的深邃美丽
拈叶飞花,俱可成画:传真机中的墨水、破布、牙刷,竹片、打火机……万物俱可化作郑问手中的“武器”。
未经洗涮、不受控制的毛笔,辅以逆锋的运行,“吴带当风”的质感油然而生。
线条密集的超写实画面后“突兀地”插入整页大面积留白,荡气回肠,如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样,郑问开创了一片意气盎然的武林。
⚔️ 以武释道 以佛入侠
玄妙哲思树立漫画思想新高度
“传说,每当武林出现黄金盛世,阿鼻大尊者将从火里现世,手持阿鼻之剑,在一夜间将武林变成地狱。”
一把剑,映出武林众生相,人间百态。
不伦之恋诞生的私生子,背负深仇的少年何勿生,也像一把剑,历经磨砺,淬火重生,历尽世态炎凉,冷暖悲欢。
贪、愚、痴、嗔……四种欲望,四种地狱,人世即阿鼻,阿鼻即人世。
阿鼻是为佛教用语,意为“无间断”。在“阿鼻地狱”中,地域、时间、痛苦都没有间歇,罪人要无休无止地死而复生、生而复死地受苦,无从摆脱。在《阿鼻剑》中,既指主人公何勿生日复一日地遭受气血倒错之苦,又暗指表面名门辈出、义气千秋的武林实则是血雨腥风的地狱。
这个经典的武侠故事中巧妙地糅合进了佛教中因果、轮回等思想,使得这部武侠漫画有别于一般武侠的刀光剑影,有了更深的哲学式的内涵。
🖌️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让何勿生遇见从火中重生的阿鼻第九使者。在这个贪、愚、痴、嗔的武林中,他经历着种种面相、奇人异事,最终见证“阿鼻即人世,人世即阿鼻”的深理……
这个经典的武侠故事中巧妙地糅合进了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更值得一看的,则是郑问在漫画中大胆展现出来的种种近乎炫技的技巧和尝试。
🖌️ 名人推荐
“他所有创作出来的故事,是非常庞大的世界观,非常深邃美丽……华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师。”
——五月天乐团主唱 阿信
“无数石火电光积累的巨大美感正面袭来。亲眼见到的感觉是极为震撼的!……或许就是《一代宗师》所说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音乐唱作人 陈珊妮
(1991 年郑问获得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赏)“之所以把奖颁给郑问,原因一是他的画是日本人喜爱的;二是,他画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
——《假面超人》作者, 时任日本漫画家协会会长 石之森章太郎
“(观展时)每一个作品都裱框展示,却完全不会被展示用的裱框压过去,这是因为画作明显地更为杰出。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日本有哪位漫画家的作品禁得住裱框展示呢?我想应该没有吧。”
——《沉默的舰队》日本漫画家 川口开治
“他太厉害了,没有一个漫画家做过他做到的事。”
——《风云》系列作者 香港漫画家 马荣成
1 有用 等等 2021-02-12 00:51:00
先有现成的剧本,郑问可以集中精力在表现上。故事虽然详略稍感失衡,亦有生疑的情节,整体还是引人入胜。少有令人赞叹的分镜,印象深刻的是经常用打斗场面和静景相互对比。突出的是墨水的表现力。相比《刺客列传》附录的三个短篇中笔直的线条,这两本笔法粗疏有力,火焰、血雾、剑风都很生动。另外人物表情,邪气的展现要明显好于其它。有几个人物的服装和武器设计很独特。缺点是连贯的动作和剑光是用千手观音的方式来表现,有的时... 先有现成的剧本,郑问可以集中精力在表现上。故事虽然详略稍感失衡,亦有生疑的情节,整体还是引人入胜。少有令人赞叹的分镜,印象深刻的是经常用打斗场面和静景相互对比。突出的是墨水的表现力。相比《刺客列传》附录的三个短篇中笔直的线条,这两本笔法粗疏有力,火焰、血雾、剑风都很生动。另外人物表情,邪气的展现要明显好于其它。有几个人物的服装和武器设计很独特。缺点是连贯的动作和剑光是用千手观音的方式来表现,有的时候很壮观,大多时候会导致看不明白动作的起止过程。 (展开)
1 有用 子文东🤪👻 2023-01-23 16:13:29 福建
看完对郑问无比钦佩,水墨的演绎精致又潇洒,视觉冲击力完全超越了电影,太过奢侈的武侠漫画了。而且情节也非常特别,不是正统的那种讲法,越往后越诡异凌厉,不仅各种武林中人的招数和执念充满想象力,最普通村民也尽露恶相,可以说是用绝美笔法演绎人世之恐怖了。看了书评才知道,脚本的创作者是郝明义,是应该和郑问一同署名的,毕竟这部作品之神奇也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情节。虽然没有继续画完很遗憾,但停留在第二部也足够精... 看完对郑问无比钦佩,水墨的演绎精致又潇洒,视觉冲击力完全超越了电影,太过奢侈的武侠漫画了。而且情节也非常特别,不是正统的那种讲法,越往后越诡异凌厉,不仅各种武林中人的招数和执念充满想象力,最普通村民也尽露恶相,可以说是用绝美笔法演绎人世之恐怖了。看了书评才知道,脚本的创作者是郝明义,是应该和郑问一同署名的,毕竟这部作品之神奇也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情节。虽然没有继续画完很遗憾,但停留在第二部也足够精彩了,甚至这种戛然而止还留出了更多回味空间。 (展开)
0 有用 时间之葬 2020-10-10 10:57:28
第二部的优点是每个章节都近乎一种参禅悟道般的独立篇章,与传统武侠故事大异其趣。缺点则是让孱弱的主人公爆发得有点不讲道理,天降神兵利器而无往不利
13 有用 齐物秋水 2020-10-20 08:12:46
海棠无香,鲥鱼多刺,郑问未画完。
6 有用 danyboy 2020-10-10 11:34:43
节前看完了这部未完成的漫画,一时不知道怎么评价。1,故事到底有没有完成,第一部是铺陈两代人背景,交代主角身世,设计“专属”江湖,无论是内容和人物的丰富,还是故事情节的细腻,都会令人产生后面至少要有十部才能讲完的传奇;第二部情节忽然一转,主角在佛教导师的引领并联系江湖乱世的实际,似乎复仇大业不再重要,第一部背负的仇恨和希冀,第二部目睹的人间地狱,重压驱使主角似乎要领悟,大慈大悲了,第二部的叙事令我觉... 节前看完了这部未完成的漫画,一时不知道怎么评价。1,故事到底有没有完成,第一部是铺陈两代人背景,交代主角身世,设计“专属”江湖,无论是内容和人物的丰富,还是故事情节的细腻,都会令人产生后面至少要有十部才能讲完的传奇;第二部情节忽然一转,主角在佛教导师的引领并联系江湖乱世的实际,似乎复仇大业不再重要,第一部背负的仇恨和希冀,第二部目睹的人间地狱,重压驱使主角似乎要领悟,大慈大悲了,第二部的叙事令我觉得,只要再有一部或是尾声,故事倒也是可以完结的。可惜,无论是十部的武侠传奇,还是两部半的宗教寓言,都不知道下落了。2、画风,很美,一些匠心独运的场景设计、留白、刻意的简化(如于景之死)或刻意的工笔(如许多面孔),都很吸引人,非一般畅销漫画可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