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谈文学的笔记(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Jan柑球

    人生兼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文艺作品是对人生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也有两面性。 我们的道德意识天然地叫我们欢喜善的、美的、幸运的、欢乐的一方面,而厌恶恶的、丑的、灾祸的、悲惨的一方面。但是文艺看人生,如阿诺德所说的,须是“镇定的而且全面的”(Look on life steadily and as a whole),就不应单着眼到光明而闪避黑暗。 而在现实中,人们更多是“道德的同情”,而非“美感的同情”。 比如说一个戏子演曹操,扮那副老...

    2022-12-08 12:05:09

  • Jan柑球

    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 …… 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虽说“天下之口有同嗜”,而实际上“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它的难处在没有固定的客观的标准,而同时又不能完全凭主观的抉择。 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

    2022-12-04 20:12:11

  • Jan柑球

    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成为事实,不能不借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尽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委,华而不实。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

    2022-12-03 11:38:09

  • Jan柑球

    西方克罗齐派认为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艺术的活动出于直觉,道德的活动出于意志;一为超实用的,一为实用的,二者实不相谋。因此,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的人格。 而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很难把直觉与意志分得那样清楚。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

    2022-12-03 11:35:37

  • Jan柑球

    ……哲学科学所谈的是“道”,文艺所谈的仍然是“道”,所不同者哲学科学的道是抽象的,是从人生世相中抽绎出来的,好比从盐水中所提出来的盐;文艺的道是具体的,是含蕴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 抓住某一时刻的新鲜景象与兴趣而给以永恒的表现,这是文艺。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他自己有表现的能力固然很好,纵然不能,他也有一双慧眼看世界,...

    2022-11-24 11:11:43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谈美 谈文学

>谈美 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