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简史 短评

热门
  • 17 Echo 2021-01-24 13:23:54

    内容肤浅,浪费了一个好书名。

  • 18 寒西西の__呢喃 2020-12-27 23:29:34

    刘润老师最牛逼的就是能把一稿PPT硬写成一本书。内容无可厚非,名字大的不着天际。2分给书名。

  • 12 vivian 2020-12-19 14:14:57

    2020年第48本。 刘润老师的书真是我这样的逻辑控的热爱。因为极其工整严密的表达逻辑,读下来一气呵成,十分爽。刘润老师将读者已了解的知识碎片,以他理解的商业逻辑串联起来,让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有了深度,同时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与参考价值。第五章内容对我又算是新知,收获很大。

  • 10 Will~P 2020-12-31 12:45:02

    若非朋友相赠,自己断然不会掏钱购买此书,朋友的一番滔滔不绝推荐更使我对本书失望更大,说服自己耐着性子花了几小时读完后如鲠在喉,通书过于浅显而碎片化和口语化、各种观点即重复且生搬硬套,套上“商业简史”盛名之下真的难副。

  • 8 lengjian 2021-01-24 13:26:09

    读刘润的感觉是越来越失望

  • 2 知行捕手 2020-10-15 14:42:49

    刘润讲故事能力越来越强,整个思路非常好,内容讲得也算透彻,深度差一点。

  • 2 终极之梦 2020-10-02 21:09:10

    用很大的历史视角,清晰地讲述了商业的过去和未来。我认为也是一本社会学书籍。

  • 4 谢立 2021-02-16 00:22:13

    结构很好 被圈粉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在商业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两条恶龙1.信息不对称2.信用不传递 商业发展的动力是连接 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 交易成本下降 铁路公路使空间折叠 互联网使时间坍缩。信息革命的到来使交易结构发生了改变 商业从网络密度为0的小农经济中来 正在经历气势恢宏的中心型商业文明 走向满天繁星般的去中心型商业文明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要成为一个取势者 在新的交易结构形成时抓住短暂的供需失衡 抓住红利 保持谦虚的心态 深挖自己的护城河 守住真正的利润 带上连接加交易的洞察力眼镜 寻找新的红利

  • 2 Denzel 2020-10-23 22:04:12

    一本小书讲商业的底层逻辑,内容不多、字大行稀。交易、信息不对称、信用不传递、去中心化、全连结...

  • 1 花杜花 2020-08-30 17:27:20

    第一次读商业类书籍 大白话+底层逻辑 还是很受益的。

  • 0 Ashley 2021-04-05 15:45:49

    知历史者,才能预测未来 能预测未来,才能绘制新地图 有了新地图 才能去往,成为取势者

  • 0 Milkmandy 2021-04-06 07:22:07

    网络密度增加,会带来超级节点;网络密度的进一步增加,会消灭超级节点。//

  • 0 小海 2021-03-22 01:14:00

    从更高的视角对对商业史的解读,挖掘出本质,读完认识升级,进而理解了很多商业问题

  • 0 布衣卿相 2022-04-01 15:32:32

    简化商业的理论,浅显易懂。能自圆其说。

  • 0 苏晓泽 2022-02-23 19:02:04

    2022/02/14-02/23

  • 0 笑笑生 2022-02-12 00:08:02

    轻松好上手。去中心化商业部分有关区块链相关部分让人醍醐灌顶。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对于能源的应用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 0 NowURHere 2022-03-16 13:30:12

    在喜马拉雅听完的 比较浅 适合在校生读

  • 0 Devout 2022-02-02 03:30:36

    论点明确(“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逻辑清晰,有自己的独到观察和见解,日常看一下挺有意思。不过大概由于此书的科普性质,所以案例都是简单列举,评价不够批判性,只说好的,不提坏的,不自我论证。当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找相关的深度文章。

  • 3 Timing 2022-01-31 03:15:30

    真正有用的就是那么两句话,交易成本,交易结构,链接 其他水分比较大 建议快速阅读

  • 2 善刀 2022-01-31 16:53:13

    1.论点极具价值。2.论据非常前沿、丰富、生动。3.论证简洁高效,有力(有一个小版块不算严密)。4.结构极其工整,语言极其流畅,风格极其深入浅出。5.综上,从内容到形式,读者友好型畅销书典范。以及,我不同意一些说润总“把一页PPT能说完的事硬是写成一本书”的观点,因为它忽略了论据的价值和论证的价值;甚至,它忽略了论点的价值。通俗易懂不该被看成缺点,就像项飚老师说得很好:“大众不会容忍学者躲在专业名词背后,用复杂的表达重复常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