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Nel contagio
译者: 魏怡
出版年: 2021-1
页数: 90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786015
内容简介 · · · · · ·
《质数的孤独》作者、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
在疫情期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
《质数的孤独》作者、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
在疫情期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他从数学概念出发,讲述大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反思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反噬。整部作品短小精悍,立足高远,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标本。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乔尔达诺(Paolo Giordano,1982- )
意大利著名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25岁以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荣获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另著有长篇小说《人体》《黑与银》《逆光之夏》等。
目录 · · · · · ·
新冠时代的我们
宅在家里 - 011
怪咖的午后 - 015
传染的数学 - 017
传染指数 - 019
在这个非线性的疯狂世界 - 023
阻止传染 - 025
希望情况会更好 - 027
真正阻止传染 - 029
谨慎的数学 - 031
手足口病 - 035
隔离的困境 - 037
反对宿命论 - 039
再次反对宿命论 - 043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045
飞翔 - 047
混乱 - 049
在市场 - 051
在超市 - 053
迁移 - 055
太过容易的预言 - 057
发胶 - 059
病菌 - 063
专家 - 067
外国的跨国公司 - 069
长城 - 073
潘神 - 075
数日子 - 079
附录
罗马封城记 - 08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在开始创作生涯之前很久,数学曾经是我控制焦虑的窍门。早晨醒来后,我有时仍会即兴做些计算和数列演算,这通常意味着某些事情不对头。我想,所有这些都使我成为一个怪咖。我同意。而且,就像人们所说的,我接受这种尴尬。然而,在此时此刻,数学并非仅仅是怪咖用来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是弄懂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摆脱某些暗示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流行病首先是数学方面的突发事件,其次才是医疗层面。因为数学并非数字的科学,而是关系的科学:描述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试图忘记那些实体是什么,并且用字母、函数、向量、点和面来将它们抽象化。传染病是对我们关系网的传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宅在家里 - 011 -
我并不害怕生病。那么,我害怕的是什么呢?我害怕疫情可能会造成的改变。害怕发现我所熟知的累累文明不过是一个纸糊的城堡。我害怕一切归零,但同时也害怕结果与之相反:害怕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希望情况会更好 - 027
喜欢读"新冠时代的我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新冠时代的我们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新冠时代的我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
在开始创作生涯之前很久,数学曾经是我控制焦虑的窍门。早晨醒来后,我有时仍会即兴做些计算和数列演算,这通常意味着某些事情不对头。我想,所有这些都使我成为一个怪咖。我同意。而且,就像人们所说的,我接受这种尴尬。然而,在此时此刻,数学并非仅仅是怪咖用来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是弄懂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摆脱某些暗示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流行病首先是数学方面的突发事件,其次才是医疗层面。因为数学并非数字的科学,而...
2021-01-26 21:20 5人喜欢
在开始创作生涯之前很久,数学曾经是我控制焦虑的窍门。早晨醒来后,我有时仍会即兴做些计算和数列演算,这通常意味着某些事情不对头。我想,所有这些都使我成为一个怪咖。我同意。而且,就像人们所说的,我接受这种尴尬。然而,在此时此刻,数学并非仅仅是怪咖用来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是弄懂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摆脱某些暗示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流行病首先是数学方面的突发事件,其次才是医疗层面。因为数学并非数字的科学,而是关系的科学:描述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试图忘记那些实体是什么,并且用字母、函数、向量、点和面来将它们抽象化。传染病是对我们关系网的传染。 引自 宅在家里 - 011 乔尔达诺理解数学时的语言真是迷人,我感觉这甚至能超过他理解文学时的语言。。。
回应 2021-01-26 21:2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新冠时代的我们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傲慢的上校 2021-01-22
害怕发现我所熟知的累累文明不过是一个纸糊的城堡。我害怕一切归零去,但同时也害怕结果与之相反:这害怕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32 有用 Aspirin 2021-01-23
这本书从作者动笔到中译本出版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书不足50页,一个小时左右基本可以读完,作者从数学的角度对疫情进行了一些思考,书名起的很大,《新冠时代的我们》,听起来可以写一本具有宏伟的大背景的偏纪实向的东西,而作者写的只是一些疫情居家时的所见所闻,像日记或者说是随笔之类的小短篇。有些可惜的是,如果不是急于出版的话,把时间线放长一些可能会有更大的价值,我相信关于这场疫情有更好的文学作品正在路上... 这本书从作者动笔到中译本出版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书不足50页,一个小时左右基本可以读完,作者从数学的角度对疫情进行了一些思考,书名起的很大,《新冠时代的我们》,听起来可以写一本具有宏伟的大背景的偏纪实向的东西,而作者写的只是一些疫情居家时的所见所闻,像日记或者说是随笔之类的小短篇。有些可惜的是,如果不是急于出版的话,把时间线放长一些可能会有更大的价值,我相信关于这场疫情有更好的文学作品正在路上。 (展开)
1 有用 2666 2021-02-02
上海译文,你很会赚钱!
3 有用 伲凹 2021-01-26
“目前疫情引发的一些思考仍将有效。因为我们面对的并非偶然事件,也不是一种惩罚。它绝非新生事物:它过去发生过,今后也还会发生。” 简短,简单,简要介绍冠状病毒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像极了长篇命题作文,一次常规的记录,觉得都没有三联财新留下的刊物有意义,而且并无甚深刻的反思,大概是想让我们自己好好反思下世界是如何相互联系和全球化的吧……而当下的有一些操作显然是总结反思不到位啊
5 有用 twopersons 2021-01-29
怎么读都不是一本书,最后才看到原文都是刊登在报纸上,这么一想,没有逻辑满篇的情绪就理解了。实在不应该出书,会糟蹋了作者的口碑。多么希望大家读的第一本他的书不是这本。
0 有用 川 2021-02-24
相当简短 如日记一般 但说的是2020所有人的心理活动
0 有用 阿梨梨梨 2021-02-23
这不就是微博集...还是一本过于着急出版而导致贬值的微博集,实体书定价是认真的吗...
0 有用 花与关山 2021-02-23
本来以为会写的更“大”、更“学术”一些,没想到只写了作者自己日常的一些小事。要是能增加一些宏观上的分析,并且多记录一些其他人的情况就好了。想给3.5的,豆瓣什么时候能出半星评价呀?
0 有用 超大号阁子 2021-02-22
“数学并非数字的科学,而是关系的科学。传染病是对我们关系网的传染。”角度别致,有点意思。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21-02-22
过于薄了,内容也没有一些有深度的思考,半个多小时看完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