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者之梦 短评

热门
  • 15 南极旅行家 2023-11-03 13:40:53 上海

    亚里士多德在某处说:当我们清醒时,我们有一个共通的世界;但是当我们做梦时,每个人有他自己的世界。在我看来,人们或许可倒转后面一句而说:当不同的人当中每个人有其自己的世界时,可以推想他们在做梦。(p42)

  • 6 白凹 2023-08-12 16:12:54 上海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后一次处理灵魂问题,从此之后凡不能被大多数人感官经验的事物,就被当成不可知的。但我觉得康德对灵魂的解读,以及灵魂和身体的相互作用的推演是非常可信的。

  • 2 小河 2024-01-19 19:02:18 浙江

    “因此,如果读者不将通灵者视为另一个世界之半公民,而是简单地将他们当作医院之后补者来打发,并且借此免除一切进一步的探索,我绝不责怪读者。”

  • 2 Grubby Shinoda 2024-06-14 08:55:52 内蒙古

    #伊曼努尔·康德 3rd 康德将旧形而上学者们比做通灵者们,正如后者声称可以经感觉直达灵界和上帝,康德指出前者往往自认为可以借由理性直接认识物本体之概念,并否定了此种可能性。“通灵”是一种因实际疾病而产生的幻觉,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目的则是一种虚妄,因为这已经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康德此举并非否定形而上学,而是要重新规定形而上学——“一门关于人类理性之界限的学问”。这部1766年的中期作品已经有了15年后的“先验辨证论”的基本构想和再之后的“纯粹实践理性”的雏形。若说《纯批》是为未来形而上学的奠基,则《通灵者之梦》或许可以说是奠基的“潜能”和坚固基石。

  • 1 渺淼 2024-01-28 17:15:48 中国香港

    比我以为的易读,趣味性挺强,幽默又不断严谨自己的措辞

  • 1 Vergängnis 2023-08-22 00:56:13 浙江

    存有的天秤会促使内心刚硬的走向期许,载有“对未来的期望”底题词的杆臂具有一种机械上的优势,——而使落入此臂的任一轻微理由都使在另一端本身较重的思辨上翘。康德敢不敢直面第一部第二章里被分隔号隔开的例子,莫名引入的,——普遍意志之整体与幻影和暗浊的同构呢? 致门德尔松:我将精神性存有者之实际道德感应与普遍重力的相类比不是我真正看法,只是用于说明哲学性虚构能走多远的例子。

  • 0 Dua 2024-11-08 13:19:53 北京

    241101

  • 10 新鲜海捕鱿鱼 2023-06-17 18:03:59 山东

    结构和内容上都非常有趣的一部小书,从中可以得窥康德的方法和通向批判之路。《以形上学之梦来阐释的通灵者之梦》这个标题并不是说我们只以通灵者之梦为一个引子,实际谈论的却是形而上学;而是相反:“一种有系统的感官错觉较之理性的欺骗,毕竟是一种梗值得注意的现象。”康德从对非物质者,或精神的尝试性界定开始,这个讨论过程充分体现出康德总是从对时空的占据和在其中的活动来考虑事物的,而否认认为精神在于脑内一点的学说(因为“点不是空间的部分,而是其界限”)。又由于它没有广延、形状和部分,又得出非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交通性,并且似乎从中导出了道德的普遍性或公共性;然而正是本着这个公共性(只不过此时已经是经验的公共性),康德随即又否认了这个解释,转而讨论形上学者(包括作者本人,从而本书是反讽的)和通灵者的两种病理学。

  • 0 大鼻子马克 2024-10-05 23:54:19 上海

    好东西,不过附录有错印

  • 0 陈小喵 2024-10-12 17:15:45 上海

    纯精神存在的设定当然迷人了;也想起一类证明灵魂之非必要性的作品。

  • 0 MaxKi 2025-09-16 11:47:51 四川

    从第一个标题起就不无反讽(“它在论述方面可望给予得极少”),可窥出“幻相”在早期康德中的重要分析地位。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实体(精神、灵魂、理性),没有延续传统的否定原则,而是基于经验性尽量地靠近通灵者或存有论,在二者间引入道德的力,介此知性总还坚信精神的道路,并投射出“未来的期望”这一时间向度。将灵魂实体的超验性诉诸于光学,又由光学转向有关疯狂的病理学,“虚焦点被置于思想主体之外”,幻相是对前—图像的扭曲表述,灵魂将自身前设为躯体的破损,既如此就无法被形而上学所检验,通灵者的经验图像仅完成一个认识的闭环,而在幻相层面不得不为人承认;但形而上学非但不可能提供什么对象,反倒只能告诉你这种对象是不可能的。形而上学是“中间”的梦呓。

  • 0 norve 2025-08-14 23:01:40 广东

    可见对康德的误读也绝对不会少。他设定的形而上学功能绝不是统御而是定界。

  • 0 打卦子 2024-08-10 00:17:02 北京

    颇有几分精神分析的旨趣

  • 0 皓月 2024-06-10 20:30:04 陕西

    得知通灵的偏见背后为知识、信仰与迷信划分界限,为未来共通共同清醒的世界奠基,而抗拒做梦时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

  • 0 Vealin 2024-06-03 16:36:41 天津

    这本书对于理解康德的哲学动机非常有帮助,原来在1760年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就基本上就有了先验辨证论里为思辨形而上学划界的构思。对我来说更有意思的是他袒露自己心声的、那些他认为只是信念的东西,这些信念往往才是哲学体系背后的动机。康德本人其实很相信精神实体的存在,也认为世界中的生命原则不是物质性的。只是他认为这不是理性可以给它下判断的东西。 这个译文有些别扭...

  • 0 天然作用子结构 2024-08-31 12:06:23 重庆

    这书值得任何喜欢前期x拷打后期x的友友大肆发明:神经科学,道德情感,(门德尔松锐评康德)隐微书写,反讽构造,自比理性主义为现代小说,把精神世界各种精神的融合比作利维坦,还有the world of dreams,感觉可以造出类似耶拿体系的类似玩法了都

  • 0 番薯丸 2024-08-30 23:40:47 北京

    通灵者和清醒的梦幻者的区分,虚焦点在精神主体内外的区分,颇为有趣。康德的语言是真严谨,但也是真不好读。

  • 0 qingran 2024-12-21 22:38:12 上海

    比较乱的散文和自语。

  • 0 老怪 2024-12-31 11:11:19 北京

    “通灵” 是一种因实际的疾病而产生的主观性幻觉,只有超级敏感的人才能感知到暗物质实现幻觉并连接通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