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你想读的文章》的原文摘录

  • 无趣的人喜欢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之下,热衷描述自己的外部世界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到处嚷嚷“冷死了”的男同事没有使周围的人产生同感,所以会让大家觉得不耐烦。或许由于成长环境不同,那位女同事讨厌西蓝花,喜欢吃芹菜,但她的习惯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假如我们希望和他人形成互动关系,就要引起对方的兴趣,使对方加入对话。比如,“今天真冷,都怪拉尼娜现象”“嗯?拉尼什么?什么意思?”抑或是“西蓝花之所以有股怪味儿,是因为它富含异氰酸盐”“异什么来着?再说一遍。” (查看原文)
    安布的英国时间 13赞 2020-11-25 10:26:31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1:无趣的人喜欢“描述自己的内心” / 098
  • 随笔这种写作形式最终将落脚在描述意象上。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通过描写事象引起别人的注意。事象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外部环境中,对意象的描写离不开足够的事象的支撑。 (查看原文)
    馆长Echo 14赞 2021-02-11 11:05:24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1:无趣的人喜欢“描述自己的内心” / 098
  • 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写作的对象,认真地调查它,发现它的亮点,对它产生爱意,把想要展现的内容提炼出来,浓缩成简短的文章。我们还需用心去体会千千万万的观众的感受,毕竟自己觉得没意思的东西也不会让别人觉得有趣。 (查看原文)
    馆长Echo 5赞 2021-01-29 14:58:23
    —— 引自章节:专栏1:广告的写法 / 041
  • 我们没有必要设定读者属于哪部分群体。自己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自己,如果自己读起来都觉得没意思,那么写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白费力气。 (查看原文)
    曹木瓜 6赞 2020-11-26 23:00:12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1:不必设定读者对象 / 066
  • 有一句名言叫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是我杜撰的,而是12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贝尔纳说过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路走来的深厚积淀如同参天巨人,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物,才能取得进步,否则就会沦落为无人岛上从零开始的少年。 (查看原文)
    曹木瓜 4赞 2020-12-07 22:24:51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5: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116
  • 如果你的文章被很多人点赞,那么你以后写文章时还会想得到人们的赞许,长此以往,你就会变得很无趣。当你沦为评价的奴隶时,写作就变成了累赘。 (查看原文)
    曹木瓜 4赞 2020-12-01 23:13:56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5:不要过别人的人生 / 075
  • 我们必须以“竭尽全力表达我喜爱的内容”的心态写作。只要能找出写作对象具有的自己喜爱的要素,那么不管主题是牛奶还是烤串,我们都能写出充满爱意的好文章。 (查看原文)
    曹木瓜 2赞 2020-12-08 22:29:56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6:如果文章的核心缺乏感情,写作就没有意义 / 1
  • 读了你的文章而感到喜悦的人首先是你自己,这是本书的主旨。你自己就可以决定是否满足、开心。但是,评价是由别人决定的,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 (查看原文)
    曹木瓜 2赞 2020-11-30 22:35:49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5:不要过别人的人生 / 075
  • 如果把文章比作大树,那么第一手资料就是树根,作者随心所欲写出的自己喜欢的内容则是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 (查看原文)
    曹木瓜 2赞 2020-12-05 21:22:37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3:获取第一手资料 / 103
  • 我把随笔定义为:在事象和意象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 所谓事象,就是我们耳闻目睹以及所了解的事情,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当我们与事象接触,心灵为之触动,便会产生想要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的念头,此之谓“意象”。 人类在看见、听见事象之后,对其展开思考,不仅想把它写下来,还想读一读。因此,只有事象和意象齐备,我们才能写出随笔。 (查看原文)
    波多贝罗女巫 1赞 2020-10-24 16:48:24
    —— 引自章节:写作的内容2:网上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随笔 / 032
  • 广告是我们接收客户委托而制作的“产品”,我们只是中立的代理人,了解客户的需求,站在学习的立场上思考,换言之,广告制作者的强项是作为读者而非作者来写作。 (查看原文)
    海上花开 2020-10-29 17:04:58
    —— 引自章节:专栏1:广告的写法 / 041
  • 人生终归是寂寞的。当旁人在做与你无关的事情时,你是寂寞的。当你的朋友看起来都比你出色时,你是寂寞的。当你感到世界弃你而去时,你是寂寞的。 既然如此,你也可以置世界于不顾,去寻找不为人知的优美景色和语言。在你有所发现的那一瞬间,在你读了自己的文章后,你就战胜了世界带给你的寂寞,你笔下的文字暂时将你从寂寞中解救出来。你接触到了某个事象,内心为之一动,用恰到好处的文字对它进行描述,那一刻,你便超脱了世间的孤寂。你可以反复地品味自己的文字,当你无法再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内心的激动时,你又该提笔写作了。 (查看原文)
    金台望道 1赞 2020-11-06 06:22:49
    —— 引自章节:结 语 / 165
  • 因为写作的首要目的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接触的事象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拥有的意象只有自己记得最清楚。如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挖一个小小的洞,插一面小小的旗,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写作即可。因为别人一定会在某一天从那里路过。 写作缩小了世界的范围,但这种“小”终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广阔。 (查看原文)
    金台望道 1赞 2020-11-06 07:39:55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写作关乎生活方式。为了自己而写作,写下自己想读的文字就好。 写作是孤身一人的创业 想当写手的人最好多了解一些关于创业的故事。即便是成功的创业者,他们在成功之前也至少破产过5次,直到第10次才小有成就。 写手也要熬过相同的阶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会看你写的文章。 写手写出来的文章首先要让自己觉得有意思,在这一点上,商业构想和写作完全一致。当你面向所有人发布你的文章时,你就要承担后果,让别人评判你的文章是否有益于社会,观点是否足够新颖,从而证明你是不是正确的。 写手的生活是孤独的,我们时常彼此问候“你今天好好写文章了吗?”, 拥有互相激励的伙伴显得弥足珍贵。 (查看原文)
    金台望道 1赞 2020-11-06 07:47:5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我想表达的东西还没有人写过,只能我自己来写了。”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写出自己想读的文字,这才是我们写作的出发点。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1赞 2020-11-10 16:37:27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2:若别人已经写过,我们当读者就好了 / 069
  • 如果没有特别新颖的见解或尚未解决的疑问,我们只需要当一个读者。即便你把在别处读过的内容费尽心思地拼凑成一篇文章,读者也不会感兴趣,你自己也不会开心。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1赞 2020-11-10 16:37:27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2:若别人已经写过,我们当读者就好了 / 069
  • 首先树立“只要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有趣,那就是幸福的”的意识。如果你坚持这样的里含与下去,反而有可能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拥护。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1赞 2020-11-10 16:37:27
    —— 引自章节:写作的受体4:谁写的比写什么更重要 / 073
  • 写手的第一要务就是调查,接下来从调查结果中提炼出10%的信息,然后再从这10%中浓缩出10%作为“笔者的思考”。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2020-11-19 11:28:32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2:文章的99.56%来自调查 / 100
  • 如果把文章比作大树,那么第一手资料就是树根,作者随心所欲写出的自己喜欢的内容则是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2020-11-19 11:28:32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3:获取第一手资料 / 103
  • 我必须以“竭尽全力表达我喜爱的内容”的心态写作。只要能找出写作对象具有的自己喜爱的要素,那么不管主题是牛奶还是烤串,我们都能写出充满爱意的好文章。 调查意味着热爱,调查的目的是发掘自己内心的情感,找出情感的来源,让爱意与敬意生根发芽。只有爱意与敬意成为文章的核心,写作才有意义。 (查看原文)
    六月水蜜桃 2020-11-19 11:28:32
    —— 引自章节:写作的方法6:如果文章的核心缺乏感情,写作就没有意义 / 1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