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抑郁症的历史
原作名: From Melancholia to Prozac: A History of Depression
译者: 崔敏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256
定价: 59
装帧: 精装
丛书: 知道·万物小史
ISBN: 9787218143774
内容简介 · · · · · ·
目前全球有数亿人深受抑郁症之苦,关于抑郁症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但从古到今,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药物究竟能起到效果,还是只是安慰剂?我们今天的抑郁症是不是只是制药业的一部分?抑郁症是诊断不足还是过度诊断?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或认知行为 疗法一样,为昂贵的谈话疗法付费吗?
了解抑郁症的历史对于了解它的现状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者回顾了从古典时期开始到现在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以及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书中引用大量资料,生动描绘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定义和治疗抑郁症的斗争,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的旅程。
从亚里士多德到盖伦的忧郁症理论,到亚伦·贝克和马丁·塞利格曼对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克拉克的历史旅程不仅是一个关于认识如何进步的故事,更是...
目前全球有数亿人深受抑郁症之苦,关于抑郁症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但从古到今,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药物究竟能起到效果,还是只是安慰剂?我们今天的抑郁症是不是只是制药业的一部分?抑郁症是诊断不足还是过度诊断?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或认知行为 疗法一样,为昂贵的谈话疗法付费吗?
了解抑郁症的历史对于了解它的现状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者回顾了从古典时期开始到现在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以及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书中引用大量资料,生动描绘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定义和治疗抑郁症的斗争,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的旅程。
从亚里士多德到盖伦的忧郁症理论,到亚伦·贝克和马丁·塞利格曼对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克拉克的历史旅程不仅是一个关于认识如何进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特定状况在文化、语言和技术方面如何改变的故事。作为从古到今,人们一直经历着的不同程度的悲伤和绝望的思想史,这是最有价值的。
《卫报》
在这本研究深入的书中,诺森比亚大学的克拉克·劳勒漫游了抑郁症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他细致梳理了从古典时期以来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识,并讨论了制药业在对抑郁症分类以及治疗中的作用。
《经济学人》
本书为我们了解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人们如何定义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次独一无二的、富有洞察力的旅程。克拉克的叙述相当值得一读。
《国际社会科学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美]克拉克·劳勒,任教于诺森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系,热衷于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出版有历史类著作《抑郁症之前》《肺病与文学:浪漫的疾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不幸的人”
忧郁症的起因
忧郁症与天才的联系
中世纪的老古董:淡漠忧郁症
第二章 天才与绝望
文艺复兴时期的忧郁症
盖伦学说与忧愁
天才抑郁症
忧郁的爱人
宗教与忧郁症:“恶魔的浴池”
独处与公民责任
忧郁症的光辉
悲惨还是创造力?
时髦人的标配
女性天才与苦难
忧郁症患者的模板
不断成熟的理念
第三章 从坏脾气到敏感性
新科学与新理解
时髦忧郁症
忧郁症的社会性
浪漫主义时期:忧郁症的高光时刻
第四章 维多利亚人、忧郁症与神经衰弱
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与抑郁
医生的思考
神经衰弱中的忧郁症状
第五章 现代主义、忧郁症与抑郁症
从古典到现代
弗洛伊德的选择
抑郁症与对爱的渴求
美国模式下的抑郁症理念
第六章 新型抑郁症
一切尽在症状中
抑郁症的新理念
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身体治疗与神奇百忧解的兴起
第七章 “药没有用?”:抑郁症和忧郁症的未来
认知行为治疗:最重要的非身体疗法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
弗洛伊德思想的未来
社会因素的影响
进化论和抑郁症
抑郁症是否普遍存在?
最后的思考:回归忧郁症?
致谢
词汇表
延伸阅读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抑郁症来说,更加积极的论述是存在的,即使这听起来好像很矛盾。这种积极模式,也就是本段所说的第一种忧郁症,一般叫做亚里士多德模式。因为亚里士多德宣称,忧郁症患者都才华横溢。本段所说的第二种忧郁症,从广义上来说,叫做盖伦模式。因为盖伦对忧郁症抱着一种更加怀疑而务实的态度,认为这是折磨患者的疾病,不是让人去享受的。但在现实里,这两种模式区分起来并没有这么分明,它们表现出来的症状要更复杂些:在赞美一个忧郁天オ的时候,人们也可能会哀叹疾病给他带来了多少沉重的痛苦。这是因为盖伦说的那种忧郁症的痛苦,是和亚里士多德提到的创造力混杂在一起的一一忧郁症患者可能是“集病痛和才华于一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天才与绝望 -
虽然这本书一直在追溯现代抑郁症的发展历程,而且在观察的各个时期似乎都看到有这种病,但我们还是得强调点:我们现在对抑郁症有什么看法,这种看法在怎样的文化中形成,它周围又有怎样的文化环境一这些观点和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而且差异大得惊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宗教还没有世俗化;人们还是相信体液学说,而不是科学理论;患者为了治病,还是在依赖祈祷,而不是吃药。同时,到底怎么理解忧郁症,怎么去治疗,人们的想法也摇摆不定。一方面,宗教、魔法、玄理、炼金术、鬼神学说纷纷登场,还有盖伦基于人体提出的自然主义解释,另一方面,也有人开始向各类人文主义靠拢。所以在当时,为治疗忧郁症患者,宗教疗法和医学疗法一起使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些文化看起来奇怪又陌生,但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看到,它关注的核心都是人的苦难。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它们引进的外来表达方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忧郁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从犯愁到解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从犯愁到解愁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从犯愁到解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
鼹鼠的土豆 (保持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无论是在医学文献里,还是大众读物中,抑郁症都不叫抑郁症,而是叫“忧郁症”。这是一种长期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忧郁体液(当时被认为是组成人体的四种体液之一)——黑胆汁(melaina chole)分泌过多,觉得悲伤、恐惧,但不知道为什么。2020-11-02 10:25 4人喜欢
-
鼹鼠的土豆 (保持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因为忧郁体液又干又冷,所以遇到与这种特质相对应的气候、时令(秋季)以及年龄段(中老年)时,人也比较容易得忧郁症。要治疗的话,就得纠正体液失衡状况。一种方法是从血液中清除过多的忧郁体液(比如放血、用水蛭吸血),另一种就是吃药,如嚏根草。这实际上是一种毒药,可以马上让人腹泻、呕吐。2020-11-02 10:25 2人喜欢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阿奇博尔德・皮特凯恩(1652-1713年)曾在莱顿担任教授,是当时苏格兰最为权威的医生。他认为人体是个管道系统,负责把血液和血液里的营养素输送到相应的部位。如果人得了病,那就说明有什么部位在循环上出了问题:体内的管道堵塞,会使腐败的物质累积,然后腐烂。在他看来,要是大脑里血液积在一起,变得越来越稠,越来越厚重,直到超过了正常水平,那么血液就会流得更慢,从而产生一种抑制作用,让动物精气接收不到大脑活跃...2020-11-14 15: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在运用精神分析概念及疗法的同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新的身体治疗方法,其中有一些最后用在了抑郁症患者身上:相关药物和电击疗法(ECT)的历史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但概括来说,就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些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身体疗法上,包括休克疗法在这个时期,身体治疗和精神分析方法共存,只不过经常相处不太融。1939年,有一位临床精神病医师曾写道,希望胰岛素休克疗法还有四氮(一种药物,高剂...2020-11-14 14:25
在运用精神分析概念及疗法的同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新的身体治疗方法,其中有一些最后用在了抑郁症患者身上:相关药物和电击疗法(ECT)的历史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但概括来说,就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些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身体疗法上,包括休克疗法在这个时期,身体治疗和精神分析方法共存,只不过经常相处不太融。1939年,有一位临床精神病医师曾写道,希望胰岛素休克疗法还有四氮(一种药物,高剂量可导致惊厥)治疗取得成功,这样就能不再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那一套理论了其他人则抱怨“坐在办公室的”精神病学家从来不会实地去精神病院,诊治那里的重病号。在实践中,两种疗法可以同时使用。 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对美国造成了影响,而精神病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相关的理论也随之扩大了影响力,深入到了大众之中。抑郁症的诊断在日后得以扩大推广,有一点很重要:精神病医师曾治疗战争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士兵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使他们重返战场),这表明精神病医师也能帮助大众。这里的关键在于,士兵不会因为得了病就承受污名,他们只是因为战斗太过疲劳才产生了这样的反应,就像普通人身体受伤产生的反应一样。给这样的士兵治病之后,精神病医师就看起来好像也和其他医生没什么区别了。这些士兵都是“正常”人,而不是什么需要关在精神病院的重症患者。如果精神病医师能给他们治病,那同样也能治疗普通人,因为普通人也会有心理问题,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用担心会蒙受耻辱了。 引自 美国模式下的抑郁症理念 回应 2020-11-14 14:25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克雷珀林提出了“躁狂一抑郁性精神 以说是包罗万象,不仅把以前人们认为是忧郁症的大部分病症都涵盖了,还持续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他作为一名德国精神病学家,又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系主任,受到了格里辛格理念的影响,即精神疾病源于实质的器官一大脑,并把重点放在了生物医学框架上。这是近来十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一样,克雷珀林希望未来通过临床上的探索,能够通过大脑病变来揭开精神疾病真正的身体诱...2020-11-14 14:16
克雷珀林提出了“躁狂一抑郁性精神 以说是包罗万象,不仅把以前人们认为是忧郁症的大部分病症都涵盖了,还持续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他作为一名德国精神病学家,又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系主任,受到了格里辛格理念的影响,即精神疾病源于实质的器官一大脑,并把重点放在了生物医学框架上。这是近来十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一样,克雷珀林希望未来通过临床上的探索,能够通过大脑病变来揭开精神疾病真正的身体诱因。虽然拥护弗洛伊德学说的人也声称自己的理论在科学上是合理的,但逐渐和抑郁症的神经病学、生物医学研究方法联系起来的,还是克雷珀林。的诉克雷珀林创建精神疾病的类别,是根据不同的症状分组,还有精神错乱病程的进展。根据他的分类方法,所有精神疾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可能恶化,需要在精神病院续治的,比如早发型呆(也就是我们说的精神分裂症);另一类往往是偶发性、弛张性的疾病,不会恶化,因此患者能够回家,融入社会,比如躁狂抑郁症(也就是现在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前者属于思维紊乱,而后者和情感有关。他的这种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归功于他观察了大量住院患者,还详细研究记录了他们的病案。 引自 从古典到现代 克雷珀林说的这种“抑郁状态”,会持续恶化,表现得越来越严重一一这又是我们熟悉的一个19世纪的理念,但它到了20世纪才发挥出影响力。最初,患者会精神发育迟缓,这是“症状最轻”的抑郁状态,没有错觉和幻觉。主要表现是人变得越来越无精打采,对外部环境逐渐丧失兴趣,记忆力开始衰退,患者会觉得“特别,一点儿劲都没有”。尽管有这种精神发育“迟缓”,但患者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可即便如此,这幅抑郁症的画面还是太过真实和以前那种觉得忧郁症是受到了神的激发的想法并不吻合。按照克雷珀林的看法,患者的“情感态度”“始终如一,只有抑郁”,“他们只能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这些可怜虫在职场上没什么成就,对宗教也失去了信仰,嚷嚷着要自杀,但很少真的去做。他们十分绝望,与周遭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这个阶段会持续几个月到一年多。 引自 从古典到现代 回应 2020-11-14 14:16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精神病学转变成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是因为有两大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不断演变,对20世纪,还有21世纪的精神病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就是埃米尔・克雷珀林(18561926年)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在抑郁症这方面,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概念,持续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但埃米尔・克雷珀林采用的是生物医学方法,要更加“科学”一些,在精神病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变...2020-11-14 14:12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精神病学转变成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是因为有两大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不断演变,对20世纪,还有21世纪的精神病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就是埃米尔・克雷珀林(18561926年)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在抑郁症这方面,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概念,持续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但埃米尔・克雷珀林采用的是生物医学方法,要更加“科学”一些,在精神病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弗洛伊德的理论重要的多。很显然,这是因为克雷珀林的方法为20世纪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以下简称《手册》)和《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里抑郁症的定义奠定了基础。他被誉为“现代精神病学之父”,不过大众很少听说过他。中更 引自 第五章 现代主义、忧郁症与抑郁症 回应 2020-11-14 14:12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阿奇博尔德・皮特凯恩(1652-1713年)曾在莱顿担任教授,是当时苏格兰最为权威的医生。他认为人体是个管道系统,负责把血液和血液里的营养素输送到相应的部位。如果人得了病,那就说明有什么部位在循环上出了问题:体内的管道堵塞,会使腐败的物质累积,然后腐烂。在他看来,要是大脑里血液积在一起,变得越来越稠,越来越厚重,直到超过了正常水平,那么血液就会流得更慢,从而产生一种抑制作用,让动物精气接收不到大脑活跃...2020-11-14 15: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在运用精神分析概念及疗法的同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新的身体治疗方法,其中有一些最后用在了抑郁症患者身上:相关药物和电击疗法(ECT)的历史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但概括来说,就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些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身体疗法上,包括休克疗法在这个时期,身体治疗和精神分析方法共存,只不过经常相处不太融。1939年,有一位临床精神病医师曾写道,希望胰岛素休克疗法还有四氮(一种药物,高剂...2020-11-14 14:25
在运用精神分析概念及疗法的同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新的身体治疗方法,其中有一些最后用在了抑郁症患者身上:相关药物和电击疗法(ECT)的历史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但概括来说,就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些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身体疗法上,包括休克疗法在这个时期,身体治疗和精神分析方法共存,只不过经常相处不太融。1939年,有一位临床精神病医师曾写道,希望胰岛素休克疗法还有四氮(一种药物,高剂量可导致惊厥)治疗取得成功,这样就能不再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那一套理论了其他人则抱怨“坐在办公室的”精神病学家从来不会实地去精神病院,诊治那里的重病号。在实践中,两种疗法可以同时使用。 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对美国造成了影响,而精神病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相关的理论也随之扩大了影响力,深入到了大众之中。抑郁症的诊断在日后得以扩大推广,有一点很重要:精神病医师曾治疗战争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士兵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使他们重返战场),这表明精神病医师也能帮助大众。这里的关键在于,士兵不会因为得了病就承受污名,他们只是因为战斗太过疲劳才产生了这样的反应,就像普通人身体受伤产生的反应一样。给这样的士兵治病之后,精神病医师就看起来好像也和其他医生没什么区别了。这些士兵都是“正常”人,而不是什么需要关在精神病院的重症患者。如果精神病医师能给他们治病,那同样也能治疗普通人,因为普通人也会有心理问题,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用担心会蒙受耻辱了。 引自 美国模式下的抑郁症理念 回应 2020-11-14 14:25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克雷珀林提出了“躁狂一抑郁性精神 以说是包罗万象,不仅把以前人们认为是忧郁症的大部分病症都涵盖了,还持续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他作为一名德国精神病学家,又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系主任,受到了格里辛格理念的影响,即精神疾病源于实质的器官一大脑,并把重点放在了生物医学框架上。这是近来十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一样,克雷珀林希望未来通过临床上的探索,能够通过大脑病变来揭开精神疾病真正的身体诱...2020-11-14 14:16
克雷珀林提出了“躁狂一抑郁性精神 以说是包罗万象,不仅把以前人们认为是忧郁症的大部分病症都涵盖了,还持续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他作为一名德国精神病学家,又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系主任,受到了格里辛格理念的影响,即精神疾病源于实质的器官一大脑,并把重点放在了生物医学框架上。这是近来十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一样,克雷珀林希望未来通过临床上的探索,能够通过大脑病变来揭开精神疾病真正的身体诱因。虽然拥护弗洛伊德学说的人也声称自己的理论在科学上是合理的,但逐渐和抑郁症的神经病学、生物医学研究方法联系起来的,还是克雷珀林。的诉克雷珀林创建精神疾病的类别,是根据不同的症状分组,还有精神错乱病程的进展。根据他的分类方法,所有精神疾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可能恶化,需要在精神病院续治的,比如早发型呆(也就是我们说的精神分裂症);另一类往往是偶发性、弛张性的疾病,不会恶化,因此患者能够回家,融入社会,比如躁狂抑郁症(也就是现在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前者属于思维紊乱,而后者和情感有关。他的这种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归功于他观察了大量住院患者,还详细研究记录了他们的病案。 引自 从古典到现代 克雷珀林说的这种“抑郁状态”,会持续恶化,表现得越来越严重一一这又是我们熟悉的一个19世纪的理念,但它到了20世纪才发挥出影响力。最初,患者会精神发育迟缓,这是“症状最轻”的抑郁状态,没有错觉和幻觉。主要表现是人变得越来越无精打采,对外部环境逐渐丧失兴趣,记忆力开始衰退,患者会觉得“特别,一点儿劲都没有”。尽管有这种精神发育“迟缓”,但患者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可即便如此,这幅抑郁症的画面还是太过真实和以前那种觉得忧郁症是受到了神的激发的想法并不吻合。按照克雷珀林的看法,患者的“情感态度”“始终如一,只有抑郁”,“他们只能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这些可怜虫在职场上没什么成就,对宗教也失去了信仰,嚷嚷着要自杀,但很少真的去做。他们十分绝望,与周遭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这个阶段会持续几个月到一年多。 引自 从古典到现代 回应 2020-11-14 14:16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精神病学转变成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是因为有两大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不断演变,对20世纪,还有21世纪的精神病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就是埃米尔・克雷珀林(18561926年)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在抑郁症这方面,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概念,持续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但埃米尔・克雷珀林采用的是生物医学方法,要更加“科学”一些,在精神病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变...2020-11-14 14:12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精神病学转变成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是因为有两大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不断演变,对20世纪,还有21世纪的精神病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就是埃米尔・克雷珀林(18561926年)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在抑郁症这方面,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概念,持续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但埃米尔・克雷珀林采用的是生物医学方法,要更加“科学”一些,在精神病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弗洛伊德的理论重要的多。很显然,这是因为克雷珀林的方法为20世纪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以下简称《手册》)和《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里抑郁症的定义奠定了基础。他被誉为“现代精神病学之父”,不过大众很少听说过他。中更 引自 第五章 现代主义、忧郁症与抑郁症 回应 2020-11-14 14:12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从犯愁到解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2020-11-13
南方出版传媒良心出品!!!!
1 有用 Wendyl 2020-11-17
大型综述,前四章的内容读得挺吃力...
0 有用 字母大大 2020-11-23
以历史上杰出人物为核心,从文化,文学,论文等方面按历史时间脉络对忧郁症的发展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并对以前叫忧郁症,现在叫抑郁症的变迁进行了一个对比和说明。都是只言片语的罗列,没什么实际的独到见地和作用。 分数明显偏高。 但是看看这个简史也算丰富了一下关于这个情绪病的历史发展演进了吧。
0 有用 i_am44 2020-12-07
普通悲伤和过度悲伤之间的区分已经消失不见。
0 有用 拾 2020-12-06
阅读体验蛮棒,推荐的其他书也很有趣,找到了新的感兴趣领域~
0 有用 FakeFake 2021-01-15
散装。
0 有用 杳朹 2021-01-07
我们大学的时候学过心理学史这门课,却没想到一个“症”也是一门历史。透过这个“症”的学问,看到了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东西
0 有用 cookie。 2020-12-24
讲抑郁症的历史,还算浅显易懂
0 有用 Frida 2020-12-19
书如其名,还真的就只是“历史”
0 有用 园园夫 2020-12-18
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抑郁症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到很多新知识,作者和译者都应该是博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