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与陈丹青重访文艺复兴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翻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仰望意大利湿壁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目录 · · · · · ·
回望文艺复兴:15 世纪的城邦演义
湿壁画的世纪: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中古的回光:乔托与契马布埃
墙上的圣人:马萨乔与马索利诺
战争与美人:乌切洛与利皮父子
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
· · · · · · (更多)
湿壁画的世纪: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中古的回光:乔托与契马布埃
墙上的圣人:马萨乔与马索利诺
战争与美人:乌切洛与利皮父子
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
· · · · · · (更多)
回望文艺复兴:15 世纪的城邦演义
湿壁画的世纪: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中古的回光:乔托与契马布埃
墙上的圣人:马萨乔与马索利诺
战争与美人:乌切洛与利皮父子
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
威严与倒影:弗朗切斯卡
盛礼与盛装:戈佐里
婚礼房故事:曼坦纳
月鉴房传奇:图拉与科萨
表象的魅力:吉兰达约
无名的工匠
· · · · · · (收起)
湿壁画的世纪: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中古的回光:乔托与契马布埃
墙上的圣人:马萨乔与马索利诺
战争与美人:乌切洛与利皮父子
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
威严与倒影:弗朗切斯卡
盛礼与盛装:戈佐里
婚礼房故事:曼坦纳
月鉴房传奇:图拉与科萨
表象的魅力:吉兰达约
无名的工匠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谈话的泥沼》,《退步集》,《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退步集续编》,《外国音乐在外国》 等。
喜欢读"局部:伟大的工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局部:伟大的工匠"的人也喜欢 · · · · · ·
局部:伟大的工匠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局部:伟大的工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局部:伟大的工匠》书评
本书是《局部》第三季的文稿,陈丹青说:“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话是没错,可是我每次登山到峰顶,总会若有所失,私心想念沿途的胜景。这也是我总喜欢讲述“次要作品”的初衷,其实是它们构成了一座座山,并不次要的。”艺术并不是一条进化链,在艺术发展的路上不是谁击...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局部:伟大的工匠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平仄谁家 2021-01-06
丹青先生文字,气韵节奏,有江浙文人的雅致,见字如面,现场聆听先生的娓娓之道。
0 有用 zh_ayi 2021-02-06
猫大人选的这一本 真的好看
0 有用 buzzerbeater 2021-01-13
能去欧洲,首选意大利。陈丹青对艺术的品鉴有种异于常人的感染力,只是看文字,也能感受到极强的煽动性,可能这就是艺术家伴随一生的美学嗅觉吧。签名版读起来像开过光一样,像离湿壁画更近了一步。
0 有用 信然 2021-01-15
“总之,每个文艺复兴壁画家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布局,一是讲故事。布局,是为了讲好故事;讲好故事,还看怎样布局。” ——陈丹青真有品啊!这三本书做得真好,印刷排版装帧都极好。看完这么多湿壁画的介绍,只想以后搬到欧洲去住,然后把它们好好看个够。欧洲的好,不止那些随处可见的风景,还有躲在角落里,历经千百年风雨而依然存在的艺术作品,它们比博物馆里的那些,还要难得。 「“天才是上帝的形体,不是捆绑的... “总之,每个文艺复兴壁画家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布局,一是讲故事。布局,是为了讲好故事;讲好故事,还看怎样布局。” ——陈丹青真有品啊!这三本书做得真好,印刷排版装帧都极好。看完这么多湿壁画的介绍,只想以后搬到欧洲去住,然后把它们好好看个够。欧洲的好,不止那些随处可见的风景,还有躲在角落里,历经千百年风雨而依然存在的艺术作品,它们比博物馆里的那些,还要难得。 「“天才是上帝的形体,不是捆绑的驴子。" 所以文艺复兴的可爱,不在修士多情,而是赞助人宠幸艺术家。」 (展开)
0 有用 普林 2021-01-30
作为一个美术史的门外汉,《局部》是真的激起我对美术史的好奇心。好老师真是太重要了。
0 有用 Duanduan-365 2021-03-02
这一季是有些考验美术史功底,感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艺术史观,似乎要被打破。从马赛尔·杜尚开始,正如阿瑟·丹托、贝克、乔治·迪基、布尔迪厄所以为,在这个大机器中,有些东西是被谈论的太多了而另一些却被一笔带过。这些绘画早于乔托时期,虽然透着中古绘画的幼稚和威严但看上去很现代,形状、色彩、大块分割、完全平面,没有纵深、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表情。比起曼特尼亚、科萨、基兰达约,这个工匠仿佛不会画画,... 这一季是有些考验美术史功底,感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艺术史观,似乎要被打破。从马赛尔·杜尚开始,正如阿瑟·丹托、贝克、乔治·迪基、布尔迪厄所以为,在这个大机器中,有些东西是被谈论的太多了而另一些却被一笔带过。这些绘画早于乔托时期,虽然透着中古绘画的幼稚和威严但看上去很现代,形状、色彩、大块分割、完全平面,没有纵深、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表情。比起曼特尼亚、科萨、基兰达约,这个工匠仿佛不会画画,可是鲁奥、马蒂斯、毕加索就这样画画,重要的是一两千年前咱们汉代人、北齐人、隋唐人早就这样画画...... (展开)
0 有用 vanillalalala 2021-03-01
局部第三季的文字版。呀,配合这个二刷局部第三季很棒。月鉴房那章,当时看视频都做了好多笔记。
0 有用 好好吃面 2021-03-01
陈老师很诚实,“真的,我折腾《局部》第三季,就为了登上梯子的一瞬,不是为了大家。”上了楼梯近距离平视那些壁画。
0 有用 anewcomingday 2021-02-26
作为外行人,读陈丹青的文字,轻松而且亲切。记得三四年前曾捧着一部《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啃了一个多月,把西斯廷教堂穹顶的湿壁画一副一副地从网上扒拉出来,细细地品砸了一番。那种既像阿里巴巴进了土匪宝库般的晕乎乎、又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的傻乎乎的阅读体验,感觉真是好极了!😂😂 读本书,这种感觉又回来了!最喜欢的,是陈丹青的坦诚与实话,还有他的冷幽默。 想去意大利看每一幅陈丹青介绍的湿壁画作品,... 作为外行人,读陈丹青的文字,轻松而且亲切。记得三四年前曾捧着一部《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啃了一个多月,把西斯廷教堂穹顶的湿壁画一副一副地从网上扒拉出来,细细地品砸了一番。那种既像阿里巴巴进了土匪宝库般的晕乎乎、又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的傻乎乎的阅读体验,感觉真是好极了!😂😂 读本书,这种感觉又回来了!最喜欢的,是陈丹青的坦诚与实话,还有他的冷幽默。 想去意大利看每一幅陈丹青介绍的湿壁画作品,想现场感受大尺度壁画给予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说句套话,艺术是属于人民的。 《局部》三部曲读完了,《局部》视频已经打开。看视频的感觉与读文字的感觉很不一样。都很赞👍 (展开)
0 有用 月亮上的六便士 2021-02-24
虽然我不太喜陈丹青老公知的形象,但不得不说相比而言总比蒋勋之流言辞空洞的要来的好。虽然陈丹青这本书里也免不了文人自嗨部分,但零零碎碎的还有点滴可以共鸣,对于中国人写的西方艺术相关书籍,不能要求太高,够了。自乔托始,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伟大艺术家的历史画卷,先得有画、有画家,才会有艺术史,没有人可以仅凭文字指点预测艺术史。尽信书不如无书,艺术是个人感受,除了那些画本身,没有人可以用一张纸一本书评定一个... 虽然我不太喜陈丹青老公知的形象,但不得不说相比而言总比蒋勋之流言辞空洞的要来的好。虽然陈丹青这本书里也免不了文人自嗨部分,但零零碎碎的还有点滴可以共鸣,对于中国人写的西方艺术相关书籍,不能要求太高,够了。自乔托始,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伟大艺术家的历史画卷,先得有画、有画家,才会有艺术史,没有人可以仅凭文字指点预测艺术史。尽信书不如无书,艺术是个人感受,除了那些画本身,没有人可以用一张纸一本书评定一个人对艺术的感受,以此谋生则不在此列,毕竟糊口高于一切。这本书侧重于文艺复兴以先、中世纪的壁画,浮光掠影数位湮灭于历史的画家。再次证明观看之道中的观点:我们的视野是被绑架的,一直以来只看到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所以文艺复兴璀璨那么多年,但大众所知不过寥寥数位名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