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症的书评 (183)

クラゲ 2021-08-15 01:26:46

死子勿急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们的周围有那么多看似在帮助自己的人。 大姑之于王战团,在他“犯错”之后压着他的脖子给领导认错,在他“犯病”之后将他关起来喂安眠药,政委之于王战团,给他安排工作,却也是他和船长的派系斗争牺牲了王战团,王战团说自己不说梦话,没有人相信。正是看似在帮助王战团恢复...  (展开)
理想国imaginist 2020-10-16 14:55:54

“拿起笔,我是自己的神,放下笔,我仍是尘埃,是野草,是炮灰”

2017年,郑执出版《生吞》,一部生猛的作品,身边不少书友聊起,难掩偏爱。或许,你也难忘那些故事,随手记录书中的只言片语: “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青春期第三个发现。 尽管仍是寒冬,可还是妨碍不到凡人行立坐卧、吃喝拉撒,反正他们早已习...  (展开)
kurapica 2020-10-30 14:23:58

东北青年作者的人性慈悲和精神复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北人的人生,多由失意组成。在这片热衷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土地上,能够赢得一个铁饭碗,早八晚五再明目张胆地可以迟到早退,是一份最体面的工作,这和多少年来东北的重工业脱不开关系。阀门厂、变压器厂、半导体厂,再加上一些和军工有关,名字由数字代号组成的厂,是东北...  (展开)
冬眠合剂 2021-05-09 10:31:58

《仙症》有关我们不愿放下的“面子”和自命不凡

[仙症] 仙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怀抱着自己的小纠结,有些人解不开也放不下于是便卡在了那里,像王战团;有些人放不下面子,拉不下脸,不愿意去承认,求仙拜佛,看似解开了心结,放下来此生孽障实则不过自我安慰,抓着这一世最后一根稻草好接着自欺欺人。人生其实没那么多所...  (展开)
青椒Amanda 2020-10-28 00:55:34

关于《森中有林》-- 当我们谈论意义的时候,我们最好忘掉“意义两个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读《生吞》的时候就入了郑执的坑,这次小说集《仙症》一出来就买了,果然没有失望,满分推荐。《仙症》收录了五部短篇和一部中篇《森中有林》。我先看的《森中有林》,后再看的其他短篇。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把《森中有林》又读了一遍,发现之前忽略了很多细节。读完之后很想...  (展开)
Shirleysays 2020-12-22 21:10:35

我们真的从故乡逃走了吗

文/夏丽柠 追随《仙症》里的情节,脑海中一直自带循环地播放着《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这首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沈阳大型厂矿、繁华商业区的高音喇叭里,几乎在同时播放这首歌。歌是这样唱的,“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 有...  (展开)
白玉京 2020-11-09 14:29:39

你来打折,黄片白送。联系啊。

《仙症》之于郑执,就相当于《平原上的摩西》之于双雪涛。 很多作家出道的第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带有自我痕迹,有些更是一鸣惊人。但郑执并不在此列,即使《生吞》是他最有知名度的作品,《仙症》是一个作家在三十岁左右才写出的真正的关于自我的作品,那这也就算是处女作了,尽...  (展开)
友人A 2021-06-10 10:06:50

父亲与穷鬼乐园——评《森中有林》

在一席的演讲现场中,同其他作家畅谈自己对于文学高深的洞见不同,郑执只是为观众讲解了一个有关于东北以及父辈的私人话题。那是一个有关于深厚的父子情以及简陋的啤酒屋的故事。二者看似毫无关联,然而从父亲到穷鬼乐园,郑执一直试图通过子辈眼中的父辈形象去解读独属于东北...  (展开)
浮屠低矮 2020-11-22 11:43:43

仙症不那么仙。

仙症从10月读到了11月,对郑执有些失望,尽管他说他自己“浪子回头”,尽管他确实有他的文字功夫。我要承认,郑执但文字张力和构思是真的很有灵气的,仙症中的高潮与结尾的节奏、食人记的一天叙事、他心通的标题和意义设置、凯旋门流畅的文字、雷霆的细节描述以及森中有林的多...  (展开)
小小笑天喵 2022-05-20 15:20:57

你是否被万事万物中的某些事情卡住——读《仙症》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小说集《仙症》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 关于郑执,我先读了《生吞》,读了四遍,思索了很久,读了一些书评,看了关于作者的生平和一些演讲、采访,挺喜欢这个同龄的沈阳老弟(我生日比他大)。于是就着这份喜欢,我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正经八百的书评。而今天,我想就《仙症》...  (展开)
窦七 2022-03-21 18:03:32

跪求哪个靠谱导演把森中有林拍出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森中有林 我记不清在看森中有林的时候哭了多少次,第一次看短篇小说有一种时间过去了很久的感觉。这也是我这两年看过的最好的短篇没有之一。 我看故事有个习惯,喜欢随手记下来被打动的细节,攒在一起单独做个标签——”被击中的瞬间“——我自己起的名儿,时不时会拿回来翻看...  (展开)
大老师 2021-12-20 17:20:41

《仙症》:一半在白雪一半在泥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知道郑执,是所谓“东北文艺复兴三子”,双雪涛、郑执、班宇。双雪涛和班宇的小说前两年就风生水起,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质量和产量。郑执的书之前随机找了一本《别去那个镇》,看完之后其实挺失望,只想说“别看那本书”。在《仙症》的后记里,郑执也坦率地谈到那段离“...  (展开)
shirleyzou 2022-05-02 14:42:08

个人想法

我选了我喜欢的两个短篇: 第二篇《蒙地卡罗食人记》,蒙地卡罗是一个西餐厅,作者离家出走,和一个社会女约在这里私奔,但只等到了他的前姨夫。前姨夫的爱情、决裂、准备复仇的故事与作者的爱情、准备私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似乎是一个循环。最后作者魔幻的变作一头吃人的熊。...  (展开)
头脑换垃圾 2020-11-06 10:06:07

生猛气质还在,我是我自己的神。

“我本身是不太乐意在作品以外探讨文学的。写小说的坚持写,读小说的坚持读,这就够了。灯前纸背,台上台下,不用非逼自己挂相,照着一个作家或读者的模子去活,到头来其实没两样,殊途同归。作品以外,我更热衷探讨点儿别的,毕竟人生已经严肃到令大部分欢愉都显得太过短暂。...  (展开)
大魔王脆皮儿 2020-10-24 09:57:02

读后流水账。

好像自从韩寒苏德张悦然之后,就没怎么看过国内同龄人写的小说了,前一阵突然对东北悬疑感兴趣,在组里看到有人推荐《生吞》,看完之后,觉得太棒了,是比《白夜行》强个几倍的水平。然后就知道这位作者了,87年,人家怎么那么会写那么棒? 《仙症》这本,拿到就很喜欢,虽然是...  (展开)
绿鲤鱼与绿驴 2025-04-03 16:40:33

沈阳文学漫步:《仙症》圣地巡礼

去沈阳的高铁上读了《仙症》,也是因为饿了,一出车站就直奔彩塔夜市找吃的。随后发现书里提到的地方都离我住的酒店不远。于是我的沈阳之行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仙症》的圣地巡礼。 全书涉及的地方从空间分布上大致可以分成三块:1、彩塔街附近,这是《仙症》《森中有林》中角色...  (展开)
sunburn 2023-12-20 23:36:26

《凯旋门》:将身份构建在虚无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论文要写,别复制传去格子达了 在东北文学的叙述中,“父亲”不单单是血缘意义上的存在,更隐喻着历史权威、话语权力甚至某种压制;父与子也从来不仅仅指涉纯粹的亲情关系,而是被填充进脱离历史、反传统、革命等多重喻义。父与子在郑执小说中被赋予多重纠缠的象征意义。父亲...  (展开)
紫婉 2021-01-19 15:18:47

地域文学即视感,特色明显,局限性也明显

给这本书打了3分,一个不褒不贬的分数,代表的是不能欣赏不能理解,但也尊重其他读者褒贬的态度。 完整看完了好评如潮的《仙症》,䁖了一眼《森中有林》,这两篇都属于东北方言口语化风格比较明显的两篇,可能很能勾起东北背景读者的熟悉感。《蒙地卡罗食人记》大略看了一部分...  (展开)
Jolene 2022-08-15 11:21:29

《仙症》——雪市蜃楼

东北,中国的俄罗斯。 这两块黑土地都被高纬寒气吹拂,有着同样的萨满教信仰底蕴和粗野的生命力。 但不同于俄罗斯,东北浸染着一种俗气,或许有人会觉得是烂俗,但我更觉得是那种浸着生命欲望的俗。 类似苏联笑话的意义一样,因为有困苦、压迫,所以更要戏谑,去对抗。 所以全...  (展开)
成娜菡 2022-03-20 21:16:04

“神不可能时刻在场”

发现自己很行,是一种幸福,认清自己不行,也是。这是我看《仙症》这本集子第一遍之后的感受。 郑执作为85后作家,让我惊喜,这还不同于发现了陈春成。陈春成的文字是精巧,如苏州园林般别致,俊雅。而郑执呈现的,却是一个“大家”的雏形。 说是雏形,似乎于他不公,他的文字...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 (共183条)

订阅仙症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