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1871年统一后,德意志帝国成为实力飞速蹿升的大国,但与此同时,它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却十分复杂脆弱,物质上在高歌猛进,精神方面却日趋急躁和浅薄。借助大量翔实材料,本书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和政治军事政策,论述了大战略的成败与否如何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从而回答了“威廉德国为何走向战争”这个问题。作者指出,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大战略反而在退化甚至瓦解,越来越无法应对变化中的复杂局面。2017年1月本书英文版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使该书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
【编辑推荐】
“统一后的德国为何走向战争”一直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去百年、现有国际格局剧烈变动的时代背景下,这一问题仍具有重要价值。《脆弱的崛起》一书在充分发掘已有研究和原始外交档案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
【内容简介】
1871年统一后,德意志帝国成为实力飞速蹿升的大国,但与此同时,它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却十分复杂脆弱,物质上在高歌猛进,精神方面却日趋急躁和浅薄。借助大量翔实材料,本书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和政治军事政策,论述了大战略的成败与否如何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从而回答了“威廉德国为何走向战争”这个问题。作者指出,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大战略反而在退化甚至瓦解,越来越无法应对变化中的复杂局面。2017年1月本书英文版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使该书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
【编辑推荐】
“统一后的德国为何走向战争”一直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去百年、现有国际格局剧烈变动的时代背景下,这一问题仍具有重要价值。《脆弱的崛起》一书在充分发掘已有研究和原始外交档案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外交和政治军事政策,回答了这个近代史上的重要问题。
专家推荐:
☆ 徐弃郁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认为德国物质力量的增长必然导致战争。恰恰相反,徐那种细腻的分析揭示了,虽然德国崛起引起了那种将各行为主体推向战争的结构性压力,但这种压力本可以被良好的战略和领导力所消解(就像俾斯麦所展现的)。正是由于俾斯麦的继任者缺乏这种战略和领导力,使巴尔干半岛上并不重要的事件点燃了全欧洲的战火。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著名国际政治学家 格雷厄姆·艾利森
☆ 《脆弱的崛起》因其政治洞见力而彰显价值……这本书从根本上说是关于领导力的;更确切地说,它关涉领导力在俾斯麦那里如何展现,在俾斯麦下台后如何缺失。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 大卫·史蒂文森
☆ 这是一部深刻剖析德国1871—1914年兴衰史的新作。它生动而详实地论述了德国统一后,俾斯麦通过正确的战略策略,使德国避免成为大国矛盾的中心,得以在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快速崛起,而后来的领导人却一再误判形势……作者依据可靠的史实,勇于挑战历史上政治家们出于现实需要做出的结论或散布的观点,这种治学态度值得称赞。
——原中国驻德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会长 梅兆荣
☆ 弃郁先生这部力作恰逢其时……本书不仅对德国大战略的形成和转变的刻画入木三分,而且剖析了其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背景,处处发人深省。这是一部上佳历史学著作;也是一部充满引人入胜的战术细节的优秀战略学著作。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缉思
☆ 历史总是和当代相关的,人类总是能够从历史上学到很多经验教训。中国正在崛起,已经向世界昭示了“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的决心。但要达到此目标,并非易事。中国因此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找经验,也要从世界历史中寻找。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重新解读历史,以揭示其和当代的相关性。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种重新解读。徐弃郁讨论的是德国崛起的历史。也是欧洲走向战争的历史。作者放弃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简单化的理论分析,深入到德国这段历史的诸多细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讲席教授 郑永年
作者简介 · · · · · ·
徐弃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退役大校。先后被聘选为“中美杰出青年论坛”成员,国防部外事工作专家小组成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出版著作《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目录 · · · · · ·
第二章 “主动塑造”与大战略的构筑
第三章 维持大战略的努力
第四章 “后俾斯麦时代”的开始
第五章 体制、社会、民意与大战略
第六章 从“世界政策”到“被包围”
· · · · · · (更多)
第二章 “主动塑造”与大战略的构筑
第三章 维持大战略的努力
第四章 “后俾斯麦时代”的开始
第五章 体制、社会、民意与大战略
第六章 从“世界政策”到“被包围”
第七章 海权偏执
第八章 大战略的退出——“施利芬计划”
第九章 通向世界大战的危机处理(1908—1914)
· · · · · · (收起)
喜欢读"脆弱的崛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脆弱的崛起"的人也喜欢 · · · · · ·
脆弱的崛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以史为鉴--从德意志帝国的经验中能学习什么?

脆弱的德意志与强人俾斯麦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德国的崛起与内外部危机 1871年1月18日,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对于德国来说,这是它作为一个大国开始崛起的标志,但同时也意味着它要开始承受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压力。 从内部的政治结构来看,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体制基本上属于“混合型”:既是君主制... (展开)
被曲解的俾斯麦,被神话的德国崛起
> 更多书评 4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新华出版社 (2011)9.0分 616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201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新华出版社 (2014)8.9分 1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2023年人文社科新书 (蒹木)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我的政治类电子书 (wizar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脆弱的崛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吴开明 2022-03-05 21:22:23
看了徐弃郁在华为关于西方国家联盟关系的演讲,觉得很了不起,遂找到了这本书。德国的崛起主要靠俾斯麦二十年的纵横捭阖,而德国政体固有的缺陷、德国不利的国际地理形势、后俾斯麦时代人才的断层、威廉二世的平庸等,都注定德国没有成为全球性的帝国。
1 有用 佐治淮海居士 2022-01-18 21:20:15
这是少见的大陆资深学者讨论欧洲当代历史的专著,徐先生从德国统一开始,讨论了一个大国崛起对周围邻里的影响,并造就俾斯麦塑造欧洲政治。但是其继任者未能应对挑战而陷入本可避免,并卷入无必要的与英国的冲突中。此书观点与西方传统主流不同,却庖丁解牛般分析透彻,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当代的现状,大国是否会迎头相撞,此书带来更多现实意义。这样的评分很少出现,毋容置疑,这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好书。
1 有用 Cyborg.z 2022-01-13 08:26:59
俾斯麦在政治遗产里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德国人除了上帝以外,谁也不怕。正因为这种对上帝的敬畏,使我们珍爱并维护和平。”但后俾斯麦时代狂热的民众只会说前半句。这种断章取义和只取所需也并不仅见于那个时代与那个国家。本书下方的许多书评正是最好的例子。
0 有用 Arthur 2021-12-11 12:38:05
得到
1 有用 thymos 2021-08-08 14:12:18
德国视角的八月炮火,但可读性看大大不如,太多历史细节了,但多有错漏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