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译者: 王鸣阳 / 陈多雨
出版年: 2020-7
页数: 640
定价: 108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87278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应用科学”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两个伟大的科学传统:自古以...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
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了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技术作为“应用科学”出现是相对晚近的事情,是随着工业界和政府开始资助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或改良技术的科学研究才出现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两个伟大的科学传统:自古以来各个社会都在资助的有用科学传统,以及起源于古希腊的对自然本身进行无功利探求的传统。麦克莱伦和多恩还考察了植根于中国、印度和中南美洲,以及古典时代晚期和中世纪时期一系列近东帝国的科学传统。通过这种比较视野,两位作者阐释了西方世界、17世纪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联姻的兴起。作者在描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尖锐地质疑了当今工业文明的可持续性。
第三版《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提供了一个扩展的“开篇语”,并大大拓展了其对工业文明,以及基于现代电网的技术超级系统的论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事实和数据作了更新。本书还列出了一个全面的“进一步的读物”,包括主要的出版文献,以及为学生和非专业读者提供的经过审查的网站和互联网资源列表。
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土耳其文、韩文出版。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James E. McClellan Ⅲ,1946— ),197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史教授。著有《科学重组:18世纪的科学学会》、《殖民主义与科学:旧王朝时代的圣多曼格》等。论著《专家控制: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出版委员会(1700—1793)》获美国哲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刘易斯奖。
哈罗德•多恩(Harold Dorn,1928—2011),197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科学技术史名誉教授。著有《科学地理学》等。
目录 · · · · · ·
开篇语 / 005
第一编 从起源到古代终结 / 001
第一章 人类的出现:工具与工具制造者 / 004
第二章 农民时代 / 018
第三章 法老与工程师 / 034
· · · · · · (更多)
开篇语 / 005
第一编 从起源到古代终结 / 001
第一章 人类的出现:工具与工具制造者 / 004
第二章 农民时代 / 018
第三章 法老与工程师 / 034
第四章 得天独厚的希腊 / 062
第五章 亚历山大及之后 / 089
第二编 世界人民的思与行 / 111
第六章 永恒的东方 / 113
第七章 中央帝国 / 133
第八章 印度河、恒河及其他 / 160
第九章 新大陆 / 176
第三编 欧洲与太阳系 / 199
第十章 犁、马镫、枪炮与黑死病 / 202
第十一章 哥白尼掀起一场革命 / 233
第十二章 伽利略的罪与罚 / 257
第十三章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 287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工业文明 / 321
第十四章 纺织业、木材、煤与蒸汽 / 324
第十五章 革命的遗产: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 345
第十六章 生命自身 / 378
第十七章 工具制造者掌控全局 / 397
第十八章 新亚里士多德学派 / 433
第十九章 核武器、互联网与基因组 / 463
第二十章 当代法老之下 / 491
后记 历史的媒介 / 518
进一步的读物 / 521
译后记 / 559
索引 / 565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首次为导师的书做评论
具有正真世界性的科技通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世界眼光,特别是第二编是不少科技通史著作在内容上有所忽略的。本书的翻译不论从总体还是细节上说都是相当到位的。不过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读者我还是要指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p369 最后一行: “再用均衡热电偶来补偿温度的变化……”一句中的 热电偶(t... (展开)不要将思维僵化在流行观点中
量子概念在黑体辐射问题中的诞生
读后记,一次不容易的阅读
比科学的历程好看多了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244页哥白尼“第三种”运动的图和注释是不是反了? | 来自👴🏻 | 3 回应 | 2022-08-08 09:52:40 |
那个...我出一本这个的二手书…有人要吗…几乎全新... | 来自momo | 5 回应 | 2021-07-13 23:54:1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2)8.9分 667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8.6分 88人读过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科学】 (爱玛·包法利)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 机器技艺 (romeobleu)
- T (dhcn)
- 书架1 (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经地计史 2021-01-15 14:42:29
这是一本面向普通大众的科技史。有知识,有趣味。推荐阅读! 人类历史上三次革命,新石器时代革命、青铜时代革命和工业革命。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19世纪以后的事。
0 有用 飞翔的鸽群 2024-03-07 17:41:47 广东
这本书揭示了更本质的“为什么”,而不是像其他书罗列了一堆“是什么”,因此它很耐读,此外也很好读,是目前读过的科学史中最好的一本。
4 有用 襄阳秋秋 2020-11-24 13:54:57
P71 “ Rice cultivation spread northward from the far south of China, and rice production requires nontrivial hydraulic control ” 把 nontrivial hydraulic control 翻译成“有效的液压控制”也太荒唐了吧。
1 有用 Solver_Peng 2023-05-08 00:05:56 湖北
从古至今,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技术更容易得到资助。
1 有用 智齒阻生機器 2024-09-10 22:02:28 吉林
从行文中随处可见的文学手法可看出作者想证明自己不是个(俩)一板一眼的学者,译者肆意篡改句子原意又好似在证明自己也有创造力而非仅仅在做知识搬运。
1 有用 智齒阻生機器 2024-09-10 22:02:28 吉林
从行文中随处可见的文学手法可看出作者想证明自己不是个(俩)一板一眼的学者,译者肆意篡改句子原意又好似在证明自己也有创造力而非仅仅在做知识搬运。
0 有用 Nokia 2024-09-06 22:21:58 上海
我们都在等待一个时间,一场战争,或者是一场巨大的沉默,到彼时我们会发现,如此熟悉而稳固的生活也不过像一座积木
0 有用 whyyh 2024-09-04 10:43:35 北京
考研书,新手友好
0 有用 我头发多sun 2024-08-23 18:27:20 山西
侧重点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以及社会学角度
0 有用 伍伍伍六六六 2024-07-20 17:11:55 江苏
如果是教科书的话,我觉得还是吴国胜老师的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