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研究 短评

热门
  • 0 阿墟 2021-04-16 19:28:58

    90年代初的论文,至今再版,也还很可读。

  • 1 粉红色的后果 2022-03-24 22:31:36

    改开初的硕论,就是没有花里胡哨的黑话,基本动作扎实,即使老问题、材料。朱彝尊出仕满清,在作者眼中是气节有亏,损害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传记最有价值:写遗民劳动人民)。然而正如竹村则行所说,朱的心底深处有遗民意识,如《日下旧闻》便有故国之思。抗清考揭示出朱彝尊与山阴抗清团体的联系,这个团体包括屈大钧甚至毛奇龄(浙江通海案的记载,大多源于屈大钧《皇明四朝成仁录》)。朱彝尊编辑《明诗综》时将遗民也放入,不同于钱谦益《列朝诗集》,此时湖州庄氏“明史案”等文字狱已经爆发。《风怀二百韵》,文渊阁本《曝书亭集》抽毁,文津阁本没有。朱彝尊为何不学时文,记叙是《静志居诗话》→《行述》→《墓志铭》,与最原始的《诗话》相比,后面的传记都错误。可见即使是较受信任的墓志铭,也不能依赖,另外多提了一嘴全祖望自相矛盾。

  • 0 うつせみ 2022-09-13 00:09:09 山东

    九十年代的论文真精炼。

  • 0 蓬蓬远春 2024-04-13 16:55:35 江苏

    上编细读。观点主流,下编考证详实,以备参考。

  • 0 星河光碎 2025-04-24 11:38:12 上海

    上編整體平平,論詞尤隔,下編文獻考輯尚有可觀,整體聊可一翻。行文論述顯受竹村則行一文影響較大,然言《日下舊聞》帶有「恢復故國,報仇雪恥的意願」、《曝書亭集》太歲紀年「暗示不奉清朝正朔」等等純是囈語自話,將不同階段的行跡與創作統攝在「遺民意識」之下,抹滅了人物的複雜幽微心緒以及清初的社會政治變遷,恰恰折損了人物本有的多元面相。

  • 0 行歌 2021-10-02 13:58:42

    主要分上编、下编、补编和附录四部分。上编分七章,分别介绍朱氏的时代、家世、生平,学术贡献、文学思想、诗歌创作、词、古文创作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所述皆平实简要;下编主要收录考证类文章,涉及到朱氏生平事迹及文献考辨;补编共收二十二条与朱彝尊相关的读书札记,可读性强,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附录是没有纳入上编的补充论文。整体而言,可代表和反映九十年代朱彝尊研究的水平和程度,也有许多细节部分可展开扩充,深入挖掘。

  • 0 丰年大雪 2021-12-13 20:21:17

    对文献的解读很有功力。很多问题的讨论有启发性,不过作者对朱彝尊仕清的主观评价依然是老派的评价标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