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老年、性与才华,如果这是其他作家写这些主题的成果那还存有惊喜,但对于罗斯来说,这都轻车熟路,所以《低入尘埃》显得太“容易”了,没有突破。结尾女方选择离开也很突兀。唯一值得琢磨的是整个故事的架构:才华枯竭的老年男演员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表演,遇上了一个让他生活重新开始的女人,最终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对方搭建的一场戏里。在这场表演的最后,他像自己成名的角色,《海鸥》里的康斯坦丁那样,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他早有预言,正如他对医生说的那样:“得之失之——世事从来无常。无常的威力无限巨大。”
迟暮之年,才华尽失,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家庭、精神的崩塌,靠年轻女性的爱来重建生活,终究还是走向了毁灭。这个坍塌的过程,罗斯写得很精炼。书中后半部分的性爱描写,真是大胆。
艺术家的迟暮,力不从心的困顿,年轻肉体的诱惑,精神的沉沦和崩溃,同时读出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
读完之后,觉得这位才华已尽又走入暮年的知名演员阿克斯勒,不该把人生重心放在还没定性的塔琴身上。买再多的衣服剪适合的发型甚至满足她所有的欲望,其实都不能把塔琴安定下来。那些深藏在阿克斯勒脑海中美好的愿望(老年得子+重返舞台+焕发青春活力)在塔琴说分手后瞬间如泡泡般破灭。一次次的人生挫折接连打击阿克斯勒。那二十六天的精神治疗,或许给他最大的帮助或影响的是那位说见到丈夫对女儿意图不轨的西比尔。情感上的重创+西比尔的新闻(开枪杀死分居丈夫)让阿克斯勒像是找到了表演的出路。他像《海鸥》里面最后的结局一样,结束了这最后糟透的无望的一生。
“古典戏剧演员中最后的高人”,迟暮的创作者遇到事业困境、才华失色、妻子冷漠、尊严丧失(不知道是不是在指涉作家自己内心曾有过的恐慌)。衰老也许会给每个曾经闪闪亮亮的人带来怀疑、绝望、压抑和自怜,因为曾拥有过一切反而更怕失去。勾引爱欲蓬勃的年轻女孩、通过性爱试图重新点燃生活,似乎非常有效,可惜这样的桥段实在太老套了(我不是很买账)。崩溃和自杀应该是必然的结局,让我想起写不出来的海明威要吞弹结束绝望——艺术家们寿多则辱。
爱情不能拯救注定老去的肉体和颓败的命运。
美国小说的叙述真够廉价的,罗斯也不例外,都是口水话。
不太喜欢读这种通过性爱带来的复活和虚无呈现出的必然绝望了(很老旧,但又好像是一些人逃脱不了的窠臼)。但菲利普洛斯写的就很冷静,不泛滥,这种写作方式倒是越来越喜欢了。
将对生活的希望倾注在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恋人身上,幻想老来得子重新开始事业,也掩盖不了自身已经垂垂老矣的残酷事实。因此开枪自杀的结局也是必然(不过还是觉得这个结局老套得很)
一部有些饶舌、神经质的作品,娴熟而随性,然而洞察力显得有些欠缺,或者不如说是当代文学的古板,厌恶诠释,文字的呈现总感觉有些牵强,似乎是刻意为之(但要是解释成现代生活的特质似乎也讲的通),这种刻意为之也延伸到了人物身上,阿克斯勒明知结局仍旧自导自演至死,培琴明知自己性格的侵略性与恣肆仍贴靠黄昏暮境的脆弱男人。
罗斯小说的品质总是有保障的。与从前所读罗斯的小说相比,这部显得更加忧伤——一种独属于老年人的忧伤。骤然丧失表演功力的老演员,岂非一切处于职业生涯晚期人们的写照?因此,阿克斯勒在生命尾端的一切挣扎,足以引发读者的深切共鸣。他在雪地里所见的负鼠,便是一个人晚年必然归属的象征: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暗、后退的世界。阿克斯勒挣扎了,失败了,他的精神崩溃,他最后一场近乎求死般的恋爱,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罗斯的笔触充满了同情,大量的反省文字,深刻展现了绝望与希望之间的深渊之美——即使以悲剧的面目出现。
《他妈我在这里干什么》//前半段很好 结尾弱了
和《不对称》对照读的,还是那个罗斯,但我实在厌倦了他喋喋不休地在一本又一本书里反复哀叹对年华、才情尽失的恐惧,又总是企图借助和年轻女孩的性爱关系重振雄风。《垂死的肉身》还算有意思,到这本就只想说老男人停止你的陈词滥调吧。
喜欢菲利普罗斯写衰老与性爱。
最后一节急转直下得很突兀。
我前些天刚好在想,一个演员如果把表演代入到生活当中,会是什么状态。会不会越来越分不清角色与真实的自己?当有天年老体衰,回望过去的辉煌,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我总是以最悲观的态度想象,以至于读到第一章,发现和我想得颇为接近,于是有些痛苦。再说整个故事脉络比较简单,妄图靠年轻的女孩挽救自身混乱的生活,可终会失去。结尾的自杀安排是情理之中,不过开始我想的是他和西比尔策划一场谋杀,但大明星才懒得理会普通人诶。
罗斯书粉打卡。一度想自杀的老人跟被抛弃的拉拉的故事,有点无语。
罗斯的作品中,同类型的不少,但是水平低的不多。很遗憾,这本确实比较差,几乎毫无亮点。
一个老年失意话剧演员被蕾丝边PUA的故事。头重脚轻的厉害,开头精神病院的描写倒是很有趣,要是故事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好了,一个老男人自怨自艾让人看着着实又隔阂又膈应。男性角色很难让人共情!
看多了觉得作者在重复自己,语言也缺乏张力。
> 低入尘埃
7 有用 别的羊 2021-02-17 16:13:39
老年、性与才华,如果这是其他作家写这些主题的成果那还存有惊喜,但对于罗斯来说,这都轻车熟路,所以《低入尘埃》显得太“容易”了,没有突破。结尾女方选择离开也很突兀。唯一值得琢磨的是整个故事的架构:才华枯竭的老年男演员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表演,遇上了一个让他生活重新开始的女人,最终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对方搭建的一场戏里。在这场表演的最后,他像自己成名的角色,《海鸥》里的康斯坦丁那样,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他早有预言,正如他对医生说的那样:“得之失之——世事从来无常。无常的威力无限巨大。”
5 有用 邓安庆 2021-03-02 17:02:42
迟暮之年,才华尽失,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家庭、精神的崩塌,靠年轻女性的爱来重建生活,终究还是走向了毁灭。这个坍塌的过程,罗斯写得很精炼。书中后半部分的性爱描写,真是大胆。
4 有用 影随茵动 2021-01-31 12:00:41
艺术家的迟暮,力不从心的困顿,年轻肉体的诱惑,精神的沉沦和崩溃,同时读出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
3 有用 Eva 2021-05-26 11:54:21
读完之后,觉得这位才华已尽又走入暮年的知名演员阿克斯勒,不该把人生重心放在还没定性的塔琴身上。买再多的衣服剪适合的发型甚至满足她所有的欲望,其实都不能把塔琴安定下来。那些深藏在阿克斯勒脑海中美好的愿望(老年得子+重返舞台+焕发青春活力)在塔琴说分手后瞬间如泡泡般破灭。一次次的人生挫折接连打击阿克斯勒。那二十六天的精神治疗,或许给他最大的帮助或影响的是那位说见到丈夫对女儿意图不轨的西比尔。情感上的重创+西比尔的新闻(开枪杀死分居丈夫)让阿克斯勒像是找到了表演的出路。他像《海鸥》里面最后的结局一样,结束了这最后糟透的无望的一生。
1 有用 祝羽捷 2021-02-01 23:08:50
“古典戏剧演员中最后的高人”,迟暮的创作者遇到事业困境、才华失色、妻子冷漠、尊严丧失(不知道是不是在指涉作家自己内心曾有过的恐慌)。衰老也许会给每个曾经闪闪亮亮的人带来怀疑、绝望、压抑和自怜,因为曾拥有过一切反而更怕失去。勾引爱欲蓬勃的年轻女孩、通过性爱试图重新点燃生活,似乎非常有效,可惜这样的桥段实在太老套了(我不是很买账)。崩溃和自杀应该是必然的结局,让我想起写不出来的海明威要吞弹结束绝望——艺术家们寿多则辱。
2 有用 沈 念 2021-03-04 00:04:32
爱情不能拯救注定老去的肉体和颓败的命运。
1 有用 把噗 2021-03-02 21:33:24
美国小说的叙述真够廉价的,罗斯也不例外,都是口水话。
1 有用 糖罐子 2021-02-11 11:29:38
不太喜欢读这种通过性爱带来的复活和虚无呈现出的必然绝望了(很老旧,但又好像是一些人逃脱不了的窠臼)。但菲利普洛斯写的就很冷静,不泛滥,这种写作方式倒是越来越喜欢了。
1 有用 Halcyon 2022-01-26 16:33:11
将对生活的希望倾注在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恋人身上,幻想老来得子重新开始事业,也掩盖不了自身已经垂垂老矣的残酷事实。因此开枪自杀的结局也是必然(不过还是觉得这个结局老套得很)
1 有用 橄榄树 2022-08-05 10:54:58
一部有些饶舌、神经质的作品,娴熟而随性,然而洞察力显得有些欠缺,或者不如说是当代文学的古板,厌恶诠释,文字的呈现总感觉有些牵强,似乎是刻意为之(但要是解释成现代生活的特质似乎也讲的通),这种刻意为之也延伸到了人物身上,阿克斯勒明知结局仍旧自导自演至死,培琴明知自己性格的侵略性与恣肆仍贴靠黄昏暮境的脆弱男人。
1 有用 庄蝶庵 2023-09-21 21:19:21 江苏
罗斯小说的品质总是有保障的。与从前所读罗斯的小说相比,这部显得更加忧伤——一种独属于老年人的忧伤。骤然丧失表演功力的老演员,岂非一切处于职业生涯晚期人们的写照?因此,阿克斯勒在生命尾端的一切挣扎,足以引发读者的深切共鸣。他在雪地里所见的负鼠,便是一个人晚年必然归属的象征: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暗、后退的世界。阿克斯勒挣扎了,失败了,他的精神崩溃,他最后一场近乎求死般的恋爱,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罗斯的笔触充满了同情,大量的反省文字,深刻展现了绝望与希望之间的深渊之美——即使以悲剧的面目出现。
1 有用 桜辰星 Sak.C.S 2023-12-21 17:21:06 安徽
《他妈我在这里干什么》//前半段很好 结尾弱了
1 有用 Vesper 2022-01-04 16:03:58
和《不对称》对照读的,还是那个罗斯,但我实在厌倦了他喋喋不休地在一本又一本书里反复哀叹对年华、才情尽失的恐惧,又总是企图借助和年轻女孩的性爱关系重振雄风。《垂死的肉身》还算有意思,到这本就只想说老男人停止你的陈词滥调吧。
1 有用 宁芙😈 2021-03-07 11:48:02
喜欢菲利普罗斯写衰老与性爱。
1 有用 陳小明 2021-03-04 00:23:12
最后一节急转直下得很突兀。
1 有用 宰鱼 2021-03-07 20:06:31
我前些天刚好在想,一个演员如果把表演代入到生活当中,会是什么状态。会不会越来越分不清角色与真实的自己?当有天年老体衰,回望过去的辉煌,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我总是以最悲观的态度想象,以至于读到第一章,发现和我想得颇为接近,于是有些痛苦。再说整个故事脉络比较简单,妄图靠年轻的女孩挽救自身混乱的生活,可终会失去。结尾的自杀安排是情理之中,不过开始我想的是他和西比尔策划一场谋杀,但大明星才懒得理会普通人诶。
0 有用 阿巴厮 2021-04-04 18:49:10
罗斯书粉打卡。一度想自杀的老人跟被抛弃的拉拉的故事,有点无语。
0 有用 思郁 2022-05-25 17:43:35
罗斯的作品中,同类型的不少,但是水平低的不多。很遗憾,这本确实比较差,几乎毫无亮点。
1 有用 oneno 2021-03-05 23:37:07
一个老年失意话剧演员被蕾丝边PUA的故事。头重脚轻的厉害,开头精神病院的描写倒是很有趣,要是故事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好了,一个老男人自怨自艾让人看着着实又隔阂又膈应。男性角色很难让人共情!
0 有用 牟仃 2021-04-05 22:03:21
看多了觉得作者在重复自己,语言也缺乏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