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第一代唐人街教父的传奇经历
20世纪初美国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火并全纪录
◎ 编辑推荐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美东部、中西部华人堂口间四次大规模堂斗、时断时续的对峙、数不胜数的摩擦、大大小小的死伤,连同企望和平的谈判以及由此缔结和约的故事
☆关于由文化差异,由误解、无知、偏见引发冲突的故事
☆关于一群固执的人为有形的金钱、财产,无形的忠诚、面子以命相搏的故事
☆关于许多有责任、有决心阻止他们的警察局局长、警探以及普通警察的故事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唐人街各堂口为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厮杀混战,时间长达30余年。作者苏思纲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庭审记录等一手资料,精彩再现了纽约四次大规模堂斗的全过程。他生动描述了早期纽约华人移民艰难求生的痛苦经历,客观分析了堂斗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
第一代唐人街教父的传奇经历
20世纪初美国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火并全纪录
◎ 编辑推荐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美东部、中西部华人堂口间四次大规模堂斗、时断时续的对峙、数不胜数的摩擦、大大小小的死伤,连同企望和平的谈判以及由此缔结和约的故事
☆关于由文化差异,由误解、无知、偏见引发冲突的故事
☆关于一群固执的人为有形的金钱、财产,无形的忠诚、面子以命相搏的故事
☆关于许多有责任、有决心阻止他们的警察局局长、警探以及普通警察的故事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唐人街各堂口为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厮杀混战,时间长达30余年。作者苏思纲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庭审记录等一手资料,精彩再现了纽约四次大规模堂斗的全过程。他生动描述了早期纽约华人移民艰难求生的痛苦经历,客观分析了堂斗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的不公、屈辱和歧视。
◎ 媒体及名人推荐
纽约犯罪史上鲜为人知的一章。
——《纽约时报》
作者带我们漫步在最黑暗年代的唐人街。
——《纽约客》
本书是犯罪纪实作品的绝佳范例。它既是一部扎实的社会史著作,也是一个关于谋杀与复仇的精彩故事。
——《出版人周刊》
早期纽约唐人街被不公正地描述为神秘东方人聚居的“黄祸”之地。然而,苏思纲通过勤奋而熟练地搜寻证据,揭示了真相。他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唐人街堂口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因为赌博、鸦片和其他恶行而进行的内斗仇杀。他通过《堂斗》再现了一个移民群体所经历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和磨难。
——保罗•法兰奇,畅销书《午夜北平》作者
苏思纲娴熟地将学者和侦探的技巧融入叙事当中,他笔下的故事无异于一部出色的探案小说。他中文流利,能够熟练阅读中文原始文献,因此能够分清传说和残酷现实。
——李闰屏,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
作者简介 · · · · · ·
苏思纲(Scott D. Seligman),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本科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他能讲流利的汉语普通话和粤语,曾旅居中国八年。著有《走出帝国:第一个美籍华人王清福的故事》《梅氏三雄》《中国商业礼仪》等。
译者简介
王佳欣,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博士,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目录 · · · · · ·
主要人物介绍
编年纪事
第一章 “杏眼流民大军”
第二章 赌徒联盟
第三章 “这是一起明显的贪腐案”
第四章 华人帕克赫斯特协会
第五章 斗 起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第七章 悬赏李希龄人头
第八章 中国剧院起杀戮
第九章 分 利
第十章 持枪纵横
第十一章 龙冈之战
第十二章 “素鸭”运尽
第十三章 唐人街:翻新、消毒、疏散
第十四章 陈杰来叛变
第十五章 共 存
尾 声
主要地名
术语说明
鸣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赴美华人几乎不曾接触过公正执法的无私官员。他们习惯于古老国家的强权统治——在家族内,受族长管理;在乡里,由里正规范;在地方,由地方官裁决刑事、民事案件。纵然乡里小吏仅仅处于以皇帝为首的行政机器末端,但他们或许是偏远地区的中国农民所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分 利 -
第89页 这起案件中势必存在着卑鄙的伪证,但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堂口不习惯法治,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司法非常腐败。那时的华人很少把法院看作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多是将其看作打击敌人的有利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怀疑而指责他们,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他们的证言并不被采信,法官和陪审团常常对他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于是,对华人面言,招募、教唆、收买证人无关道德,它们仅是做生意另一成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堂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堂斗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堂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尘封历史揭秘 唐人街的过去与当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封面设计和华人黑帮题材很吸引人,所以立马买来看了。泛黄的封面上是异国的房屋和旗帜,再加上主人公“素鸭”1905年被捕时轻蔑、不屑的眼神,仿佛一份解密的档案。但谁曾想,这样一位谋划了多起堂口纠纷的冷酷、玩世不恭的人,在孩子要被政府机构带给别人扶养时,也流下了泪水...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
Chole_Ma (Try simply to enjoy the life.)
赴美华人几乎不曾接触过公正执法的无私官员。他们习惯于古老国家的强权统治——在家族内,受族长管理;在乡里,由里正规范;在地方,由地方官裁决刑事、民事案件。纵然乡里小吏仅仅处于以皇帝为首的行政机器末端,但他们或许是偏远地区的中国农民所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的人。2020-11-26 09:53 1人喜欢
-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
2021-01-24 11:08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中国,他们为募集资金奔走呼号。2 两堂甚至搁置分歧 起加了新成立的华人爱国联盟。负责筹款的是协胜堂的龚恩英,他定期和安良堂高层会面,这一情景在早期是不可想象的。截至3月中旬,约华人已经筹集了百万美元,类似的努力也正在其他地方进行。“目前我们不会考虑堂口利益,”龚恩英说,“我们中国人都意识到我们必须支持我们的国家。”23 就连1933年1月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尽管两堂并未共同举办庆祝仪式,但他们实际上还是向对方表达了某种程度的尊重。这一次,华人选用传统的舞龙表演为慈善事业募捐,表演队伍所到之处,两侧的建筑上都挂着装满现金的红色信封,以供巨龙收集。协胜堂的巨龙在勿街起舞,安良堂的舞龙队伍则向披露街行进,它甚至在协胜堂总部前鞠了三躬,以表尊重。 7月21日,一个协胜堂人在波士顿一家鸦片馆遭枪杀,当地分堂表现得十分克制。堂口高层要求调解人 中华公所的英文秘书陈同( George Chintong)确定行凶者是不是安良堂人。陈同期望在调查结前,堂口间能维护和平,但他错估了他们的自制力。 7月23日,一名华人被暗杀的消息从匹兹堡传到约。尽 引自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在美华人,也是很心系祖国与故土。我们不应该狭隘的对待海外华人,华侨。尤其现在这些年,民粹激进。。。。。。
回应 2021-01-24 11:08
-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
2021-01-24 11:08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中国,他们为募集资金奔走呼号。2 两堂甚至搁置分歧 起加了新成立的华人爱国联盟。负责筹款的是协胜堂的龚恩英,他定期和安良堂高层会面,这一情景在早期是不可想象的。截至3月中旬,约华人已经筹集了百万美元,类似的努力也正在其他地方进行。“目前我们不会考虑堂口利益,”龚恩英说,“我们中国人都意识到我们必须支持我们的国家。”23 就连1933年1月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尽管两堂并未共同举办庆祝仪式,但他们实际上还是向对方表达了某种程度的尊重。这一次,华人选用传统的舞龙表演为慈善事业募捐,表演队伍所到之处,两侧的建筑上都挂着装满现金的红色信封,以供巨龙收集。协胜堂的巨龙在勿街起舞,安良堂的舞龙队伍则向披露街行进,它甚至在协胜堂总部前鞠了三躬,以表尊重。 7月21日,一个协胜堂人在波士顿一家鸦片馆遭枪杀,当地分堂表现得十分克制。堂口高层要求调解人 中华公所的英文秘书陈同( George Chintong)确定行凶者是不是安良堂人。陈同期望在调查结前,堂口间能维护和平,但他错估了他们的自制力。 7月23日,一名华人被暗杀的消息从匹兹堡传到约。尽 引自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在美华人,也是很心系祖国与故土。我们不应该狭隘的对待海外华人,华侨。尤其现在这些年,民粹激进。。。。。。
回应 2021-01-24 11:08 -
第89页 这起案件中势必存在着卑鄙的伪证,但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堂口不习惯法治,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司法非常腐败。那时的华人很少把法院看作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多是将其看作打击敌人的有利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怀疑而指责他们,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他们的证言并不被采信,法官和陪审团常常对他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于是,对华人面言,招募、教唆、收买证人无关道德,它们仅是做生意另一成本...
2021-01-17 16:38
第89页 这起案件中势必存在着卑鄙的伪证,但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堂口不习惯法治,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司法非常腐败。那时的华人很少把法院看作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多是将其看作打击敌人的有利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怀疑而指责他们,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他们的证言并不被采信,法官和陪审团常常对他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于是,对华人面言,招募、教唆、收买证人无关道德,它们仅是做生意另一成本。 引自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华人缺少法治观念,当地司法系统又对华人有粗俗,脏,野蛮的偏见,但就在这种相对激烈的生存环境下,李希龄开辟了一条条生财之道,太强了。
回应 2021-01-17 16:38
-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
2021-01-24 11:08
第十五章共存245 虽然在1932年余下的时间里,两堂基本保持着良好关系(至少相安无事),但一个比争夺披露街和勿街控制权更大的问题渐渐拾头:一方面,许多华人深感在大萧条期间的美国谋生不易,请求社团组织给予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堂口兄弟将爱国视为头等大事,心系故土与国内的亲成。 在美华人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即是倾囊相助。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堂口还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援助在美华人与救济遭受侵略的中国,他们为募集资金奔走呼号。2 两堂甚至搁置分歧 起加了新成立的华人爱国联盟。负责筹款的是协胜堂的龚恩英,他定期和安良堂高层会面,这一情景在早期是不可想象的。截至3月中旬,约华人已经筹集了百万美元,类似的努力也正在其他地方进行。“目前我们不会考虑堂口利益,”龚恩英说,“我们中国人都意识到我们必须支持我们的国家。”23 就连1933年1月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尽管两堂并未共同举办庆祝仪式,但他们实际上还是向对方表达了某种程度的尊重。这一次,华人选用传统的舞龙表演为慈善事业募捐,表演队伍所到之处,两侧的建筑上都挂着装满现金的红色信封,以供巨龙收集。协胜堂的巨龙在勿街起舞,安良堂的舞龙队伍则向披露街行进,它甚至在协胜堂总部前鞠了三躬,以表尊重。 7月21日,一个协胜堂人在波士顿一家鸦片馆遭枪杀,当地分堂表现得十分克制。堂口高层要求调解人 中华公所的英文秘书陈同( George Chintong)确定行凶者是不是安良堂人。陈同期望在调查结前,堂口间能维护和平,但他错估了他们的自制力。 7月23日,一名华人被暗杀的消息从匹兹堡传到约。尽 引自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在美华人,也是很心系祖国与故土。我们不应该狭隘的对待海外华人,华侨。尤其现在这些年,民粹激进。。。。。。
回应 2021-01-24 11:08 -
第89页 这起案件中势必存在着卑鄙的伪证,但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堂口不习惯法治,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司法非常腐败。那时的华人很少把法院看作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多是将其看作打击敌人的有利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怀疑而指责他们,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他们的证言并不被采信,法官和陪审团常常对他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于是,对华人面言,招募、教唆、收买证人无关道德,它们仅是做生意另一成本...
2021-01-17 16:38
第89页 这起案件中势必存在着卑鄙的伪证,但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堂口不习惯法治,因为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司法非常腐败。那时的华人很少把法院看作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多是将其看作打击敌人的有利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怀疑而指责他们,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他们的证言并不被采信,法官和陪审团常常对他们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于是,对华人面言,招募、教唆、收买证人无关道德,它们仅是做生意另一成本。 引自 第六章 包里街枪战 华人缺少法治观念,当地司法系统又对华人有粗俗,脏,野蛮的偏见,但就在这种相对激烈的生存环境下,李希龄开辟了一条条生财之道,太强了。
回应 2021-01-17 16:3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Viking (201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堂斗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流言 2021-01-07
史料展示过多,缺少串接起来的核,吸引力有所下降,阅读快感差。华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抱团行为吗?异类?都感觉不出来。另外没有内幕,很多信息都比较表面,刘关张赵四姓堂感觉应该有很多故事呀,还有清末那么多帮派就没有一点流到美国吗。堂口算是复杂环境下另一种形式的宗族甚至村落吧,后面的堂斗还是比较精彩。社会体系混乱和个体的低阶级导致堂斗,环境改善后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真的斗争的。而其实所有的堂口黑帮发展结束都... 史料展示过多,缺少串接起来的核,吸引力有所下降,阅读快感差。华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抱团行为吗?异类?都感觉不出来。另外没有内幕,很多信息都比较表面,刘关张赵四姓堂感觉应该有很多故事呀,还有清末那么多帮派就没有一点流到美国吗。堂口算是复杂环境下另一种形式的宗族甚至村落吧,后面的堂斗还是比较精彩。社会体系混乱和个体的低阶级导致堂斗,环境改善后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真的斗争的。而其实所有的堂口黑帮发展结束都大同小异,不如老港片里美剧里的黑帮斗争啊。 (展开)
1 有用 韧勉 2020-12-07
本书是大陆地区少见引进,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华人黑帮传奇的介绍性著作,去年此时阅读台湾学者陈静瑜的《八磅熨斗》让我对华人洗衣工传奇产生兴趣,本书指出最初美国东海岸的华人产业多是洗衣工出身。全书讲述了第一个华人官员李希龄创建的安良堂与“素鸭”创建的协胜堂,以及四姓堂等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斗争——“堂斗”的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纽约华人世界的血雨腥风,直至1925年两堂签订和平协议。... 本书是大陆地区少见引进,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华人黑帮传奇的介绍性著作,去年此时阅读台湾学者陈静瑜的《八磅熨斗》让我对华人洗衣工传奇产生兴趣,本书指出最初美国东海岸的华人产业多是洗衣工出身。全书讲述了第一个华人官员李希龄创建的安良堂与“素鸭”创建的协胜堂,以及四姓堂等华人黑帮四次大规模斗争——“堂斗”的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纽约华人世界的血雨腥风,直至1925年两堂签订和平协议。后来,安良堂的堂主司徒美堂支持孙中山和抗日战争,40年代将安良堂的分支致公堂改造成为政党,最终加入了新中国爱国统一战线。李希龄的次子李锦纶成为民国政府20年代的驻美大使、30年代初期的代理外交部长,成就一段外交传奇。 (展开)
6 有用 陆钓雪等待瑶宝 2020-11-15
1878-1934。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和谋求生计。如果说华人在美国曾经受到过欢迎,那也是短暂的。1875《佩吉法案》、1882《排华法案》、1888和1902《斯科特法案》、1892《基瑞法案》。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各堂口为了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相互厮杀,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血腥程度愈演愈烈,死伤者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之后堂斗渐... 1878-1934。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和谋求生计。如果说华人在美国曾经受到过欢迎,那也是短暂的。1875《佩吉法案》、1882《排华法案》、1888和1902《斯科特法案》、1892《基瑞法案》。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各堂口为了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相互厮杀,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血腥程度愈演愈烈,死伤者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之后堂斗渐渐平息、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日本侵华。20世纪30年代的人口普查记录显示,在纽约的八千四百名华人当中,只有少数人住在唐人街,大多数人居住在其他地方,这还不包括居住在纽约州北部城镇或河对岸新泽西州的华人。即使在市区,华人也分居各处。 (展开)
1 有用 今天也要开心鸭 2021-01-15
阅读过程中一直在脑补香港回归后的黑帮片,两帮火拼,除了警察势力之外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虎视眈眈……那味太熟悉了,还嫁接了近代的暗杀、情报战……不过内容本身还是过分纠结于细枝末节,在很多表面的细节上翻来覆去,却没办法再进一步,这或许跟作者主要资料来源为新闻报道有关。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反而是华人帮派斗争背后映射的在美华人的权力与生存之争,但这些都要去别的著作那了解了。
1 有用 的黎波里智术师 2020-11-12
斧头仔、洗衣工、帮派火并……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周星驰的《功夫》,哈哈哈
0 有用 小羊富了 2021-03-07
非虚构文字的精彩程度没有《午夜北平》好,只是比较好奇那个时期的美国华人。第一代移民和现在对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0 有用 读书人 2021-03-06
很有意思的美国华人帮派大乱斗
0 有用 xiaosi44 2021-02-27
历史的洪流中,无论你安于天命还是算尽机关,都很难影响到它前进的步伐。
0 有用 kylegun 2021-02-25
商会保护费起家安良堂依附纽约白人影子政府,敲诈勒索起家协胜堂依附反腐地检司法机关,夺妻之仇兄弟怒杀全国四姓堂龙冈亲义公所,以及最后一笔带过的鸦片走私华人水手组织东安会馆。举报之杀,灭证之杀,转会之杀,逃婚之杀,生意之杀……所谓堂斗,从社团利益到私人恩怨起头,伴随之后三三两两落单人员遭敌对帮派刺杀,间或有些中国剧院无差别乱射大事件,但其实被舆论夸大的文化隔阂社会恐怖要远超实质伤害。民国成立,抗日救亡... 商会保护费起家安良堂依附纽约白人影子政府,敲诈勒索起家协胜堂依附反腐地检司法机关,夺妻之仇兄弟怒杀全国四姓堂龙冈亲义公所,以及最后一笔带过的鸦片走私华人水手组织东安会馆。举报之杀,灭证之杀,转会之杀,逃婚之杀,生意之杀……所谓堂斗,从社团利益到私人恩怨起头,伴随之后三三两两落单人员遭敌对帮派刺杀,间或有些中国剧院无差别乱射大事件,但其实被舆论夸大的文化隔阂社会恐怖要远超实质伤害。民国成立,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历史大背景下的华侨乡情也缓和了内部矛盾。另外,粗浅带过“排华法案”对唐人街的影响,估计也是作者白人视觉的选择性忽略?基本就是相关历史事件资料文献的学术梳理,想直接看洋泾浜古惑仔乱战江湖的读者可以绕道走了。但确实可以脑补出很多故仔,李小龙原案故事美剧《Warrior》从中取材不少 (展开)
0 有用 枕蘭影 2021-02-25
碰巧这两天接连看了汤姆汉克斯的新片《读报人》和新版《小妇人》,都是在时间点上比较接近的美国故事,荒蛮与文明并存的时代。一如当下。感觉读着有隔膜,总是不通透,因叙述角度是看外人(华人)的缘故,那些华人的故事不知有没有被正面书写过。非《扶桑》的小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