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佚诗解读 短评

热门
  • 0 中和以运情 2022-02-03 21:32:08

    怀着乐趣做学问,好诗奉与有心人。

  • 1 Y大福 2022-12-18 03:42:28 重庆

    结合诗人生平专讲佚诗,很冷门的合集,胜在手握众多资料?很多篇可以和作者其他著作对照看,因为彼此都有联系。 日本平安朝贵族对汉诗的理解很深啊,醍醐天皇和有智子内亲王唱和张志和的诗毫不逊色。 高丽贡举生的留学学诗经历也很有意思,很多天才诗人,背地里也为学诗付出了巨大努力。

  • 0 neil 2022-07-02 17:52:39

    敦煌遗书、出土文物和域外文献的发掘为唐诗辑佚提供大量原始材料,但解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的“冷门”诗人或诗作确实是一件很难的工作。陈尚君先生在不长的篇幅里要展开这样的工作,更属不易。他主要从作者人生经历为切入点,给读者作了大致的爬梳,兼顾普及与学术。

  • 0 寒渚泊舟 2021-09-19 15:33:24

    科普可见学力。

  • 2 秦桑 2021-08-31 22:10:54

    开头就借葛老师四两拨千斤黑了晓菲田,哈哈哈。

  • 0 无目的的漫游 2024-05-29 19:53:57 贵州

    总体话风文白兼具,学术与趣味并存,风雅之余不失可懂性。印象比较深的是60页,“这位小老弟才气横溢,可惜手中资源有限,只能在诗中积极为前辈鼓吹。”163页中谈及对弈之变化无穷,虽身历万局,绝不会有一局相同。作为古今所共喜爱,自是应有之义。花间词人在花前月下的轻曼词作也是同理,没人有各自的风流,但人生轨辙个相近庭。186页唐诗的民间书写,强如偶像王维,也被质疑“维有诗名,然好取人句”,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流传度和含金量可谓是云泥之别,就像作者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便取前人成局,也已经点铁成金了。

  • 0 未兆齋 2024-09-21 15:57:54 上海

    文章皆如此作,何愁学风不朴

  • 1 江州穆瑾 2021-03-25 10:26:53

    以不常见的唐诗作者来进行讲解,运用墓志,笔记等对诗人形象进行补充,到也算是有趣。

  • 0 松虛居士 2021-08-29 20:05:31

    發在《文史知識》的文章,也洋溢着硬核的氣息。

  • 0 丰台一点红 2025-03-24 22:00:41 陕西

    易读,三个小时能读完,开眼界之作。余好王绩诗,故注意王绩形象的建构,后人整理其稿,先后两次删削其入世而依附杨谅、窦建德、李元吉之诗文,第一次删可能是为了避免犯忌,第二次则是为了突出王绩出世游心的志趣,实际是重新建构了一个隐士形象。复有一有趣处,《鉴诫录》中尹鹗嘲李珣诗曰: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熏来也不香。四库本收书,果然改其诗:异域从来重武强......深恐熏来也不香。作者评语:“真是天晓得,四库本不可依据也如此。”读之大笑于自习教室。

  • 0 學古餔啜 2021-07-24 10:36:47

    虽然只是《文史知识》专栏文章的小集子,但全书从文献学看文学却不为烦琐的考据所困,读来颇有趣味。关于贺知章、张祜、唐诗的民间书写等篇尤佳。

  • 0 吴观我 2021-05-09 19:55:49

    文史知识集结,还比较有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