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量子力学趣史的笔记(1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量子超感

    海森堡独自一人在赫尔戈兰,感到清净而专注。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看待量子世界,倾听原子的声音,听听它在告诉自己什么。回到哥本哈根,他和克拉默斯给出了玻尔-克拉默斯-斯莱特理论的数学一致性。 海森堡的量子力学宣称,在原子的围墙内,不存在时间与空间。 玻恩回忆说:“1925年7月的一天早上,大约10点,我突然灵光一闪。海森堡用符号做的乘法,正是从我在布雷斯劳的学生时代起就已经熟知的矩阵计算。” 在哥廷根,人们...

    2021-07-22 19:16:13   3人喜欢

  • 量子超感

    海森堡那年19岁。泡利只比他大一岁半,但在阿诺尔德·索末菲的指导下,他刚刚在慕尼黑取得了博士学位。 海森堡有一头金发,人瘦瘦的,依照他的老师马克斯·玻恩第一次见到他时的印象,他“像一个朴实的农家男孩。”泡利则是一头黑发,已经有点发胖,时常犹豫和不安,业余时间都泡在咖啡馆和夜总会里。 泡利在1920年就完成了一篇200多页的了不起的论著,全面地解释了广义相对论,给爱因斯坦本人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嗯,这个你...

    2021-07-22 18:22:48   3人喜欢

  • 量子超感

    在这儿,玻恩正从一扇装饰华丽的格栅门离开;尼尔斯·玻尔和穿着时髦的埃尔文·薛定谔在热烈交谈;维尔纳·海森堡脸上闪现出年轻而自负的笑容;保罗·埃伦费斯特做着鬼脸;头发凌乱的爱因斯坦对着不知名的摄影师点头致意;路易·德布罗意一脸孩子气,一直在东张西望。这就是1927年布鲁塞尔的索尔维会议。 每个人都沉默不语,随后又突然涌向爱因斯坦,都有话要说。洛伦兹试着维持秩序,但爱因斯坦已经触到了大家的敏感神经。在一...

    2021-07-23 14:31:20   2人喜欢

  • 量子超感

    1923年的圣诞节期间,斯莱特带着他那注定会失败的理论来到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当时,那里是量子理论研究的中心。 然而,更棒的经历还是玻尔在那个春天亲自邀请海森堡参加一次徒步旅行。他们背着行囊,从哥本哈根北部沿西兰岛海岸抵达《哈姆雷特》故事的发生地——埃尔西诺,然后沿着北海和波罗的海交会的海滨继续前行。一路上,两人一边往海里投掷石子儿,一边聊个不停。 爱因斯坦以一种典雅的方式说:“要是那样的话,我...

    2021-07-22 18:37:34   2人喜欢

  • 量子超感

    与海森堡的意愿相违背的是,在不确定性这一点上,量子的实验对象的波动特性压倒了其具有的粒子特性。波没有明确的位置和动量。 平常所有的言语表达,都带有人们惯常感知形式的印记——粒子、波、空间与时间、因果关系……而对于这些惯常的感知形式来说,量子化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 爱因斯坦在1927年1月给埃伦费斯特的一封信中谈到了另一点:“我心中对‘薛定谔那一套’没有好感——没有因果关系,而且总体上过于简陋。”

    2021-07-23 14:24:56   1人喜欢

  • 量子超感

    从玻尔在车站接到薛定谔的那天算起,他们已经争论了三天。海森堡还住在研究所的顶层,他和玛格丽特整天一遇到这两块“顽石”都要绕着走。每回交谈、每顿用餐、每次散步,都吞没在玻尔对薛定谔接连不断的狂轰滥炸之中。 薛定谔说:“我无法相信,在描述原子的相互作用时,最后展现这一生动、壮观景象的词语,会是某些单独的分子吞下或再次吐出整个能量包。” 玻尔说:“不要去反对,只要去理解。薛定谔,我认为你太过固执,以致...

    2021-07-23 14:09:57   1人喜欢

  • 量子超感

    薛定谔特别喜欢的一点就是直观性。他觉得,自己的理论能超越海森堡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这一点。而在海森堡看来,薛定谔的理论确实如此。他在那年6月写信给泡利说:“我对薛定谔理论中的物理部分思考得越多,就越觉得憎恶。” 玻恩赋予了波全新的诠释。这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与现实之间有着细微而不明确的联系——于是,关在笼子里的数学“女先知”诞生了,在充分乘积和平方的情况下,数学可以预言粒子可能的命运。 马克...

    2021-07-23 13:55:20   1人喜欢

  • 量子超感

    泡利也笑起来,说:“天文学家们特别好相处。每逢满月的晚上,我都会去天文台。这时候光线太亮,没法进行观测。然后,大家就一起喝酒。” “目前,物理学再次处于极度混乱之中。”几个月后,泡利在给他的朋友拉尔夫·克罗尼格的信中如此写道。克罗尼格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当时正在哥本哈根学习。泡利还说:“对我来说,这无论如何都太困难了。我倒希望自己是一名电影喜剧演员,或是类似的某种角色,从来都没听说过与物理学有关...

    2021-07-22 18:53:20   1人喜欢

  • 薏岚予

    弗里德曼回忆,克劳泽告诉他的第一件事是参加由《科学美国人》杂志举办的纸飞机大赛。根据大赛对用纸量和所允许使用的胶水方面的严格规则,“克劳泽的设计,除了看上去更像一个棒球之外,是真正的飞行最远的滑翔机。他用胶水把纸粘成一块,然后用车床将之加工成球体他甚至在这个棒球上画了一些针脚。他准备找个棒球手投掷这东西。弗里德曼敲着脑袋大笑着说,“经过长时间讨论棒球是否称得上在 ‘飞’后,主办方想取消他的参赛资...

    2023-07-22 20:48:04

  • 薏岚予

    【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物理学家的区别】 理论学家要有很多教科书(实验学家也需要工程学的教科书),许许多多的(物理评论快报》——实际上占据整堵墙的一个书架都被这种线绿色的杂志挤满,还要有伟大科学家的传记以以及他们的著作。 而实验学家有的则是——一个顶到天花板的书架,上面塞满了一排排有些磨损但很薄的平装书,书脊上,标有华丽的彩色荧光字迹——目录。 【实验物理学家的“废旧物堆积站”】 在克劳泽杂乱的车库兼工...

    2023-07-22 18:11:36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