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体面温顺的陈家小姐,缘何成了虎虎生风的刘氏大脚?曾经的那一出抢亲闹剧,如何反转成一生的不悔?货郎、拨浪鼓和一条花斑大蛇,讲述了怎样的传说?刘大脚出走二十年的儿子再度归来,又以怎样的形象与汤乔对视?
情爱与仇恨、风雅与粗鄙、希望与绝望,在安徽桐城汤乔乡交缠延展。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的中国乡村局部叙事,那些从作者的记忆中复盘的往事,诚实而温馨,古老而粗鄙,它们是1930——1980年代的乡土中国。
王顾左右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正在凋敝的乡村图景:它的美和诚实、温馨,以及古老的粗鄙。《言他:桐城往事》的出版完善了中国乡土写作和乡土阅读的时空地图,是2020年乡土小说写作中一个有影响力的事件。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陈思和
隔着四十年的时间长河回望历史,王顾左右用他的文学追忆力超然而义无反顾地复盘着自己的乡村记忆。那些属于自己,而又可以和...
体面温顺的陈家小姐,缘何成了虎虎生风的刘氏大脚?曾经的那一出抢亲闹剧,如何反转成一生的不悔?货郎、拨浪鼓和一条花斑大蛇,讲述了怎样的传说?刘大脚出走二十年的儿子再度归来,又以怎样的形象与汤乔对视?
情爱与仇恨、风雅与粗鄙、希望与绝望,在安徽桐城汤乔乡交缠延展。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的中国乡村局部叙事,那些从作者的记忆中复盘的往事,诚实而温馨,古老而粗鄙,它们是1930——1980年代的乡土中国。
王顾左右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正在凋敝的乡村图景:它的美和诚实、温馨,以及古老的粗鄙。《言他:桐城往事》的出版完善了中国乡土写作和乡土阅读的时空地图,是2020年乡土小说写作中一个有影响力的事件。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陈思和
隔着四十年的时间长河回望历史,王顾左右用他的文学追忆力超然而义无反顾地复盘着自己的乡村记忆。那些属于自己,而又可以和读者共享的乡土中国,折射出时代与社会的风云变幻。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复旦大学教授 郜元宝
《言他:桐城往事》对“乡村之丧失”的深情回顾与反刍,构成了一幅复杂难言的心理图轴,隐忍而不铺张。这种样本性强悍的写作实践,富有震撼力。
——安徽省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陈先发
作者简介 · · · · · ·
王顾左右,原名王联合。本硕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工作于复旦。编审(教授)。大学毕业第一个十年,留校、结婚、生子,再读书。第二个十年,沉湎于工作,达到了理想的职业高度。近十年,工作之余读书、写字(书法)、煮文、摄影,茶酒佐之。几部著作出版,几件作品海外展出,几位挚友常来常往。
目录 · · · · · ·
引子
村子里来了陌生人
汤乔的四季
五爷家传来了枪声
嬉子湖夜里的一把火
大脚女人
一锅集体鱼汤
老牛被宰杀后
新招的助理
活在电影的世界里
见血的街头荆州大鼓
盛年夜:电视,智者说
长江水,女人泪
生命毛龙河
紫来桥下
别了,汤乔
紫云英花开
尾声
跋 历史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亟需“打捞”(郜元宝 作)
· · · · · · (收起)
言他:桐城往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流变语境下的家族往事与个体经验——评《言他:桐城往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都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反映于文艺创作,那种动荡不安的面貌仿佛都映射在家族和家族制度的裂变上,因为我们似乎总能从那些或升腾或没落的家族命运、从那繁荣的家族迁移抑或破败的家族流落之中聆听到整个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的回声。这可能也是当代在研究传统...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眼看中的IP (此等重任交给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言他:桐城往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法国梧桐 2022-02-04 09:00:20
长篇小说《言他:桐城往事》,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作者以其亲身经历以及所听所闻,钩沉辑佚,爬罗剔抉,成就了一部“桐城往事”的历史回望小说,深层次剖析了20世纪30至80年代“过去书中不曾看到”的乡土中国,真实展示了中国农村特有的风貌、风俗、风韵、风情。
2 有用 豆瓣慧慧 2020-11-22 12:09:57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乡土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塑造丰满,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值得看二遍三遍。 当下很多小说,言必时代背景下的人的命运,个体永远沉没在底层缺乏自主性和反抗性,这种写作者的主观倾向代入其实抺杀了生命主体内在的生命张力。本书给我们一种宁静一种希望:汤乔的五十年历经世事和风云,但人们的一切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差;这里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这显然不是作者刻意的粉饰,作...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乡土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塑造丰满,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值得看二遍三遍。 当下很多小说,言必时代背景下的人的命运,个体永远沉没在底层缺乏自主性和反抗性,这种写作者的主观倾向代入其实抺杀了生命主体内在的生命张力。本书给我们一种宁静一种希望:汤乔的五十年历经世事和风云,但人们的一切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差;这里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这显然不是作者刻意的粉饰,作者把自己代入进去,构画一幅温馨粗鄙乡村图,小说具象的一切因此有了更多的真实性,个体的选择空间更广了......命运渐渐有了重塑的希望...... (展开)
0 有用 张弓子 2024-04-10 17:16:16 广东
乡村生活有温情的地方,也有残忍和计较。这就是中国。
0 有用 小胖她帕比 2024-06-18 23:01:39 陕西
可能没解决这么个问题:“私人情感如何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可以说写作不以共鸣为目的,但如果这样,那又干嘛要把个人情怀和盘托出;“纪实文学”标签已然被滥用成了挡箭牌。
1 有用 aeon 2021-08-07 22:42:00
除了文学价值外,这部著作更有其它独特的社会学、民俗学和历史价值,象“中国在梁庄”一样,这样的作品还不够多,作者的示范性、试验性意义更值得称道。有太多的民间记忆再不打捞,可能再也来不及了,千万不要让后代通过化验DNA来认识过去的历史,那才是真的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