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心无旁骛”住进加缪的文字,在武汉发生那样的事情一年之后。不知该评价他是一位观察者,还是一位幻想者;一切仿佛穿越时空在他颅内一遍遍播放着,以此他可以记录下一切细节;又或者是他仅凭和平时代人性恶的端倪便推论出了整个鼠疫的世界。借格鲁之口说出的话格外动人,“即使在疫病不流行的美好岁月,每个人仍有可能成为鼠疫病人”,每个人都在散播鼠疫病毒,唯有安宁的死亡带来救赎。圣人也许就是孤独的流放者,这么想来世间的一切法则也没那么残忍了。
打发他们死在一座幸福的城市里
翻译看不下去,等有个时间读别的版本吧
翻译得不好
心怀爱意的去和荒诞斗争,赢下这一把。 又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多少年过去了,除了医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之外,人类面对突发疫情的表现还是同一副德行
瘟疫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当下新冠疫情肆虐的后半段,在看《鼠疫》不得不感叹人类面对瘟疫的态度,从最初的不以为然,恐慌到封控期间的无所事事,到最后解除疫情的淡定,和现在一样。书中对平常人物的刻画,很精细,也没有英雄主义。作为最初发现疫情的医生,并没有把他描绘成很伟大的英雄,而是他也会面对疫情带来的无奈,人间琐事和苦难。
习惯了绝望比绝望本身更糟糕
加缪是存在主义者中的浪漫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他相信最大的苦难来源于鼠疫,来源于无法掌握的自身命运,来源于超越人本身的整个世界的荒诞。于是在这座经历苦难的城市里,所有人其实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痛苦而清醒之人,他们也许对抗鼠疫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敌人其实是一致的,因此这种团结的力量哪怕弱小无力也依旧贯穿始终。但是当上帝派出的不再是鼠,而是我们自身时,我们是否还能拥有面对命运捉弄时的勇气和信念呢?我无法去想象,更不想去推断,因为我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存在主义者,又或者说存在主义者并不是一个固定式而是必需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斗争的进行式。荒诞的一切和存在的意义,关于鼠疫的对抗,从人类存在到消弭为止都永远不会停息。
值得再读一遍
全方位的深刻洞见。文学大师的语言之老辣成熟不必赘述,其时代性和先进性兼具的特质,以及文学性之外的哲学思辨,更是让人良久深思......
人是适应于“习惯”的动物。相较于童年对世界的惊叹,成年人生活在一个缺乏觉知的习惯世界,而这种匮乏既来源于已经深深链接的大脑神经元更难形成新的链接,也源于我们甘于混入“羊群”把自己思考和决定的能力拱手交出以应对世界的险恶。甚至是一次打破习惯的鼠疫,同样会被我们中的很多同胞所习惯。我们很快就会习惯新的生活,即使我们曾经习惯过原来的荒谬生活。因为人是被抛入到世界成为存在的,一旦意识到所有的语言、文字、价值观、信念、意义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以后,充满聒噪的世界突然成为空洞,这种终极的存在恐惧使得我们去主动做羊群中的羊来获得岌岌可危也注定会失效的安全感。真正对生命的热爱,正像塔鲁、里厄一样,是真实的看到这样的意义黑洞,已经对人生和世界丧失希望的时候,依然热情的生活。这应该也是加缪对我们和他自己的期望。
疫情期间读这本书就仿佛是在看纪实文学,尽管里面的文字以一个比较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描述,但是其中的人的行为、心态都能产生很强的共鸣,加缪就好像我的嘴替,用文字精准地说出了我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塔鲁死于鼠疫,是我没有猜到的,读的过程中挺喜欢这个人物的,理性又清醒。疫情就是这样,无意间就带走了身边最熟悉的人,无常。疫情的发生,会影响城市的气质、人的心态。但这总归是生活,我们在疫情下做好本职工作,仅此而已。看完觉得触动蛮大的,后面部分没有完全读懂,后悔没在疫情之前看过这本书,很好奇疫情以前读这本书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加缪即兴创造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着小城人民的痛苦、流放、反抗。小城中有着情词悱恻的爱情但不得不分离;有着如蛆附骨的恐惧但不得不逆向前行;同胞泰然处之却实时面临死亡威胁;舔舐情深却只能在梦境相遇。看似一幕幕的荒诞剧,对于刚经历过疫情的我们而言,却又无比真实。印象最深的是里厄和塔鲁在海边的片段,仿佛两人身体逃离了小城,仿佛灵魂逃离了身体,仿佛思想逃离了灵魂,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鼠疫。
他们不顾明显的事实,若无其事地否认我们曾在这样疯狂的世界生活过:在那里,人被屠杀就像打死苍蝇一样天天发生;他们还否认我们经受过绝对意义上的野蛮行径和有预谋的疯狂行为的摧残,否认我们曾受到监禁并由此而目睹昔日的传统受到肆无忌惮的摧毁,否认我们闻到过使所有尚未被杀的人目瞪口呆的死人气味;他们最后还否认我们曾是被吓呆了的百姓:我们当中每天都有一部分人被成堆地扔进焚尸炉,烧成浓浓的黑烟,而另一部分人则背着无能为力和恐怖的枷锁等着厄运到来。 疫情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
“里厄医生决定撰写至此便告结束的这部叙事,为的是不做那种沉默的人,为的是帮那些鼠疫患者作证,为的是至少给这些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和粗暴的待遇留下一段记忆,为的是如实说出我们在灾难中所学到的,也就是说在人的身上,值得赞美的东西多于应予鄙视的东西。”加缪写作的,是寓言,也是现实。
这套书精美到无以伦比,我的伞掉了。所以在这些人里,我是朗贝尔 210420 还是没有看法语版
经历过COVID之后读这本书,每一段描写都如此真实,难以置信这是1947年的书——当然也说明,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性都是类似的。
这些人一无论是母亲、配偶还是情人——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欢乐,因为其亲人现在已经搞不清埋在哪一处无名的墓穴中,或是混在一大堆骨灰里,对于他们,这是永远的鼠疫。
好多人说翻译不行,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我觉得这个译本最好。。即使是对比了热门版本之后
> 鼠疫
5 有用 Nar·co·lep·sy 2021-01-31 21:20:47
“心无旁骛”住进加缪的文字,在武汉发生那样的事情一年之后。不知该评价他是一位观察者,还是一位幻想者;一切仿佛穿越时空在他颅内一遍遍播放着,以此他可以记录下一切细节;又或者是他仅凭和平时代人性恶的端倪便推论出了整个鼠疫的世界。借格鲁之口说出的话格外动人,“即使在疫病不流行的美好岁月,每个人仍有可能成为鼠疫病人”,每个人都在散播鼠疫病毒,唯有安宁的死亡带来救赎。圣人也许就是孤独的流放者,这么想来世间的一切法则也没那么残忍了。
2 有用 次回予告 2021-03-24 19:58:59
打发他们死在一座幸福的城市里
5 有用 我不安全 2021-04-30 16:53:18
翻译看不下去,等有个时间读别的版本吧
4 有用 米立 2021-07-10 23:16:23
翻译得不好
0 有用 夏雨之风 2021-10-22 12:51:18
心怀爱意的去和荒诞斗争,赢下这一把。 又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1 有用 雪 2022-06-05 17:46:16
多少年过去了,除了医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之外,人类面对突发疫情的表现还是同一副德行
0 有用 LOVE&LIFE 2022-11-18 15:36:43 上海
瘟疫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当下新冠疫情肆虐的后半段,在看《鼠疫》不得不感叹人类面对瘟疫的态度,从最初的不以为然,恐慌到封控期间的无所事事,到最后解除疫情的淡定,和现在一样。书中对平常人物的刻画,很精细,也没有英雄主义。作为最初发现疫情的医生,并没有把他描绘成很伟大的英雄,而是他也会面对疫情带来的无奈,人间琐事和苦难。
0 有用 子濠 2022-10-06 15:47:59 广东
习惯了绝望比绝望本身更糟糕
0 有用 星橙黛海 2022-12-03 13:51:41 上海
加缪是存在主义者中的浪漫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他相信最大的苦难来源于鼠疫,来源于无法掌握的自身命运,来源于超越人本身的整个世界的荒诞。于是在这座经历苦难的城市里,所有人其实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痛苦而清醒之人,他们也许对抗鼠疫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敌人其实是一致的,因此这种团结的力量哪怕弱小无力也依旧贯穿始终。但是当上帝派出的不再是鼠,而是我们自身时,我们是否还能拥有面对命运捉弄时的勇气和信念呢?我无法去想象,更不想去推断,因为我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存在主义者,又或者说存在主义者并不是一个固定式而是必需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斗争的进行式。荒诞的一切和存在的意义,关于鼠疫的对抗,从人类存在到消弭为止都永远不会停息。
0 有用 Katherine 2024-01-14 08:01:22 河北
值得再读一遍
0 有用 团 2024-02-16 17:40:45 吉林
全方位的深刻洞见。文学大师的语言之老辣成熟不必赘述,其时代性和先进性兼具的特质,以及文学性之外的哲学思辨,更是让人良久深思......
0 有用 麦兜小胖 2024-08-21 10:15:32 北京
人是适应于“习惯”的动物。相较于童年对世界的惊叹,成年人生活在一个缺乏觉知的习惯世界,而这种匮乏既来源于已经深深链接的大脑神经元更难形成新的链接,也源于我们甘于混入“羊群”把自己思考和决定的能力拱手交出以应对世界的险恶。甚至是一次打破习惯的鼠疫,同样会被我们中的很多同胞所习惯。我们很快就会习惯新的生活,即使我们曾经习惯过原来的荒谬生活。因为人是被抛入到世界成为存在的,一旦意识到所有的语言、文字、价值观、信念、意义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以后,充满聒噪的世界突然成为空洞,这种终极的存在恐惧使得我们去主动做羊群中的羊来获得岌岌可危也注定会失效的安全感。真正对生命的热爱,正像塔鲁、里厄一样,是真实的看到这样的意义黑洞,已经对人生和世界丧失希望的时候,依然热情的生活。这应该也是加缪对我们和他自己的期望。
1 有用 日和 2022-08-29 20:44:13 重庆
疫情期间读这本书就仿佛是在看纪实文学,尽管里面的文字以一个比较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描述,但是其中的人的行为、心态都能产生很强的共鸣,加缪就好像我的嘴替,用文字精准地说出了我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塔鲁死于鼠疫,是我没有猜到的,读的过程中挺喜欢这个人物的,理性又清醒。疫情就是这样,无意间就带走了身边最熟悉的人,无常。疫情的发生,会影响城市的气质、人的心态。但这总归是生活,我们在疫情下做好本职工作,仅此而已。看完觉得触动蛮大的,后面部分没有完全读懂,后悔没在疫情之前看过这本书,很好奇疫情以前读这本书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1 有用 壳小贝 2023-12-09 09:21:22 山东
加缪即兴创造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着小城人民的痛苦、流放、反抗。小城中有着情词悱恻的爱情但不得不分离;有着如蛆附骨的恐惧但不得不逆向前行;同胞泰然处之却实时面临死亡威胁;舔舐情深却只能在梦境相遇。看似一幕幕的荒诞剧,对于刚经历过疫情的我们而言,却又无比真实。印象最深的是里厄和塔鲁在海边的片段,仿佛两人身体逃离了小城,仿佛灵魂逃离了身体,仿佛思想逃离了灵魂,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鼠疫。
0 有用 张恨玲 2021-02-22 20:51:27
他们不顾明显的事实,若无其事地否认我们曾在这样疯狂的世界生活过:在那里,人被屠杀就像打死苍蝇一样天天发生;他们还否认我们经受过绝对意义上的野蛮行径和有预谋的疯狂行为的摧残,否认我们曾受到监禁并由此而目睹昔日的传统受到肆无忌惮的摧毁,否认我们闻到过使所有尚未被杀的人目瞪口呆的死人气味;他们最后还否认我们曾是被吓呆了的百姓:我们当中每天都有一部分人被成堆地扔进焚尸炉,烧成浓浓的黑烟,而另一部分人则背着无能为力和恐怖的枷锁等着厄运到来。 疫情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
0 有用 木辰 2021-05-26 17:43:55
“里厄医生决定撰写至此便告结束的这部叙事,为的是不做那种沉默的人,为的是帮那些鼠疫患者作证,为的是至少给这些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和粗暴的待遇留下一段记忆,为的是如实说出我们在灾难中所学到的,也就是说在人的身上,值得赞美的东西多于应予鄙视的东西。”加缪写作的,是寓言,也是现实。
0 有用 动物本能 2021-04-20 00:07:37
这套书精美到无以伦比,我的伞掉了。所以在这些人里,我是朗贝尔 210420 还是没有看法语版
0 有用 夜半钟声寒 2024-03-30 17:21:58 重庆
经历过COVID之后读这本书,每一段描写都如此真实,难以置信这是1947年的书——当然也说明,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性都是类似的。
0 有用 排排做赤果果 2024-07-23 15:47:34 浙江
这些人一无论是母亲、配偶还是情人——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欢乐,因为其亲人现在已经搞不清埋在哪一处无名的墓穴中,或是混在一大堆骨灰里,对于他们,这是永远的鼠疫。
2 有用 ChrisLang 2022-07-21 17:58:10
好多人说翻译不行,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我觉得这个译本最好。。即使是对比了热门版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