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李子彬同志于1995—2000年任职深圳市长期间的工作回忆录和经验总结。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当年深圳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实践,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李子彬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性扭转了深圳经济结构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奠定了深圳现代产业基础。他以卓识远见对这座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加强路、港、水、电、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绘制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蓝图。“810”事件后,在深圳证券市场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市政府重启证券市场的胆识和成就,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5年间,李子彬这届市政府在重典治乱、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让全国对深圳经济特区刮目相看。这本书史料翔实,叙事清晰,文笔流畅,还原了深圳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段历史。虽然...
该书是李子彬同志于1995—2000年任职深圳市长期间的工作回忆录和经验总结。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当年深圳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实践,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李子彬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性扭转了深圳经济结构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奠定了深圳现代产业基础。他以卓识远见对这座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加强路、港、水、电、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绘制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蓝图。“810”事件后,在深圳证券市场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市政府重启证券市场的胆识和成就,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5年间,李子彬这届市政府在重典治乱、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让全国对深圳经济特区刮目相看。这本书史料翔实,叙事清晰,文笔流畅,还原了深圳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段历史。虽然是纪实性的回忆录,但写得生动鲜活,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简介 · · · · · ·
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7月—1989年7月,任锦西化工总厂厂长。通过“企业整顿”和“五七”技术改造,使这家濒临倒闭的特大型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1898年7月—1991年11月,任锦西市委常委、副市长。主持编制了锦西市城市整体规划。1991年12月—1994年11月,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分管基本建设、科研。1994年11月—2000年5月,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深圳现代产业基础。重新编制深圳市总体规划,加强了路、港、水、电等基础设施,绘制出深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蓝图。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2000年5月—2005年8月,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06年12月—2016年12月,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坚持市场化方向、企业...
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7月—1989年7月,任锦西化工总厂厂长。通过“企业整顿”和“五七”技术改造,使这家濒临倒闭的特大型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1898年7月—1991年11月,任锦西市委常委、副市长。主持编制了锦西市城市整体规划。1991年12月—1994年11月,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分管基本建设、科研。1994年11月—2000年5月,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深圳现代产业基础。重新编制深圳市总体规划,加强了路、港、水、电等基础设施,绘制出深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蓝图。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2000年5月—2005年8月,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06年12月—2016年12月,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坚持市场化方向、企业化管理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推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目录 · · · · · ·
第一篇 赴任深圳
深圳崛起的感悟
理政思路得到省委书记肯定
选配副市长一波三折
镇和街道办干部级别不降格
第二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转型升级
与著名高校共建新型研究院
深圳湾畔造“硅谷”
国内首只创投基金
建立虚拟大学园
我与华为的友情
告别荔枝节,举办首届高交会
第三篇 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整治军牌车乱象
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四篇 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刀口向内”的政府改革
和“基本称职”公务员谈话
在全国率先改革审批制度
选准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突破口
查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涉外抗税案
第五篇 重新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重新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罗湖治涝终结“十年九淹”
深圳“生命线工程”
作为特例立项的深圳地铁
花20亿元修建滨海大道
五洲宾馆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建
世界名师规划深圳“中心城”
第六篇 深化国企改革
探索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决定国企改革方向的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1997年深圳企业产权多元化大调研
建立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推进产业升级,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第七篇 金融业发展改革
金融棋活,全盘皆活
“8·10”事件后深圳重启证券市场
一次会议两张图,催生“缴费一本通”
第八篇 珍贵记忆
四个经济特区哪个大
深圳人民深切悼念小平同志
莲花山顶竖起小平铜像
做了5年深圳市长是我的荣幸
后记
大事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一个小偷在内地偷一次可能只得到几十元,而在深圳偷一次可能会得到上千元。如此之高的“投入产出比”使各地歹徒闻风垂涎,纷纷南下。还有的准备“扩大经营”,召集喽啰,一歹徒发往家乡的电报“钱多人傻速来”被曝光后迅速流传开来,几乎成为全国人民调侃深圳人的流行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
> 这次北京之行,意味着深圳从国家层面谋求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暂时“此路不通”。但是,要等到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不及!经过研究,市政府找到了变通的办法——把设立深圳创业投资基金改为设立深圳创业投资公司 >> “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的理念,不仅在当时是先进的,放在今天也依然先进。当年,我在定下这条原则时,市政府有些领导想不通。7亿元在那时可是大钱,相当于现在的70亿元左右,他们认为,深圳好不容易凑到的钱却要投到外地去,“肥水”不就流进“外人田”了吗?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我向他们详细解释了自己的理由。第一,只有效益好,企业才能发展。深创投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投资到效益好、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好的项目。好的项目不仅深圳有,全国960万平方千米的投资腹地肯定还有不少好项目,限制深创投的投资地域就等于限制了这家企业本身的发展,就不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第二,创业投资需要源源不断的滚动资金,深创投7亿元资本金两三年就投完了,如果不允许它到外地投资,就只能等到把投出去的资金收回来后才能再投资,这意味着它只能干7亿元的活儿。只有让深创投“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外地的政府和企业才知道深圳有这么好的一家创投机构,才会把钱投给深创投。资金来源更多,深创投才会有更多“生命活水”,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将公司利润的8%奖励给公司全体员工,公司利润的2%奖励给公司领导班子。 >> 从2016年起,深创投实行新的薪酬体系,投资净收益的10%奖励给全体员工,净收益的4%奖励给公司领导班子。 >> 企业能否做强做大,经营机制是决定性的“成长基因”。创业投资在国内兴起后,不少地方政府注资成立创投基金,但最终存活下来的没有几家。创业投资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股东结构中国有资本占比49.08%的深创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国内首只创投基金
喜欢读"我在深圳当市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在深圳当市长"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李光耀观天下 9.2
-
- 已知与未知 8.0
-
- 硅谷传奇 6.7
-
- 隐秘帝国 8.6
-
- 无上荣耀 8.0
-
- 卡尔·波兰尼 8.7
-
- 农民、政治与革命 8.5
-
- 尼克松回忆录 8.6
-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9.3
-
- 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 8.2
我在深圳当市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以后不会再看高级官员写的书了

读《我在深圳当市长》后感:不以位高而自威,不以困难而不为,赤子之心、断腕之力,开创特区新局面

读《我在深圳当市长》后感:不以位高而自威,不以困难而不为,赤子之心、断腕之力,开创特区新局面

拜读市长5年工作汇报

书中讲的方法和经营企业的理念是相通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子彬 1994年11月5日至1995年4月,李子彬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对当前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0年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亚洲前五名的国际化特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 1.调研 被任命后,50天调研深圳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 (展开)
为官一任,护一方平安

90年代中后期的深圳小传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在深圳当市长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行思学 2020-12-10 14:26:40
这本书不知道主题是什么?写来难道是炫耀自己过往成绩的?留给后入的经验是什么呢?读来有浓浓的当下政府机关文味道,看似整齐划一,实则空洞无物。
0 有用 Snoopy 2022-04-02 18:30:47
很多理念如果能早五年十年公开,对其他城市地区的借鉴意义可能会更好
1 有用 helloworld 2021-12-05 17:29:05
一下午读完,深圳的发展的好,大势所趋也幸好有一群当权者执行到位。
1 有用 大奇小语 2022-01-30 16:57:52
2022.1.30 图书馆借书,快速读完,增加一些对政府运作的理解,写的比较官方,但也有一些信息。
41 有用 大脸 2020-10-31 19:57:23
李在54岁赴任深圳市长一职,也是92年南巡后的第二年,时机成熟,有了大施拳脚的空间。与大学开展产学研、振兴产业园区、开国际展销会、强力的产业政策、强化公司治理理念和优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加上廉洁政府、扫黄打黑等软环境管理,整体上将来料加工、出口退税为主的低端密集产业升级为科技先行的信息化产业密集的大跨步发展,作为主政者,调研-解决问题,搭平台-给政策-抓落实这一套到如今也还是有实效的手段... 李在54岁赴任深圳市长一职,也是92年南巡后的第二年,时机成熟,有了大施拳脚的空间。与大学开展产学研、振兴产业园区、开国际展销会、强力的产业政策、强化公司治理理念和优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加上廉洁政府、扫黄打黑等软环境管理,整体上将来料加工、出口退税为主的低端密集产业升级为科技先行的信息化产业密集的大跨步发展,作为主政者,调研-解决问题,搭平台-给政策-抓落实这一套到如今也还是有实效的手段,公允地讲,政府在体制机制革新方面,深圳的力度是大的,也是走在前面的。但书中还是有时能感觉到有种自诩改革开放第一人的意味,有些揽功,文本之中未透露各中细节,都是高光时刻闪耀的回忆,全然没有遗憾和惋惜,难免觉得脱离真实。而且,离开深圳20年、退休15年后动笔写这本书,是炫耀是留名,唯独不是教诲后人 (展开)
0 有用 南临十五 2023-09-20 12:42:33 广东
多是从往年纪要、材料中摘的,可决策的复杂远非这些所能展示,写此书多有炫耀留名之嫌疑。
0 有用 不知所 2023-09-19 17:47:40 广东
当领导真好,把工作总结+讲话稿掐头去尾就可以出书了,至于是不是秘书写的、知识产权之类的问题一概不用考虑……总体框架就是:我——调研——计划——领导支持——发文——出成果…经济发展有这么简单就好喽~~借鉴意义不大
1 有用 铲铲 2023-09-18 19:53:23 上海
讲道理是政绩很多的履历,但是写出来味同嚼蜡,如同政府工作报告,可圈可点的都没有着力,非常可惜。
0 有用 KS 2023-09-18 13:46:46 江苏
怎么说呢 听过另一位副市长的在线下论坛的讲演 30分钟比这一本要收益大得多 本书可能太过于干货干成编年史了
0 有用 Lucas 2023-09-06 19:06:33 广东
能力很强,但书的内容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