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收藏的画册多,从画作看,这本书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而各种花草纸,我更喜欢买空白的自己画(而且我怀疑这些花草纸变质变色的时间会影响收藏)。所以这本要卖上百元的精品书,它的读者定位是谁?作为艺术品,确实是有匠心。但如果不是这个画家或者作家的粉丝,它要卖给谁?
责编的话,小编转述:“👀 我怀疑你参加过这本书的选题会,选题会上领导也发过如此的灵魂一问:这本书的读者定位是谁?它要卖给谁?说老实话,这是编辑最害怕的问题。我们不过是想把这本散文集做得漂亮一点,设计、编辑、印刷都是为作者为文本服务的。成不成功有待读者评价。做的美肯定没有错吧。”👀👀
你要不然出周边吧,不同花草纸的便签、书签、日历,估计比书好卖
这种装帧和付出,合该配知名画家和知名作家的作品。不然会有明珠暗投的风险
我觉得这不是画册,更像是类似独立出版物的手工艺术书吧,只不过后者没有书号,定价很随意,而这个是正规出版物,所以有书号,价格也相对低很多(如果按同样工艺的手工书来看,这本作为独立出版物可能会卖到200+),所以卖128RMB其实不贵,读者定位感觉是偏爱独立出版物和手工书的人群吧,毕竟花草纸翻起来还是很有质感的,我买的原因最初是为了研究花草纸,但翻看的时候发现那些关于植物的随笔散文读起来也很受触动,读完后还能当成随身携带的植物笔记,带着它去游览和观看作者说的那些地方的植物(当然花销肯定也是巨大的)
hhh小编同意+1
我正在听央广文艺之声的《小马读书》推荐这本书,立刻来搜并下单了。作者正在节目上讲,说书名是算他外孙女取的,书也是想写给他外孙女的。但是在我们出游中所能看到的景象,都是建筑和植物构成的,这样一本书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阅读的乐趣(直播节目,记性不好,听了就忘,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卖给想要彰显自己品味的小清新吧,我猜的。感觉现在书已经不是单纯用来读的了,更多的是一种审美需求。关于书籍最“纯粹”的要求应该是:容易翻阅,耐操,不容易坏,手感舒适。但市面上大部分的书都在追求好看,漂亮,精致,卖得出价格。(在此点名批评《弃猫》,那么薄一本,非要做精装,还送没什么意义的小本子。翻阅困难,阅读体验极差。)
真看不惯现在这出书的风气,伊味儿的炒作,满满的作呕死的谄媚。
400多有人要么 出一本
您真是清高的令人恐惧 一棍子打死所有匠心人
> 去植物先生的论坛
最赞回应
责编的话,小编转述:“👀 我怀疑你参加过这本书的选题会,选题会上领导也发过如此的灵魂一问:这本书的读者定位是谁?它要卖给谁?说老实话,这是编辑最害怕的问题。我们不过是想把这本散文集做得漂亮一点,设计、编辑、印刷都是为作者为文本服务的。成不成功有待读者评价。做的美肯定没有错吧。”👀👀
你要不然出周边吧,不同花草纸的便签、书签、日历,估计比书好卖
责编的话,小编转述:“👀 我怀疑你参加过这本书的选题会,选题会上领导也发过如此的灵魂一问:这本书的读者定位是谁?它要卖给谁?说老实话,这是编辑最害怕的问题。我们不过是想把这本散文集做得漂亮一点,设计、编辑、印刷都是为作者为文本服务的。成不成功有待读者评价。做的美肯定没有错吧。”👀👀
这种装帧和付出,合该配知名画家和知名作家的作品。不然会有明珠暗投的风险
你要不然出周边吧,不同花草纸的便签、书签、日历,估计比书好卖
我觉得这不是画册,更像是类似独立出版物的手工艺术书吧,只不过后者没有书号,定价很随意,而这个是正规出版物,所以有书号,价格也相对低很多(如果按同样工艺的手工书来看,这本作为独立出版物可能会卖到200+),所以卖128RMB其实不贵,读者定位感觉是偏爱独立出版物和手工书的人群吧,毕竟花草纸翻起来还是很有质感的,我买的原因最初是为了研究花草纸,但翻看的时候发现那些关于植物的随笔散文读起来也很受触动,读完后还能当成随身携带的植物笔记,带着它去游览和观看作者说的那些地方的植物(当然花销肯定也是巨大的)
hhh小编同意+1
我正在听央广文艺之声的《小马读书》推荐这本书,立刻来搜并下单了。作者正在节目上讲,说书名是算他外孙女取的,书也是想写给他外孙女的。但是在我们出游中所能看到的景象,都是建筑和植物构成的,这样一本书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阅读的乐趣(直播节目,记性不好,听了就忘,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卖给想要彰显自己品味的小清新吧,我猜的。
感觉现在书已经不是单纯用来读的了,更多的是一种审美需求。
关于书籍最“纯粹”的要求应该是:容易翻阅,耐操,不容易坏,手感舒适。但市面上大部分的书都在追求好看,漂亮,精致,卖得出价格。(在此点名批评《弃猫》,那么薄一本,非要做精装,还送没什么意义的小本子。翻阅困难,阅读体验极差。)
真看不惯现在这出书的风气,伊味儿的炒作,满满的作呕死的谄媚。
400多有人要么 出一本
您真是清高的令人恐惧 一棍子打死所有匠心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