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出版的时候,已经有3位被访者相继病逝。
尘肺病嵌套在一个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对立中——贫病循环、制度缺失与合法维权的不可能、绝对维稳与集体维权的冲突……尘肺之痛,是中国之痛
“当今社会已经拥有与这种可预防性疾病做斗争的各种必要的办法,没有任何借口再允许矽肺在全世界继续存在”,任重而道远。
“尘肺之痛是整个中国之痛”。
全书以背景介绍、访谈资料为主,分析的很浅,只是把个人与社会大进程联系起来?关键还是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过程中出了问题,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缺少规范,同时,与巴山县相似的现象在各地依然有发生,这是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农村应该怎样振兴?城市化就一定要是农村变为城市吗?一定要遵循西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吗?编者可能更想讲述的是关于个人的悲痛,但是这些深入的现实分析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在我看来书的最后解读只是隔靴搔痒的原因。 除此之外,也引发了我对于失地农民工的思考,他们正如编者所说因穷至病,最后又因病至穷,这是个痛苦的循环。他们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早早外出打工,成为新一代农民工,怎样跳脱出穷苦的循环?这也是当前脱贫的关键吧。
大晚上的看得我极其emo,某个庸俗作家说得好:长大是忘记明白不了的事。劳工是我中学时代最关注的议题,那时被此所感染,希望去工厂做长期的田野,后来参与了相关ngo的志愿活动。如今时过境迁,记忆黯然、热情得到消磨,今夜却被偶然唤醒,不禁想问:在某些人、某个制度无时无刻不被簇拥的当下,究竟谁能为这些尘肺病的工人们张目呢?我没有答案,但感谢仍在这条路上奋进的人。
补标。
“一些地方经济腾飞、城市扩张,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往往占据了社会所有的视线,而尘肺病农民工因此遭受的无法明确追责的苦难,似乎成为发展的必要的牺牲。在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重要性的时候,发展成为“硬道理”。但需要整个社会重新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是发展?发展的本义为何?发展是谁的硬道理?以破坏资源环境为前提的开发是发展吗?以牺牲人的幸福、健康甚至生存为代价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是发展吗?在以人为本的思路下,经济的增长、GDP的增加永远不能“硬”过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尘肺农民工在发展过程中遭受的苦难,不能被一句“经济发展的代价”简单地概括。”
口述史的研究方向感觉蛮重要的
高中时候于省图书馆读完,唉。
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
贫病难医~
挺无奈,也无力。但是写作上,我感觉还是可以把农民工兄弟们的口语语录稍微改连贯一点,毕竟这是书,不是看电视也不是直接听录音,句子都不连贯怪难受的
这些尘肺病的农民工陷入难以走出的一种循环,处于一种奋力挣扎的状态,他们陷入“贫病”“救助”和“维权”的困局中难以自拔。具体而言:他们因贫困而打工致病,却又因病而再度陷入贫穷;工伤赔偿本是对他们最大的救助来源,却因无法确认劳动关系,而使这一希望破灭;合情合理的依法维权,成为他们捍卫生命底线的最后表达方式,但又在“维稳”过程中再次化为泡影。
太好的口述史料
0308电子书软件晚上自动变色,结果封面从黄沙滚滚瞬间变为蓝天白云,对比强烈
「一忌冷漠,抱持看客立场,感受不到他人的苦难;二忌高高在上的悲情,只将这些农民工兄弟看作值得同情的对象,以为自己的眼泪就能拯救他们于水火。」王克勤老师做大爱清尘真真是功德无量。
围绕疾病而做的生命史,结构基本上都是上学(因为家庭条件一般上不了很多年)——打工(无劳动合同,无尘肺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意识)——患病——因病致贫。
记住这些生命形态 记住这些为此付出的人
怎一句叹息了得? 具体要怎么去做!! btw觉得书分析得还是有点不够劲儿,可能说呈现更准确些吧,当然这本书本身的存在就颇有价值。
> 尘肺农民工口述记录
45 有用 fredyan 2020-11-20 17:48:29
出版的时候,已经有3位被访者相继病逝。
4 有用 荡漾的巴拉 2023-12-19 09:57:03 江苏
尘肺病嵌套在一个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对立中——贫病循环、制度缺失与合法维权的不可能、绝对维稳与集体维权的冲突……尘肺之痛,是中国之痛
9 有用 不多 2021-01-08 23:13:56
“当今社会已经拥有与这种可预防性疾病做斗争的各种必要的办法,没有任何借口再允许矽肺在全世界继续存在”,任重而道远。
8 有用 糖罐子 2021-01-28 12:25:57
“尘肺之痛是整个中国之痛”。
3 有用 王柯基要努力🐶 2021-04-02 17:53:15
全书以背景介绍、访谈资料为主,分析的很浅,只是把个人与社会大进程联系起来?关键还是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过程中出了问题,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缺少规范,同时,与巴山县相似的现象在各地依然有发生,这是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农村应该怎样振兴?城市化就一定要是农村变为城市吗?一定要遵循西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吗?编者可能更想讲述的是关于个人的悲痛,但是这些深入的现实分析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在我看来书的最后解读只是隔靴搔痒的原因。 除此之外,也引发了我对于失地农民工的思考,他们正如编者所说因穷至病,最后又因病至穷,这是个痛苦的循环。他们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早早外出打工,成为新一代农民工,怎样跳脱出穷苦的循环?这也是当前脱贫的关键吧。
7 有用 丁白 2021-10-02 00:35:07
大晚上的看得我极其emo,某个庸俗作家说得好:长大是忘记明白不了的事。劳工是我中学时代最关注的议题,那时被此所感染,希望去工厂做长期的田野,后来参与了相关ngo的志愿活动。如今时过境迁,记忆黯然、热情得到消磨,今夜却被偶然唤醒,不禁想问:在某些人、某个制度无时无刻不被簇拥的当下,究竟谁能为这些尘肺病的工人们张目呢?我没有答案,但感谢仍在这条路上奋进的人。
1 有用 Mera8ki 2021-12-10 00:24:03
补标。
12 有用 顾予美 2021-08-19 21:34:23
“一些地方经济腾飞、城市扩张,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往往占据了社会所有的视线,而尘肺病农民工因此遭受的无法明确追责的苦难,似乎成为发展的必要的牺牲。在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重要性的时候,发展成为“硬道理”。但需要整个社会重新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是发展?发展的本义为何?发展是谁的硬道理?以破坏资源环境为前提的开发是发展吗?以牺牲人的幸福、健康甚至生存为代价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是发展吗?在以人为本的思路下,经济的增长、GDP的增加永远不能“硬”过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尘肺农民工在发展过程中遭受的苦难,不能被一句“经济发展的代价”简单地概括。”
0 有用 徐三肨 2022-04-10 17:48:16
口述史的研究方向感觉蛮重要的
0 有用 suzumiya 2023-11-23 09:12:45 上海
高中时候于省图书馆读完,唉。
1 有用 小球藻778 2022-06-28 18:04:53
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
0 有用 storyland 2023-12-06 13:07:56 河南
贫病难医~
0 有用 大月巴 2023-03-25 18:57:56 上海
挺无奈,也无力。但是写作上,我感觉还是可以把农民工兄弟们的口语语录稍微改连贯一点,毕竟这是书,不是看电视也不是直接听录音,句子都不连贯怪难受的
0 有用 想像你一样优秀 2023-05-09 00:55:09 北京
这些尘肺病的农民工陷入难以走出的一种循环,处于一种奋力挣扎的状态,他们陷入“贫病”“救助”和“维权”的困局中难以自拔。具体而言:他们因贫困而打工致病,却又因病而再度陷入贫穷;工伤赔偿本是对他们最大的救助来源,却因无法确认劳动关系,而使这一希望破灭;合情合理的依法维权,成为他们捍卫生命底线的最后表达方式,但又在“维稳”过程中再次化为泡影。
0 有用 Sunnnnnnnnnn 2023-05-09 01:36:45 浙江
太好的口述史料
0 有用 离经叛道的菜鸟 2025-03-10 10:31:54 天津
0308电子书软件晚上自动变色,结果封面从黄沙滚滚瞬间变为蓝天白云,对比强烈
1 有用 L1ize 2021-06-20 21:36:27
「一忌冷漠,抱持看客立场,感受不到他人的苦难;二忌高高在上的悲情,只将这些农民工兄弟看作值得同情的对象,以为自己的眼泪就能拯救他们于水火。」王克勤老师做大爱清尘真真是功德无量。
1 有用 林林总总 2021-06-19 17:31:39
围绕疾病而做的生命史,结构基本上都是上学(因为家庭条件一般上不了很多年)——打工(无劳动合同,无尘肺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意识)——患病——因病致贫。
1 有用 hoppiela 2021-05-28 23:43:53
记住这些生命形态 记住这些为此付出的人
1 有用 Zzzzz 2021-05-31 16:43:04
怎一句叹息了得? 具体要怎么去做!! btw觉得书分析得还是有点不够劲儿,可能说呈现更准确些吧,当然这本书本身的存在就颇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