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贾惠侨, / 张品, 赵红梅
出版年: 2020-11
定价: 9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20921
内容简介 · · · · · ·
《人格心理学》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查尔斯·S.卡弗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F.沙伊尔合著的心理学经典教材。
两位作者在书中对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归纳,包括人格的概念、研究方法、人格测评、人格类型、不同视角下的人格分析等,同时进行了系统探讨,能够让读者充分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
对于心理学研究者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本书能够帮助你从更全面的视角,系统了解人格心理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对于大众读者,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通过分析和鉴别自己及他人的人格特质,获得更多启发与理性思考,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作者简介 · · · · · ·
【美】查尔斯·S.卡弗(Charles S. Carver),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
【美】迈克尔·F.沙伊尔(Michael F. Scheier),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
查尔斯·S. 卡弗和迈克尔·F. 沙伊尔相识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生院,两人都获得了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们分别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任职。
在一起合作的40 多年里,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1998 年,他们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APA)健康心理学分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2007 年,他们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颁发的“唐纳德·T.坎贝尔奖”,以表彰两人对社会心理学的杰出贡献。2011 年,查尔斯·S.卡弗因其对人格心理学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颁发...
【美】查尔斯·S.卡弗(Charles S. Carver),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
【美】迈克尔·F.沙伊尔(Michael F. Scheier),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
查尔斯·S. 卡弗和迈克尔·F. 沙伊尔相识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生院,两人都获得了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们分别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任职。
在一起合作的40 多年里,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1998 年,他们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APA)健康心理学分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2007 年,他们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颁发的“唐纳德·T.坎贝尔奖”,以表彰两人对社会心理学的杰出贡献。2011 年,查尔斯·S.卡弗因其对人格心理学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颁发的“杰克·布洛克奖”。2012 年,两人获得了国际自我和认同协会颁发的“杰出职业生涯奖”。迈克尔·F.沙伊尔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2003~2004届主席,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长期担任部门主管。
目录 · · · · · ·
第 1 章 人格心理学是什么?
1.1 人格的定义 002
1.2 人格心理学理论 006
1.3 有关人格的观点 009
1.4 章节组织 013
总结: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014
第 2 章 人格研究的方法
2.1 收集信息 018
2.2 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022
总结:人格研究的方法 0372 人格心理学
第 3 章 人格评估
3.1 信息来源 040
3.2 测量信度 044
3.3 测量效度 048
3.4 评估技术发展背后的两个基本原理 055
3.5 不断寻求更好的评估方法 057
总结:人格评估的要点 058
第 4 章 特质视角
4.1 类型与特质 060
4.2 什么特质最重要? 062
4.3 五因素模型 071
4.4 五大因素在行为上的体现 076
4.5 与早期特质模型的关系 079
4.6 其他变量 080
4.7 特质、情境和交互作用论 083
4.8 人格表征依赖于情境的交互作用论 089
4.9 特质视角评估 093
4.10 特质视角下的行为问题与行为改变 095
4.11 特质视角的问题与前景 098
总结:特质视角 100目录 3
第 5 章 动机视角
5.1 基本理论要素 104
5.2 需要、动机和人格 107
5.3 特定动机性格研究 110
5.4 内隐动机和自我归因动机 120
5.5 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 123
5.6 动机与五因素模型 125
5.7 人格与叙事学研究 127
5.8 动机视角下的人格评估 128
5.9 动机视角下的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131
5.10 动机视角的问题和展望 133
总结:动机视角 134
第 6 章 遗传学、进化论与人格
6.1 遗传对人格的影响 138
6.2 哪些人格品质受遗传影响? 143
6.3 行为遗传学的复杂性 147
6.4 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149
6.5 进化与人类行为 153
6.6 遗传进化视角下的评价 165
6.7 进化遗传视角下的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165
6.8 遗传和进化视角下人格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171
总结:遗传学、进化论和人格 173
第 7 章 生物学过程与人格
7.1 艾森克对脑功能的早期看法 176
7.2 诱因趋近系统 178
7.3 行为回避或退缩系统 182
7.4 趋近和回避系统与特质和气质的关系 184
7.5 感觉寻求、约束和主动控制力 187
7.6 激素和人格 193
7.7 生物学视角下的人格评价 204
7.8 生物学视角下的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206
7.9 生物学视角下的问题和前景 210
总结:生物过程和人格 211
第 8 章 精神分析理论
8.1 基本主题 215
8.2 思维的地形模型 216
8.3 人格结构模型 217
8.4 人格的内驱力 221
8.5 焦虑与防御机制 225
8.6 性心理发展观 233
8.7 暴露无意识 240
8.8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评估 242
8.9 精神分析视角下行为与行为改变中的问题 244
8.10 精神分析视角的问题与展望 248
总结:精神分析理论 251
第 9 章 心理社会理论
9.1 客体关系理论 256
9.2 依恋理论与人格 260
9.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73
9.4 心理社会视角下的评估 288
9.5 从心理社会视角看行为问题与行为改变 289
9.6 心理社会理论的问题与展望 292
总结:心理社会理论 293
第 10 章 学习理论
10.1 经典条件反射 296
10.2 工具性条件反射 305
10.3 社会和认知学习理论 311
10.4 观察学习 3176 人格心理学
10.5 攻击性模型和媒体暴力问题 321
10.6 学习理论中的评估 323
10.7 学习理论中的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324
10.8 学习理论的问题和前景 332
总结:学习理论 334
第 11 章 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
11. 1 自我实现 339
11.2 自我决定 342
11.3 自我和防御过程 347
11.4 自我实现和马斯洛的动机层次理论 353
11.5 存在主义心理学 360
11.6 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角度的评估 364
11.7 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视角的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369
11.8 自我实现与自我决定的问题与展望 372
总结: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 374
第 12 章 认知理论
12.1 将你对世界的经验转换为心理表征 380
12.2 记忆激活 388目录 7
12.3 心理组织的联结主义观点 394
12.4 对认知和人格更广泛的观点 402
12.5 认知视角下的人格评估 407
12.6 从认知角度看待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410
12.7 认知视角的问题与展望 413
总结:认知视角 414
第 13 章 自我调节视角
13.1 从认知到行为 418
13.2 自我调节和反馈控制 424
13.3 自我调节的深层主旨 440
13.4 自我调节视角下的评估 444
13.5 从自我调节角度看待行为问题和行为改变 447
13.6 自我调节视角的问题和前景 451
总结:自我调节视角 453
第 14 章 不同视角的重叠与整合
14.1 不同观点的相似性 459
14.2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反复出现的主题 469
14.3 组合视角 472
14.4 哪种理论是最好的? 475
总结:不同观点的重叠与整合 475
致谢 479
术语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P386(Maslow ,1968) 有效而准确地知觉现实 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 自发地流露思想和情感,自然不做作 以问题为中心,关心人类的普遍问题 保持独立和自主性 对日常保持永远新鲜的欣赏力 经常有神秘情绪的体验,这是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感觉 对人类博爱、他人民主 与少数人保持深刻关系 欣赏做事的过程 具有哲理、只会、善意的幽默感 具有旺盛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十分强大、独立、并且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引导,有时显得喜怒无常、甚至无情 <图片1>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
多数人不是根据他们自身来定义生命で意义,相反,他们使用社会へ文化共识的过程定义。 意味着,群体认同在人们确认他们生命で意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死亡的提示使人们更捍卫他们本身的文化价值——通过把他们自己紧密融入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结构,人们证实了作为人类的自我价值。 P391【性行为也是暗示性——提示人的动物本性特征——人的死亡。人们用多种方式忽略这种暗示,他们为性行为添加审美价值,为性创造浪漫情调,以使人与动物特征区分开。Florian,Mikulincer,Hirschburgs.2002】 人们创造了没得文化标准,时期理想化,符号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动物特性转化为精神。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指出,自由,伴随着你为自己选择什么样で生活的责任。基本选择是使你的生命富有意义还是退回虚无。当提醒人们死亡的必然性时,他们会努力联系起文化价值。几十个体试图找到主义,但也不可能逃脱存在的负罪感。生命不能承担所有可能性,因为每一个选择抖拍出了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恐惧管理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格心理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格心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心理科学(万千心理) 9.4
-
- 极简个性心理学:破解人格基因 7.5
-
- 压力:评价与应对 8.4
-
- 生理心理学(全彩第九版) 8.5
-
- 文化心理学(原著第三版) 8.7
-
- 心理学研究方法 8.9
-
- 归因动机论 8.1
-
-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 7.9
-
- 挫折与攻击 8.2
人格心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9.3分 43人读过
-
Allyn & Bacon (2007)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Pearson (201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0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格心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复杂 2021-04-02 08:38:47
作为教材来说不够严谨,作为读物来说也晦涩了些
1 有用 everyday 2021-12-17 18:20:11
这本书还没有评分耶。20211217在xt新华书店看。翻向第11章,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存在主义心理学。『经常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0 有用 兰柯一梦醒时分 2023-11-21 11:22:00 中国香港
城大人格心理学课本
1 有用 BW 2021-06-19 13:42:08
图
1 有用 氟比洛芬 2022-06-02 21:50:39
略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