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的艺术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ly的读享生活 2021-05-31 16:16:04

    材料丰富翔实,文字解释不是泛泛而谈,深入到具体操作的程序分解。图书馆建筑的平面图标识很清楚;桌椅有多少数量,长宽高多少,也都写出来;光书链这么个小东西就讲了十几种,都配图;藏书书目和藏书数量的信息作了量化,比如,普拉蒂纳掌管的西科图斯四世教皇图书馆藏书清单,不仅详细列出书目,还搜寻了这些书籍的分布情况。图书史研究通常是作为文化史的分流,侧重于讨论读者的角色、阅读习惯的变化、书刊的检查史等等,而作者从物质技术的角度说藏书,实在是用了十足耐心的水磨工夫,徐徐道来,让文化史研究更加有的放矢,这种不厌其烦的考证,也证明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

  • 2 星尘 2021-06-11 00:01:35

    非常生动详细的一本书,书名叫《中世纪欧洲早期图书馆及藏书设施发展及其演变》或许更直白?(有点长),最后一章还提到了私人图书馆的一些资料。要指出的是,即便中世纪的图书馆就已经面向大众开放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字和书籍都是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专属,因此这本书讨论的对象并不针对平民。有一个遗憾是,这本书讨论范围只局限于欧洲,中国的图书馆发展简史应该也会很有趣

  • 4 某羊 2021-05-29 03:07:46

    100年前出版的一部介绍现代图书馆前世今生的“考古学著作”。作者考究癖相当严重,不过浅显直白的语言和大量解释性插图很好地弥补了大段考据文字所带来的枯燥感。 在作者的观念中,古典时代与中世纪书籍的珍贵,促使藏书者建立起一系列对书籍的保护、利用制度与配套装置,而这一过程又塑造了崇拜知识与敬畏阅读的社会风尚,进而反过来促动并确立了藏书机构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理念,从而建立起了持续至今的公共图书馆原则。 正如书中辛苦制作和保护抄本的传教士们不会想到,20世纪初工业化的书籍印刷可以在一天内产出他们一生也无法完成的工作量;1901年出版此书的作者当然不可能想象到,百年后的电子化进程可以对书籍产生何种意义上的冲击。而体会这种不同时代人与书之关系的变与不变,也正是我们这些后来者阅读本书时所能得到的乐趣与思考。

  • 2 边际替代率 2021-06-07 18:03:43

    此书已成为我书架上的藏书~

  • 0 bookbug 2024-01-04 09:03:24 北京

    书籍的存放与保护史,也是西方文明及视角下的技术、建筑和陈设层面的图书馆史,涉及从亚述、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末的演变与传承。最早的图书贮藏与庙宇和宫殿有关,这一方面缘于当时的教士阶层本身都是出类拔萃的知识阶层,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场所最为安全,与古代把宝物托付庙宇保管是一个道理(当然一千年后因宗教冲突和改革原因导致的焚书则是后话)。亚里士多德是首位制定出某种特定图书馆布置体系之人,该体系后来被托勒密王采用。古罗马时期的书籍多为莎草或羊皮纸,成书卷状,批量运送需要将其卷好依次放进圆柱形的书盒,存放则随之出现了卷轴格子,后被书柜取代。所以当时教堂流行的半圆形壁龛中,圣器与书籍通常分别存放于其中,位置并列,地位相当。此外,教会手稿常以一个对偷书贼的诅咒结尾,在我看来这也是千百年后格言藏书票风行的滥觞。

  • 1 2021-06-04 14:25:49

    看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的人用璀璨星空来致敬心中所爱,有人用锦绣文章来描绘心之所向,而有的人没有星辰大海的想象,却只有风尘仆仆的素履以往。作者对人类藏书事业的探究之心,对图书馆建筑史的追溯之心,都隐于每一次跋山涉水,他如抢救生命般考究每一处藏书遗址,于他,考察、记录、整理、分类、描述,就是最深切的爱吧。

  • 1 深情的艾老师 2022-02-08 18:25:54

    1. 今天人们安排书房、照管图书时,有很多习惯都来自欧洲千百年来的传统,很多藏书建筑及其借阅制度,也仍在借鉴这些传统。2. 藏书的主要敌人:火、水、灰尘、书虫、贪婪、无知和傲慢。3. 我们在家中布置一个书房,我们藏书的情怀,对书之大敌的警惕,其实都是希望文明之树能够深植不摇。

  • 1 小丸子 2022-03-01 15:37:20

    水火,灰尘和书虫,无知与傲慢、贪婪,都是藏书的敌人。

  • 2 ✎❀ 2022-01-26 16:01:54

    书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 1 Jimmy47 2021-11-15 11:44:32

    得到听书 第一,欧洲多家修道院和图书馆照管图书的细节,包括书柜的样式、书链的使用、书目的编撰等。今天安排自己的书房,都是来自千百年来的传统,壁龛式书柜早在公元一世纪就有;罗马时期的藏书者,为了标记图书的作者,会在墙上悬挂肖像;17世纪的英国藏书者,会在自己的图书室中摆放地球仪,修道院和教会图书馆会靠墙放书架 第二,图书摆放的顺序以及图书目录的编撰,是一个时代对于知识的体系化认识。也传达了图书分类法的制定者对知识尊卑的看法,而书架则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外显。藏书时也需要考虑到显示效果,顶天立地的书柜,按照开本大小来放置图书,能显示出知识的严肃性。但五米以上的书柜配有廊台,是16世纪西班牙一家图书馆的创举而后传播到米兰和巴黎 第三,水火无情,灰尘和书虫,无知与傲慢、贪婪,都是藏书的敌人

  • 1 木木茁灼 2021-11-14 21:11:05

    藏书的主要敌人:火、水、灰尘、无知和傲慢。

  • 1 哆啦大胖 2021-11-07 22:28:42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本书描述了欧洲多家修道院和图书馆照管图书的细节,包括书柜的样式、书链的使用、书目的编撰等。其实,我们今天安排自己的书房,有很多习惯都是来自千百年来的传统。第二,图书摆放的顺序以及图书目录的编撰,是一个时代对于知识的体系化认识。一定程度上,也传达了图书分类法的制定者对知识尊卑的看法,而书架则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外显。藏书时也需要考虑到显示效果,顶天立地的书柜,按照开本大小来放置图书,能显示出知识的严肃性。但五米以上的书柜,最好配有廊台,这是16世纪西班牙一家图书馆的创举,而后传播到米兰和巴黎。第三,《此乃书之大敌》,是19世纪英国藏书家威廉·布雷德斯的著作。他说,水火无情,灰尘和书虫,无知与傲慢、贪婪,都是藏书的敌人。

  • 1 心若无涯 2021-11-07 21:30:45

    我们在家中布置一个书房,我们藏书的情怀,对书之大敌的警惕,其实都是希望文明之树能够深植不摇。

  • 0 龙云说 2021-12-02 11:46:48

    得到:其实书是一种知识、文明的符号,纸质书也好电子书也好,只是一种工具、一个符号、一份求知的欲望。

  • 0 LY咚咚咚🌳🐈 2022-01-16 22:32:32

    P351 看到书链被取消时有一种释然。 书桌书架的由繁到简和空间的利用说明了知识载体的逐步大众化?或许~ 像结语所言,“在这些书籍中投入了人类的意识和感觉,像对待自己会欣然礼待的客人一样礼遇它们” 誊者不朽,读者荣幸。

  • 0 刀叢中的小詩 2022-05-12 09:40:07

    《藏书的艺术》——藏书史,也是一部图书馆及个人书房装修指南。所谓“诗文传家”,乃至“藏之名山,待之后世”,其实也是一部文化传续的历史。有时写文字,也和农人干农活儿一样,懂得一个“藏”字,方才极尽四时之妙。这里的“藏”,也就是节制的艺术。

  • 0 骇客辉 2022-09-22 21:49:36 浙江

    水火,灰尘和书虫,无知与傲慢、贪婪,都是藏书的敌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