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原作名: The Iron Road: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Railroad
译者: 陈帅
出版年: 2021-4
页数: 396
定价: 12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23304
内容简介 · · · · · ·
“了不起的铁路史专家”+ DK公司,用200幅图片和60段故事,打造纸上铁道博物馆。
你将看到43种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线路,
融合跌宕历史与机械之美,带你认识铁路这个工业文明的伟大成果、扭转历史的隐藏主角!
🚂🚂🚂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缩影,是人类科技的伟大杰作。一部二百年的铁路史,也是一部轰鸣的现代史。这部铁路史由学者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与DK公司联合打造,用约200幅彩图,呈现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路线以及历史现场。
铁路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速度。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时代真正来临,在此之后,从伦敦到爱丁堡,路程耗费时间由2个星期缩短到2天,商品、人力的交流被大大加快。在轨道铺设声和隧道开凿声中,涌现出暴富的铁路大亨、天才工程师、殖民者、铁路工人和火车迷,轨道铺向何方,他们的传奇就延伸向何方。
不过,铁路带来的不止...
“了不起的铁路史专家”+ DK公司,用200幅图片和60段故事,打造纸上铁道博物馆。
你将看到43种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线路,
融合跌宕历史与机械之美,带你认识铁路这个工业文明的伟大成果、扭转历史的隐藏主角!
🚂🚂🚂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缩影,是人类科技的伟大杰作。一部二百年的铁路史,也是一部轰鸣的现代史。这部铁路史由学者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与DK公司联合打造,用约200幅彩图,呈现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路线以及历史现场。
铁路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速度。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时代真正来临,在此之后,从伦敦到爱丁堡,路程耗费时间由2个星期缩短到2天,商品、人力的交流被大大加快。在轨道铺设声和隧道开凿声中,涌现出暴富的铁路大亨、天才工程师、殖民者、铁路工人和火车迷,轨道铺向何方,他们的传奇就延伸向何方。
不过,铁路带来的不止于此。
短短的二百年间,火车从马拉车化为高速列车,而世界也从蒸汽弥漫的19世纪来到了现代。这是人类历史上风云变幻的二百年,在诸多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大事件中,铁路都是隐藏的主角——无论是在美国南北战争,还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历史都在向我们证明,谁掌握了铁路,谁就掌握了未来。如今,铁路还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大国崛起的国之利器。
铁路对人类的影响还发生在更深的层面——它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人们能够前往遥远的国度,以全新的目光打量世界,人们的时间观念、居住习惯、婚姻观等,也被悄然改变。
DK铁路史的创作者
· · · · · ·
-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英]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Christian Wolmar)
英国铁路历史学家,知名记者。他长期为《泰晤士报》《独立报》《卫报》撰稿,并为铁路领域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沃尔玛尔拥有丰富的铁路历史学识,他笔下的铁路史往往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影子。他关注铁路与现代社会的构建,主要研究铁路与资本流通、技术、国家、战争的关系。沃尔玛尔的作品有《铁、血与金:铁路如何改变世界》《战争的引擎:铁路如何改变现代战争》《烈火与蒸汽:英国铁路史》等。
他不仅精于研究英国铁路,他也熟知中、美、俄、印等许多国家的铁路发展历程,尤其对于铁路技术如何推动现代化进程,有着独到的见解。英国《卫报》称他为“了不起的铁路历史专家”,2007年,他被授予政府级别荣誉“年度国家交通运输记者奖”。
目录 · · · · · ·
铁路之父
机车驱动
美国的第—批铁路
美国蒸汽时代初期
铁路在欧洲
西欧铁路线路图
铁路热潮
车轮与转向架
美国南北战争
蒸汽时代的铁路信号
伟大的失败
印度:达尔豪西的殖民命令
早期印度铁路线
筑路工的生活:掘路、酗酒、斗殴
轨道结构
古巴蔗糖铁路
【铁路的推广】
穿越阿尔卑斯山
攀登山峰
巴拿马铁路:致命淘金
热穿越美洲
北美跨洲铁路
深入地下
轨道上的死亡
火车制动
旅途体验
道岔和会让线
蒸汽殿堂
铁路信号电报
行业垄断与铁路巨头
修建桥梁
普尔曼现象
【铁路成熟期】
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
图东方快车
攀登高峰
亨利·弗拉格勒和他的跨海铁路
货运车辆
开普敦到开罗:未竟之路
开普敦到开罗
电力减负
电气化之路
为铁路工作的人
铁路与犯罪
印度山间铁路:逃离闷热
【战争与动荡】
铁路黄金时代
第—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地铁路
美国的豪华车厢
战时铁路灾难
汉志铁路
流线型机车
澳大利亚的轨距失误
高速蒸汽列车
柴油化之路:“飞翔的汉堡人”开向未来
当柴油遇上电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铁轨上的暴行
【铁路现况】
勃列日涅夫的失策
铁路的关闭与重生
了不起的隧道
隧道建设
瑞士铁路:优中之优
加速前进:子弹列车与高速铁路
中国:新时代先锋
铁路复兴
磁悬浮列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所有工业革命时代的伟大创举中,铁路的发明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铁路出现以前的世界里,不论远近,只要踏上旅程就意味着一场艰巨的冒险。即便是法国或英国等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国内的旅行时间也可长达7天;而想要横跨美国、中国或俄罗斯等大国,则可能需要数月之久。直到19世纪早期,许多人终生都未能走出其出生的小镇或农村,也绝没有人能够拥有快过奔马的本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旅行实在是太过艰难且奢侈,这反过来也限制了思想和技术的传播。 流动性的缺乏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与丰收之地相隔仅几百公里,人们却有可能因为交通不畅而遭受饥荒;易腐食品无法在缓慢的马拉小车或运河船只中得以保存;寄送国内信件需耗时数日,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实则都是旧闻。战争时期,人们往往在几个月之后才能收到亲人的消息,发生在邻近地区重大事件的传播速度也极为缓慢。 旅行的受限还转化成社会意识的局限性。由于鲜有机会结识村子以外的适龄青年,人们选择配偶的范围小得可怜。当时的时间概念也完全不同于今日,人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即使两个村庄相距仅数千米,但东西方位差异将会导致其采用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 铁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时间,列车时刻表将会一片混乱,各国被迫开始实施国内和国际时间的标准化。或许因此之故,才诞生了作为当今世界通用标准的格林尼治时间。而美国四大时区的划分也同样受此影响。尽管通往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了7个时区,但这条世界上最长的线路仍然按照莫斯科时间运行。无论是在铁路运营还是生活的各个方面,准时和守时都变得极为重要。铁路出现以前,白天的时长为10个小时,而它的到来定义了今天8小时的标准时间结构,换言之,正是铁路创造了「朝九晚五」的常规生活。 铁路推翻了关于距离和时间的一切固有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剧变。铁路使得远距离工作成为可能,人们不再依附于土地生活,最后的封建遗迹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言 -
世界首条铁路「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于工业革命末期的1830年在英国开通。作为几十年来轨道、货车和发动机相关实验的成果结晶,它向人们证实了铁路才是陆路运输的必然发展方向。铁路技术其实源于远古的科技,早在7000多年前,车轮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轨道也随即产生。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00~公元600年),为了防止下雨天车轮打滑,人们开挖出特定通道,以便装有车轮的客货车通行。类似的轨道也出现在庞贝古城和西西里岛遗址中。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正是在这类通道上与父亲相遇,并在争夺通行权的过程中将其杀死的。 最早用于运输的木制轨道可以追溯到1350年,它的原型现存于德国弗莱堡的一座教堂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德国和英国境内修建了数不胜数的马车道(或用类似轨道铺成的小路),用以运送矿区里的重载货车。这些道路最先出现在萨克森州,14世纪,该州成为德国主要的锡矿和银矿开采区。随着「挖掘车」(一种高效的四轮采矿卡车)的发展,州内的采矿活动在16世纪达到顶峰。这种卡车的底部装有一根突出的铁条,行进时插入木制轨道中间的槽内,以防止车辆偏离轨道。但无论司机的驾驶技术如何高超,交通事故仍然频发。然而,正是在采矿卡车的助力之下,大量矿石得以运上地面进行冶炼,德国的矿产行业也由此步入飞跃性的发展阶段。这种原始的运输体系起初完全依赖于人力,不过后来马匹很快被引入,取代人力来运送更重的货物。 接着,人们又开发出专供卡车行驶的轨道。最早出现在德国境内的这类轨道由木头制成,被称作「车行轨道」。到了18世纪早期,德国煤矿产区鲁尔境内的铁轨上已经配有L型凸缘,后来进一步发展为直接安装于车轮的轮缘,这种配置由此成为现代铁路轮轨的标准形式。 在轮缘发明的同时,英国也在开发一套基于德国,但范围更为全面的马车道系统。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英国的车道把不断壮大的煤矿网络与新兴工厂连接在一起,并直通水路,将矿产资源运往更远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从马车道到轨道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DK铁路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DK铁路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铁路的历史也是现代的历史

中国的高铁时代,是人类铁路史的继承和发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电影《让子弹飞》一开始,县长带着夫人和师爷,坐着马拉的火车赴任。火车竟然是用马拉的?当时觉得非常神奇。后来看了影评,知道清朝洋务派刚开始修铁路的时候,由于朝野内外的普遍反对,不得已采用了“马拉火车”的办法,替代蒸汽机车。直到看了《钢铁之路》一书,才发现在铁... (展开)
游戏与书,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DK (201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7)7.7分 1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思文化[THINKR](已出书目) (Yursler_林)
- 工厂生活 (小椿山)
- 待购书目 (得似浮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K铁路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洲1013 2022-06-05 20:05:13
详尽至繁
0 有用 我去海边讲笑话 2023-10-08 12:25:03 重庆
基本把事件理清楚了,图片质量不错,但是翻译不少地方令人汗颜
0 有用 复弦 2023-09-15 23:58:22 广东
#随便翻翻017 很多好看的图,装帧设计很舒服。看到这些天文地理历史艺术科学类的普及书还是很兴奋好奇,和二十年前的自己没啥变化,只是现在获取这类资源的途径丰富轻松多了,感谢这个时代。21世纪的铁路基本属于我们中国了,希望我们国家搭起的不仅仅是铁路硬件,还有更深层的铁路文化和底蕴,这一批批冰冷的机械征服不了文明史的,不要短暂沉浸在自我麻痹里,期待那一天。 韩师图书馆借阅
3 有用 德意志的仰慕者 2021-07-09 13:06:04
看过了忘了标了,火车和铁路的发展历史。19世纪上半叶开始铁路公司成为巨头,资金汇聚,倒也闹出了不少的骗局笑话,只可惜公路兴起后,铁路便相应衰退了,只是近年来有复兴迹象。
0 有用 v13020044 2024-03-25 22:04:09 四川
很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