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通史》原名《吕著中国通史》,为“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上册出版于1940年,下册完稿于1941年,因抗战影响,上海成为“孤岛”,直到1944年才得以出版。上册十八章,以文化现象为专题,讲解古代婚姻、官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下册三十六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的变革、历朝历代之史事直至民国开创。《中国通史》出版以来,畅销七十余载,重印数百次,以丰富的史实和流畅的笔调,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
吕思勉所著《中国通史》条理清晰,可作为阅读中国通史的第一选项。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中国画报出版社本次出版的这一版《中国通史》将上下两册合为一部,同时精选了百余幅历史图片与中国传统绘画,更有详细图注,赋予文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更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直观感受。...
(展开全部)
吕思勉所著《中国通史》条理清晰,可作为阅读中国通史的第一选项。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中国画报出版社本次出版的这一版《中国通史》将上下两册合为一部,同时精选了百余幅历史图片与中国传统绘画,更有详细图注,赋予文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更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直观感受。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近代史学家。一生桃李满天下,文史大家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均为其学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书籍读得最多的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仁传为美谈。
在将近百年之后阅读此书,颇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然,多少文人或投笔从戎以身报国,或将手中的笔化为利剑,为危亡之际的国家拼杀出一条血路。在迷茫混沌之时,他们秉持着一百二十分的信心,踏着数千年古国的遗迹,找寻未卜的前途,单是这一点,就值得今人学习。
惭愧,翻了一两篇,能看懂,但是吃力,行文考据风太浓烈,真的适合现代人阅读么?主题思想也不算太明确,就我个人的观点,不推荐阅读,我这种业余历史看热闹者,还是翻翻当代历史学家的作品消遣消遣就好。
这本书很厚,拿在手里分量很重,全书最可圈可点处在于吕思勉老先生把各种文化现象列出专题,把婚姻、选举、赋税等等都讲的很透,这对于理解当下社会的现状也有一定的帮助。有益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5篇
> 4人在读
> 13人读过
> 11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通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幸福只差10cm 2021-02-13 11:45:22
在将近百年之后阅读此书,颇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然,多少文人或投笔从戎以身报国,或将手中的笔化为利剑,为危亡之际的国家拼杀出一条血路。在迷茫混沌之时,他们秉持着一百二十分的信心,踏着数千年古国的遗迹,找寻未卜的前途,单是这一点,就值得今人学习。
0 有用 Wattskemov 2021-11-30 22:40:51
惭愧,翻了一两篇,能看懂,但是吃力,行文考据风太浓烈,真的适合现代人阅读么?主题思想也不算太明确,就我个人的观点,不推荐阅读,我这种业余历史看热闹者,还是翻翻当代历史学家的作品消遣消遣就好。
0 有用 夜晚观好星 2021-02-26 19:41:08
这本书很厚,拿在手里分量很重,全书最可圈可点处在于吕思勉老先生把各种文化现象列出专题,把婚姻、选举、赋税等等都讲的很透,这对于理解当下社会的现状也有一定的帮助。有益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