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Instagram 短评

热门 最新
  • 30 iamrebecca 2020-12-17 21:29:13

    书名更应该叫“如何改变世界”。本书是近两年创业公司作品里最好的,读完至少能理解以下问题:1、打造一个世界级产品需要怎样的条件(内部外部)2、创始人该如何寻找并吸引最初一波投资人(如何获得心仪投资人的青睐)3、当收购要约来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何为好的商业写作。 Kevin/Zuck/JackDorsey性格也都通过大小事跃然纸上。题外话,透过这本书你甚至可以举一反三联想“东方扎克伯格”和tiktok之间的商业打法和战略。实在是太像了。美中不足,中版翻译有些机翻(Mission District 怎么能翻成任务区?)

  • 13 Bear 2021-04-09 09:06:02

    方形,滤镜,YOLO,无转发,Story,IGTV这些决策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天才和人性的斗争

  • 11 Jason林正 2020-12-24 14:12:07

    当别人挑战“你产品的定位是啥?主张是啥?你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时,这本书给你了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 。

  • 16 萧湘小林 2020-12-26 13:38:58

    很好看,标准的美式企业调查报道(?)相比起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传记,充其量也就是中学生优秀作文。内容详实且充满反思性,很多有意思地小细节(川普家族多次出场)。全书大致贯穿了两条线索,一是ins在成长为10亿用户产品的过程中,它对产品理念(社区第一、简洁高效、激发创意)的执着,以facebook的数据驱动为对照;二是ins作为fb的下属公司,围绕在创始人和扎克伯格之间关于控制权的斗争,如何影响这各产品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既不是揭秘,也不是颂歌,对ins的问题(假新闻、用户焦虑与攀比、过度营销,操纵用户等),不作回避地清晰显露出来。

  • 8 张兮兮 2021-03-30 09:19:56

    感觉整本书都是在讲,ins被facebook收购是一个错误

  • 4 brant 2020-12-31 17:59:35

    做了笔记 https://bit.ly/3n1HC8C

  • 7 沈持盈 2021-01-16 11:03:33

    这本可以和Carreyrou那部Bad Blood(硅谷验血公司女骗子的故事)配合着读,体验一下老美作者们的商业调查记录业务能力。相比之下,国内的旁观者、记录者太缺乏技术、产品和公司治理知识了,只会从某些社会学角度看问题,有点遗憾。

  • 4 Lin 2021-01-18 17:47:40

    要不到资源,目标对不齐,搞不定和老板的信任。连Kevin systrom 都会碰到这种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太为难自己了。

  • 3 xw 2021-01-31 22:56:21

    新年第一本。还记得2010年用iPhone4第一次使用 instagram,有如触电一般,这产品做的太有“感觉”了,并激动的把这款应用推荐给其他朋友。哇,10年好快,对了当年还付费买了whatsapp,kik小有名气,以及模仿者微信也刚上线。

  • 5 solo 2020-12-29 12:34:59

    凯文·斯特罗姆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区别在于,一个在于打造令人喜爱的产品,另一个要成就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方向不一样,路径也完全不同。

  • 3 胡澈 2020-12-22 13:13:38

    很多地方的描述让人想起字节这个公司。做产品就是做服务和做品牌。

  • 2 Haijun 2021-01-17 19:49:46

    1) 产品如人,一个产品就是创始人价值观和审美的外在表达;2) 如果把 Instagram 后期在 FB 里的位置和空间,对比微信在腾讯的位置,就很有意思。P.S,翻译比较机械,后半段有点拖沓。

  • 3 大猫 2021-01-30 23:58:14

    有两点特别有意思:1.看这类书不止一次感叹被喷的企业DNA论即企业自身的困局蛮有道理的,Instagram也一样,被打上了创始人Kevin Systrom深深的烙印,他的品味、愿景和坚持。2.Web3.0从2.0的网络去中心化又向着另一种形式的中心化演化,即赢家通吃模式,红利掌握在极少数的KOL、机构、资本手里。被Feed困在信息茧房里的普通网民,处于被动引导的地位,隐私数据被保护的权益总是最先被放弃的。随着用户数量级的增加,明星网红的商业运营账号大量入驻,创始人选择把有限资源关注在时尚、摄影、音乐和青少年群体的类别,降低最初食物、旅行、居家设计的优先级,其实已经无法保持“社区第一、注重简洁、激发创意”中2/3的价值观了。

  • 1 Nolan2100 2021-03-31 12:15:59

    30万字,三小时

  • 1 哈泽维尔 2021-03-31 00:38:44

    一个初心只想做艺术分享的社媒,最终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反过来影响了现代日常生活与现代文化。滤镜下视觉审美的畸形,攀比与装,网红与营销,名人的介入,科技与隐私……讽刺的是两位创始人最终都离职了,而收购者扎克伯格和FB,在这本书里像是让IG发展成恶魔的主因。现代文明催生了这一切,还是这些科技巨头塑造了这个文明?

  • 1 会飞的猫 2021-04-08 13:47:50

    非常详实且真实,看看这个社区巨头如何成长的,以及与facebook的纠缠历史

  • 2 椰枫 2021-01-09 17:10:30

    译文质量很高,推荐互联网从业者阅读。

  • 1 椪柑 2021-01-29 00:11:02

    很棒的创业故事,翻译的也不错,从创始人为何会做Ins之前大学相关的故事提起还包括了交集的Facebook和其他项目

  • 1 橘子 2021-04-20 09:12:57

    完整地记录了一个产品,一级社交网络发展的过程,结局让人遗憾但又不可避免。

  • 2 DaraW 2021-06-08 21:47:03

    抖音和 Ins 的起家好像……所以谁说国外互联网公司没有运营来着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