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1:“我还是更喜欢失败者”》的原文摘录

  • 许知远: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研究北平也好,未来科幻也好这个过程中,是阅读起了很大的作用吗,还是想象?理解一个新事物,你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姜文:阅读非常有用,但是有用的不是阅读本身,是它能给你的激发。比如有一个人叫陈存仁,一个写晚清民国回忆的医生。他后来给章太炎当医生,他观察到好多人,包括胡适、杜月笙。当时是章太炎告诉他,你每天写两百字,将来就不害怕写东西了。结果他就坚持下来了,后来写什么都很流畅。虽然他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要写什么,但是他很真实地暴露他的那种态度,也很有意思,比那些装模作样的写作者有价值得多。 (查看原文)
    韧勉 3赞 2021-02-19 13:44:58
    —— 引自章节:姜文:不拍电影时,我面对的仍是十几岁时的困境
  • 王健: 有两种理念一直在争论:感性重要还是理性重要?我向来认为理性是总结感性的工作,感性永远走在理性之前。我坚信人类的感性其实是我们灵魂的指路明灯,理性只不过是帮助我们让感性往更深的地方去发展。有些东西我们不理解,但是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你听到一些音乐就有感觉?为什么这几个音组合起来你就觉得好听?音乐里面很有可能包含了一些方程式,只不过我们的大脑还算不出来,但是我们感觉得到这个方程式。所以说我只有对这个作品有很强大的感受以后,我才能把它演奏得好。面对一个作品,我如果不起鸡皮疙瘩,没有兴奋在,我不可能拉好它一一再有知识,再有理念,对历史再有研究,也没有用。音乐终究是个感性的东西没有感的人是不能搞艺术的,即使他再聪明,能把所有音乐理论背下来,也没有用。 相反有很多人,他可能很笨,没有什么知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但他就是有感觉,他就能搞艺术,只不过可能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艺术家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断地丰富自己。 (查看原文)
    韧勉 2回复 2赞 2021-02-19 13:50:24
    —— 引自章节:王健:音乐让我们还记得自己的灵魂,它的伟大就在这里
  • 这个事不是我个人的困境。整个人类,实际点说,就是按仨俩个剧本活的。基督教不是一个剧本吗?佛教可能也算一个剧本。莎土比亚是个剧本。有人演一辈子,莎士比亚演几个晚上。本质区别在哪?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按照某一个人写的东西。 (查看原文)
    Summer 2赞 2020-12-09 23:03:18
    —— 引自章节:姜文:不拍电影时,我面对的仍是十几岁时的困境
  • 许知远:与时代潮流有很大的关系。 徐冰:对,你要没这个背景,再有本事也不行。很多艺术家都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所以他们的艺术品也与这个大背景产生重叠。比如对语言的探索,就和上世纪末那种对语言、对思维、对我们的行为与语言表述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些上世纪末被探讨得特别多的当代西方哲学问题有很强的关联。 其实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的利弊,都有它了不起之处和弊病之处。问题在于你怎么把你身上带着的自己文化中优质的部分,通过你的作品展现出来。这个优质的部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它必须在文明发展到某个节骨眼上的时候,对调解这个文明的误区和盲点能够起到作用;或者它能够补充这个文明在认识中有缺陷的地方;或者它能让你的思维多少比现有的思维范畴大出一些。必须有这个部分,你的作品才能够有效,否则就是无效的。 而咱们这些人身上带着什么东西呢?当然传统文化一定是的,但是我觉得,不同的文化阶段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基因,其实也是极其有效的武器。有些东西你虽然特别讨厌它,可它依然藏在你身体里。 (查看原文)
    韧勉 1赞 2021-02-19 13:30:39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 许知远:制造迷失需要什么手段吗?比如有的艺术家是通过女人,你是通过什么呢? 蔡国强:我的这个比喻不知道说不说得通,好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一批好的野生动物,绝对不是动物园的动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所以好艺术家和好艺术家之间在对话的时候,经常都不用出手,连说都不要说,就知道这个动物厉害动物学家相当于策展人和评论家,他们总是在议论动物,规定动物的种类,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好的动物会迷失方向吗?会。可是好的动物就是善于迷失方向的,动物园的动物就不会迷失方向,什么都给它安排好,它哪里有地方迷失啊。 (查看原文)
    韧勉 1赞 2021-02-19 13:39:38
    —— 引自章节:蔡国强:像野兽一样善于迷失,像孩子一样保持天真
  • 艺术家都在追求永垂不朽,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我猜测,关键就是强烈地想要获取成功的同时,他们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反省,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反抗自己的意志。他们是在这个摇摆里面找平衡,又给皇帝画肖像,又面临着自己的创造力和自己的人生尊严的挣扎。所以他们能够捕捉到皇帝的脆弱和肮脏的人性,别的人就只是涌进去,却没有跳出来。所有的大师都在权力、名望、金钱和情欲的诱惑里面挣扎,但好的艺术留下来的是挣扎的坦然和天才的能力。我们总说他们是如何反潮流,如何反体制,如何做革命者,但其实他们都是走着一条反动的道路,却创造了革命的艺术。我不知道这样说清楚了没有。 (查看原文)
    南山路10号 2赞 2021-03-09 12:30:32
    —— 引自章节:蔡国强:像野兽一样善于迷失,像孩子一样保持天真
  • 许知远:你不使用电子邮件,也没有手机,那你如何与这个快变化的现代世界相联系?如何用技术驱动世界? 诺兰:我认为很多人用技术做的事实际上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它只是用来打发时间,而且我很容易分心,所以如果让我找个让自己分心的方式,我可能会玩游戏什么的,然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什么都不干。 我很重视什么也不做的时间,只是思考,努力想清楚现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很忙的时候,或者正在为一个项目工作的时候,我已经不间断地工作了很久了,电影制作是一项非常繁忙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答,我一般是利用一些缝隙中的时间进行思考,比如当我坐在车里准备去某个地方,或者当我坐在一家餐厅等某人露面时。所以我很喜欢不用手机也不接收邮件,不与任何人联系,这样我可以利用碎片的时间来思考事情,这些碎片时间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诺兰:所有的电影都在操控人心,我操控观众对时间的感受
  • 其实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的利弊,都有它了不起之处和弊病之、问题在于你怎么把你身上带着的自己文化中优质的部分,通过过你的作品展现出来。这个优质的部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它必原文明发展到某个节骨眼上的时候,对调解这个文明的误区和点能够起到作用:或者它能够补充这个文明在认识中有缺陷的地方;或者它能让你的思维多少比现有的思维范畴大出一些。必须有这个部分,你的作品才能够有效,否则就是无效的。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 许知远:现在的媒介和渠道这么发达,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入再去接触西方,就不会再有你们年轻时候那么强烈的感受,那么年轻人还要继续去跟这个更大的世界接触的意义在哪里? 徐冰:我是觉得一个人如果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一定会对思维密度的提升有帮助。我的体会是,当一个灵感出现以后,如果它有价值,而且你的思维密度极高,这种创意与思维之间相互触碰的速度就会极快;但如果你是一个孤陋宴闻的人,或者是固执于一种价值观的人,那一定是有限制的。 再一个,我是觉得一代一定会比一代强,所以年轻人比我们这代强是一定的,现在的艺术圈已经有一些作品显示出他们的思维和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思维截然不同了,而我们只能够羨慕他们。 比如说,鲁迅多了不起,奥威尔多了不起,但比起咱们现在的某些方法来,他们也是有限的。奥威尔提出了各种问题,比如监控的问题,但是他根本不了解今天的监控和咱们之间的关系,对不对?鲁迅真的是很了不起,但对这种电视的文化、手机的文化、游戏机的文化的了解一定是不如你了。很多的创意,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想法,包括很多艺术作品所带来的启示,其实都是这一代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搞出来的。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 许知远:中国应该是全世界与文字的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国家吧。你觉得它对我们思想的塑造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冰:那实在太多了。中国文字真的很特殊,这也导致我这个文化很特殊。一个是我们的发音,跟几乎所有别的语言的发音不同,咱们是单音节发音,其他绝大部分的语言是黏着语气的发音,一串一串的,所以才让咱们的书写形式成为差不多是世界上唯个依然活到了今天的、以一张图来代表一个音的语言体系。这是咱们跟其他文明最本质的不同,这个方块字决定了咱们的审美。包括咱们诗词的审美,它是整齐的,而西方的诗歌一上来就是当代诗的 格式,或者说它并不整齐,现代诗就是不整齐。包括中国人讲究对称,天对地,对月看起来好看。这种审美其实都是文字决定的。比如我的作品《魔毯》,其实就是受了中国古代《璇玑图》的影响。《璇玑图》可以说是最汉语的写作,在它里头有着几百首诗,而且怎么读都能读出来,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殊性。因为《璇玑图》 实在是太前卫了,以至于都没法放入文学史中。所以其实咱们的阅读跟西方的阅读所获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中文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个单独的字背后的故事都在起作用,让咱们的阅读和咱们对东西的判断,变得特别的立体和有层次。 许知远:中文中隐喻很多。 徐冰:隐喻极多,中国人就是喜欢使用隐喻。另外,复制观我也觉得特别重要,中国人的复制文化其实是根深蒂固的,这来自我们对经典的崇尚,跟我们教育的模式有关系,接受教育的人最初几年学的就是如何复制,复制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到最后其实复制的过程就是教育的开始,就是对经典的敬畏。 许知远:所以我们的汉字其实已经完美解释了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吧。 徐冰:是的,都喜欢名牌。你会发现,只要是汉语文化圈的人都喜欢名牌,因为名牌代表了经典,我们崇尚经典。我们从小就对着字帖描摹,很多东西都跟这个有关系,包括中国的工作方法也跟写字的习惯有关系。...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 徐冰:对,其实跟这有关系的。 许知远:我第一次这么想,这太有意思了。徐冰:所以中国怎么发展那么快,西方人搞不懂,因为西方是在计划,从计划到论证,这种思维模式就像是西方的字体设计,它是在用各种数学的、几何的方式来运算应该如何如何安。书完全没有任何的计划,这完全是两回事。 许知远:但是这个缺陷也同样显著,就像你说的,年轻艺术家就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机缘不行了就乱七八糟? 徐冰:对。总的来说,我认为文字真的是大大左右了我们的工作方法、思维方法和我们的文化性格,以至于中国今天为什么是个样子,有些原因谁都搞不懂,从这里头或许可以找到一点缘由,几千年以来,我们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 我现在在研究绘画,我认为一百多年来,东方没有画得很好的画家,因为我们是把绘画作为他者来看的,它是个意境,跟我们人的身体和情感是有距离的,所以造成了我们在绘画的时候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情欲、我们的欲望、我们真实的东西投射进去。我们要清醒,我们的任何画,只要放在毕加索那些西方大画家的旁边,就会很呆板,某种意义上像装饰画,不是那种能够喊、能够呼吸、能够拥抱你、能够跟你接触的。当然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美学、我们的精神追求,我们要的就是这范儿。结果搞得我们好像一谈到性就装模作样了。在艺术里面,性是很重要的,其实最后还是感性、你说你研究了多少艺术史和理论,最终在现场直接做东西的时候,需要你的感性能够很自然地随着现场的状况燃烧。这点是东方人的绘画没有的,这跟感性被压抑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在巴黎做了一个《一夜情》。 许知远:十月革命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蔡国强: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我做的作品好玩或者是我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天真浪漫的东西,其实是因为我随着年龄的长大并没有开拓新的故事,还是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里面倒腾。苏俄吸引我,因为它是我小时候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是我的连环画,比如保尔・柯察金。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蔡国强:像野兽一样善于迷失,像孩子一样保持天真
  • 许知远:关于艺术家的形象问题,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说,自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形象是反叛的、和所谓的大众高度分离的 、晦涩难懂的,但是你做的所有东西却是人群可以参与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甚至更像流行的,或者是大众式的。 蔡国强:你说的这个其实是误解,艺术家并不是这样的。从古代以来,艺术家就是很想进入主流、很想获得成功的,想讨好皇帝、教皇、有钱人。伦勃朗就很想跟贵族结婚,很想成为那个时代商人的宠物,维达斯夫从古希腊一直出发到意大利,又到了西班牙,拼命要卖给教皇,这些是历史的真实,但为什么他们就伟大,就永垂不朽了呢? 艺术家都在追求永垂不朽,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我猜测,关键就是强烈地想要获取成功的同时,他们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反省,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反抗自己的意志。他们是在这个摇摆里面找平衡,又给皇帝画肖像,又面临着自己的创造力和自己的人生尊严的挣扎。所以他们能够捕捉到皇帝的脆弱和肮脏的人性,别的人就只是涌进去,却没有跳出来。所有的大师都在权力、名望、金钱和情欲的诱惑里面挣扎,但好的艺术留下来的是挣扎的坦然和天才的能力。我们总说他们是如何反潮流,如何反体制,如何做革命者但其实他们都是走着一条反动的道路,却创造了革命的艺术。 许知远:说到普希金,他的混乱既是思想上的,又是个人生活上的,但是你呈现的形象是非常有秩序的、清晰的。你的那部分黑暗和混乱在哪里呢? 蔡国强:我经常要找让我迷失方向的这种点子,因为你一定要承认你是天才,一件事情入家还没说你都已经有很多点子了,可那东西没用。什么才是能够让你迷失方向,再找回自己的呢?其实迷失了之后,除了怕以外,还有高兴和狂欢。最近好像都不迷失了,这可能更黑暗。 许知远:制造迷失需要什么手段吗?比如有的艺术家是通过女人,你是通过什么呢? 蔡国强:我的这个比喻不知道说不说得通,好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一批好的野生动物,绝对...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蔡国强:像野兽一样善于迷失,像孩子一样保持天真
  • 许知远:所谓企业家式的艺术家,好像是过去二十年一个非常独特的产物,之前也没有这样的一个存在。你觉得会继续存在四 蔡国强:艺术家刚开始是孤立的,社会很容易把他当成异端、被当成异端是一个艺术家好的状态。慢慢他就变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们有很多办法来消费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更好的艺术家出来了、要么能消化掉这些东西,要么就不想干这些了。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蔡国强:像野兽一样善于迷失,像孩子一样保持天真
  • 王健:音乐是灵魂的歌声,这些艺术家的灵魂通过他们的音乐永远生存在我们身边,我们每次演奏的时候,你听到的就是他们的灵魂。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是我们灵魂传承的工具。 许知远:《荷马史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王健:面对死亡,那些英雄人物怎么勇敢地一步一步走过去。 许知远:而且是不断地离别。 王健:其中有一句话挺让人震撼的,斯巴达的一个上兵要出征他的妈妈就拿着家里祖传的一块盾牌对儿子说,“儿子,你要么把这块盾牌还给我,要么就躺在这个上回来”。这种文化,这种强悍的坚定不移的精神,非常令人震撼,非常的壮,不光是悲,还很社。 许知远:就是那种悲刷的文化。 王健:他们就是悲剧的文化,他们的悲剧跟东方的悲剧不大样,东方的悲剧是讲究一种伤感,一种忧伤,一种接受。 许知远:其实也挺自怜的,像屈原那种是吧? 王健:对,西方讲究的是悲壮,这个壮是最重要的,是一种在悲剧面前、在利益面前的不屈服,正视它,用英雄的气概去接受它,像古希腊这些史诗里面的英雄,他们是怎么死的?——这是西方文化的根源。你现在哪怕听一些最流行的、最娱乐化的、最普罗大众的好莱坞电影的配乐,都能听得出这个东西,它有悲壮的意味在里面 许知远:古希腊悲剧中也有很多的无奈,完全的无能为力,就是命运已经把你支配好了,你最终一定会杀死你的父亲。 王健:对,但你还是要走这一步。这和东方文化不太一样,真的就是文化DNA的差异。比如听贝多芬,听拉姆斯,甚至听舒伯特这样很甜美的音乐,里面都有这种最根本的西方文化DNA。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王健:音乐让我们还记得自己的灵魂,它的伟大就在这里
  • 王健:有两种理念一直在争论:感性重要还是理性重要?我向来认为,理性是总结感性的工作,感性永远走在理性之前。我坚信性其实是我们灵魂的指路明灯,理性只不过是帮助我们让感深的地方去发展。有些东西我们不理解,但是能感觉得到、你听到一些音乐就有感觉?为什么这几个音组合起来你就听?音乐里面很有可能包含了一些方程式,只不过我们的大脑还算不出来,但是我们感觉得到这个方程式。所以说我只有对这个有很强大的感受以后,我才能把它演奏得好。面对一个作品,我如果不起鸡皮疙瘩,没有兴奋在,我不可能拉好它一一再有知识,再 有理念,对历史再有研究,也没有用。音乐终究是个感性的东西,没有感觉的人是不能搞艺术的,即使他再聪明,能把所有音乐理论背下来,也没有用。 相反有很多人,他可能很笨,没有什么知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但他就是有感觉,他就能搞艺术,只不过可能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艺术家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断地丰富自己。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王健:音乐让我们还记得自己的灵魂,它的伟大就在这里
  • 王健: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叛逆,不该有重音的地方他一定要加一个重音,他就故意跟你反着干。他有一颗叛逆的心。贝多芬其实是非常特别的作曲家。绝大多数作曲家都向命运妥协了,都接受命运了,像勃拉姆斯是包容命运;舒伯特是向命运而后接受,柔弱地接受;瓦格纳就是横行一段时间,然后烟消云散;而贝多芬是跟上帝抗衡、眼命运抗衡的一个人。他和别入不他不肯屈服,他讲的是人的权利,所以他确实有革命性,截然不同的一个人,刺头。 (查看原文)
    带个灯盏去盗火 2赞 2021-03-29 17:37:49
    —— 引自章节:王健:音乐让我们还记得自己的灵魂,它的伟大就在这里
  • 许知远:你拍过关于伊拉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片子,这两次战争经验”有什么区别? 李安:每一场战争都很不一样。我因为做电影,所以稍微研究了一下。大家以为军人去打仗是同一回事,其实每一场战争,军人经历的心理感觉、战争的性质、使用的武器、作战的环境,都是很有个别性的,所以我想这两场战争差得很多。包括越战的经验,你都不能放在伊拉克战争里面,心理因素差很多的。 (查看原文)
    韧勉 1赞 2021-02-19 13:24:50
    —— 引自章节:李安:我希望能搅动人心,搅动后又希望能平复它
  • 凯里封闭、潮湿,不管是酸汤鱼的热气腾腾,还是毕赣外婆家的坡上平台,都让我仿若进入另一个时空。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电影谱系里,他会是什么地位?是昙花一现,还是留下独特的印记? 除去一种不可解释的天分,毕赣或许也恰好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情绪,整个时代正在进入一种更为梦境化的情绪,外部越来越坚固时,你只能进人内心,梦是一种自由。他的地域经验、个人感受与此重合 (查看原文)
    南山路10号 1赞 2021-04-07 12:39:10
    —— 引自章节:毕赣:我不想把年轻人想得那么肤浅,我们是被诋毁得最深的一代人
  • 我最有教育的,就是张艺谋的电影。我后来经常琢磨他的电影,总是在判断为什么那么好的一个导演,有些作品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比如《三枪拍案惊奇》,他在这部电影里所运用的节奏,包括最后结尾的手法,其实跟他最好的电影是一样的,他有自己的一套固有模式,因此,你去看他最差的作品,反而可以帮助你理解他最好的作品是怎么个好法。就是说,在他最好的作品与最差的作品中,运用的是同一种技巧、同一套模式,由此可见,左右作品好坏和决定作品价值的,跟技巧无关,而是另外的东西。 问题出在对文明的理解和对价值的判断上。这是价值判断的问题。西方人就根本看不懂你这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因为它完全是和当代文明的价值判断相悖的。这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很多的艺术家缺少这种判断,而这种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后来我就总在想,我们(五零后)这一代人的缺失,是不是就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我们缺少一个完整的、正常的教育,没能系统地接受相对完整的、人类发展至今的文明成果。虽然我们也有很多特殊的历史语境和生活语境下的生活经验,也都是鲜活生动的经验,而且这些艺术家都是智慧无穷的,也非常努力,可是最终我们还是缺了一种实在难以弥补的东西。 (查看原文)
    Edward_fish 1赞 2021-05-12 10:59:45
    —— 引自章节:徐冰:艺术家的价值,在于我们依托的这个文明所做的探索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