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与人心的笔记(9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沸腾的雪

    主要讲述庶子出身的皇帝是否应该立生母为太后的事情,主要有现实权势主导和礼法秩序主导两种

    2023-01-09 22:04:29

  • 沸腾的雪

    权力结构 宋式 东汉式 宋式是外戚失势,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东汉式则是相反,外戚势力强大,皇帝必须要考虑外戚家族的脸色

    2023-01-09 21:45:59

  • 沸腾的雪

    多个太子是金朝的做法,完颜兀术是太子。 嫡长子继承制,无嫡立长。

    2023-01-04 01:20:20

  • 沸腾的雪

    皇帝畏惧的 一,天(灾异),“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 二,祖宗之法 三,历史(历史是公正的法官) 皇帝的畏惧,是抽象的皇帝向具体的皇帝所悬示的道德高标,对具体皇帝时时提醒的是士大夫。 论现实权势,皇帝最大,论观念,“道理最大”,解释道理的,是士大夫。(解释“天”的也是士大夫。) p55 不变的是抽象性的政治原则,具体措施可以变

    2023-01-04 00:36:23

  • 沸腾的雪

    皇帝有“具体的皇帝”和“抽象的皇帝”,前者代表国家整体,后者代表私人利益,两者之间的张力,是皇帝制度最大的矛盾。 罗马皇帝是第一公民,权力是被元老院授予的,中国皇帝是“奉天承运”。

    2023-01-04 00:24:46

  • 沸腾的雪

    制度的定义 制度的作用(如来佛) 联系前言p5 朝廷的核心利益是延续王朝统治和保持对地方的控制。 唐是“完整制”,宋是“分离制”,中央和地方都是如此。 宋朝中央三权分立,分别给皇帝汇报,所以知道全局的只有皇帝。 制度要因时而变才能有效,制度变化是因为环境在变,在帝制时期的变化是“积累”型的,不容易被察觉,缺乏“事件感”,大家关注的多是大开大合的改革。 制度本身尤其内在的连续性,不以权力为中心而转移。

    2023-01-02 18:33:59

  • 沸腾的雪

    费正清 “在中国,文化(生活方式)比民族主义更具根本性”… 韩愈“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华夏民族的认同核心在于文化而非血缘

    2022-12-29 16:23:04

  • 沸腾的雪

    司马迁的时代汉帝国已经统一了长城以南的经济区,但内部各地历史文化并不相同,这不会随着政治的统一,尤其是暴力的统一而消除,秦的灭亡,一定程度上就是忽略了与东方的文化差异,汉朝实行分封制就是为了照顾这种差异。 司马迁在史记里塑造了各地统一的历史记忆,为各地人民共同构建了一套祖先谱系,就是三皇五帝,五帝同姓,天下一家,只是子孙流落各地,发展为不同族群。 通过对祖先谱系的塑造,把各地不同族群改造成了一个...

    2022-12-29 15:50:47

  • 沸腾的雪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问题。他没记长城,可能是因为元朝已经统一了长城南北,长城传统保卫农业文明的功能就无效了,而且当时也没有旅游的开发,长城就被暂时遗弃了,现在雄伟的长城,是明朝再建的。 中国的空间相对独立,但不封闭。

    2022-12-29 15:46:11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法度与人心

>法度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