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河出书房、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社等日本知名出版社多次重印、再版;
畅销50年的经典;
兼具史家之悲悯与冷静;
景气史观代表作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 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宫崎市定
作者撰写的断代史概说或通史,虽然绝对没有无视学界业已积累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往往以作者本人的论著——选取该时代的重要事件,进行缜密的考证,并阐明事件的历史意义...
河出书房、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社等日本知名出版社多次重印、再版;
畅销50年的经典;
兼具史家之悲悯与冷静;
景气史观代表作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 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宫崎市定
作者撰写的断代史概说或通史,虽然绝对没有无视学界业已积累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往往以作者本人的论著——选取该时代的重要事件,进行缜密的考证,并阐明事件的历史意义——为基础,一气呵成,处处吐露警世之言。本书《大唐帝国》,当然也不例外。
——砺波护
宫崎市定的历史叙述总是明快而强劲有力,总能轻易地扣人心弦,必将激励那些厌倦了费解、烦琐、满纸理论的历史著作的人们,重新唤起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向井敏
大唐帝国的创作者
· · · · · ·
-
宫崎市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作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 卷)。
目录 · · · · · ·
中国的中世——东方与西方的立场——腐朽的古代帝国——不断瓦解的地方自治——善举得特权——家族式猎官运动——积极跻身官场——逸民——当权者富,为民者贫——通货紧缩——庄园的流行——卖身的自由民——家贫出孝子——为不幸而哭泣的女性——悲观论的谱系——浊流吞没清流——民变蜂起——混乱的揭幕
第二章 三分天下 29
乱世之枭雄——屯田政策——吴氏的霸业——桃园结义——诸葛亮——决断时刻——赤壁之战——刘备——曹操不望蜀——三国之攻防——美髯将军关羽——骑虎之势——无血革命——从一品到九品——不祥的前兆——刘备客死白帝城——《出师表》——秋风星落五丈原——至诚之人——贵族化的魏王朝——亲魏倭王卑弥呼——司马氏夺权——蜀先亡——正统论
第三章 西晋的统一 67
昙花一现的统一——歌舞升平——奢靡攀比成风——何不食肉糜——同族的自相残杀——八王之乱——蜂起的少数民族——匈奴之汉——都市与农村——承载文化的佛寺——洛阳沦陷——西晋灭亡——中世的世界
· · · · · · (更多)
中国的中世——东方与西方的立场——腐朽的古代帝国——不断瓦解的地方自治——善举得特权——家族式猎官运动——积极跻身官场——逸民——当权者富,为民者贫——通货紧缩——庄园的流行——卖身的自由民——家贫出孝子——为不幸而哭泣的女性——悲观论的谱系——浊流吞没清流——民变蜂起——混乱的揭幕
第二章 三分天下 29
乱世之枭雄——屯田政策——吴氏的霸业——桃园结义——诸葛亮——决断时刻——赤壁之战——刘备——曹操不望蜀——三国之攻防——美髯将军关羽——骑虎之势——无血革命——从一品到九品——不祥的前兆——刘备客死白帝城——《出师表》——秋风星落五丈原——至诚之人——贵族化的魏王朝——亲魏倭王卑弥呼——司马氏夺权——蜀先亡——正统论
第三章 西晋的统一 67
昙花一现的统一——歌舞升平——奢靡攀比成风——何不食肉糜——同族的自相残杀——八王之乱——蜂起的少数民族——匈奴之汉——都市与农村——承载文化的佛寺——洛阳沦陷——西晋灭亡——中世的世界
第四章 民族大迁徙 89
东晋中兴——浮萍本无根——雨后地固——天下大乱——刘曜与石勒——本性难移——惨烈的内乱——前燕的兴隆——敌国平,奇才出——由胜转败——不称职的天子——理想人物
第五章 江南别天地 109
淝水之战——扎堆成群的小国——信口开河的贵族们——第二代——刘裕崛起——恩威并施——民族兴亡战——南燕灭亡——船民的叛乱——肃清异己——果敢的内治——船马并用——百年梦圆
第六章 南风不竞 131
荣华之都是荒野——焦躁的刘裕——天子速裁的朝廷——毫无效率的空转——速裁型政治带来的危机——北方的形势——酒色和长生不老——北朝的确立——繁盛的西域贸易——西域与南海——太武帝灭佛——战机成熟——强大背后的脆弱——暴君的谱系——自取灭亡的刘宋宗室——残酷反复上演——军人与贵族——没落贵族的逞强——贵族制度的改革——教养发挥作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儒学的新发展——走向灭亡的征兆
第七章 胡马嘶鸣 167
从对立到同化——冯太后时代——氏族制的破坏和均田法——转折点——汉化浪潮——进步的政策?下策?——孤立的皇室——《洛阳伽蓝记》——石佛上的民族气魄——羽林之变——六镇叛乱——少数民族的粗暴整治——高欢得势——野心家侯景——建康沦陷——梁的中兴——杀人天子——统一的曙光
第八章 新军阀的勃兴 201
武川镇军阀——征兵制度的确立——装傻充愣的天子——北齐灭亡——科举的起源——南北统一——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隋的灭亡
第九章 大唐帝国 217
唐王朝的性质——新的光明——太原起兵——唐帝国的诞生——天才将军李世民——天下一统——新旧势力的交替——天子和宰相——国威大振——对日本的影响——则天武后——权力的力学——府中派对宫中派——脱胎换骨的皇室——律令制度——吐鲁番文书之谜——中世最后的余辉——太平梦碎
第十章 唐王朝的蜕变 255
走向财政国家——盐和人民——党争时代——傀儡天子——掌权者的弱点——无限大思维的世界——黑市商人的造反——流贼皇帝黄巢——众叛亲离的朝廷——帝国的终结
第十一章 中国中世的落幕 275
诸国林立——后梁灭亡——唐的继承者——北方的强国——最短命的王朝——新的气息——薄雾渐散——走向近世的基石——巨大的低谷时代
简略年表 289
自跋 295
解说 305
译后记 31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语曰,流水不腐。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社会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社会的流动促进了其自身的净化。然而到了汉帝国这里却是一潭死水。风一吹,纵然水面泛起涟漪,而水底却纹丝不动。污秽淤滞于此,不断腐坏,滋生出沼气。 欢呼着迎来的大汉帝国,却在慢慢腐烂,滋生着臭气,人民备感幻灭。他们深感还是像古代帝国那样没有大的统一体更好,认为地方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地方自己管理。民心所向,大汉帝国终未逃过灭亡的命运。而其灭亡后,并未出现代之而起的大的统一体。这就是古代的终结,中世的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低谷时代 1 -
走向近世的基石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中世的人们无论地位高低,总是被不安裹挟,始终生活在对不祥命运的恐惧中。那种感觉正如被不间断的地震吓得浑身颤抖一般。 中世社会处处都存在掌权者,他们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无秩序地交织在一起。并且,只能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压力平均的狭小间隙中保持着平衡稳定,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衡,都会相应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地震”。那时候,无论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强者还是弱者,都会遭受相同的灾害。那是完全无法预知的命运,也是毫无理由的灾祸。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残酷的结果。即使想要防范也无从防范的不幸,不断地悄然靠近自己的身旁。 势力均衡被打破的原因,是掌权者贪得无厌扩张地盘的欲望。中世是崇拜权力的时代,掌权者面对强者则软弱,面对弱者则强势。权力决定一切,唯有权力关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在此之外,不存在对话、交涉的余地。因此,在强势的时候总是暴虐,一旦失去权力,就会遭到报应。而且,每次都会有几十倍、几千倍的人受到牵连成为牺牲者。这就是中世社会的运行机制。 在这样的世界,宗教最容易得到人们的崇信。中世被称为宗教的时代确实有其理由。同时,这一时代的宗教也有相应的气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中国中世的落幕 275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大唐帝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唐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华文明的诞生 6.5
-
- 唐宋于阗史探研 9.1
-
- 金瓯破 7.3
-
- 中国史上的民族移动期 6.5
-
- 青铜与竹简的世界 7.3
-
- 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与文明主义社会 7.4
-
- 最后的王朝 8.2
-
- 五代十国墓志汇编 9.2
大唐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唐学研究的旧式新法 (王观旂)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启真馆2021年新书 (北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唐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ore7 2022-09-11 17:57:00 北京
这是近期最令人着迷又引人入胜的一本小书,被书名误导但又深陷其中,原来如此明艳的隋唐不过是残酷中世短暂的绮梦,初不解,进而豁然开朗。中世的史学研究,宫崎市定书写了一种标准,流畅的史实、独特的观点、广阔的视角、细腻的微观,每一页又可以扩展出一本书来研究,日本的汉史学家都有这样一种概括总结的能力,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跨文化对比。
0 有用 巴布工程师 2024-03-03 15:32:24 陕西
7分,这书名起的,把"中国的中世"放到前面来才合适吗,日本人这个"大唐情结"也太浓厚了
0 有用 LIU C. 2021-07-17 06:58:43
日本人写的中国史
5 有用 雁渡寒潭 2021-05-15 11:47:38
从后汉三国到五代十国,这就是宫崎市定对本书的定义。这不是一本称颂繁华大唐的专著,而是了解中世纪中国历史规律性跌宕起伏的敲门砖。
6 有用 叮当想旅行 2021-05-29 13:42:57
武则天不能做皇帝的父权凝视让我觉得不舒服;对比着谈论欧洲与日本也没什么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