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记忆迷宫的书评 (34)

绯村山竹子 2021-01-19 16:07:41

连环杀人案的真相竟是——

书名叫做“犯罪心理”,乍一看像是一本社科书,标题很大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实际上是一本犯罪小说。说是小说,其实也是半纪实文学,题材来源于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件,加以作者的艺术加工,完成了这部作品。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女法医,从事行业多年,想必非常熟悉那些通过尸体的...  (展开)
挽风 2020-12-25 15:08:25

真的一口气看到最后才知道凶手…

作为一个惊悚悬疑影视的爱好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作者场景刻画的扎实功底,仅是看书脑海里都在勾勒场景每帧的画面了。故事以跨越三十年的多起连环杀人案为线,除了十分刺激的犯罪现场描述,也从主角刑警队长的视角剖析连环杀手的犯罪心理和犯案动机,推动读者一步步揭...  (展开)
不哭的泪娃娃 2020-12-19 14:58:25

欲罢不能—读《犯罪心理·记忆迷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第一晚看到自己睁不开眼,但依然强撑着看到一个小结部分,虽然如此,但睡前混沌的脑子里依然充斥着些许恐惧。 作者的行文方式是非常理智和克制的,逻辑上非常缜密,没有一个人物是刻板的,他们有各自的性格和作用。通过一个小小的“信物”,串联起20...  (展开)
职识学徒 2020-12-18 11:01:35

你的内在自我,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中?

父母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他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有的家庭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有的家庭种下的是恐惧、责任和负罪感。 有些受到过原生家庭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原因),很少或者几乎没能得到过应有的家庭归属以及父母的爱,在这种环境...  (展开)
Mayle 2020-12-06 12:12:09

值得一读的双主线的故事

我看的推理断案小说不算少,对于如何评价一本小说的质量也有着自己的标准。一是看小说的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能够总是带给读者惊喜,让读者在任何一页放下书都还想在接下来的空闲时间里继续读。二是小说的逻辑是否清晰,推理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写实,时代、社会环境都可以虚构,但...  (展开)
萝卜 2021-01-27 17:53:55

认识你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戏剧《俄狄浦斯王》里有个谜语叫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向前来求助的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谜面是: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而俄...  (展开)
兰牧心 2021-01-13 12:17:28

安平路308号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个系列刑侦小说的第一部,故事主要围绕“米老鼠钥匙扣”连环杀人案的刑侦工作展开叙述,情节紧凑,侧重犯罪心理分析,比较有特点。 开篇叙述的时间点是2019年的12月初。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年,人们记忆犹新。看到这个时间,我比较好奇作者接下来的故事叙述会否有疫情的影子...  (展开)
季灵 2021-01-12 22:31:05

最美好的感情是互相治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读完,随便说几句~~~ 《记忆迷宫》是刑侦犯罪小说,全篇言情的内容非常少,我竟然看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可能我对章桐的滤镜真的太深了。 故事中的爱情线虽然只有寥寥几段剧情,但赵晓楠和李振峰的感情隽永而细腻,犹如冰冷故事中的几缕暖阳。故事暂时还没有完全揭示,他们内...  (展开)
时泽 2021-01-03 19:10:59

凶手是怎么“养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与魔鬼之间,当欲望相通时,有时候真的就毫无界限之分了。”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完了这本《犯罪心理》,中间一度停不下来,作者笔力老练,文中的很多悬念都让人忍不住读下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凶手杀人? 惨烈的凶杀案现场、无法让人忽视的米老鼠钥匙扣、有固定作案手法...  (展开)
职识学徒 2020-12-18 08:37:27

你的内在自我,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中?

在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里,姚晨扮演的苏明玉,是一位在成长的过程中处处要为两位哥哥让路、不受父母待见的女性。她的成长是深受原生家庭影响、并努力摆脱这种影响的历程。 一个人的认知系统,被父母极大地决定和影响着,可以说,父母怎么看待你,决定了你怎么看待自己。所以,...  (展开)
Echo 2020-12-13 21:24:17

黑洞之秘密

“人与魔鬼之间,当欲望相通时,有时候就真的毫无界线 之分了。” 一口气读完《犯罪心理·记忆迷宫》之后的一周后,我的脑海里依旧回荡着书中的这句话,挥之不去。每个人都是恶魔与天使的结合体,只是有些人选择了当天使,而有些人选择 了当恶魔。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展开)
六个圈圈 2020-12-12 20:28:22

米老鼠钥匙扣

犯罪心理类书籍读起来往往伴随着一种压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探究竟的冲动,拼命读下去想看后续剧情发展。打开本书第一页不出所料,情节吸引人,环境描述真实,人物刻画简单深刻,让人料欲罢不能。 本文的作者,戴西应该修过心理学和人物行为学。书中出发大量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展开)
夏夜柠檬 2020-12-04 16:22:40

我被时间绊住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拿到戴西的书稿时,我深深被“他痴痴地看着,笑容在夕阳中转瞬即逝。昏暗的灯光下,每个路人的脸上似乎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不喜欢轻易改变自己,除了对杀戮的渴望……”这句话吸引了。“杀戮”和“渴望”的组合,让人细思极恐啊!具体内容我就不剧透了,接下来我讲一讲...  (展开)
1192636005 2020-12-04 13:35:41

从冬到夏,一路繁花。

这本书是一股清流。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因为它把我从“这十二只断手,目测不是来自同一具尸体”的尴尬推理中解救了出来,更因为它本身具有的人文温度和对人性的表述将我从一个没有感情的看客变成了一个在独处时会与自己对话的思想者。从“东野圭吾”这四个出现在中国图书市场...  (展开)
Auraro 2023-08-14 15:24:51

犯罪心理

看完了三本,三本的故事有串联,第一本丁燕妮的事情交代不是很清楚,还有方振德如何认识那三个恶魔少年的没说。第二本韩婷婷被凶手假扮,而主角进来宿舍探查居然没发现人不一样就有点扯。。而且凶手一个女生把小团队的女生在学校差不多杀完了过了那么久才发现挺反常理的。故事...  (展开)
秋笋 2022-05-16 19:20:34

杀人放火金腰带

笋悦读♥︎2022-29 开始的部分确实很吸引人,一桩桩案件的揭露,有copycat,有师徒,自行与买凶,犯罪心理内容有些生插,但是情节上还是很连贯,所以一直读到半夜两点,今天下班后也迫不及待读完了第一本。总的来说有几个不太喜欢的地方。第一,人物不聚焦,别看主角恨不得...  (展开)
氟西汀 2021-02-04 11:35:31

是心理的扭曲还是灵魂本就邪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犯罪心理》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犯罪心理的书,书中不乏多次出现专业心理词汇,我大意浏览了一下此书的其他书评,对于书中的专业词汇解释皆表示如百度百科粘贴一样乏味,枯燥;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本就是讲犯罪心理的书,当然要扣题,还有人惊异于这本书其实是一部犯罪小说;...  (展开)
月下黑 2021-01-26 17:21:42

从恶意之中捕捉真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这本书里,既让人感受到了莫名令人后背发凉的深深恶意,也令人看到了成长环境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善意能够传播,但恶意更令人刻骨。 翻开作者戴西的简介,发现她不仅仅是一名作家,更是从事法医职业多年,目前在刑事科学研究所工作。大概...  (展开)
风少 2021-01-22 23:07:48

凶案之下,人心是最致命的武器

拿到这本书后,没有一口气狼吞虎咽的去读,而是每晚读一两个章节,权当是睡前安神。 十个刑案,串联起跨度二三十年的连环犯罪,新案翻旧案,旧案连新案。 老一辈的悬案,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新一辈的接手,最终为其画上了句号。 恶,会生生不息;法,亦疏而不漏。 善恶皆由心生...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4条)

订阅犯罪心理·记忆迷宫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