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以三毛的性子是不会责备冠她名头还写得那么烂的侄女,但她的读者会。
不仅是写的差,而是前半段基本是毫无逻辑且信息量颇低的随笔。后面的一部分基本上可以看作加那利群岛旅游公关稿了。
马上买来看了,比较失望,作者是完全不会写东西的那种人。。有些三毛的旧照还算值得一看。
如果再多等一段时间,看到多一点评论,就不会买这本书来读了。标题的优势,加上某些人所谓的“最好”,看到出版信息后毫不犹豫买来读,结果真是失望。内容与其说是三毛的传记,不如说是在介绍自己顺便带上姑姑;结构混乱,摸不到头绪;语言缺少吸引力,即使是有趣的家事,也完全讲不出乐趣来,阅读体验极差
我没读过别人写的三毛,只看了这本她的小侄女写的,一遍遍想起三毛的文字来。多少年了,都忘了看一本哭一本的感受了,是时候重温三毛文字了。
好像是我第一次买这种亲友回忆录……很快速地读完,作者本人的思路文笔都很普通,但三毛的读者都会想要了解“特别的天使”眼中的那个她吧。
这是普通高中生文笔吧…也太难看了,真的看不下去。果然看到饶雪漫作序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雖然文筆差勁,但是人家經歷珍貴呀。就像什麼呢,就像以前和鄧麗君的姪女交好,她用一款LV老花護照夾,我摸一摸,說真好看呀,她雲淡風輕說,“是嗎?Teresa的。”
我不行了…即便是作为三毛狂热爱好者,带着窥私欲读这本书我也读不下去…读到加纳利那里我彻底放弃了。并不是在同一个家庭中就可以声称自己文笔得了真传啊喂……眭澔平的《三毛的最后一封信》甚至都更好一些……
前半部分看的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任何细节;后半部分一目十行,最后几页干脆没看。
短评比长评更反映此书的水准,怀疑长评里有托(看到一个当天注册后标了这本书并写了长评之后再没任何动态的账号)。家族唯一认可又如何,什么叫传记啊,人们为什么想要去看另一个人的传记,无非就是想了解TA的过往,从TA的作品里看到对TA的解读,但这本书写的都是啥,第一部分是孩童眼中的传主,多少还沾点边;第二部分是探寻传主海外故居的游记,照片还是有价值的(虽然我认为这种传记里用的照片最好是传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作者的合影);第三部分是粉丝的爱情故事?以及夹了个“动手能力差但是非常可爱的闺蜜”饶雪漫?就因为饶也是传主的铁杆粉丝?你还不如采访一下传主当年那些死党来凑一章呢……讲真,这本书拆碎了写博客或者发微博,带上那些照片,还更能吸引粉丝,互动里说不定有惊喜。
把书里面的照片单独出版也挺好的。侄女的文字真的没什么逻辑,还经常重复,写的很……流水,有个短评说的——信息量太少了。
果然不及姑姑的万分之一。大学刚入学把三毛的书都看了,这本犹豫了一下觉得会不好看,就怕万一呢,还是失望了,文学天赋不会遗传的吧。
首先,作者文笔一般,不吸引人。其次,贾平凹和三毛弟弟的序都太应付了,贾根本不认识作者,不知道作者的职业,以为三毛去世的时候作者还是小学生,其实那时已高三。
珍贵的照片,侄女实在不会写作。
看《我的姑姑三毛》 本来还挺期待,毕竟作者作为三毛的侄女,有着其他传记作者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但是因为三毛在世的时候她也还小,记忆也许有偏差,而且她似乎也不是声名在外的作家,所以这期待并不很高 但是看了十来分钟了,还是七七八八的人写的序言/推荐,就很烦 我向来读书,最烦除了正文之外的一切杂冗文字 讨厌程度从低到高大概是: 作者自序<作者后记<译者序/译后记<编者序/按/记<不相干的一切闲杂人等所写的任何文字 而现在连着三篇,分别是贾平凹,饶雪漫,作者她爹的无关痛痒的文字 没看目录,不知道正文之前还有没有什么其他人的文章 尤其饶雪漫,矫情到辣眼睛 对这本书顿时就没兴趣了 可恨我开了共读,要有始有终
与三毛之间的互动写得蛮生动的,但探寻三毛足迹的部分就略显粗糙。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发现出乎意料地好看。三毛侄女的文字,活泼俏皮,温柔可亲,还有没被修剪过的孩子气。看她写年少时与小姑的相处时光,写一家人的友爱亲善,数度看到泪目。
你不如写个博客发出来。
看这本书,连着哭了三回:第一回是写三毛姐弟那一段;第二回是看到荷西小时候的照片,想到如果三毛有个孩子,那小孩一定很可爱吧,如果有个孩子,三毛也不会自杀的;第三回是又看到《滚滚红尘》和《七点钟》的歌词。 最喜欢那篇《又见胖胖的他》。
> 我的姑姑三毛
123 有用 榴莲不留肉 2020-12-27 21:54:29
以三毛的性子是不会责备冠她名头还写得那么烂的侄女,但她的读者会。
58 有用 舒农 2020-12-22 00:12:05
不仅是写的差,而是前半段基本是毫无逻辑且信息量颇低的随笔。后面的一部分基本上可以看作加那利群岛旅游公关稿了。
49 有用 Cynthiastar 2020-12-19 14:31:30
马上买来看了,比较失望,作者是完全不会写东西的那种人。。有些三毛的旧照还算值得一看。
38 有用 读书叨叨叨 2021-01-11 20:14:27
如果再多等一段时间,看到多一点评论,就不会买这本书来读了。标题的优势,加上某些人所谓的“最好”,看到出版信息后毫不犹豫买来读,结果真是失望。内容与其说是三毛的传记,不如说是在介绍自己顺便带上姑姑;结构混乱,摸不到头绪;语言缺少吸引力,即使是有趣的家事,也完全讲不出乐趣来,阅读体验极差
15 有用 twopersons 2020-12-13 21:08:54
我没读过别人写的三毛,只看了这本她的小侄女写的,一遍遍想起三毛的文字来。多少年了,都忘了看一本哭一本的感受了,是时候重温三毛文字了。
8 有用 尼尼微的花园 2020-12-20 10:31:06
好像是我第一次买这种亲友回忆录……很快速地读完,作者本人的思路文笔都很普通,但三毛的读者都会想要了解“特别的天使”眼中的那个她吧。
10 有用 -T- 2021-01-31 08:05:19
这是普通高中生文笔吧…也太难看了,真的看不下去。果然看到饶雪漫作序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10 有用 慕 2021-01-05 22:55:51
雖然文筆差勁,但是人家經歷珍貴呀。就像什麼呢,就像以前和鄧麗君的姪女交好,她用一款LV老花護照夾,我摸一摸,說真好看呀,她雲淡風輕說,“是嗎?Teresa的。”
9 有用 艾大荀 2020-12-31 17:11:23
我不行了…即便是作为三毛狂热爱好者,带着窥私欲读这本书我也读不下去…读到加纳利那里我彻底放弃了。并不是在同一个家庭中就可以声称自己文笔得了真传啊喂……眭澔平的《三毛的最后一封信》甚至都更好一些……
10 有用 路人丙 2020-12-28 00:25:32
前半部分看的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任何细节;后半部分一目十行,最后几页干脆没看。
7 有用 长江锦幔舟 2021-02-04 03:38:55
短评比长评更反映此书的水准,怀疑长评里有托(看到一个当天注册后标了这本书并写了长评之后再没任何动态的账号)。家族唯一认可又如何,什么叫传记啊,人们为什么想要去看另一个人的传记,无非就是想了解TA的过往,从TA的作品里看到对TA的解读,但这本书写的都是啥,第一部分是孩童眼中的传主,多少还沾点边;第二部分是探寻传主海外故居的游记,照片还是有价值的(虽然我认为这种传记里用的照片最好是传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作者的合影);第三部分是粉丝的爱情故事?以及夹了个“动手能力差但是非常可爱的闺蜜”饶雪漫?就因为饶也是传主的铁杆粉丝?你还不如采访一下传主当年那些死党来凑一章呢……讲真,这本书拆碎了写博客或者发微博,带上那些照片,还更能吸引粉丝,互动里说不定有惊喜。
7 有用 努力努力 2020-12-23 17:26:29
把书里面的照片单独出版也挺好的。侄女的文字真的没什么逻辑,还经常重复,写的很……流水,有个短评说的——信息量太少了。
4 有用 叶左 2020-12-21 10:21:34
果然不及姑姑的万分之一。大学刚入学把三毛的书都看了,这本犹豫了一下觉得会不好看,就怕万一呢,还是失望了,文学天赋不会遗传的吧。
7 有用 连翘 2020-12-18 16:19:05
首先,作者文笔一般,不吸引人。其次,贾平凹和三毛弟弟的序都太应付了,贾根本不认识作者,不知道作者的职业,以为三毛去世的时候作者还是小学生,其实那时已高三。
5 有用 Helena 2020-12-22 14:54:58
珍贵的照片,侄女实在不会写作。
5 有用 江湖骗子管理者 2020-12-24 19:14:52
看《我的姑姑三毛》 本来还挺期待,毕竟作者作为三毛的侄女,有着其他传记作者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但是因为三毛在世的时候她也还小,记忆也许有偏差,而且她似乎也不是声名在外的作家,所以这期待并不很高 但是看了十来分钟了,还是七七八八的人写的序言/推荐,就很烦 我向来读书,最烦除了正文之外的一切杂冗文字 讨厌程度从低到高大概是: 作者自序<作者后记<译者序/译后记<编者序/按/记<不相干的一切闲杂人等所写的任何文字 而现在连着三篇,分别是贾平凹,饶雪漫,作者她爹的无关痛痒的文字 没看目录,不知道正文之前还有没有什么其他人的文章 尤其饶雪漫,矫情到辣眼睛 对这本书顿时就没兴趣了 可恨我开了共读,要有始有终
7 有用 ms__said 2020-12-23 06:50:46
与三毛之间的互动写得蛮生动的,但探寻三毛足迹的部分就略显粗糙。
4 有用 浅草 2020-12-15 22:29:54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发现出乎意料地好看。三毛侄女的文字,活泼俏皮,温柔可亲,还有没被修剪过的孩子气。看她写年少时与小姑的相处时光,写一家人的友爱亲善,数度看到泪目。
6 有用 阿拉灯神丁 2021-01-27 16:44:41
你不如写个博客发出来。
4 有用 [已注销] 2020-12-16 21:14:31
看这本书,连着哭了三回:第一回是写三毛姐弟那一段;第二回是看到荷西小时候的照片,想到如果三毛有个孩子,那小孩一定很可爱吧,如果有个孩子,三毛也不会自杀的;第三回是又看到《滚滚红尘》和《七点钟》的歌词。 最喜欢那篇《又见胖胖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