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2023年1月25日读毕,张五常的传记是三本书(《童年的回忆》《五常学经济》《佃农五十忆平生》)。读这本书的收获是:其一,学问需要像下坠成熟的果实,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做学问就像钓鱼,要不断尝试,心存梦想,才能钓到心目中的成果。其二,只有满足好奇心的学问,才有可能有趣,也才有可能传世。其三,传世的经济学著作要满足新颖、有趣、经得起争议。其四,人的大脑的记忆力、分析力和想象力非常重要,记忆力主要是天生,分析力主要和数学有关,也需要天赋,想象力则是后天培养的,张五常童年在香港和广西逃难的经历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其五,张五常所描写的逃难经历,信息失真、囤粮食、如何谋生,是极端情况下的人可以借鉴的经验。其六,决定人员流动的往往是发展的机会,还有与环境的融合度,张五常写得容国团客观。
还不错。虽然我这个小朋友和作者相隔几十年,不过有好些地方都有类似的感觉。(第108页第五行的“知道”应为“直到”)
此生有幸见过张五常老师一面,奈何天资愚钝,除了这本童年回忆,读老人家其他著作都太吃力。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回忆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如长者唠家常,质朴而诚恳,看他如何提炼生活的启示和面对无常世事的态度,或许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趣已往。我这一辈的老人家比较特别,因为我们经历过战乱与饥荒的日子,死不掉总有些奇异的回忆可说。但像我这个小学被逐出校门、初中又被逐出校门,但终于还能在西方大学的一门学问上杀出重围的,可能不多见。”将后来的成就部分归因于童年时的无拘束、师友的正面影响、兴趣驱动下的丰富体验、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值得今日之教育者深思。
作者文字简洁,有一种构造场景的魔力,太宁街,容国团等几篇读的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一共20多篇随笔,字很大不然确实就是个小册子了。不过内容实在有趣,少年天才太聪慧了
生活给予最多有益的启示
五常风格书,大字黑体,印出来像是八十年代的书。里面内容不多,回忆的很粗糙,而且充满了自豪感和骄傲。不能算作正式的回忆录,只能算是拼凑的一本散文集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这本上很合适。
大师的短文集,文字有古风、有野趣、有奇思。
写在人生边上
有点简略,有点像应付工作而写的,但是再一次展示了天赋的力量
2022读书📖之①③ 1,钓鱼,一次又一次抛竿,一次又一次失望,但还是一次又一次抛竿。没有鱼,希望永远存在。久不久能钓到鱼,一般是小鱼,老是幻想大鱼,无所获,幻想依旧,永远幻想。——坚韧不拔的来源。 2,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贬低或欣赏我的人都无足轻重,只要不是我敬重的人。
张五常是奇才。
個人閱讀史第402本。讀張五常的童年回憶錄想起一個四字詞——優勢心理。一是源於他所建議的小學起步不要太早,最好是比其他同學年長一歲。因為在幼年,年長一歲是長很多,成績(理解力)可以容易超越其他同學。如此一來,有了一個優越感的起步,跟著就來得順利;二是,他非常懂得把自己擅長的(不務正業的玩意)和要做的之間的共同點聯繫起來、非常善於看到苦難中溫馨的一面;三是,他所敬重的人物(他的父親、哥哥、老師)對他的肯定和欣賞使得他從來不自卑,而其他任何人,只要不是他敬重的,對他的貶低或欣賞都無足輕重。
没有想到自己会读的一本书,看的时候和老高讨论了基因的重要性,以及就以后宁愿让孩子晚点上学也不提前入学达成共识。当然,每本讨论香港的书,我都不会忘记去那些熟悉的地名中找一找自己的回忆。
熟知张五常大名,不知张先生的文笔如此流畅有趣,果然,一个有天赋的人,还是需要勤奋和感悟力,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把自己论文放在床头,枕下的《佃农理论》陪他过夜。
种草了钓鱼,自己看别人钓鱼总觉得是项无聊的活动,不知其中乐趣这么大。 虽然五常先生说“读书成绩不好,要留级,或要被赶出校门,虽然不幸,但却无伤大雅,犯不着耿耿于怀。重要的是求学的人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同样是可造之材。”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我仍然觉得读书选拔的过程是件残酷的事情,大部分小孩不一定天资聪颖,也不一定能碰上保护他们自信的老师。
有意思。
说是自传未免言过其实,大概是二十余篇回忆性质的短文,但是文笔坦率、主题明晰,除了招牌的“张氏自负”外,倒也很有些启发性。
> 童年的回忆
1 有用 左思 2023-01-25 22:55:38 山东
2023年1月25日读毕,张五常的传记是三本书(《童年的回忆》《五常学经济》《佃农五十忆平生》)。读这本书的收获是:其一,学问需要像下坠成熟的果实,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做学问就像钓鱼,要不断尝试,心存梦想,才能钓到心目中的成果。其二,只有满足好奇心的学问,才有可能有趣,也才有可能传世。其三,传世的经济学著作要满足新颖、有趣、经得起争议。其四,人的大脑的记忆力、分析力和想象力非常重要,记忆力主要是天生,分析力主要和数学有关,也需要天赋,想象力则是后天培养的,张五常童年在香港和广西逃难的经历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其五,张五常所描写的逃难经历,信息失真、囤粮食、如何谋生,是极端情况下的人可以借鉴的经验。其六,决定人员流动的往往是发展的机会,还有与环境的融合度,张五常写得容国团客观。
1 有用 Shitroy 2021-02-24 18:18:37
还不错。虽然我这个小朋友和作者相隔几十年,不过有好些地方都有类似的感觉。(第108页第五行的“知道”应为“直到”)
1 有用 威风 2022-03-23 14:15:10
此生有幸见过张五常老师一面,奈何天资愚钝,除了这本童年回忆,读老人家其他著作都太吃力。
0 有用 Serah 2022-02-08 20:14:44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回忆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如长者唠家常,质朴而诚恳,看他如何提炼生活的启示和面对无常世事的态度,或许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趣已往。我这一辈的老人家比较特别,因为我们经历过战乱与饥荒的日子,死不掉总有些奇异的回忆可说。但像我这个小学被逐出校门、初中又被逐出校门,但终于还能在西方大学的一门学问上杀出重围的,可能不多见。”将后来的成就部分归因于童年时的无拘束、师友的正面影响、兴趣驱动下的丰富体验、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值得今日之教育者深思。
0 有用 dimens 2022-02-19 14:51:36
作者文字简洁,有一种构造场景的魔力,太宁街,容国团等几篇读的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0 有用 过敏雷蒙德 2021-12-06 16:41:35
一共20多篇随笔,字很大不然确实就是个小册子了。不过内容实在有趣,少年天才太聪慧了
0 有用 狮子雨c 2021-12-29 11:45:29
生活给予最多有益的启示
1 有用 fishbird 2021-11-21 13:04:47
五常风格书,大字黑体,印出来像是八十年代的书。里面内容不多,回忆的很粗糙,而且充满了自豪感和骄傲。不能算作正式的回忆录,只能算是拼凑的一本散文集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这本上很合适。
0 有用 海爷 2023-05-17 00:53:56 广东
大师的短文集,文字有古风、有野趣、有奇思。
0 有用 朝南生 2023-05-10 22:30:31 四川
写在人生边上
0 有用 豆友184015238 2023-12-02 14:18:49 吉林
有点简略,有点像应付工作而写的,但是再一次展示了天赋的力量
0 有用 慢慢的小蚂蚁🐜 2022-09-17 18:45:44 广东
2022读书📖之①③ 1,钓鱼,一次又一次抛竿,一次又一次失望,但还是一次又一次抛竿。没有鱼,希望永远存在。久不久能钓到鱼,一般是小鱼,老是幻想大鱼,无所获,幻想依旧,永远幻想。——坚韧不拔的来源。 2,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贬低或欣赏我的人都无足轻重,只要不是我敬重的人。
0 有用 無负今日 2022-12-12 11:51:56 河南
张五常是奇才。
0 有用 大力菜 2023-03-28 00:53:30 广东
個人閱讀史第402本。讀張五常的童年回憶錄想起一個四字詞——優勢心理。一是源於他所建議的小學起步不要太早,最好是比其他同學年長一歲。因為在幼年,年長一歲是長很多,成績(理解力)可以容易超越其他同學。如此一來,有了一個優越感的起步,跟著就來得順利;二是,他非常懂得把自己擅長的(不務正業的玩意)和要做的之間的共同點聯繫起來、非常善於看到苦難中溫馨的一面;三是,他所敬重的人物(他的父親、哥哥、老師)對他的肯定和欣賞使得他從來不自卑,而其他任何人,只要不是他敬重的,對他的貶低或欣賞都無足輕重。
0 有用 姨姨去哪了 2022-12-27 20:08:40 广东
没有想到自己会读的一本书,看的时候和老高讨论了基因的重要性,以及就以后宁愿让孩子晚点上学也不提前入学达成共识。当然,每本讨论香港的书,我都不会忘记去那些熟悉的地名中找一找自己的回忆。
0 有用 豆友182548996 2023-05-11 13:45:55 北京
熟知张五常大名,不知张先生的文笔如此流畅有趣,果然,一个有天赋的人,还是需要勤奋和感悟力,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0 有用 大河 2023-05-14 20:21:52 北京
把自己论文放在床头,枕下的《佃农理论》陪他过夜。
0 有用 Mamabel 2023-08-17 06:43:35 广东
种草了钓鱼,自己看别人钓鱼总觉得是项无聊的活动,不知其中乐趣这么大。 虽然五常先生说“读书成绩不好,要留级,或要被赶出校门,虽然不幸,但却无伤大雅,犯不着耿耿于怀。重要的是求学的人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同样是可造之材。”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但我仍然觉得读书选拔的过程是件残酷的事情,大部分小孩不一定天资聪颖,也不一定能碰上保护他们自信的老师。
0 有用 亮叔 2023-08-31 22:47:45 四川
有意思。
0 有用 John S. 2023-09-10 18:58:36 中国香港
说是自传未免言过其实,大概是二十余篇回忆性质的短文,但是文笔坦率、主题明晰,除了招牌的“张氏自负”外,倒也很有些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