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July 2015 media typically are more clearly defined as a cluster of institutions, audiences, and programs (e.g., Disney, BBC, or Google), but there is a minority tradition I favor that sees media more broadly as staples, env...
(展开)
大众媒介为整个社会提供标准格式的新闻和信息,而数字媒介扮演的更多是所谓“后勤型设备”(logistical devices)的作用——帮助用户记录踪迹和辨别方向。数字媒体复活的是古老的导航功能:为我们指明时间和空间,给我们的数据建立索引,确定我们的坐标。各种数字媒体创新——通过跟踪、转发和加标签(tagging)等方式——却更多地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构中以及在对权力的组织中。引自 绪论数字媒介指向的是各种最为基础的功能——规制和维护,这些功能体现出数据在怎样支撑着我们的存在;数字媒介也指向人类的地球栖居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各种技艺。数字媒介也复活了各种旧媒介,如书写系统、地址系统、数字系统、命名系统、历书系统、计时系统、地图和货币系统等。数字媒介还让古老的行业如导航、农业种植、天象观测、气象预报、记录文书和涉水捕鱼等获得了新的生命。引自 绪论我们的技术(如谷歌)已经如此成为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既然各种智能设备、各种技术(technologies)和技艺已经使人类在过去一千年中成为地球上的霸权者,我们就有必要去弄清楚这些智能设备、技术和技艺到底是什么。新媒介要求我们在社会理论上提出最为深刻同时又是最为古老的问题。无处不在的计算要求我们从对媒介讯息的分析转向到对媒介本质(the nature of media)的分析以及“将自然视为一种媒介”(the media of nature)的分析。引自 绪论主体—客体两分的标准化思维是导致生态和哲学双重危机的罪魁祸首。现在的数字媒介已经能够操纵地球的运行方向,它们今天的地位就如同从前能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基础型媒介,如用火、农耕、放牧或营造。每一种媒介,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的计算机,都是对自然和人工的整合。对于媒介理论,维基泄密、玉米糖浆、鲸油、乌贼、脸书、航班时差、天气预报和直立行走等都可以是其论题。引自 绪论媒介理论面临着一个几近失控的“丧失相关性”的危机,而谷歌则是媒介理论的“先验性媒介”(media a priori)。引自 绪论
大众媒介为整个社会提供标准格式的新闻和信息,而数字媒介扮演的更多是所谓“后勤型设备”(logistical devices)的作用——帮助用户记录踪迹和辨别方向。数字媒体复活的是古老的导航功能:为我们指明时间和空间,给我们的数据建立索引,确定我们的坐标。各种数字媒体创新——通过跟踪、转发和加标签(tagging)等方式——却更多地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构中以及在对权力的组织中。引自 绪论数字媒介指向的是各种最为基础的功能——规制和维护,这些功能体现出数据在怎样支撑着我们的存在;数字媒介也指向人类的地球栖居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各种技艺。数字媒介也复活了各种旧媒介,如书写系统、地址系统、数字系统、命名系统、历书系统、计时系统、地图和货币系统等。数字媒介还让古老的行业如导航、农业种植、天象观测、气象预报、记录文书和涉水捕鱼等获得了新的生命。引自 绪论我们的技术(如谷歌)已经如此成为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既然各种智能设备、各种技术(technologies)和技艺已经使人类在过去一千年中成为地球上的霸权者,我们就有必要去弄清楚这些智能设备、技术和技艺到底是什么。新媒介要求我们在社会理论上提出最为深刻同时又是最为古老的问题。无处不在的计算要求我们从对媒介讯息的分析转向到对媒介本质(the nature of media)的分析以及“将自然视为一种媒介”(the media of nature)的分析。引自 绪论主体—客体两分的标准化思维是导致生态和哲学双重危机的罪魁祸首。现在的数字媒介已经能够操纵地球的运行方向,它们今天的地位就如同从前能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基础型媒介,如用火、农耕、放牧或营造。每一种媒介,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的计算机,都是对自然和人工的整合。对于媒介理论,维基泄密、玉米糖浆、鲸油、乌贼、脸书、航班时差、天气预报和直立行走等都可以是其论题。引自 绪论媒介理论面临着一个几近失控的“丧失相关性”的危机,而谷歌则是媒介理论的“先验性媒介”(media a priori)。引自 绪论
大众媒介为整个社会提供标准格式的新闻和信息,而数字媒介扮演的更多是所谓“后勤型设备”(logistical devices)的作用——帮助用户记录踪迹和辨别方向。数字媒体复活的是古老的导航功能:为我们指明时间和空间,给我们的数据建立索引,确定我们的坐标。各种数字媒体创新——通过跟踪、转发和加标签(tagging)等方式——却更多地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构中以及在对权力的组织中。引自 绪论数字媒介指向的是各种最为基础的功能——规制和维护,这些功能体现出数据在怎样支撑着我们的存在;数字媒介也指向人类的地球栖居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各种技艺。数字媒介也复活了各种旧媒介,如书写系统、地址系统、数字系统、命名系统、历书系统、计时系统、地图和货币系统等。数字媒介还让古老的行业如导航、农业种植、天象观测、气象预报、记录文书和涉水捕鱼等获得了新的生命。引自 绪论我们的技术(如谷歌)已经如此成为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既然各种智能设备、各种技术(technologies)和技艺已经使人类在过去一千年中成为地球上的霸权者,我们就有必要去弄清楚这些智能设备、技术和技艺到底是什么。新媒介要求我们在社会理论上提出最为深刻同时又是最为古老的问题。无处不在的计算要求我们从对媒介讯息的分析转向到对媒介本质(the nature of media)的分析以及“将自然视为一种媒介”(the media of nature)的分析。引自 绪论主体—客体两分的标准化思维是导致生态和哲学双重危机的罪魁祸首。现在的数字媒介已经能够操纵地球的运行方向,它们今天的地位就如同从前能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基础型媒介,如用火、农耕、放牧或营造。每一种媒介,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的计算机,都是对自然和人工的整合。对于媒介理论,维基泄密、玉米糖浆、鲸油、乌贼、脸书、航班时差、天气预报和直立行走等都可以是其论题。引自 绪论媒介理论面临着一个几近失控的“丧失相关性”的危机,而谷歌则是媒介理论的“先验性媒介”(media a priori)。引自 绪论
17 有用 Laputa 2021-01-07
海、火、天、书写与数据库。基特勒、麦克卢汉加梅尔维尔。基础设施、身体与时间。翻译流畅,个别人名与概念勘误已发给作者。
5 有用 Derridager 2021-01-12
彼得斯的读书笔记,整体水平介于极具启发的哲学思辨和极其严谨的理论构建之间。不委婉地说,“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其实就是“想到啥写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彼得斯借动物(特别是鲸类)反照人类,还是提出基础设施主义,将海天火云纳入媒介哲学思考之中,其实回应的都是不加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致且加剧的生存危机。其中最迫切当属环境危机,所以西方媒介研究学界才会大量出现关注媒介物质性、注重物的活力和能动力... 彼得斯的读书笔记,整体水平介于极具启发的哲学思辨和极其严谨的理论构建之间。不委婉地说,“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其实就是“想到啥写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彼得斯借动物(特别是鲸类)反照人类,还是提出基础设施主义,将海天火云纳入媒介哲学思考之中,其实回应的都是不加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致且加剧的生存危机。其中最迫切当属环境危机,所以西方媒介研究学界才会大量出现关注媒介物质性、注重物的活力和能动力的学术反省。他们并不是在追随时髦的理论花招。写鲸类的声音一章,倒是让我想到聋研究致力对人类声音中心主义的反动。就翻译而言,译者其他领域的知识有待加强(海德格尔相关基本翻错且不愿意参考中文现有的海著作),编校错误也多,译者注虽然丰富但添加有些随意。 (展开)
3 有用 malingcat 2020-12-30
非常非常赞。原作视野惊鹜八极,译者文笔妥帖雅驯。虽然对于最后偏神学的部分不太赞同,但是此前的六章激动人心。书中所涉及人物与理论,是我们在媒介技术课上也要涉及的,但作者的见地还是让人高山仰止。本年度最佳理论书。郑重推荐。
3 有用 绵宁 2021-01-03
虽然很好,但没想的那么惊艳……这是相比于《对空言说》来讲的...
0 有用 gongong 2021-01-14
媒介这个东西,我是看了JDP之后才开始明白的。JDP的书我之前认为是很难翻译的,但这本《奇云》翻译得太好了,邓建国老师是个文字流畅又幽默的人。
0 有用 ZIFI 2021-01-18
太有启发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博物学家”。最近一段时间读哲学读艺术读传播读城市研究,一直迷茫于自己的研究取向,它提供给我了一个特别好的视域,好像确实是把自己一直模模糊糊在想的东西写出来了。忍不住想如果早两年读到它就好了!把媒介视作一种存在方式来考察,读起来总是不知不觉又想到海德格尔,确是受影响颇深(海总牛逼!不过书里一些翻译好像还是用了比较陈旧的版本,看到座架愣了一下)
0 有用 gongong 2021-01-14
媒介这个东西,我是看了JDP之后才开始明白的。JDP的书我之前认为是很难翻译的,但这本《奇云》翻译得太好了,邓建国老师是个文字流畅又幽默的人。
0 有用 大海日月与星辰 2021-01-12
彼得斯将我的想法给写出来了,好吧,用他者的视角将元素型媒介说清楚还是不容易的,今后的论文可以引用这本书中的诸多观点。阅读难度低于《对空言说》。
5 有用 Derridager 2021-01-12
彼得斯的读书笔记,整体水平介于极具启发的哲学思辨和极其严谨的理论构建之间。不委婉地说,“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其实就是“想到啥写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彼得斯借动物(特别是鲸类)反照人类,还是提出基础设施主义,将海天火云纳入媒介哲学思考之中,其实回应的都是不加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致且加剧的生存危机。其中最迫切当属环境危机,所以西方媒介研究学界才会大量出现关注媒介物质性、注重物的活力和能动力... 彼得斯的读书笔记,整体水平介于极具启发的哲学思辨和极其严谨的理论构建之间。不委婉地说,“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其实就是“想到啥写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彼得斯借动物(特别是鲸类)反照人类,还是提出基础设施主义,将海天火云纳入媒介哲学思考之中,其实回应的都是不加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致且加剧的生存危机。其中最迫切当属环境危机,所以西方媒介研究学界才会大量出现关注媒介物质性、注重物的活力和能动力的学术反省。他们并不是在追随时髦的理论花招。写鲸类的声音一章,倒是让我想到聋研究致力对人类声音中心主义的反动。就翻译而言,译者其他领域的知识有待加强(海德格尔相关基本翻错且不愿意参考中文现有的海著作),编校错误也多,译者注虽然丰富但添加有些随意。 (展开)
0 有用 五五五樗 2021-01-11
跟我想象中的传播学书籍不太一样,但是很有启发。(此处配一张“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