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Imperien: Die Logik der Weltherrschaft - vom Alten Rom bis zu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译者: 程卫平
出版年: 2021-1-10
页数: 311
定价: 7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0176866
内容简介 · · · · · ·
透过千年历史,看清帝国真相
.
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又提供了哪些机遇?突然之间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具有历史学意义。当今世界,美国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威胁。规则由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制定,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只管服从规则就是了吗?还是说存在一种连华府也不得不屈从的统治世界的逻辑呢?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在此书中向我们阐明,帝国如何运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出现过哪些类型的帝国。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千年历史长卷,同时对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出了精湛的剖析。
.
帝国的时代最晚行至苏联解体时似乎已经永远地终结了。按照现在流行的看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国与国之间在诸多领域互赖互存,关系错综复杂,因而帝国的权力扩张已经没有空间了。此外很多人还深信,推行帝国政策从根本上也不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然而这种看法在慢慢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人们看...
透过千年历史,看清帝国真相
.
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又提供了哪些机遇?突然之间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具有历史学意义。当今世界,美国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威胁。规则由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制定,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只管服从规则就是了吗?还是说存在一种连华府也不得不屈从的统治世界的逻辑呢?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在此书中向我们阐明,帝国如何运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出现过哪些类型的帝国。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千年历史长卷,同时对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出了精湛的剖析。
.
帝国的时代最晚行至苏联解体时似乎已经永远地终结了。按照现在流行的看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国与国之间在诸多领域互赖互存,关系错综复杂,因而帝国的权力扩张已经没有空间了。此外很多人还深信,推行帝国政策从根本上也不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然而这种看法在慢慢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人们看到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屡屡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对盟友一次次蛮横地提出权力要求、施加压力让其追随的时候。而在美国及美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地区,还有另一种呼声也越来越大,那就是美国不但不应一直否定自己的帝国角色,而且为了自己和世界的福祉还应采取攻势来塑造这一角色。
.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提醒我们审视所有这一切,并指出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中问题一般都出在哪里。很多作者和参与讨论的人常常对于帝国的概念和本质,以及帝国政策可能的意义和益处都很不明确。诸如帝国主义和霸权的概念也往往没能做出确切的区分,于是各种误解随之而来。 所以,明克勒,这位曾被《时代周报》称为“不断在转变的一个人的智库”的前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家,首先对帝国的概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 接着对帝国的统治类型进行简明而确切的划分;他通过援引历史上帝国统治的实例分析了帝国秩序的任务和使命,也为读者阐明了帝国究竟因何常常“败于弱者的权力”。
.
明克勒的《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独树一帜,因为他并不仅仅谈论了美国,而且对欧盟这个潜在的帝国也提出了引人入胜的思考。
——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
德国战略学家明克勒写作风格讲求实际,他在这部极有学术抱负的比较学著作中阐明了帝国的世界历史逻辑。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
尽管明克勒的关注点牢牢立足于当今世界,但其《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与其他试析帝国的著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在论证时显示了远大学术抱负,展示了丰富的史学考察。明克勒挑战了关于这一主题的许多评论所特有的“现时论”立场,他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史学之旅,从古罗马与秦帝国这两大“平行帝国”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海洋帝国与草原帝国,再到现在的“美利坚帝国”……这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
——《澳大利亚政治学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明克勒将理论和实证严丝合缝地编织在一起,《帝国统治的逻辑》是一部卓越的史学分析之作。
——《政治研究评论》(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明克勒一个人就是行走的智库。
——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
.
对帝国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考察。
——《论坛》(Tribune)
.
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在史料和政治理论基础之上做出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满足于那些在有关美利坚帝国的日常讨论中已司空见惯的陈词滥调,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
——安德烈斯•费尔埃克(Andreas Vierecke)博士
.
明克勒深入地追溯了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的兴衰沉浮,梳理了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概念范畴,并对当今两大案例做出发人深省的持平之论:美国的帝国命运的矛盾因素,以及步美国后尘的欧盟——虽具有反帝国主义的特征,但出于客观必要将不可避免地采用帝国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秩序和稳定话题成为安全问题的核心,这本书不仅构思精巧、行文优雅,也紧切时代脉搏,或可作为我们重要的指南。
——詹姆斯•高(James Gow),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关于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统治逻辑的最佳著作。实证的广度令人叹服,它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整本书行文雅正,思路清晰。
——约翰•A•霍尔(John A. Hall),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他写的很多书都已成为权威学术作品,比如《新战争》(2002),《帝国》(2005),荣获“莱比锡书展奖”的《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2009),《新德国人》(2016)和《三十年战争》(2017)等,这些著作几乎都曾占据《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数月之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还曾获得过多个学术奖项,包括阿比•瓦尔堡学术奖、弗里德里希•席德尔文学奖、约翰内斯•古腾堡基金会教授席等。
.
【译者简介】
程卫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德、英文自由译者,德语教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什么是帝国?
帝国特征简述
世界帝国与超级帝国
帝国的干预压力、中立选项与修昔底斯的米洛斯对话
第二章 帝国、帝国主义和霸权:必要的区分
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式动力: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
中心与边缘的问题
威望追求与权力竞争:政治学帝国主义理论
扩张压力、边缘“地利”与时间主权
霸权和帝国:棘手的区分
第三章 草原帝国、海洋帝国和全球经济体:帝国统治的简要分类
通过军事和商业手段榨取剩余价值的帝国构建模式
帝国的两翼(或多翼)
帝国周期与奥古斯都门槛
第四章 文明教化与蛮族边界:帝国秩序的特点和任务
和平:帝国统治正当性的源泉
帝国使命与帝国神圣性
蛮族论与帝国空间构建
繁荣:帝国统治正当性的源泉和统治方略
第五章 帝国落败于弱者的权力
帝国过度延伸的形式
政治动员与军事非对称化:反帝国行为体的战略
文化认同之争与作为毁灭性战争策略的恐怖主义
第六章 帝国在后帝国时代的意外回归
关于帝国时代终结论的评析和后帝国空间的问题
美国:新的帝国
民主帝国?
欧洲面临的帝国挑战
· · · · · · (收起)
喜欢读"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Ein unterschätztes Meisterwerkchen

从罗马到美国:新世界帝国的魅影


>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7.9分 79人读过
-
Rowohlt Berlin (200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ina Yu 2021-03-29
读这本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书里读到了很多熟悉的学者和理论,也读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霸权和帝国的区分、帝国发展周期中的奥古斯都门槛、游击战与恐怖主义的联系,帝国政策与帝国主义政策的异同等。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穿插对比了人类历史上的不同帝国,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偏向于政治学的作品,作者并没有系统性地归纳总结历史上各个帝国的发展轨迹... 读这本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书里读到了很多熟悉的学者和理论,也读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霸权和帝国的区分、帝国发展周期中的奥古斯都门槛、游击战与恐怖主义的联系,帝国政策与帝国主义政策的异同等。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穿插对比了人类历史上的不同帝国,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偏向于政治学的作品,作者并没有系统性地归纳总结历史上各个帝国的发展轨迹,与其说揭示这些帝国之间的差异,不如说找出它们与美国之间相同的统治逻辑,以及相同的帝国困境,即过重的帝国负担导致帝国从内部崩塌。 (展开)
0 有用 白云飞 2021-03-21
好书!非常有现实意义。翻译极佳
0 有用 4G小u盘 2021-04-15
测评:关于“帝国”定义,泥沙俱下。其中西方帝国周期更多来自政治空间转移(征服论),边缘取代帝国时战争史的不同印象。 亮点在于四、五章(结合《隐形军队》),第四章中提及蛮族论及虚拟边界处作为资料。 D033/31
2 有用 小猴子曰 2021-01-30
清晰阐述了世界史上帝国统治的逻辑,并与当下时事结合,将历史上不同形式的帝国盛衰兴亡缘由分析得通通透透。通过探究帝国秩序模式,对时下国际局势走向提出独到见解。
2 有用 索·恩 2021-03-01
如佩里·安德森所言,明克勒在“这部极有学术抱负的比教学著作中阐明了帝国的世界历史逻辑”。
0 有用 可以证明 2021-04-21
一直都想了解帝国,这本书挺合适的,开始很无聊,每天读一读就睡着了,不过把帝国视为不同于主权国家的体系,打开了历史不一样的一页。
0 有用 FACT 2021-04-15
能把一本德文书翻译得如此流畅易读,非常不容易
0 有用 4G小u盘 2021-04-15
测评:关于“帝国”定义,泥沙俱下。其中西方帝国周期更多来自政治空间转移(征服论),边缘取代帝国时战争史的不同印象。 亮点在于四、五章(结合《隐形军队》),第四章中提及蛮族论及虚拟边界处作为资料。 D033/31
2 有用 老骥 2021-04-06
书还是不错的,但对熟悉世界史的人而言,未免简单了一些。帝国的统治逻治,无非在开拓阶段以军事为主、达到顶峰时愈过奥古斯都门槛,转入管控阶段、以政治、文化、宗教等手段为主加以维持。没有太多新意,写帝国史,也就是写世界史。作者是德国人,除了不得不关注老大美国外,更关注欧洲的发展。本书成于2005年,已是偏老了!但不得不说,翻译的不错👍
1 有用 Nina Yu 2021-03-29
读这本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书里读到了很多熟悉的学者和理论,也读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霸权和帝国的区分、帝国发展周期中的奥古斯都门槛、游击战与恐怖主义的联系,帝国政策与帝国主义政策的异同等。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穿插对比了人类历史上的不同帝国,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偏向于政治学的作品,作者并没有系统性地归纳总结历史上各个帝国的发展轨迹... 读这本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书里读到了很多熟悉的学者和理论,也读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霸权和帝国的区分、帝国发展周期中的奥古斯都门槛、游击战与恐怖主义的联系,帝国政策与帝国主义政策的异同等。这本书着重讨论的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穿插对比了人类历史上的不同帝国,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偏向于政治学的作品,作者并没有系统性地归纳总结历史上各个帝国的发展轨迹,与其说揭示这些帝国之间的差异,不如说找出它们与美国之间相同的统治逻辑,以及相同的帝国困境,即过重的帝国负担导致帝国从内部崩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