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 短评

热门
  • 17 沈书白 2022-11-13 20:45:44 河南

    草草读完,印象比较深刻的有: 隋唐和突厥的战争只是亚欧大陆整体历史演进的一个部分,要站在时间和空间的高处,跳出“天朝本位视角”看待吐蕃、南诏、突厥、大食之间的关系,如拨云见日,更加明了。 从前读《论语》“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字一般注解是房屋西南方,为尊位,但我始终觉得“奥”字解得不甚明白。读到作者指出奥切韵âu,即ahu(ra)(天)之音略,以旁证祆教先秦乃至周朝已传入我国,并产生了不小的民间影响,豁然开朗。 对均田、府兵和租庸调的研究都很精彩。 不喜的是书中多处对陈寅恪史学研究直白批判,倒是很少见史家在史书中检点旁人观点一一驳之,学术很好,行为不可爱。(也可能是我偏爱陈公,才有此感)

  • 9 东土大唐 2021-07-01 11:22:46

    札记式的断代史写作。许多地方富有卓见,如武皇之统治、李德裕无党,论断严谨,考证详实。

  • 5 颛孙浩天 2024-06-10 17:45:00 安徽

    好得很。290页,“祖”应为“租”;293页,应为“北周一百四十亩,租五石”看286页知北周一床征粟五斛,丁者半之,再参考279页的表可得北周有室者受田一百四十亩,则每亩征约三升六合,如此下句“轻于北周一半”应去掉“一半”;彍骑之“彍”为“弓+广”,输入法打不出来,同理有“顗”、“頔”等字,为啥不统一字形?;350页注“本书三九四页”,这版是三三五页。

  • 16 粉红色的后果 2021-11-17 10:29:41

    讲义而每一节似札记,黄永年谓岑氏只会搞些小考据,读此书确会陷入考据汪洋大海。然岑、黄皆在针纠义宁唐史系统,岑氏极为反对有一系统之成见在先,将无数史事皆统于一原则下,义宁之两稿实说是如来佛掌,欲跳出则不得不多处与陈氏异论,以至此书满纸商榷,终不免孙猴之讥。岑已于序言立联系世界史之大旗,书中相当篇幅论考唐与北族、西域交通诸事,此为专家之学,且汉文多零碎错乱,还须借塞外文献,难免吃力不讨好。审音勘同之学,今日或后出转精,而以民国诸人为攀附,然于旧史文献之熟悉、视野广博、思路活络,则今不如昔亦有些许依据。除此之外,府兵制度、牛李党争、黄巢事迹,乃岑氏用心血者。岑极赞赏武宗、卫公君相事业,以为德裕无党,《通鉴》太过袒护牛党,以至于错认庸主宣宗为小太宗,唐亡之征已见大中年间。亦颇事碎屑钩辑,或有助读史。

  • 1 墨然居士 2024-07-04 20:58:14 江苏

    真几把难读

  • 1 神飞 2023-07-27 20:23:02 安徽

    治学至诚,用功之勤,立论之严,分析之通达持正,佩服不已,而这本书名逊于它著,原因更可能在学术之外,不管唯物史观为薄行人玷污几何,真诚运用史观的作品不应受累而不显。作者自非念念于声名之辈,亦不必我来抱憾,我只感激能遇到这样的作品

  • 0 封刀看海去 2023-11-09 04:40:24 湖南

    写的很好,且史料详细

  • 2 终极甜妹李一桐 2023-06-09 21:47:10 吉林

    老先生行文中突然蹦出一个“美帝”来,也太逗了。虽然是我最烦的古文但是读着却出乎意料的流畅。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观点清晰,不说冠冕堂皇模棱两可废话,不讨好读者,不讨好其他同类史家的作品。缺点嘛,因为老先生比较喜爱批判,所以就这类断代史作品而言,不太应该放大段的考证,挺格格不入的,能简言之就该简言之。若不是历史工作者的话,择自己需要的看吧。反正我到了后一百多页就囫囵吞枣的看了。我有个梦想,以后会不会有哪个闲得蛋疼的历史学家把这些大史家的文言作品都翻译成白话文。。。

  • 0 林獺 2023-10-10 23:33:45 广东

    考據之深、議論之精不得不服。其屢駮陳寅恪,事事與陳氏立異,縱有所據,然措辭大可放輕。至於肆意鞭斥韓文公一節,讀之譁然,與其譏議昌黎之走入好奇一塗,有何異邪?

  • 1 星丛K 2023-04-10 09:37:47 贵州

    文笔一流,考证一流

  • 1 文孟先生 2023-01-23 16:16:30 湖北

    经典作品。

  • 1 2023-01-16 22:18:48 山东

    大师之作,许多新奇的见解,牛李党争究竟是不是党争,其中的李是李德裕还是李宗闵?文章中处处有对陈寅恪先生的反驳。驳的我是头晕眼花。

  • 3 春明门外采风使 2022-06-23 15:06:58

    ①隋唐史若干专题的论述,文言文,笔记体。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批判?

  • 0 wzb 2024-03-11 14:24:50 上海

    硬核札记

  • 1 体中何如 2023-08-05 11:59:06 江苏

    顺着把隋唐历史梳理了一遍,顺便把陈义宁《两稿》也拿出来复习了一遍。其实岑和陈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和周边政权的互动这点很像,此外我认为很多商榷也算是对陈先生立论的优化和修正。譬如北周作为一个地方性政权扩大到全国,必然会出现统治集团内的地域之争,因此关陇本位说和关陇集团破坏说没问题,但是岑先生给出的太原元从和何德章给出的隋炀帝的江淮士人,更能把关陇集团的破坏前移,也更能理解关陇集团的本质。ps我认为秦和隋一样,都遇到了地方政权扩大中央所存在的地方性统治政策不适应的情况。

  • 0 撒旦的咆哮 2024-10-07 15:58:35 浙江

    岑仲勉老先生在本作中的学术介于新旧之间。大体以考据、梳理、探究为要,间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学之理论,可见彼时学人紧跟学习新方法之时代特征。岑仲勉对陈寅恪诸说多有反驳,其中之观点不为无见;而其关于牛李党争和韩愈文学史地位之评价均与时见相违,亦有学术之胆识。今人黄楼关于神策军与宦官问题之研究即论及牛李党争问题,基本承袭岑氏之见,亦是作者影响后学之一例。唯本书面向当时大学专业教学,并用文言叙之,非今人普通史学爱好者所易读。

  • 0 刀刀砍不着 2024-08-17 02:06:13 北京

    框架极好,然而极推太宗又极贬武皇,对其他学者之褒贬又带着个人情绪

  • 0 本澄清 2024-08-20 10:57:10 山西

    上海古籍的版本更好,商务印书馆的需要用力压着读,会逼着人匆匆读完,像后面有狗在追。

  • 0 半涉浊流半席清 2024-07-28 16:14:16 上海

    3.李隆基(宦官高力士)铲除韦后母女,拥立睿总(旦,显弟,隆基父),太平公主继续争权,713隆基出兵,太平公主自杀。姚崇,宋璟。宇文融查户口,客户占据1/10(80万户),宇文融(源乾曜)、张说(张九龄)意见相左,李林甫推杨贵妃(李瑁妃子)给玄宗,随后揽权,打击科举官员,废除文官任边境节度使而后任宰相的渠道,改为外族武将。安禄山 杨国忠。4.安史之乱,都发现唐朝的孱弱,回纥吐蕃也入侵长安,河朔三镇,山东卢龙节度使等藩镇割据。5.两税制,迈向财政国家,宪宗(纯)财政富裕,扩充神策军(宦官鱼朝恩把控,代宗时期被杀),平各藩镇。6.宦官问题起于高力士直至唐朝末期朱全忠消灭。7.牛李党争(牛僧孺,李吉甫 科举vs世家,宪宗806-820)8."羡余",各地驱逐节度使,都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