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概论 (1)
*节 当代诗歌批评的“ 界定” (2)
节 当代诗歌批评与写作的共生性 (12)
第三节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阶段 (22)
第四节 体例及评述方式说明 (30)
*章 破与立: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诗歌批评 (35)
*节 新?旧文艺队伍划分与批评主体分化 (36)
节 新诗形式问题?传统问题的讨论 (43)
第三节 新民歌运动和新诗发展道路问题论争 (55)
第四节 诗歌批评演变为文艺批判 (69)
第五节 对诗人们的“ 批判” (84)
章 均质化的与“潜在写作”的反拨: 20 世纪60—70 年代的诗歌批评 (111)
*节 滑向批评凋敝的年代 (112)
节 激进的诗歌实验与“ 上纲上线” 的批评 (117)
第三节 *诗词的传播和阐释 (129)
第四节 “ 潜在写作” 与民间传播 (134)
第五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及其评价 (140)
第三章 立体?多元的“新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的诗歌批评 (147)
*节 批评空间的拓展与批评功能的 (148)
节 “ 朦胧诗” 论争中的批评话语转向 (160)
第三节 “ 第三代” 诗歌群体展示与反思 (178)
第四节 在讨论?论争中深化诗歌的诸问题 (195)
第四章 诗歌“边缘化”及社会文化“转型”: 20 世纪90年代的诗歌批评 (209)
*节 “ 转型” : 诗歌批评话语的空间分化 (210)
节 文化批评中的“诗人之死”与诗歌“边缘化” (221)
第三节 批评的维度及反思的限度——以“女性诗歌”和“先锋诗歌”批评为例 (237)
第四节 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论争 (252)
第五节 诗人批评与学院批评现象 (279)
第五章 丰富与匮乏: 21 世纪以来的诗歌批评 (306)
*节 互联网时代: 诗歌写作与批评空间的迁移 (307)
节 诗歌“ 写作伦理” 批评话语 (323)
第三节 诗人代际划分及其批评实践 (339)
第四节 诗歌细读批评的深化与总体批评的困境 (357)
结语 批评“批评家” (365)
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80)
· · · · · · (
收起)
3 有用 GG_Bond 2021-01-12 13:19:03
全书偏枯燥,毕竟是批评史研究,倒是可以对科班出身的研究者提供脉络感和历史文献的梳理,但也仅到这个地步了,我看不到太多新鲜的价值判断。花了70多高价买的,就当买回来一个文献索引吧。
3 有用 眼睛 2021-01-18 10:56:15
似乎更应该叫“当代中国诗歌话题史”。由于在本书的视野中,“批评”高度依附、甚至就等于诗歌的写作、思潮与观念流变,“批评的历史”其实无法构成“批评史”,对象与概念皆不清晰。因此,在强行“学科化”的时候,只能进行外部的扫描与梳理,而缺乏批评内部的历史勾连与理论建构,“批评”只能随着“话题”走。所以,本书与其说描述了一种历史,不如说提供了一个问题:“诗歌批评的历史”是否只能用“批评史”的框架来呈现?以及... 似乎更应该叫“当代中国诗歌话题史”。由于在本书的视野中,“批评”高度依附、甚至就等于诗歌的写作、思潮与观念流变,“批评的历史”其实无法构成“批评史”,对象与概念皆不清晰。因此,在强行“学科化”的时候,只能进行外部的扫描与梳理,而缺乏批评内部的历史勾连与理论建构,“批评”只能随着“话题”走。所以,本书与其说描述了一种历史,不如说提供了一个问题:“诗歌批评的历史”是否只能用“批评史”的框架来呈现?以及需不需要“、有没有“批评史”这么一种太过学科化的话语框架? (展开)
3 有用 胡桑 2021-01-12 13:11:56
国内第一梳理当代诗歌批评史的专著。清晰、简洁、到位,文献收集实在是丰富。
0 有用 淡淡的潜水艇 2021-12-05 15:38:28
一般,入门可以
1 有用 嘻嘻 2022-04-22 17:05:57
资料有限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