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简史的笔记(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南国椰风 (数豆者说。)

    在詹姆斯·林德之前,人们要找出治病的药物得靠头铁的「神农氏」们漫无目的、前仆后继地以身试药,一点一滴地积累粗糙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在林德之后,这种药物试验总算不是「乱枪打鸟」了: 詹姆斯 · 林德的坏血病试验之所以伟大,不只在于确证了坏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更在于其在临床试验方法学发展史上的跨时代地位。它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系统的对照试验方法检验药物的疗效。 林德的坏血病试验找到了遏制疾病的线索,后人...

    2022-10-18 10:53:03

  • 南国椰风 (数豆者说。)

    无论是哪门学科,草创之初总是需要一批先驱们先行先试,为后来者积累原始的、海量的、粗糙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走出蒙昧、修正错误、发扬光大,建立逻辑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医学和药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更是如此。 我们的先民以无数人参与试错甚至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发现了食物的药用功效和毒性,逐渐积累起了对药物的原始认知,进而把药物从食物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具体的概...

    2022-10-17 10:39:55

  • 南国椰风 (数豆者说。)

    “霍桑效应”原本只是大一管理学这门课上一闪而过的例子,因为后面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制”了,想不到居然会在新药临床研发的书里面见到了,而且还这么鲜活: 单盲的设置源于对安慰剂效应的认知和控制,而双盲的设置是基于对研究者或者医生的态度和选择偏倚的控制,这里也有一个理论的根源,就是“霍桑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 · 埃尔顿 · 霍桑(George Elton Mayo)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霍桑电气公司进行了...   (2回应)

    2021-10-11 21:53:34

  • 南国椰风 (数豆者说。)

    “一个人最大的无知在于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走出无知的第一步是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感觉这番话不仅可以用在新药临床研发领域,还可以扩大到整个医学,甚至可以用来反躬自省、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 另外,医药生物本身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各种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基础文献每年甚至每半年就要更新一次,不断更新着我们对于人体系统、对于疾病、对于药物的认识,拓展着认知的边界。 一个人最大的无知在于...

    2021-10-11 17:37:34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临床试验简史

>临床试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