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本质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 2021-04-08 13:44:20

    序说的道德二元论和道德多元论有矛盾,但本书的道德二元论是道德主体和道德受体,而乔纳森·海特的道德多元论是关爱/伤害、神圣/堕落、自由/压迫、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平等/欺骗,这说的就不是一回事。 就像书中妻子因家暴割了丈夫的🐔,因为丈夫的压迫和伤害所以激发了妻子的背叛颠覆和伤害;首席执行官和孩童的例子是首席执行官打孩子就触发了负面道德伤害,而孩童打首席执行官不会触发伤害道德感。 所以,道德二元论和道德多元论比起竞争关系反而更像是一体的,只是名字里的二元和多元看起来好像是竞争关系。 道德二元论说的是我们对道德的感受,而道德六基础(道德多元论)说的是道德的进化基础。 本书重要词汇:感受性、能动性、道德主体、道德受体、二元道德完型、道德定型、无力感激发的空想性错觉下的神明、自由意志的幻想。

  • 1 relax为雪白头 2024-01-22 12:26:04 上海

    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人心,很多观念都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力。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探索新知识并进行思考的过程并不枯燥,相反,这个过程太棒了!

  • 5 Ariel 2021-01-07 22:38:03

    語言平實清晰

  • 2 布洛芬斯泰 2022-03-29 08:17:15

    道德本体&受体vs.能动性强&弱。的确是能解释很多心理现象的模型。

  • 3 戒灵 2022-03-20 19:29:42

    杀手对人无恻隐之心,却关心她自己的狗狗;心智是区分你是否具备一个人的前提;烂尾了。

  • 1 子不语 2022-02-17 18:28:20

    从能动性和感受性来理解人心,倒是能解释不少问题。 意识的本质还是说不清,在这个问题上的突破无疑会带来一场革命……

  • 0 jessica 2022-02-22 11:27:08

    喜欢第十章自我的幻象,翻译的很难读

  • 0 Minnaloushe 2022-02-26 23:12:16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般人很难下手讨论的心智的概念和含义,神的崇拜,记忆,意识,睡眠,这些超大的议题竟然让他一个一个说了过来,还不晦涩,没有太多的神经科学的专有名词堆积,但是讲的很专业,也很硬核,很有趣,我们都是记忆的结合体,意识却是虚假的,是潜意识的衍生,我们引以为豪的自律,放纵和自由意志其实都不是那么的受控制,有趣~

  • 0 麦兜小胖 2022-03-14 14:57:46

    “心智”这个词属于典型的一看就懂,去定义有不容易的情况。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心智的方法论工具,就是通过区分感受性和能动性。比如正常的成年人,有正常的感受性与能动性,但新生的婴儿就只有较强的感受性而没什么能动性,甚至有些人认为已经死去的人仍然有部分心智残留着。作者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与道德关系中的主体与受体理论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日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比如很多群体敌意通过对敌人的去人性化,这时候我们剥夺了对方的感受性,留下能动性,机械化得看待敌人,引发恐惧与仇恨,使得发起攻击的时候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于宗教信仰而言,巨大的悲剧无缘无故的发生,迫使我们寻找全能的道德主体进行完型具有全能却不需要情绪感受的神明自然是这样主体的最好角色。这些中分析方法给了我们更合理看待心智的工具,认识自己和他人。

  • 2 燕辞归 2021-12-07 16:07:52

    心理学不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与哲学相关的,是关于人的哲思,读心理学,是能激发对人的思考的。读完《人心的本质》,越发觉得人是不自由的,从古至今,自始至终都困在小小的身体和有缺陷的大脑中。人曾经自诩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今看来,也许这只是个幻觉罢了。人的思想可以超越限制?也许这也只是个幻觉,且看人的心理中,充满种种漏洞,无中生有、自我欺骗,是大脑的拿手好戏,殊不知,大脑的缺陷使人容易被操纵,看看周围的广告,看看网络上的舆论吧,人不是智性生物。

  • 2 坐享其成(很瘦 2022-01-03 11:37:41

    “你”就像没有蜘蛛的网,是一堆记忆、思想、愿望和情感的集合,脆弱而单薄,但依然在知觉的阳光中发出微光。

  • 0 逃亡的词 2021-11-24 20:55:03

    尾注读起来真难受

  • 1 书影斜横 2022-04-11 10:35:11

    乍一看书名,以为是市面上很多的那种读心术或者所谓情商课之流,但其实不然,本书是一本严肃的讨论人类心智问题的著作。 全书从人类对心智的定义,以及人类对动物,机械,植物人,逝者,敌人,集体,神明等等态度来阐述心智的奥秘,非常有趣。 作者从感受性和能动性的角度,探讨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或是不常见的问题。 读完之后,让人瞬间看懂了网络上的骂战,生活中的冲突,以及各种各样摩擦的真实本质,也可以更好的预测和规避很多问题。 人类心智本质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或解释,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解释和感知周围的世界,人甚至无法感知未来的或是特定情况下自己的心智。 总之,别太相信自己的心智,它只是神经元放电而已……

  • 0 沉醉梦境 2024-01-16 02:16:48 江西

    人心的本质便是心智。

  • 0 不能fu吸 2024-03-08 06:18:12 北京

    整体不错,提出一个理论,道德上的能动性和感受性,再展开论述。有不少金句:太依赖他人会产生无力感与怨恨,提高能动性降低感受性。本人比较喜欢4、5、6、10章,也就是更关注自我、他人、社会。作者也谈到了动物、机器人、鬼魂、神明等,所以篇幅多又杂,翻译名就叫心智俱乐部mind club不好吗?人心的本质这不也讨论了非人类吗?有些标题党了。不过书里只有描述,没有方案,算一种科普吧。知道一些观点也没啥用,比如说人其实没有自我意志,那怎么办呢?还不是得作为一个个体选择、生活,哎

  • 0 drinkwater2022 2022-05-07 09:34:09

    还是挺有洞见的,不存在自我控制这一说,想自律还是依赖环境,执行意向(减肥中的欺骗餐)

  • 0 Ammydian 2023-12-22 21:55:10 广东

    人心的本质是自私的,自我中心论决定了人最为关注的还是自己,尽可能尊重他人的同时确保人心深处的善就非常不易了.

  • 0 鶴景 2024-02-28 18:03:09 黑龙江

    简明易读的入门读物

  • 0 有生于无 2024-02-07 21:46:01 江苏

    如果你阅读过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不必再读。所谓极简思维工具,就是把人的心智分为感受性和能动性,前者指具有内心生活、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后者指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并以此为方法论来解读日常生活中某些带有偏见性的行为。且不说感受能力有无思考中的认知因素,将感受和思考对立这种二元论在学理上是否成立?推荐本书的营销学教授伯杰甚至认为这本书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真是荒唐至极。

  • 0 苏铁 2022-05-02 22:47:18

    2022读书:人多双重主体性指人既是能动性主体也是感受性主体。能动主体性指一个人计划/决策/目标/行动多能力,感受性指一个人痛苦/快乐/受伤/受害/等感受性或者情绪性多能力。如果一个人有能动性才会/才能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有感受性的能力才会有可能同理心理解别人关心别人。人的双重主体性让人之所以为人而变得复杂。机器人只有能动性,很多动物只有感受性,人二者兼有。所以做人真的非常复杂,既要考虑责任公义道德,又要考虑快乐。最难的是:人生是一条单向行驶且无法调试的列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