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如果说这本书适合当领导的人读,我是服气的。写法国大革命的书很多(比如《法国大革命:从启蒙到暴政》和《法国大革命物语》系列),但几乎整本书都在做系统性批判分析思考的书恐怕就这一本吧。作者是1856年出版此书,参考了海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虽然其论证方式对于现代人而言稍显奇怪,但结论可谓是相当可靠。大革命本身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件,当时的底层人民的确深受苦难,可那段时期实际上亦是社会出现整体转型上升趋势的初始阶段,国王、贵族和教士等上等人更为开明(即便都在拼命维护自身特权)且国家整体势力开始由弱转强。然而,人性本质已经导致不可逆的隔阂,各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全部都争锋相对,毫无妥协性,人人都为自己,无人为社会,暴力是唯一出路(想一想国富论,真是有点讽刺),可暴力不解决问题,大革命的失败正是根植于暴力。
战争和不断增加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国家支出,贵族和教士阶层拥有免税权,资产阶级也有各种手段逃避税收,国家的税赋都由第三等级的平民承受。平民逆来顺受惯了,文人和贵族发扬他们关心下层的善心,揭露皇室的奢侈和暴政对平民犯下的罪行,使人们知道了他们所受的罪不是该受的,激起了平民的仇恨。贵族放弃了统治的权力,拿到各种特权作为补偿。资产阶级的新晋贵族,被老贵族排斥看不起。教士承受了皇权保证的物质权力,变作了皇权的维护者。平民无处发声,惯于忍受。想要增加收入却又怕得罪贵族不愿向贵族征税,不想召开三级会议获得财政支持,国王通过御前会议,越过三级会议直接发布行政命令,卖官鬻爵,发明各种税。王权日盛,民众彼此隔离一盘散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70年前的书,但是读起来并不过时,当然有一些观点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联系后续的实践来看,越发衬托出核心观点的真知灼见,并且即便是那些有局限性的观点也在时间的沉淀之后看着有点奇妙。我对世界史知之甚少,大革命的了解也是浮于表面,在从前读的书中这一段也只是一章的份额,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大革命的理解,不过由于我所知甚少,因此并不足以融会贯通,等我再多了解一些欧洲历史之后,理应再重读一下本书,或许能得到更多启发和感想
《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1851年,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和巩固第二帝国的时代,信奉自由主义的托克维尔对之悲观失望,成为“国内流亡者”,《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在这段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其中浸透着对法国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拿破仑三世政权的强烈仇恨。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却是第一次读进去并且读下来,也是第一次领略这部老作品源源不断投射到当今的思想与魅力。我知识太薄弱,不是总能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但是又总在不经意处强烈地共鸣到作者的观点,因此阅读过程动力十足。我很想原地二刷,看看能不能试着理清自己思路,但是理智的做法,是继续补课,也许是双元革命或者波旁王朝之类?我这个历史小白,真心觉得自己欠债太多了。
以“贵族种姓化”贯通全书,虽然分章结构略跳脱,前两编要读透更是需要一定的欧洲史底子,但总体来看依然是一部极有温度的史论,托克维尔以一种热烈、沉湎并孤傲着的写作,成就对法国文化精神的表白。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但这种不彻底性恰恰是国家过往历史、旧日制度的光辉和智慧的证明,于是想到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那些恳切之语。中法两国在文化形态上确实是相似的,能从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里照见很多现代中国的影子,甚至察觉一些统治的手段、窥见一些反抗的动因。国家与国民之关系、特权与实权的取舍、地方与中央的进退、文人与革命之关系,即使过去了两百年,这些也依然是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然而再慧眼的学者也无法超越时代,我很好奇托克维尔会如何评价英国脱欧,他是否依然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可学习的。
还是不大爱看历史这类的书,也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但是还是看完了,后面的注释不想看了。
只读最后一章也可
皇室集权而幻想改革;贵族空有权利而无贡献,与小资同受文人空谈蛊惑;老乡们看清了不平等和挑衅般的同情,便不再顾忌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历史总是相似,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运用了大量史实,从阶层分析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可以当学术著作看,也可以当故事书看。但没搞懂书的内容和“....他们只是痛恨主子”这句话有什么关系。。。 翻译还可以,偶尔几个词有点不够贴?
读起来不轻松,阶层的隔阂,引发彼此矛盾,最终以暴力收场……
用简洁的语言将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陈述明白清楚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非常有才华的作者,写的书都很精彩。很值得一读
对法兰西民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托克维尔的得出的每个结论都引用史实做了支持,而且整本书都是深入的分析全然没有流水账的叙述。现在看来,书成时间离大革命还是蛮近,有些观点还是片面了。 ps感觉这个翻译一般
> 旧制度与大革命
2 有用 泥豆尼痘昵 2021-08-26 08:45:21
如果说这本书适合当领导的人读,我是服气的。写法国大革命的书很多(比如《法国大革命:从启蒙到暴政》和《法国大革命物语》系列),但几乎整本书都在做系统性批判分析思考的书恐怕就这一本吧。作者是1856年出版此书,参考了海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虽然其论证方式对于现代人而言稍显奇怪,但结论可谓是相当可靠。大革命本身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件,当时的底层人民的确深受苦难,可那段时期实际上亦是社会出现整体转型上升趋势的初始阶段,国王、贵族和教士等上等人更为开明(即便都在拼命维护自身特权)且国家整体势力开始由弱转强。然而,人性本质已经导致不可逆的隔阂,各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全部都争锋相对,毫无妥协性,人人都为自己,无人为社会,暴力是唯一出路(想一想国富论,真是有点讽刺),可暴力不解决问题,大革命的失败正是根植于暴力。
1 有用 lily 2021-12-09 15:28:46
战争和不断增加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国家支出,贵族和教士阶层拥有免税权,资产阶级也有各种手段逃避税收,国家的税赋都由第三等级的平民承受。平民逆来顺受惯了,文人和贵族发扬他们关心下层的善心,揭露皇室的奢侈和暴政对平民犯下的罪行,使人们知道了他们所受的罪不是该受的,激起了平民的仇恨。贵族放弃了统治的权力,拿到各种特权作为补偿。资产阶级的新晋贵族,被老贵族排斥看不起。教士承受了皇权保证的物质权力,变作了皇权的维护者。平民无处发声,惯于忍受。想要增加收入却又怕得罪贵族不愿向贵族征税,不想召开三级会议获得财政支持,国王通过御前会议,越过三级会议直接发布行政命令,卖官鬻爵,发明各种税。王权日盛,民众彼此隔离一盘散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0 有用 木木夕 2022-01-02 19:13:15
170年前的书,但是读起来并不过时,当然有一些观点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联系后续的实践来看,越发衬托出核心观点的真知灼见,并且即便是那些有局限性的观点也在时间的沉淀之后看着有点奇妙。我对世界史知之甚少,大革命的了解也是浮于表面,在从前读的书中这一段也只是一章的份额,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大革命的理解,不过由于我所知甚少,因此并不足以融会贯通,等我再多了解一些欧洲历史之后,理应再重读一下本书,或许能得到更多启发和感想
2 有用 R. 2021-11-05 13:26:12
《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1851年,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和巩固第二帝国的时代,信奉自由主义的托克维尔对之悲观失望,成为“国内流亡者”,《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在这段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其中浸透着对法国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拿破仑三世政权的强烈仇恨。
0 有用 Lokia 2023-05-30 06:27:46 北京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却是第一次读进去并且读下来,也是第一次领略这部老作品源源不断投射到当今的思想与魅力。我知识太薄弱,不是总能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但是又总在不经意处强烈地共鸣到作者的观点,因此阅读过程动力十足。我很想原地二刷,看看能不能试着理清自己思路,但是理智的做法,是继续补课,也许是双元革命或者波旁王朝之类?我这个历史小白,真心觉得自己欠债太多了。
0 有用 梦野千秋 2023-05-24 01:45:06 江西
以“贵族种姓化”贯通全书,虽然分章结构略跳脱,前两编要读透更是需要一定的欧洲史底子,但总体来看依然是一部极有温度的史论,托克维尔以一种热烈、沉湎并孤傲着的写作,成就对法国文化精神的表白。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但这种不彻底性恰恰是国家过往历史、旧日制度的光辉和智慧的证明,于是想到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那些恳切之语。中法两国在文化形态上确实是相似的,能从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里照见很多现代中国的影子,甚至察觉一些统治的手段、窥见一些反抗的动因。国家与国民之关系、特权与实权的取舍、地方与中央的进退、文人与革命之关系,即使过去了两百年,这些也依然是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然而再慧眼的学者也无法超越时代,我很好奇托克维尔会如何评价英国脱欧,他是否依然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可学习的。
0 有用 妍 2023-10-17 09:04:46 湖南
还是不大爱看历史这类的书,也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但是还是看完了,后面的注释不想看了。
0 有用 流水音 2022-10-22 15:59:32 山东
只读最后一章也可
0 有用 Jo 2023-01-26 21:39:58 上海
皇室集权而幻想改革;贵族空有权利而无贡献,与小资同受文人空谈蛊惑;老乡们看清了不平等和挑衅般的同情,便不再顾忌
0 有用 兔two 2022-06-24 15:29:21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历史总是相似,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0 有用 Vnilant 2024-03-10 11:35:27 重庆
运用了大量史实,从阶层分析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可以当学术著作看,也可以当故事书看。但没搞懂书的内容和“....他们只是痛恨主子”这句话有什么关系。。。 翻译还可以,偶尔几个词有点不够贴?
0 有用 老猫LaoMao 2024-06-21 15:31:29 浙江
读起来不轻松,阶层的隔阂,引发彼此矛盾,最终以暴力收场……
0 有用 水落无痕 2022-12-09 12:38:18 广东
用简洁的语言将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陈述明白清楚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非常有才华的作者,写的书都很精彩。很值得一读
0 有用 你的名字刻进海 2024-06-15 22:48:18 广东
对法兰西民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托克维尔的得出的每个结论都引用史实做了支持,而且整本书都是深入的分析全然没有流水账的叙述。现在看来,书成时间离大革命还是蛮近,有些观点还是片面了。 ps感觉这个翻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