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可以被鸡汤类稀释成二百本的二百页“小册子”。年代虽远不影响切中当下的点点滴滴。“虚妄感来自活得太轻松。”“放弃写作的尝试吧……走向大千世界,做个海盗。”“疲劳产生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贪恋兴奋。”感觉被罗素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又好开心(老抖M了……
刚想说,还是哲学有趣,比小说干货多太多了,但是突然又想到,小说才是生活的血肉。哲学只是生活的框架。而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这本译者比傅雷翻译的要好(主要用了现代白话文)。对内多分析但也不要把一切心理失调归结为精神分析,对外多扩张领域培养兴趣,对不能理解之事多探究原因,适当建起和外界的屏障,对所谓的道德传统舆论不要那么在意,放轻松,爱他人。
读一些生活的哲学,有助于开拓思想的境界,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追求更有价值的事情,体验更有趣的人生乐趣。
非常好,我给五星好评,不是托。 不仅是幸福之路,而且还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
书是很好的,但就像金里藏沙,罗素本人的厌女情节被他轻巧地穿插在各个章节里
不要过度自省,避免沉溺自我的激情。 如果不知道写什么,那就尽量不要写,走向大千世界。 现代都市人所承受的特殊的无聊,与他们离开了自然生活密切相关。
当“爱自己”成为时下流行的鸡汤,读罗素的《幸福之路》分外警醒。自我探索和向外探索是两条可以中和,却不能只选其一的路。当这个时代被消费主义洗脑“爱自己”来创造消费商品的对象时,“爱自己”其实不过是一种越陷越深的自恋沉溺。许多人以为这条路的终点是与外界彻底割裂,唯有自我独立的理想幸福。但幸福之路却全然相反,幸福是一个勇敢的人对这个世界发生真实而深刻的兴趣,尽量不为他人造成苦难地生活,同时对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也深深了然。
少一星我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罗素论述的有部分观点比较宏观,放在了整个人类、国家、制度或体系里去讨论。如罪恶感、嫉妒等,当然也有讨论到个人层次,只是我自己觉得放在大背景下更好理解。 但是也不得不说关于幸福的一些观点,非常的质朴朴实,如兴致、情爱、家庭,可能因为非常符合我自己目前的心境吧,竟然读的连连拍案三绝!!把道理都说通了,把疑惑都解答了,只是哈哈哈,最后发现幸福不还是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房屋需求、身体健康、工作有价值这好多好多因素之后,保留一丝兴致啊!这可太难太难了,要知道现代社会一线城市,光有合适的家和一个房子,就穷其一辈子还不一定能满足啊。哎最后我只能一声叹息。
如果幸福之路是不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将希望寄托在外部世界,这条路我不走也罢。说理混乱,观点不敢苟同,没有清晰定义聪明幸福等概念就开始大量举例子说教,可以当作逻辑推演反面教材阅读。
共鸣之处蛮多的,作者当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其实对今日的中美也适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想要幸福,避免过度自恋/自大,不要仅仅聚焦于自己,向外追寻兴趣/兴致,能在更宏大的视角思考(这样就不会为日常琐碎的失意而无畏搅扰),自尊爱人,不要过度疲劳、焦虑、成功竞争,适度放弃。虽说本书对现在的我没什么用,作为闲情逸致咯。(看到书中描写的种种不幸,就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除了懒得找对象会少一部分体验……)
通篇看下来,只能说第一章+第二章的前半部分是好的,剩下的全是过时的陈词滥调,厌女问题严重,逻辑混乱和前后不一致的段落数不胜数,说实话这种水平的说教还不如公园下象棋的老大爷呢。不过1931年出版的书,就当它是时代局限吧,懒得逐条吐槽了。
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找到另一样替代。生命短暂,兴趣有限,但还是以兴趣多到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为好。
推荐这个译本,比较符合现在语言习惯。傅雷的译本读起来太难受了,完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幸福一事,说来也算是个很主观的事,但幸福与否,大家共同的客观原因也有很多。 让我们不幸福的原因有哪些呢? 【竞争、无聊、疲惫、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舆论恐惧。】 那么,与之相对的幸福,又是哪些成因组成的呢? 【兴致、情爱、家庭、工作、闲情逸致、努力与放弃】 罗素说,幸福的终极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广泛,让你对人和物的反应尽可能友善。 也许你会说,我听过许多这样的道理,但……重点在乎,道理不是听过便能有用的,关键的是用实践去验证这些道理,然后成为自己的真知。 当然,并不是读了这本书就能变得幸福,而是在获得“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了幸福。 在我看来,幸福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状态。
一本辣鸡小书,这么烂的书怎么到8.8分的啊!就因为是罗素写的吗?只能说我和罗素三观不合。书里很多都是只总结一个现象然后也不提供解决方法,还有就是里面很多东西已经过时了,比如书里说人类无法忍受无聊会导致不幸福,这是因为长期没有新东西会导致大脑多巴胺匮乏;而书里歌颂爱情说爱情让人幸福,那也是因为爱情可以使大脑迅速分泌各种激素罢了。可以用科学一句话解释的东西书里可以花10句话啰嗦。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还是什么非常拗口,必须打上两星。
中庸之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真理;一个幸福的人不必为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感受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
罗素的语言简洁明快易懂,又有恣意的文学气息。这本书讲获得幸福要如何向内寻、向外寻,以走出自我沉溺的狭窄视野,来自1930年的很多建议放在当下,依然振聋发聩。
到底是傅雷不行还是罗素不行?这个疑问贯穿我的整个阅读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本我以为是要告诉别人如何获得幸福的人充满了对女人狭隘的偏见呢?还有傅雷这种翻译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真累啊,好像要自己再翻译一遍一样。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本煲鸡汤的书,但读完这些鸡汤不仅让我觉得时间浪费了,还想把碗砸了。救命,下次再也不因为一些名人的光环效应瞎买书了!!!
陈词滥调的俗世哲学。
> 幸福之路
300 有用 伊夏 2021-01-31 12:04:48
可以被鸡汤类稀释成二百本的二百页“小册子”。年代虽远不影响切中当下的点点滴滴。“虚妄感来自活得太轻松。”“放弃写作的尝试吧……走向大千世界,做个海盗。”“疲劳产生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贪恋兴奋。”感觉被罗素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又好开心(老抖M了……
198 有用 Luminous 2021-09-08 19:00:47
刚想说,还是哲学有趣,比小说干货多太多了,但是突然又想到,小说才是生活的血肉。哲学只是生活的框架。而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217 有用 叶左 2021-02-19 14:18:12
这本译者比傅雷翻译的要好(主要用了现代白话文)。对内多分析但也不要把一切心理失调归结为精神分析,对外多扩张领域培养兴趣,对不能理解之事多探究原因,适当建起和外界的屏障,对所谓的道德传统舆论不要那么在意,放轻松,爱他人。
130 有用 小满Zoe 2021-01-25 21:17:22
读一些生活的哲学,有助于开拓思想的境界,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追求更有价值的事情,体验更有趣的人生乐趣。
96 有用 皮蛋瘦肉粥 2021-02-15 20:33:49
非常好,我给五星好评,不是托。 不仅是幸福之路,而且还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
23 有用 岳立 2024-05-19 07:49:59 江苏
书是很好的,但就像金里藏沙,罗素本人的厌女情节被他轻巧地穿插在各个章节里
53 有用 大青 2021-02-04 00:19:27
不要过度自省,避免沉溺自我的激情。 如果不知道写什么,那就尽量不要写,走向大千世界。 现代都市人所承受的特殊的无聊,与他们离开了自然生活密切相关。
9 有用 赫拉扎德 2022-02-03 22:26:27
当“爱自己”成为时下流行的鸡汤,读罗素的《幸福之路》分外警醒。自我探索和向外探索是两条可以中和,却不能只选其一的路。当这个时代被消费主义洗脑“爱自己”来创造消费商品的对象时,“爱自己”其实不过是一种越陷越深的自恋沉溺。许多人以为这条路的终点是与外界彻底割裂,唯有自我独立的理想幸福。但幸福之路却全然相反,幸福是一个勇敢的人对这个世界发生真实而深刻的兴趣,尽量不为他人造成苦难地生活,同时对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也深深了然。
57 有用 桂圆红枣茶 2021-01-22 12:22:05
少一星我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罗素论述的有部分观点比较宏观,放在了整个人类、国家、制度或体系里去讨论。如罪恶感、嫉妒等,当然也有讨论到个人层次,只是我自己觉得放在大背景下更好理解。 但是也不得不说关于幸福的一些观点,非常的质朴朴实,如兴致、情爱、家庭,可能因为非常符合我自己目前的心境吧,竟然读的连连拍案三绝!!把道理都说通了,把疑惑都解答了,只是哈哈哈,最后发现幸福不还是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房屋需求、身体健康、工作有价值这好多好多因素之后,保留一丝兴致啊!这可太难太难了,要知道现代社会一线城市,光有合适的家和一个房子,就穷其一辈子还不一定能满足啊。哎最后我只能一声叹息。
5 有用 鹅鹅鹅 2023-12-15 22:03:41 浙江
如果幸福之路是不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将希望寄托在外部世界,这条路我不走也罢。说理混乱,观点不敢苟同,没有清晰定义聪明幸福等概念就开始大量举例子说教,可以当作逻辑推演反面教材阅读。
11 有用 平生不会相思 2021-09-07 04:16:33
共鸣之处蛮多的,作者当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其实对今日的中美也适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想要幸福,避免过度自恋/自大,不要仅仅聚焦于自己,向外追寻兴趣/兴致,能在更宏大的视角思考(这样就不会为日常琐碎的失意而无畏搅扰),自尊爱人,不要过度疲劳、焦虑、成功竞争,适度放弃。虽说本书对现在的我没什么用,作为闲情逸致咯。(看到书中描写的种种不幸,就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除了懒得找对象会少一部分体验……)
6 有用 昆山南虚拟豆浆 2024-10-26 23:13:04 湖南
通篇看下来,只能说第一章+第二章的前半部分是好的,剩下的全是过时的陈词滥调,厌女问题严重,逻辑混乱和前后不一致的段落数不胜数,说实话这种水平的说教还不如公园下象棋的老大爷呢。不过1931年出版的书,就当它是时代局限吧,懒得逐条吐槽了。
30 有用 :DaYuu 2021-08-27 07:26:33
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找到另一样替代。生命短暂,兴趣有限,但还是以兴趣多到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为好。
16 有用 LuvZ 2021-03-26 17:51:46
推荐这个译本,比较符合现在语言习惯。傅雷的译本读起来太难受了,完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14 有用 苏听风 2021-06-07 23:37:19
幸福一事,说来也算是个很主观的事,但幸福与否,大家共同的客观原因也有很多。 让我们不幸福的原因有哪些呢? 【竞争、无聊、疲惫、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舆论恐惧。】 那么,与之相对的幸福,又是哪些成因组成的呢? 【兴致、情爱、家庭、工作、闲情逸致、努力与放弃】 罗素说,幸福的终极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广泛,让你对人和物的反应尽可能友善。 也许你会说,我听过许多这样的道理,但……重点在乎,道理不是听过便能有用的,关键的是用实践去验证这些道理,然后成为自己的真知。 当然,并不是读了这本书就能变得幸福,而是在获得“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了幸福。 在我看来,幸福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状态。
8 有用 Dr.郭 2022-08-22 11:36:32 加拿大
一本辣鸡小书,这么烂的书怎么到8.8分的啊!就因为是罗素写的吗?只能说我和罗素三观不合。书里很多都是只总结一个现象然后也不提供解决方法,还有就是里面很多东西已经过时了,比如书里说人类无法忍受无聊会导致不幸福,这是因为长期没有新东西会导致大脑多巴胺匮乏;而书里歌颂爱情说爱情让人幸福,那也是因为爱情可以使大脑迅速分泌各种激素罢了。可以用科学一句话解释的东西书里可以花10句话啰嗦。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还是什么非常拗口,必须打上两星。
6 有用 袁倩 2024-05-02 15:09:23 浙江
中庸之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真理;一个幸福的人不必为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感受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
4 有用 Riesling 2022-11-08 22:02:50 浙江
罗素的语言简洁明快易懂,又有恣意的文学气息。这本书讲获得幸福要如何向内寻、向外寻,以走出自我沉溺的狭窄视野,来自1930年的很多建议放在当下,依然振聋发聩。
4 有用 风中的圣诞树 2022-07-01 23:42:57
到底是傅雷不行还是罗素不行?这个疑问贯穿我的整个阅读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本我以为是要告诉别人如何获得幸福的人充满了对女人狭隘的偏见呢?还有傅雷这种翻译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真累啊,好像要自己再翻译一遍一样。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本煲鸡汤的书,但读完这些鸡汤不仅让我觉得时间浪费了,还想把碗砸了。救命,下次再也不因为一些名人的光环效应瞎买书了!!!
4 有用 戒灵 2022-04-17 06:00:33
陈词滥调的俗世哲学。